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殷俊凤;解昌国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应对方式特征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5例网络青少年(研究组)及35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结果:①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等六项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83,-3.682,-2.402,-2.514,-3.220,-2.414;P<0.01或0.05),矛盾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4,P<0.05);②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3,-3.801;P<0.01),自责、幻想及逃避3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9,3.092,3.354;P<0.01);③研究组亲密度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1,P<0.01;r=0.394,P<0.05),与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4项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58,-0.406;P<0.05;r=-0.478,P<0.01);情感表达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05;P<0.05),与幻想、逃避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P<0.01;r=-0.418,P<0.05);矛盾性评分与幻想、逃避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7,0.354;P<0.05),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 =-0.386,-0.361;P<0.05);娱乐性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 =0.490,P<0.01;r=0.381,P<0.05),与幻想、逃避、合理化评分均呈负相关( r=-0.436,P<0.01;r =-0.352,-0.378;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与其采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 网络成瘾患者的EEG小波熵与复杂度特征分析

    作者:郁洪强;汪;赵欣;李宁;刘海婴;王明时

    通过分析网络成瘾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自发脑电复杂性的差异,研究网络成瘾患者自发脑电复杂性的特点.对9名网络成瘾患者(实验组)和9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的自发脑电分别进行小波熵和复杂度分析.发现网络成瘾患者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以及复杂度值在绝大多数导联位置上均比正常受试者具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似.网络成瘾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以及复杂度值比正常受试者均有显著降低,提示脑电的复杂性显著降低.因此在安静状态下脑电复杂性降低是网络成瘾患者的一大显著特征.

  • 宁波某综合大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人格特征

    作者:张莉娜;沈其君;杨永进;张涛;崔军;李辉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宁波某综合大学,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1014名,进行Young网络成瘾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试.结果: 1014名被试者中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1.7% ,男性(标准回归系数β=-5.742)、理工科专业(β=-5.742)大学生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倾向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精神质,情绪性呈正相关(β=0.150、0.146、0.152、0.075、0.125、0.094、0.116),与内外向、掩饰性呈负相关(β=-0.121、-0.059).结论: 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比较显著的人格特征改变和不健康的心理症状.

  • 大学生上网诱惑情境量表的编制

    作者:苏文亮;刘勤学;方晓义

    目的:以大学生为被试编制上网诱惑情境量表(ISTS),用以评估不同情境诱发大学生上网的程度,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干预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并参考Velicer等有关吸烟行为的诱惑情境量表编制ISTS.方便选取1174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 =444)确定因子结构后,再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n =730).从某高校选取33名大学生(有效被试31人),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每周上网时间作为效标.结果:上网诱惑情境量表共22个项目,由无聊放松、刺激暴露、交流与信息和消极情绪4个维度构成;量表的模型拟合良好(x2/df=4.48,RMSEA=0.07,SRMR =0.06,NNFI =0.96,CH =0.97).无聊放松、刺激暴露和消极情绪与每周上网时间呈正相关(r =0.20、0.11、0.17,P<0.05),而交流与信息维度和每周上网时间无相关(r=0.06,P>0.05).除交流与信息维度外,网络成瘾者的ISTS得分均高于正常群体.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系数为0.92,4个维度的α系数0.80~0.86;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3,4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46~0.75.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上网诱惑情境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病理性上网"诊断标准的初步制订

    作者:王文政;陶然;牛雅娟;陈琦;贾军朴;王希林;孔庆梅;田成华

    目的:初步制订"病理性上网"的诊断标准,为全国测查及完善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中常用的与"病理性上网"有关的 "诊断标准"或筛选标准,据此建立"病理性上网"的诊断标准条目库及初步诊断标准.测查中,由每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生(共8名)组成一组,根据"病理性上网"操作性定义,以本文制定的初步诊断标准为检查提纲,交替对79名因上网问题住院的受试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独立评定并作出诊断.另外,方便选取某高中一年级2个班的全体男生,共44人,由评定者单独访谈、评定.两名评定者均作出诊断时方可确诊,否则排除诊断.结果:123名受试者中"病理性上网"者为54名.两名专家的诊断一致性Kappa=0.812(P<0.001).条目库中12条症状有2条评定者间一致性差,4条对诊断贡献小.在保留的6个条目中,4条以上阳性时,诊断的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95.3%.严重程度标准偏严格.确定诊断者的病程90.7%为3个月以上,77.7%为6个月以上.结论:修订后的初步诊断标准包括6项症状标准,3项严重程度标准,1项病程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本标准评定者间一致性高、可操作性强,可作为下一步制定"病理性上网"操作性诊断标准的基础.

