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当前助产学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作者:贺艳宁;郭红梅;李晓亮

    助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和死亡率的降低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当前的医学教育实践中强调助产学专业十分的必要.就专业人才的培养来看,具体的培养规模和标准需要基于需求,这样,培养的针对性会提升,人才的质量会提高,培养中的资源浪费情况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基于此,文章就当前助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需求与策略做分析,旨在为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作者:傅爱萍;周红;周临;雷霞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 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赵徐丹丹

    目的 探讨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因素,总结预防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新生儿300例,助产护士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新生儿锁骨骨折情况.结果 我院产科共300例新生儿,有21例出现肩难产,其中1例出现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33%.15例新生儿采用娩肩技术,12例新生儿出现脐带绕颈,16例新生儿出现阴道难产,经处理均分娩成功,无一例出现锁骨骨折.结论 助产过程中,通过对助产护士专业技能培训,给予专业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

  • 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的实践与效果

    作者:王连艳;陆春桃;何燕;易学川;胡苏

    目的 探讨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对助产学生专业态度与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 以2013级大专助产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个班42人为对照组,另一个班39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见习,观察组采用全程跟踪模式见习.见习前和见习后采用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评判性思维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价.结果 见习结束后,观察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批判性思维能力、支持性沟通能力得分分别为(2.65±0.41)、(3.58±0.43)、(3.87±0.18)分,对照组分别为(2.39±0.43)、(3.07±0.32)、(3.38±0.15)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6、6.49、12.83;P<0.01).结论 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能增加助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 PBL、CBL及LBL教学法在高等助产护生手术室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作者:张军花;钟奕;张春华;殷彬燕

    目的 探讨PBL+CBL+LBL教学方法在手术室高等助产护生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6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手术室临床见习的32名高等助产护生为试验组,采用PBL+CBL+L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选择2015年见习的33名高等助产护生为常规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临床见习.见习结束后采用综合技能主观评价问卷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得分为(3.78±0.32)分,常规组为(2.82±0.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3,P<0.01).结论 PBL+CBL+LBL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高等助产护生的临床见习效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江苏地区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作者:周春秀;樊雪梅;朱珠;张爱霞;李六兰

    目的 构建适用于产房的助产专科护理敏感指标,为产房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敏感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函询和专家函询,明确指标的关键内容和测量方法.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的助产专科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敏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有效促进产房持续发展.

  • 护理本科助产方向第一阶段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作者:莫选荣;罗心静

    目的 通过第一阶段临床实习,强化护理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助产专科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方法 护理本科助产方向学生在基础护理教学完成后随即进入临床实习,通过理论考试、问卷调查和教师座谈分析实习效果.结果 基础护理学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比上届同专业学生相比提高了5.92分,学生对第一阶段临床实习满意度为92.06%,医院带教老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较高评价.结论 第一阶段临床实习对助产本科学生巩固基础护理知识、熟练护理操作技能和培养职业情感具有积极意义.

  • 国内外助产法律发展历程及我国助产立法策略分析

    作者:侯睿;路简羽;岳洁雅;陆虹

    目的:回顾国内外助产法律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目前助产立法的有效策略。方法应用文献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助产立法历史与现状,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得到助产立法的策略建议。结果我国法律法规中缺乏对于助产士的准入、考核及管理等方面的明确规定,而许多发达国家在助产领域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助产立法应选择合理的定位和层级,从明确助产士定义、权利与义务、准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结论我国助产专业的法制化建设亟待发展,应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助产立法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助产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

  • 助产士专业职称晋升体系建设的思考

    作者:熊永芳

    为了探索助产专业发展及助产士专业成长的路径,推进助产士职称体系建设,从助产的专业性出发,通过文献查阅、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回溯历史,正视现状,展望未来。围绕助产士专业职称体系建设,从助产的专业性、中国助产士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助产专业现状与机遇及专业发展展望4个方面展开思考,剖析中国助产士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兴衰起落的原因,比较现阶段中国助产士与国际同业者的差别,阐明专业职称晋升体系建设于稳定助产士队伍,保障母婴安全,推动助产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 中国助产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作者:徐鑫芬;费苗苗

    助产在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助产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助产目前存在着数量不足、功能萎缩、技术退化和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架构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壮大助产士队伍和推动助产士立法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助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综述 助产学 问题 展望
  • 助产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从探索性研究到实践性改革

    作者:陆虹

    助产士在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对我国妇幼卫生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加强助产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助产项目研究组对我国近现代助产专业相关政策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我国助产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分级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期望对助产专业的实践性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陪伴分娩新模式与产科的质量关系

    作者:朱景霞;闫臻;孙黎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2003年我院出生婴儿1755例,进入产房分娩实行全程专责陪伴分娩即为A组.B组为我院2002年出生婴儿1800例(传统助产模式组).

