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损伤电流与起搏器电极植入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费民忠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与起搏器电极植入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甲组COI10(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min损伤电流)>3.5mV,有41例;乙组COI10 <3.5mV,有41例.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比较,甲组的COI0和COI10较高;组内COI0和COI10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电流与起搏器电极植入稳定性的关系密切,植入定位除依靠传统X线及起搏参数测定外,也应参考损伤电流测定.

  • 螺旋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中临床实践

    作者:赵战勇;吴翔宇;王茜;石会强;张京梅;李志忠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术后定期随访阈值、阻抗及振幅的变化及电极脱位或穿孔的情况.结果 57例成功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中:植入心室螺旋电极57根,心房螺旋电极41根.术中测试电极阈值、阻抗,R波或P波振幅,提示所有起搏器均正常植入且并无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并无电极脱位或穿孔.结论 我们有限的临床经验提示,心室和心房的主动螺旋电极植入安全可靠,可成为植入起搏器的常规手术方式.

  • 不同起搏导线植入术中的损伤电流特征

    作者:沙来买提·沙力;宿燕岗;徐勋龙;刘恩焘;贾林;葛均波

    目的 明确不同起搏导线在植入过程中产生的损伤电流(COI)形态及变化特征.方法 经起搏分析仪及体表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右心室螺旋及翼状导线、左心室心脏静脉导线及埋植多年的右心室起搏导线产生的腔内心电图(ICEG),动态观察其形态及COI变化特征.COI大小指标包括J点后80 ms处的ST段振幅(ST80),ST80与自身R波振幅之比(ST80/R)以及ICEG时限(IED).结果 共记录81根起搏导线的ICEG,包括48根螺旋导线、21根翼状导线、6根左心室心脏静脉导线和6根埋植多年的起搏导线.两种方法均记录到螺旋及翼状导线产生的COI;起搏分析仪描记的螺旋导线固定10 min的ST80[(7.7±2.7)mV对(5.1±0.6) mV],ST80/R[(0.62±0.24)对(0.54±0.07)]及IED[(233.6±33.7) ms对(211.5±29.3)ms]与固定0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翼状导线固定10 min的ST80[(5.6±2.8)mV对(0.8±0.6) mV,P<0.01],ST80/R[(0.39±0.12)对(0.01±0.01),P<0.05]及IED[(145.4±79.4) ms对(64.3±19.8)ms,P<0.01)]与固定0 min相比大幅减小,且大部分时间点的ST80、ST80/R值均较螺旋导线的相应值小(P<0.05).总体上,体表心电图仪记录到相似的COI变化趋势.左心室心脏静脉导线及埋植多年的起搏导线均无COI产生.结论 螺旋导线与翼状导线相比,COI值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左心室心脏静脉导线及埋植多年的起搏导线不产生COI.

  • 室间隔起搏损伤电流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何浪;沈法荣;金红峰;王志军;陈建明;刘元伟;吴巧元

    目的 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固定导线稳定性关系,为临床判断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室间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按常规方法将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右心室间隔患者193例,在导线螺旋旋出即刻测试COI,同时进行起搏参数测试.结果 按测得COI值分别为<5 mV、5 ~10 mV、>10 mV 3组,COI<5 mV组平均(3.85±1.01) mV,COI 5~10 mV组平均(7.74±1.63) mV,COI>10 mV组平均(10.63±0.55)mV.COI<5 mV组阈值为(0.83±0.16)V,高于COI> 10 mV组阈值(0.69±0.15) V(P< 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I<5 mV组发生心室导线脱位2例,COI表现为“顶天立地”的发生心室导线穿孔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5%.结论 在室间隔起搏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术中应测试COI,测得COI应至少在5 mV以上,但COI过大将增加导线穿孔的风险.

  • 联合损伤电流与R波感知优化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植入

    作者:陈建华;张飞龙;范林;陈学海;王伟伟;傅发源;陈良龙

    目的 探讨损伤电流及起搏参数与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之间的关系,寻找判断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理想参数.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306例符合纳入排标准的行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植入的患者分成2组,单次植入(SP)组229例,术中主动固定右心室起搏导线1次植入成功的患者;多次植入(MP)组77例,术中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螺旋后发生脱位或术中测试参数不满意,需重新进行起搏导线植入的患者.比较两组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即刻损伤电流(COI1)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起搏阈值、R波感知(R10min)和起搏阻抗的大小.筛选可以预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参数,并探讨这些参数的量化标准.结果 (1)与MP组比较,SP组COI1[(9.34±2.44)mY比(3.19±1.36)mV,P<0.001]、COI10[(4.99 ± 2.04) mV比(1.91±0.62) mV,P<0.001]及R10min[(14.2±4.5) mV比(5.4±0.7)mV,P<0.001]较高,起搏阈值较低[(0.65±0.18)v比(1.90±0.40)V,P<O.001],2组起搏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135) Ω比(790±140)Ω,P=0.251].(2)起搏导线植入的稳定性与COI1(OR=0.247,95% CI 0.098 ~ 0.623,P=0.003)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的R波感知(OR=0.081,95% CI 0.015 ~0.428,P=O.003)相关.(3)COI1的佳节点值为4.77 mV(敏感度0.97,特异度0.95);R10 min的佳节点值为7.25 mV(敏感度0.96,特异度1.00).术后3个月时随访,右心室起搏导线起搏阈值(0.68±0.19)V,R波感知(12.1±3.6)mV,阻抗(543±107)Ω.结论 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的损伤电流(>4.77 mV)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R波感知(>7.25 mV)是判断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理想标准.

