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洪玲;孙楠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机械组(n=45)和支架组(n=45),对机械组患者进行机械碎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对支架组患者进行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机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支架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机械组患者治疗后NIHSS、ADL评分与支架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均效果显著,且两种方式治疗效果相似。

  • 醒后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及支架取栓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吕燕;赵丽丽;潘宁;陈珩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及支架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例醒后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和支架取栓术后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估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3例醒后卒中患者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为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2例为心源性脑梗死,1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时均有意识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3~25分.支架取栓术中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评分≥2b级,术后复查头颅CT未发生颅内出血,梗死灶无扩大,术后30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0~20分.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Barthel指数评分1例为80分,2例为95分.结论 支架取栓治疗醒后卒中患者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桂林;杜世伟;李静伟;孙力泳;张鸿祺;陈健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5 h,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股动脉穿刺)在发病≤6 h.根据取栓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41例)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闭塞部位及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评价血管开通效果,分析静脉桥接下两种动脉内治疗方式的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入院时、术后72 h和90 d的NIHS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纯支架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37例(90.2%),后循环闭塞4例(9.8%);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20例(90.9%),后循环闭塞2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大血管均获得良好开通(mTICI分级:Ⅱb~Ⅲ级).(2)单纯支架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6±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8±0.9)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症状性出血5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1.2%(21/41).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3±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2±0.8)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症状性出血2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9.1%(13/22).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均能快速使颅内闭塞大血管获得再通,并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具有更好的再通率.但两种技术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rt-PA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怀鹏;史万超;苏治国;赵玉军;刘晓智;刘振林

    目的 评价动脉途径给予rt-PA结合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 AB支架对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应用rt-PA结合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或)Solitaire AB支架治疗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闭塞脑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再通率为100%;其中37例完全再通,完全再通率88%.术后1例发生基底节区脑出血,1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出现昏迷并持续高热,于术后8d死亡.9例(21%)经后期内科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NIHSS评分及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治疗时间窗内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微导管、微导丝机械性碎栓和(或)Solitaire AB支架结合动脉内注射rt-P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黎炳润;罗赛华;江庆炎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中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支架取栓治疗,观察组在支架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水平,NIHSS、B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血小板聚集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症状性出血1例,研究组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中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

  • 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体会

    作者:陈碧灿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8.6±16.3岁、男性43例,女性53例.分析(1)患者基本资料、DSA诊断结果.(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3)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时间窗为2~5小时,平均2.9±1.5小时,术前NIHSS评分12 ~ 14分,平均13.4±1.9分.临床表现为56例肢体乏力、42例感觉障碍、37例失语、39例口角歪斜、13例偏盲、11例复视等.(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96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90例,血管再通失败6例,血管再通率93.75%.结论: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支架取栓治疗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对照研究

    作者:柳青;刘毅;朱青峰;李伟荣;孙雅轩;温超;苏暘力;李晓泽;孙奇;胡风云

    目的 本文旨在探索单纯支架取栓治疗对于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及解放军264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大动脉闭塞,存在静脉溶栓禁忌,发病时间在6h内等,给予支架取栓治疗或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给予神经科量表评定,包括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接受了支架取栓治疗,20例患者接受了常规药物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取栓组患者更年轻(59±13)岁和(69±12)岁,P=0.009,女性更多(65%和30%,P=0.021).治疗后72 h平均NIHSS评分,取栓组为10(7,15.5),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43),也低于取栓组治疗前评分(P<0.01).取栓组中患者治疗后90 d mRS评分0~2级的率更高(48%和5%,P=0.002),血管再通率(脑梗死溶栓系统等级评分2b/3级)明显升高(87%和5%,P=0.001).2组患者在病死率(9%和15%,P=0.52)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0和15%,P=0.054)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动脉闭塞且有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进行支架取栓治疗,可改善患者3 d内的NIHSS评分,改善患者90 d的mRS评分,但不能降低患者90d的病死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

