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分析

    作者:何劲松;罗红缨;雷勇前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对不稳定斑块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对162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浆FIB检测,按FIB值分4个水平组,用Ordinal 回归分析观察不同水平组发生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度.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FIB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浆FIB水平异常者比例也高于其他两组.随着FIB值的升高,发生不稳斑定块的危险度逐渐加大(4个等级内OR值分别为1.00、1.78、3.26和3.38).结论: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FIB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FIB升高与CAS及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

  • 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及踝臂指数的作用

    作者:孟胜喜;霍清萍;梁芳;黄侃;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汪天湛

    目的:观察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踝臂指数(ABI)的作用.方法:将98例CAS伴不稳定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稳消Ⅲ号方.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状况、血脂水平及ABI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状况、血脂水平及AB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结论:稳消Ⅲ号不仅可以减少CAS不稳定斑块形成,还可以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踝臂指数,从而起到延缓动脉硬化、减少斑块的作用.

  • 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

    作者:刘雪梅;李燕;李晓庆;赵剑秋;李雯;黄玮;耿晓妍;邵丹;黄喆

    目的 探讨基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的5852名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2006-2007年度hsCRP测量值将研究对象分为hsCRP<1、1~3、>3~10 mg/L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006年hsCRP水平与2010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与hsCRP<1 mg/L组相比,hsCRP 1~3、>3~10 mg/L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2.6%、50.4%比35.4%)、不稳定斑块检出率(24.0%、28.9%比1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总负荷评分(TBS)(3.05±1.86)、(3.48±1.82)比(2.65±1.76)]升高(均P<0.05);按性别分组后,男性和女性hsCRP 1~3、>3~10 mg/L组TBS均较hsCRP<1 mg/L组升高[男性(3.60±1.85)、(3.88±1.86)比(3.16±1.66);女性(2.34±1.62)、(2.97±1.63)比(1.90±1.63);均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后,hsCRP为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均P<0.05),hsCRP>3~10 mg/L组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风险为hsCRP<1 mg/L组的1.30倍(95% CI1.06~1.60)和1.37倍(1.05~1.79).结论 中老年人群中,hsCRP水平升高,未来发生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风险增加,hsCRP是颈部斑块以及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MCP-1、VCAM-1表达、脂质代谢、踝臂指数的影响

    作者:梁芳;马玉梅;魏德芝;霍清萍;刘龙民;洪庆祥;严烨

    目的:观察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炎症因子、脂质代谢、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稳消方。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人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血脂水平及踝臂指数变化。结果终完成研究69例,对照组36例,干预组33例。2组治疗后MCP-1、VCAM-1、血脂水平及踝臂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均<0.05),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消方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踝臂指数,从而达到延缓动脉硬化、减少斑块的目的。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转归的临床观察及随访

    作者:吴淼;杨宏;鲁杨;蒋立军;王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筛查,其中110例发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并接受中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于3、6个月进行随访,110例患者中48例接受 PAS 三联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1次/d,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普罗布考500 mg 2次/d),36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6例未坚持按医嘱服药。分别比较治疗前、3、6个月时超声结果。结果3个月随访110例患者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完全转化为稳定斑块或斑块消失的有3例,转化为混合斑块的22例,不稳定斑块共85例(未治疗组有2例有新发不稳定斑块形成);6个月随访完全转化为稳定斑块或斑块消失的有22例,转化为混合斑块的29例,不稳定斑块的59例(未治疗组有4例有新发不稳定斑块形成);6个月内 PAS 组和未治疗组各有2例出现症状性脑梗死。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向混合斑转化的时间约3个月,转化为稳定斑块的时间约6个月或更长时间;PAS 三联药物,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治疗效果可促进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向混合斑块和稳定斑块转化。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炎性机制分析

    作者:沈丽华;柯开富;顾晓苏;吴二兵;陈翔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及相关的炎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mke,IS)发病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的颈动脉行3.0T MRI检查,按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及稳定性将其分为IS不稳定斑块组、IS稳定斑块组和IS无斑块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血管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斑块);同时检测两组血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8.42%(26/38),其中颈动脉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20例;IS不稳定斑块组IL-6和TNF-α水平较IS稳定斑块组、IS无斑块组及对照组人群高(P<0.01);而后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不稳定斑块组WB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WBC、IL-6和TNF-α在颈动脉斑块破裂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陈博;宋彦;丁旭萌;李旭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下斑块厚度>2mm的患者80例,根据病情38例纳入进展组,42例纳入稳定组,分析2组斑块成分(斑块内出血、偏心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患者的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颈动脉颅外段轻中度血管狭窄中,进展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中颈动脉颅外段重度血管狭窄和斑块的纤维帽较薄/破裂发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纤维帽较薄/破裂与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进展与否的影像学指标。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超声、磁共振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卢甲盟;杨光;谈颂;宋波;许予明

    卒中是全世界人口的第3位致残和第3位死亡原因,67.3%~80.5%是缺血性卒中[1],其中50%与颈动脉斑块有关.