  • 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赵陵波;陈珊瑜;苏文亮;任志洪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考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系统检索CNKI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检索系统、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和PsyclNFO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相关联的国际国内研究.通过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0软件,分析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汇聚相关系数.结果: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49篇(N=40683),研究发现,个体孤独感与网络成瘾有中等程度的相关[r=0.3 (95% CI,0.26~0.34),k=49,z=13.06,P<0.001].亚组检验发现,孤独感类型、网络成瘾测量工具、文化差异对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有调节作用,被试年龄和调查方式对效果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为中等水平;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强度受到孤独感类型、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 网络使用自评量表的初步分析

    作者:赵萌;黄悦勤

    目的:对编制的网络使用自评量表进行试测,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本现况调查中,方便抽取北京市某非重点中学的1240名学生进行网络使用自评量表测试,并随机选取其中的130名学生进行三周后的重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试测样本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量表蕈测信度(r)为0.74(P<0.01),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因子,因子负荷数在0.382~0.811之间,累计贡献率为60.1%;将单侧95%(即-x+1.645s)作为阳性界值点,此时灵敏度为26.9%,特异度为94.0%,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8%,且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9.9%vs.4.2%,P<0.01),高中生检出率高于初中生(8.4%vs.4.7%,P<0.01).结论:自编的网络使用自评量表有满意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调查提示中学生网络成瘾有性别和年龄分布的差异.

  • 中国学生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meta分析

    作者:杨琳;钟思嘉;王洁

    目的:运用meta分析来了解我国学生网络成瘾和艾森克人格特质维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检索系统、维普期刊、读秀网以及Google学术搜索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我国学生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关系数作为效果量,应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5篇以艾森克人格测验为测量工具的文献,包括70个效果量,共46586例被试.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效果量分别是0.25 (0.21~0.29)和0.25 (0.21~0.29),而与内外倾(-0.04,95% CI=-0.08--0.00)和掩饰性(-0.09,95% CI:-0.14--0.05)维度没有相关;学生类型(Q=24.72、108.11、37.31)、期刊类型(Q=104.07、174.13、55.34)、测量工具(Q=71.64、74.44、17.59)、女性比(Q=3.93、10.18)以及年龄(Q=10.21、60.60、141.54)对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关系有调节作用.结论: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是学生形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者的行为抑制能力

    作者:苏少冰;陈彩琦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行为抑制能力.方法:采用停止信号任务,用3(受试类型)×3(靶刺激与停止信号延迟的时间间隔SSD:250 ms、500 ms和750 ms)混合设计,比较重度网络成瘾者(N=11)、中度成瘾者(N=15)和非成瘾者(N=15)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结果:(1)在停止信号任务中,受试类型在500 ms和750 ms水平上错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成瘾组得分高[(44.55±37.91)vs.(73.41±30.42)],中度成瘾组次之[(8.67±16.55)vs.(18.33±26.38)],非成瘾组低[(4.50±15.39)vs.(6.33±15.20)];在250 ms水平上,受试类型错误率边缘显著,重度成瘾组(27.96±39.11)高于中度成瘾组(1.50±3.51)和非成瘾组(3.50±11.53).重度成瘾组在750 ms水平上错误率均高于250 ms和500 ms水平上;中度成瘾组在750 ms水平上错误率高于250 ms水平上;非成瘾组在3个SSD水平上的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无停止信号任务中,重度成瘾组的反应时短(136.01±123.73)ms,中度成瘾组次之(356.09±177.09)ms,非成瘾组长(495.88±197.74)ms,(P<0.001).结论:网络成瘾与个体的行为抑制能力有关,行为抑制能力较低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作者:刘庆武;肖水源;曹晖;徐慧兰;周亮;罗丹

    目的:探讨网络使用程度不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对某市综合性大学13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s) 7.0作路径分析.结果:大学生正常使用网络、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比率分别为86.45%、12.94%和0.61%.正常使用网络组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网络成瘾倾向组和网络成瘾组学生[(66.0±12.6) vs.(61.1±13.8)、(56.6±16.3);(60.5±14.3) vs.(53.8±14.9)、(43.3±28.6);(65.5±15.8) vs.(60.3±17.7)、(49.4±27.9),均P<0.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倾维度对生存质量的4个领域有直接正向效应(β=0.106~0.281),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对生存质量的4个领域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80~-0.265),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还可通过影响网络成瘾分间接影响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β=-0.013~-0.020);网络使用程度对大学生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有直接负向效应(β=-0.120~-0.097).结论:人格特征对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生存质量可能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 广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

    作者:谢永标;彭子文;徐莉萍

    目的:调查广州在校中学生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IB)与中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抽取全体高一、二年级和初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618份,用自伤行为评价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施测.结果:(1)263名(16.3%)学生表示在过去6个月内曾有过SIB,其中157名(9.7%)有过1~5次,73名(4.5%)有过6次或以上;(2)1392 名(89.2%)学生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名(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名(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中度和重度成瘾学生比正常使用学生有高达2倍的自伤几率(95%CI=1.1~3.7). 结论: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的自伤行为可能较普遍,网络成瘾可能会增加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

  •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成人依恋

    作者:谢晶;方平;张厚粲;姜媛

    大学生是中国互联网大的用户群,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由网络成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也逐年增加,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威胁大学生学业、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1].精神分析理论所持的一种观点认为,成瘾行为是依恋失调的一种表现[2].本文拟在此理论基础上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的关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网络成瘾干预方案.

