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个体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作者:刘茂丹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在围手术期执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0例,在围手术期实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血管介入患者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焦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长,值得临床推广.

  • 套用ICD字典库编码模式弊端讨论

    作者:宋俊;陈宇邦;赵俊朝

    目的 倡导使用ICD编码工具书编码模式,提升编码准确性.方法 对563例心血管介人手术ICD编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核对185例偏差手术编码中181例为直接套用ICD字典库中类似名称的编码模式造成.结论 一味套用字典库中类似名称的初级编码模式易导致编码偏差,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分了解疾病与手术操作方式内涵并使用ICD编码工具书以实现精准ICD编码.

  • PCI术前干预支持对患者术时应激反应行为及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春艳;郜玉珍;李亚峰;李雁敏;郝菁;左璐

    目的 探讨PCI术前干预对患者术时应激反应行为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管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术前检查和术前健康教育外,还在术前20 min接受由专业按摩人员给予的统一的、标准化的肩背部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等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同时使用自评视觉量尺(VA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和患者自述术中疼痛程度作为心理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和心理应激反应指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77.82±12.23)mm Hg,心率(70.55±4.88)次/min,进手术间心率(76.41±11.06)次/min,S-AI评分(35.71±9.55)分,T-AI评分(37.08±9.45)分,VAS得分(1.94±1.03)分,均低于对照组(88.13±11.06)mm Hg,(74.75±5.98)次/min,(84.96±19.53)次/min,(44.84±7.41)分,(42.31±8.52)分,(3.87±1.5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552,3.962,2.773,5.499,2.992,7.550;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128.74±14.64) mm Hg,与对照组(124.45±17.32)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7,P>0.05).结论 术前按摩护理干预支持可有效减轻心血管介入患者的焦虑、紧张和疼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结局,从而进一步支持按摩护理的效用,增强患者面对PCI术的信心和勇气.

  • 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周锦

    目的 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完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2名冠心病患者,将其均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法,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7%,治疗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治疗A组明显优于治疗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若患者病情条件受限制,两者不可互替.结论 就临床效果来看,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性冠心病治疗药物,但临床应用时不可千篇一律,应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并在治疗后期注意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出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治疗质量.

  • 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作者:陈小冰;黄佩瑜;申艳

    目的 对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患者联合应用精细化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1 d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心血管介入手术并发腹膜后大出血三例

    作者: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皮耀球;雷晓明

    心血管介入手术并发腹膜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低,但常危及生命.现将发生在我院的3例报道如下.

  •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前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

    作者:聂炜娟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介入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加之费用较高,起搏器和支架将在体内永久存在,易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对356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术的患者系统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患者感受人文关怀,稳定心理状态,以佳的状态迎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药香囊联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常丽;周丽;尤蕴

    目的 分析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施以中药香囊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PCI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划分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睡觉之前应用镇静安眠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施以中药香囊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更高,PSQI改善幅度更加明显,且在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3项睡眠质量指标上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施以中药香囊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心血管介入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

    作者:赵莹;李玉英;桑博默;关永冠;陆青

    目的:通过采取强化干预措施规范心血管介入手术(C I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达到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目的。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12月和2014年1-12月施行CI的患者相关资料,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采取强化干预措施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与术后感染发生及住院时间的关系,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1078例CI手术患者,干预前534例、干预后544例,住院时间(12.5±6.6)d ,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792例占73.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86例占26.5%;干预前64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于术后给药,单用占93.8%,术后用药时间≥3 d的占50.0%,长达12 d ,用药种类多达5类8种,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50.0%,干预后所有手术患者均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强化干预措施前、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9、10.2 d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0%、0( P=0.000),所有手术患者均无感染发生。结论采取强化干预措施是规范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强有力手段,可显著降低CI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心血管介入手术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监测与分析

    作者:杨湘山;李冰;吕焱;贺强

    目前我国心血管介入手术开展的较为普及.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辐射场中,全身各部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X射线照射.国内外报道心血管介入手术医生体表剂量明显高于其他介入手术[1,2].本研究对心血管介入手术的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计有意义的数据.

  •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

    作者:任晓静

    近年来,心脏介入手术作为心脏疾患的重要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VVR)是一种常见但需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懒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低于90/6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缓慢,低于60次/min,头晕或神志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尤为重要.

  • 浅谈冠心病心血管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贺田

    目的:分析冠心病通过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份至2013年4月份在我院采用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观察组4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手术,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统计发生率及死亡率,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手术的40例患者手术后成功率97.73%;失败1例,失败率1.50%,失败原因是没有穿过病变部位;结论: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手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

    作者:

    目前,心血管介入手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然而手术过程中需在X线照射下进行,X射线将会对操作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此外,长时间负重手术,对医护人员的脊柱损伤也非常明显。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宁波柳叶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联合开发了能成功操控心血管介入手术过程的机器人。

  •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

    作者:昝新华;郝近梅

    心血管介入手术是心血管疾病常见而有效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手段,但术后拔出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本院2002年4月至2004年3月共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166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6例,现对这6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护理进行总结.

  • 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操作者职业照射的临床调查

    作者:丁艳秋;孙晶星;焦玲;冯鑫;张晓东;张仲健;武权;张文艺

    目的 调查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操作者的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热释光方法对某省属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24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或者继续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者继续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ICAS)和4例起搏器植入术(PT)的操作者进行了体表剂量测定和有效剂量估算.结果 在CA、PTCA、PICAS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9.2 ±6.3)min,操作者平均每次手术的有效剂量为(4.1 ±0.9) μSv,在没有铅衣防护的条件下,为(52.2±15.5) μSv;而PT平均手术时间为(14.1 ±4.6)min,操作者平均每次手术的有效剂量为(5.5±1.4)μSv,在没有铅衣防护的条件下,为(220±42)μSv.结论 应努力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缩短荧光照射时间,保证医护人员防护设施的配置,以降低操作者的受照剂量.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33例分析

    作者:崔蕴文;达娜

    心血管介入手术是对患者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至今进行了1489例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这些治疗中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现就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 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策略探讨

    作者:霍文霞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策略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0月在本院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策略,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 15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作者:付慧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其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75例患者中,10例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75例患者中,2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护理配合是保证心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的一大关键所在,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作者:蔺曜;朱本银;易勇

    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日益增多,作为心血管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的假性动脉瘤并不少见[1],发生率0.3%-8%[2-3].假性动脉瘤有的可出现破裂、血栓栓塞、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有的甚至可危及生命,为此如何的处理好术后的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超声引导下压迫法,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入凝血酶法及外科修补法.本文将60例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彩霞;金叶;郭祎芬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大量应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显著增加,成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而瘤体破裂对人体危害极大,必需积极治疗[1].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 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栓塞治疗,28例瘤腔封闭一次性成功,效果迅速显著,为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