  • 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刚;黄东雅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较动脉狭窄更危险的因素.本文综述了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影像学方法在检测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 血清亲环素A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聂善静;李丹;王宏

    目的 通过检测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伴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ACI)患者(ACI组)、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单纯斑块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亲环素A(Cy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观察者血清CyPA、Lp-PLA2水平与斑块不稳定性及ACI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确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观察者血清CyPA、Lp-PLA2水平.结果 患者的血清CyPA水平ACI组(2.031±0.679)ng/ml>斑块组(3.790±0.943)ng/ml>对照组(5.113±1.56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plA2水平ACI组(1.949±0.666)ng/ml>斑块组(1.703±0.541)ng/ml>对照组(1.426±0.4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A是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1,95%CI:1.52,4.83,P=0.01).以CyPA、Lp-PLA2为双变量行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343).结论血清CyPA、Lp-PLA2水平可作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CyPA、Lp-PLA2水平可能会预测ACI的发生.

  • 循环miR-500对内皮祖细胞募集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付宁;梁红;贾格桃;吴敏;王萍;刘亚民

    目的 探讨miR-500对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募集和斑块稳定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硅胶圈植入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小鼠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血浆中miR-500的表达水平.32只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每周分别尾静脉注射miR-500模拟物、对照模拟物、miR-500抑制物和对照抑制物,6周后收集颈动脉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斑块内EPCs的数量,免疫组化检测患处内皮完整性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油红O染色检测不稳定斑块面积.分离培养骨髓EPCs,分别转染miR-500模拟物、对照模拟物、miR-500抑制物和对照抑制物,72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炎症标志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9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的分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模型小鼠血浆中miR-500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循环miR-500水平的减少显著促进斑块内EPCs的聚集和内皮的完整性,减少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斑块内单核/巨噬细胞浸润(P<0.01),抑制EPCs分泌MMP-9和IL-6,并增强其迁移能力(P<0.01);而miR-500水平增加则作用相反.结论 循环miR-500可抑制颈动脉粥样斑块中EPCs的募集和斑块的稳定性.

  • 血清LRP6及CD36对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意义

    作者:司慧丽;嵇继宇;王宏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CD36与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以及其对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头颅CT或MRI及颈动脉彩超确诊的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50例作为脑梗死组,单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50例作为不稳定斑块组,并同期选择体检中心无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清LRP6、CD36及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LRP6水平低于不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CD36水平则高于不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6是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危险因素(OR=3.360),LRP6是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保护因素(OR=0.696).相关性分析显示LRP6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r=-0.470,-0.732,P<0.01),CD36与LDL-C呈正相关(r=0.454,0.716,P<0.01).血清LRP6水平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佳临界值为13.79 ng/mL,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94.0%;血清CD36水平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佳临界值为5.11 ng/mL,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6.0%.结论 LRP6是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CD36是脑梗死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血清LRP6、CD36可能是预测脑梗死的生物学指标.

  • 炎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相关护理

    作者:林虹;陈华慧;吴多智

    目的:探讨炎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其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炎症因子表达检测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厚度超声测量.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地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与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炎症因子表达量与颈动脉斑块厚度高于正常人,积极的分级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系

    作者:刘楚杰;郑书恭;卢翠玲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脑血管事件分为卒中组(218例)和非卒中组(82例).分析患者斑块厚度与血清Hcy浓度的关系;比较卒中与非卒中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吸烟,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的差异;比较卒中与非卒中患者血压、空腹血糖(FBG)、血餐后2h血糖(2h-PG)、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Hcy水平;比较卒中组不同认知功能损伤患者血清Hcy水平.结果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Hcy水平与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0.317,P<0.05).卒中组患者年龄、血FBG、血2h-PG、血HbA1c和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非卒中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卒中轻度损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患者(P<0.01);中度损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和重度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清Hcy水平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可能更高且更易出现神经功能损伤.

  • 普罗布考、辛伐他汀、阿斯匹林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丽萍;郝天华;常鸣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辛伐他汀、阿斯匹林联合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辛伐他汀、阿斯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观察比较两组脂质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较治疗前,两组TC、TG及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罗布考、辛伐他汀、阿斯匹林三药联合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极高,临床实践可继续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