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中双心医学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春生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期间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人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在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进行对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检出值为(3.9±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0.8±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2.1±0.3)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实施双心医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对患者的诊疗疗效,促进血脂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

  • "双心医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作者:莫颖莉;唐路;吴喜庆;薛科辉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15名2012级大专护生分为两组,研究组(56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对照组(59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这1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学生循环系统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引入"双心医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能提高学生整体护理的观念.

  • 中医药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干预探讨

    作者:于瑞;牛琳琳;陈彦;李彬

    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称为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与处理和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伴随着各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逐渐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仅处于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并没有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医学对双心疾病早有深刻的认识,运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在双心疾病的干预治疗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中药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凤娥;孙辰莹;王颖;强立新;唐贺利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滋水清肝饮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 (P<0.05).2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药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心医学"及"双心疾病"的中医干预

    作者:李剑颖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同时研究和防治精神-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即"双心医学".祖国医学对"双心疾病"早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的辨证施治的方药方法.

  •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

    作者:崔俊峰;任重;梁宏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探讨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要素频率降序排列为:血瘀>肝郁>肾虚>气虚>痰浊>阴虚>气滞>脾虚>阳虚>火(热)>寒凝。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肝郁肾虚、痰瘀阻络证>肾虚血瘀、气滞痰阻证>肾精亏虚、肝郁血瘀证>肾阳亏虚、痰瘀阻络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肝郁、痰浊、肾虚、气虚、阴虚为主。

  • 中医对冠心病A型行为的认识

    作者:何美娟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与A型行为相关性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 中西医结合认识“双心医学”

    作者:张欢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作为一门心脏病学与心理医学交叉的综合学科,在强调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双心医学的研究与讨论持续不断,双心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谈对双心医学的认识,并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

  • 双心医学模式对慢性心衰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红;常丽;王瑛璞

    目的:观察双心医学模式对慢性心衰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6.57±1.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70±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D)、血清脑钠肽(BNP)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医学模式可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实现心血管及生理的“双心”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双心医学查房模式在心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腾;翟东东;王蕾;韩雅蕾;王强;陈玲;涂隽;王斌;张萌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查房模式在心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医学人才.方法 选取在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双心医学查房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查房模式.采取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认为,双心医学查房模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沟通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在出科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上,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实习教学中,双心医学查房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查房模式.

  • 基于“心主神明”理论研究益心解郁汤对心衰后轻度抑郁的影响

    作者:顾燕频;陶丹红

    目的 在“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下研究益心解郁汤对心衰后轻度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90例心衰后轻度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心衰对照组、舍曲林组及益心解郁汤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舍曲林组及益心解郁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益心解郁汤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的变化情况,检测血清中脑钠肽(BNP)含量和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益心解郁汤组EF显著升高,BNP含量显著下降,BDNF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益心解郁汤组血清BDNF含量明显高于心衰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解郁汤具有改善心衰后轻度抑郁患者心功能、提高血清BDNF水平的作用.

  • 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欧阳新根;江均贤;黄晓春

    目的 分析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医学诊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血脂、心功能情况及心率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0.91±0.13)分]低于对照组[(1.53±0.27)分](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01±0.79)、(0.83±0.17)、(2.28±0.47)mmol/L]均优于对照组[(4.47±0.64)、(1.03±0.25)、(2.67±0.41)mmol/L](P< 0.01),且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谈"双心医学"模块在心血管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内的构建

    作者:康凯;谢宝栋;刘开宇;陈巍;吕勃;刘振洪;蒋树林;田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现已成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但许多培训内容仍有待完善.目前在临床上,虽然"双心共病"现象已为人们所了解,但在心血管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体系内,"双心医学"的培训模块却仍处于缺失状态.本研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将"双心医学"模块整合于目前的心血管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内,这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心血管专科医师的"双心"诊治水平,减少医疗浪费和医患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双心”医学模式下心外科医师培养的思考

    作者:康凯;曲辉;谢宝栋;蒋树林;田海

    当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悄然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与之相适应,兼顾患者生理-心理治疗的“双心”诊疗模式也正日益引起心血管专科医师的重视。从心血管外科角度出发,在当代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现实背景下,对心外科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从医学教育角度对当今心外科医师的培养提出建议。

  • 基于Sigma-1受体功能探讨中医心主神明理论的物质基础

    作者:顾燕频;陶丹红

    "心脑孰主神明"之争由来已久,从中医"心"的定位及功能的再认识和临床价值论述中医"心主神明"存在的必然性,双心疾病之间的关联性,Sigma-1受体表达与功能的新发现则成为双心疾病研究的新起点,其存在可能成为"心主神明"论的物质基础.

  • "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林红;潘玉环

    目的 观察"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有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LVEF、BNP、CRP、6MWT测定和NYHA心功能分级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可以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减轻患者抑郁状态,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 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丽红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双心医学”,两组治疗后,比较患者SDS和S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双心医学治疗后,焦虑抑郁情况有所改善,心功能有所好转,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病例有显著效果,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双心医学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一例

    作者:马勇;刘业成;沙悦;曾学军;李毅;于学忠;朱华栋

    报道1例初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双心医学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 双心交流卡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张晓玲;王春梅

    目的:评价双心交流卡对冠脉支架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及其对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入住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双心交流卡进行针对性信息支持.采用中文版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DS)于术前1天、术后3天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量表评估试验组患者出院前1天对其应用双心交流卡的主观感受与评价.结果:试验组术前1天、术后3天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期间应用双心交流卡感到满意.结论:使用双心交流卡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

  • “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园园;卢文秋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HQ-2和PHQ-9患者健康问卷对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出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干预,3个月后再次测评,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PHQ-9评分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LVEF、BNP、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双心医学”模式可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化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缓解抑郁情绪,达到心血管和心理双重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