  • 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作者:欧阳益;张大均;吴明霞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USCS-CS),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满足从自我控制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测量需要.方法:选取116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583)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组(n =58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控制量表(SCS)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为效标.并对1165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结果:量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自我控制3个分量表构成,各分量表均有3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IUSCS-CS的拟合指数均良好(x2/v=2.77,TLI=0.82,CFI=0.84,RMSEA=0.05);IUSCS-CS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与SCS得分呈正相关(r =0.53~0.70,P<0.01),与CIAS得分负相关(r=-0.57 ~-0.78,P<0.01).IUSCS-CS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0,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7、0.76、0.8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用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力测量.

  • 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高峰强;耿靖宇;任跃强;杨华勇;韩磊

    目的:探索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校413例大学生(男200例,女213例,年龄16~21岁),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RD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网络成瘾量表(CIAS-R)分别对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水平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Bollen-Stine解靴带法和Bootstrap法对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相关分析显示,PSSS得分与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分别呈负相关(r=-0.11~-0.36,Ps<0.05),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之间呈两两正相关(r=0.14 ~0.23,Ps<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ASLEC得分对CIAS-R得分的直接通径无统计学意义(β=0.11,P>0.05),PSSS与RDQ得分在ASLEC与CIAS-R得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模型的Bollen-Stine Bootstrap P值为0.003,PSSS和RDQ得分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的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10,0.103)、(0.002,0.032)和(0.005,0.061).结论:本研究提示生活事件可能会降低个体领悟社会支持,增强相对剥夺感,间接促进个体网络成瘾的产生.

  • 北京市高中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

    作者:张新乔;黄悦勤;罗晓敏;刘肇瑞

    目的:了解北京市高中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使用自评量表、人格诊断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51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77份.结果:(1)北京市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8%.(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城区学习、父母离异、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偏执型、回避型、反社会型、表演型人格因子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OR=1.179-2.088,均P<0.01),父母情感温暖因子是保护因素(OR=0.827,P<0.05).结论:北京市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应针对多方面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作者:林绚晖;阎巩固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93名福州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30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20.98岁.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作者:晋琳

    1 网络成瘾的定义和诊断成瘾的概念一般用于描述为身体与心理对于一种物质的依赖,现已被应用于网络的过度应用,称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Use).

  • 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李晓驷;李泽爱;谢雯;方东玲;沈怡芳;蔡春岚;张晓庆;田敏华;陈红星;曹静;夏海森;马曙辉;董毅;钟慧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导致网络成瘾的可能原因.方法:按系统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中学中,抽取6所不同类型的初中和高中,每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2010名学生为入组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背景调查表"和"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Test)"为工具,分校集中测试.结果:共获得1949份有效问卷.合肥市中学生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包括5例有网络成瘾问题者)为3.5%,男性高于女性(5.9%,0.8%);高中生高于初中生(5.1%,1.9%);初中部中,郊区学校、城郊结合部学校、市区学校学生的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呈递增趋势(1.2%,2.1%,2.3%,x2=81.55,P<0.01);省级示范、市级示范以及普通高中学生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呈递减趋势(5.7%,5.4%,4.1%,x2=82.64,P<0.01);非重点班,重点班以及未分重点班学生的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呈递减趋势(5.2%,2.2%,1.3%);非正式学籍者高于正式学籍者(4.2%和3.2%);家中有电脑者高于无电脑者(6.7%和2.7%).结论:年龄、性别、网络可获得性、对学生的监管是否有效等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

  • 入世和出世心理对网络成瘾与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初探

    作者:杨宏飞;薛尚洁

    目的:初步探讨人世和出世心理对网络成瘾与幸福感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世、出世心理问卷、网络成隐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问卷对603大学生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603大学生网络检出率为9.1%,男生多于女生(13.2%/3.2%,x2=16.47,P<0.01),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成瘾、拼搏精神、在乎结果、平常心进入回归方程(β=-0.216、0.531、-0.119、0.305),人世心理中的拼搏精神和出世心理中的平常心是重要的中介因素,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0.050(P=0.822). GFI=1.000, AGFI=1.000, NFI=1.000, RFI=0.999, TLI=1.014, CFI=1.000, RMSEA=0.000.结论:网络成瘾除了直接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外,还会通过减弱拼搏精神和平常心而降低幸福感.

  • 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玉龙;王建平;付丹丹

    目的: 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从全国10个省(市)抽取36000名中小学生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和自编的人口学资料及其相关信息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施测.结果: (1)共获31915份有效问卷,我国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整体发生率为6.6%;男生高于女生(9.6%/3.8%,x2=210,P<0.001));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显著(X2=61.9,P<0.001),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网络成瘾发生率分别为4.1%、4.3%,4.6%、8.4%、7.3%、7.5%、6.3%、6.2%、8.4%;三片地区高于一片和二片地区(7.6%/6.1%、6.5%,x2=8.1,P

827 条记录 7/42 页 « 12...4567891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