  • 建立椎动脉急性血栓栓塞犬模型:微球囊导管临时隔截取栓

    作者:韦文姜;肖承江;李立恒;江桂华

    背景:为了避免机械取栓术中血栓脱落造成远端栓塞,作者以期运用微球囊临时隔截的方法来建立防止血栓脱落的保护装置。
      目的:探讨采用微球囊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并隔截栓塞段保护下行机械碎栓、吸栓联合溶栓治疗超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Beagle犬10只在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插管将微球囊导管送至优势侧椎动脉内并充盈球囊临时阻断血流,经微导管注入自体血栓建立椎动脉血栓栓塞模型,按治疗方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实验组采用微球囊导管临时阻断血流并隔截靶动脉后行机械碎栓吸栓联合药物溶栓。两组治疗后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栓塞椎动脉再通状况;采用血栓性脑缺血血流分级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造模前及取栓后12 h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建模后12 h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统计两组血管再通成功率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10只beagle犬的优势侧椎动脉均成功出现血栓栓塞。对照组中2只犬椎动脉完全再通,3只犬椎动脉部分再通,其中1只犬椎-基底动脉与颅内动脉中可见多处小点状充盈缺损,颅内动脉显影差,对比剂返流,建模后12 h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示左侧颞顶叶稍高信号影,病理检查示左侧大脑颞叶动脉腔内见血栓形成。实验组中5只犬椎动脉均完全再通,未见脑梗死。实验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在急性脑动脉栓塞血管再通中采用微球囊导管临时阻断血流并隔截靶动脉保护下机械碎栓、吸栓联合尿激酶溶栓,可有效防止小栓子脱落栓塞远端动脉,安全有效。

  • 伴有大动脉狭窄的脑梗死行支架取栓和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健颖;白青科;赵晓晖;李锦师;杨文进;任海兵

    目的 比较支架取栓和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动脉狭窄的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8例的伴有大动脉狭窄的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19例)和支架取栓组(19例).静脉溶栓组患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患者给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脑梗死溶栓等级系统(TICI)≥2B级为再通]、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较治疗前减少≥4分或症状完全消失)、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2分定义为神经功能良好)、脑出血情况(参照ECASSⅡ标准)及90 d死亡率.结果 支架取栓组18例(94.74%)患者血管再通,6例(31.58%)患者24 hNIHSS评分改善,4例(21.05%)患者90 d后mRS评分良好;静脉溶栓组12例(63.16%)患者血管再通,10例(52.63%)患者24 h NIHSS评分改善,12例(63.16%)患者90 d后mRS评分良好;支架取栓组2例(10.53%)患者发生出血性梗死,1例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 d内1例患者死亡;静脉溶栓组2例(10.53%)患者发生出血性梗死,90 d内1例患者死亡,其中,血管再通率和90 d后mRS评分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有大动脉狭窄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中,支架取栓较静脉溶栓疗效具有更好的血管再通率,但是静脉溶栓具有更好的90 d后mRS评分良好率.

  •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军;温昌明;张保朝;闻公灵;周静;杨钰;王洁;刘义锋;汪宁

    目的 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加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和疗效(优良率)、术前、术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 球囊扩张结合支架取栓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9例

    作者:任红瑞;闫磊;郭栋;水少锋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结合支架取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脑实质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静脉窦内球囊扩张结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9例CVST伴脑实质出血患者,术后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180 U(2次/d)3~7 d,口服华法林6~12个月.分析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9例患者闭塞静脉窦均获再通.其中1例术前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未缓解,自行出院;8例临床症状均改善,未出现球囊扩张和支架取栓治疗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8个月均无血栓复发.结论 球囊扩张结合支架取栓是治疗CVST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比较2种微导丝对脑卒中支架取栓速度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史妍慧;刘译升;赵蓉;李格飞;吴依兰;潘辉;唐学梅;孙姬;史楠;刘建仁

    目的·比较0.014in的Synchro微导丝和Transend微导丝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的速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入组2012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分为Synchro组(21例)和Transend组(25例),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2组闭塞血管再通率类似(P=0.600),但Synchro组从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显著短于Transend组(48.88 min vs 82.33 min,P=0.001).2组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功能独立(mRS≤2)的比例类似(P=1.000),操作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类似(P=1.000).但Transend组有2例因血管穿孔导致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血肿,均死亡;Synchro组仅有1例轻微的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良好.结论·和Transend微导丝相比,Synchro微导丝能够缩短支架取栓操作时间,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较小.