  • 基于设计学习模式的"女性骨盆"章节教学改革

    作者:何可人

    目的 探讨基于设计学习模式在"女性骨盆"章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9名高职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按班级分为2组,在"女性骨盆"章节的教学中.试验组:教师采用设计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完成能反映骨盆3个平面的模型;对照组:教师利用骨盆教具,结合多媒体制作的立体图文资料,进行授课.教学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用问卷调查学生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核(t=5.295,P=0.001)、技能操作考核(t=4.898,P=0.001)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设计学习模式应用于"女性骨盆"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

  • 护理专业助产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孙瑞阳;侯睿;郝玉芳;陆虹

    目的 以国际助产士联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ICM)建议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标准为依据,初步构建我国助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会议法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通过专家论证会的方法终确立课程体系.结果 确立了培养目标,建议学制为5年全日制;确立了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来体现ICM建议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6个方面能力的要求,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助产专业课程(分为助产课程部分、护理课程部分和专业相关课程部分)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论 研究过程科学严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能够突出体现专业特色和助产士核心胜任力.

  • 高职高专院校助产学实训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邓开玉;王桂敏;苑芯瑕

    目的 了解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助产专业助产学的实训教学现状.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湖南省6所开设助产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每所院校助产学实训教师2~6名,生师比29.78:1;专业核心课程名称有高级助产学、助产学、产科学、产科学及护理等;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为1.45~3.24:1;助产学实训均开设的项目有骨盆外测量、四步触诊、分娩机制、接生、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复苏;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均以先讲授、后练习为主;4所院校教学设备基本完好,基本满足教学情况;5所院校无实训课教材;3所院校无技能考试大纲、实训课程教学录像.结论 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均存在助产师资数量偏少、课程设置名称各异、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条件欠佳、教学资源较少等问题.应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规范课程设置名称,增加实训课时,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助产学实训教学质量.

  • 案例教学在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肖红;张晶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应用于护理专业助产方向本科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案例教学在我国助产高等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2015级42名护理专业助产方向本科生42名,在母婴护理课程及助产技术课程中对其应用案例教学,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及主观体验.结果 助产专业本科生对于案例教学满意度较高,学生学习体验归纳出4个主题: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困难与挑战.结论 在助产专业本科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助产实践的系统化融合,培养助产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参与临床助产实践打好基础.

  • 我国助产学教材的发展历程

    作者:朱秀;陆虹;侯睿;孙宏玉;庞汝彦

    目的 分析我国助产学教材发展的历程,为今后发展我国助产学教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回顾法,查阅图书馆馆藏目录、网络数据库、网络书店及实体书店等,获得不同时期在我国发行的助产学教材.结果 我国助产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助产专业发展历程基本一致,现阶段我国现存在售的助产教材主要有6本.结论 现阶段是发展我国助产教材尤其是著作类教材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 助产学 教材
  • 我国助产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彦;许虹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研究显示,过高的剖宫产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助产士数量不足、助产教育中断所致的助产服务质量下降有关[1-2].我国开办正规助产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3].了解我国助产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现存问题,对促进助产专业发展、提升助产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助产专业学校教育和助产士继续教育这两部分,综述我国的助产教育现状,分析我国助产教育现存的问题,为我国助产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

  • 助产专业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作者:宋薇;易礼兰;杨小仙

    目的 探讨助产专业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对助产专业2007级80名学生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结果 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教师普遍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实习生及毕业生所在医院儿科及产科反映2007级学生整体表现优于2006级学生.结论 新的实验课程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 视频录制考核在助产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周英;罗艳华;高云

    目的 探讨视频录制考核在助产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选修本科助产模块课程的学生66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名,两组在实验课练习时均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考核时试验组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现场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种考核方式学生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并调查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评价情况.结果 试验组学生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频录制考核的方式得到更高的认可(P<0.01).结论 视频录制考核简便易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的自觉性、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现场发挥不稳定等,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9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