  •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伴大动脉闭塞的醒后卒中疗效分析

    作者:李晖;王硕;李昌茂;代成波;黄思菲;张斌

    目的 探讨机械再通治疗伴大动脉闭塞的醒后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后获知健康时间至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T)将病例分为对照组(T≤6 h,48例)和醒后卒中组(WUS组,11例).以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作为挑选醒后卒中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主要影像学标准.对比醒后卒中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血管开通效果、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差异.结果 59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颅内大动脉闭塞.WUS组术前NIHSS评分中位数为16(6~28)分;责任血管: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6例、基底动脉2例、椎动脉1例.WUS组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1例患者存在无症状性脑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中位数为8(2~30)分,同初NIHSS评分相比,7例患者改善5分及以上.WUS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NIHSS评分、ASPECT评分、责任血管分布方面均无明显差异;WUS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再通率、90 d mRS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管内机械取栓可使部分大动脉闭塞的醒后卒中患者获益.

  •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锋;王莉;袁婕;李志伟;刘军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行SolitareAB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3例,设为替罗非班组.其中29例患者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设为单纯支架取栓组;34例患者在取栓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替罗非班,经过1次支架取栓血管不通或再通不良,再次将SolitaireAB支架打开后经动脉鞘管注射替罗非班(8 μg·kg-,3 min推完)负荷量,继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 h(0.1 μg·kg-1·min-).采用改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mTICI)血流分级评估两组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2周的NIHS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症状性出血的发生率;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定量表统计患者3个月后mRS评分.结果:给予替罗非班后,mTICI血流分级提高,mTIC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5);两组术后24 h的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4 h两组之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NIHSS评分替罗非班组较单纯支架取栓组改善明显(P<0.05);3个月后mRS评分替罗非班组较单纯支架取栓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症状性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取栓过程中给予替罗非班可提高前向血流mTICI分级,改善脑灌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出血风险.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手术27例的护理

    作者:赵红艳;陈苏红;吴桂琴;王惠琴

    总结2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手术的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神经功能监测、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穿刺部位护理,密切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3例闭塞血管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闭塞血管再通失败.

  • 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首发青年卒中1例的护理

    作者:谭小雪;徐敏

    总结1例首发青年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多学科合作,应对突发事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疾病早期进行肢体与语言康复训练,进行高危因素筛查,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方法.经治疗护理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病情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7 d.

  •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6例疗效分析

    作者:陈甲;杨世泉;余本松;王轶群;薛东章;魏学志;程晋成;王水平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123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血管内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时间节点、评估术前侧支代偿及术后前向血流情况,并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1例后循环取栓术中栓子脱落导致一侧小脑上动脉栓塞外,其余25例患者均取栓成功(TICI≥2b);术后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余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康复。术前、术后第14 d患者平均NIHSS评分分别为(12.44±5.89)分和(6.13±3.72)分,术后第90天mRS评分平均为(2.24±1.37)分。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临床预后,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完善的取栓策略将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预后。

  • 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塞血管内壁损伤的研究

    作者:周飞鹏;李刚;孙杰;伍万里;赵磊;陈曦

    探讨急性脑梗Solitaire支架取栓对血管内壁损伤情况.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给予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血管内壁损伤情况.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各项血管内壁指标均高于术前,且术后即刻高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时,支架取栓术治疗效果良好,血管再通率高,但会损伤血管内壁,术中应充分重视.

  • 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赞;康友根;曾瑛;方志宏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机械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NIHS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

  •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对照研究

    作者:郭金;吕原峰;林春艳;王旖旎

    目的 探讨与比较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机械碎栓组和支架取栓组,各50例.机械碎栓组给予机械碎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则予以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缺损、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与生存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血管总体再通率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碎栓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支架取栓组,BI指数高于支架取栓组(均P<0.01);治疗后6个月,机械碎栓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支架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与支架取栓治疗比较,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更为显著.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