  • 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作者:季小波;高永兴;袁彬;薛勇;蒋敏勇;冯凯

    目的: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窦综合征需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房扑或房颤未进行转复、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X线解剖定位指导心房起搏导线植入,定义为未转复组,术中使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起搏导线的单极腔内心电图,观察损伤电流的振幅,X线提示起搏导线位于右心房前壁,术中未测定导线的感知和阈值,只测定导线阻抗,术后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另一组为先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房扑或房颤为窦性节律后,按照常规方法植入心房起搏导线,定义为转复组,常规方法是指心房起搏导线固定于右心房前壁,且感知、阈值和阻抗等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术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两组植入方法的成功率和对术后1周和1个月起搏参数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74.6±7.3)岁;未转复组和转复组各6例,均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未转复组中房扑1例,房颤5例,术中可以清晰记录心房损伤电流,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平均(724±202)Ω,术后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均成功转复.转复组全部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成功复律;术中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分别为(3.9±1.4)mV、(0.7±0.3)V、(751±213)Ω.术后1周和1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导线均活动良好,固定牢靠,术后均为AAIR模式起搏,两组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腔内明显的损伤电流和良好的解剖定位可以指导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 新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继升;汪一波;沈法荣;凌锋;陈建明;孙国建;何浪

    目的评估植入新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中心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101例,分为新型导线组(n=25)和传统导线组(n=76),新型导线组患者植入Medtronic 3830导线3根,5086MRI导线14根(包括心房、心室导线),Boston Scientific4471导线15根;传统导线组患者植入心室主动固定导线76根,心房被动固定导线58根,测量植入后各相关起搏参数,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心室导线过三尖瓣的次数,并常规随访。结果两组导线的阈值[(0.62±0.14)V、(0.63±0.17)V]、振幅[(11.29±4.28)mV、(12.74±6.08)mV]、阻抗[(767.68±132.73)Ω、(815.14±182.46)Ω]、电流[(0.77±0.19)mA、(0.85±0.33)mA]、斜率(2.46±1.07、2.84±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起搏导线损伤电流[(6.83±1.57)mV、(6.61±1.87)mV]、植入手术时间[(44.20±4.65)min、(43.42±5.55)min]、曝光时间[(3.24±1.04)min、(3.33±1.05)min]、导线过三尖瓣次数(1.36±0.57、1.34±0.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新型起搏导线植入时均未发生并发症,4471导线出现1例术后完全脱位。1年时随访两组导线的阈值、振幅、阻抗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起搏导线均符合起搏器植入要求,未增加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植入安全。

  • 心电图判断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的可靠性

    作者:廖乐琴;汤永谦;马可忠;刘海;丁星华;任勇;赵惠;刘文卫

    目的 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判断主动固定电极固定的可靠性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56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5±9岁,符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右室电极采用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12导联心电图,连接好肢体导联,而V1导联连接起搏电极远端,记录心内膜损伤电流,同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仅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进行对比.结果 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ST段弓背上抬振幅至少≥5mV,且高于R波振幅,持续至少5min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的可靠指标相一致.螺旋电极旋出15min后,后测定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阈值≤1.0V、阻抗300~ 1000Ω、R波振幅≥5.0mV.56例患者中,除3例右室流出道植入失败,被迫改为心尖部起搏外,另53例临床3个月随访发现,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 12导联心电图机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可以作为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可靠性的一项指标.

  • 缺血性J波(续)

    作者:郭继鸿

    三.实验性缺血性J波临床资料表明,缺血性J波是心肌缺血的超急期心电图改变.同时,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实验性心肌缺血也能引发缺血性J波.

  • 损伤电流的动态变化与主动固定起搏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陈建华;张飞龙;陈学海;王伟伟;傅发源;陈良龙

    目的:评价损伤电流(COI)的动态变化与主动固定起搏电极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将13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A组,90例,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测得的COI10>3.5 mV;B组,48例,COI10值<3.5 mV.比较两组COI0(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即刻测得COI)值和COI10值的变化,观察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起搏阈值和R波感知的变化.结果:A组与B组比较:①COI0值为(10.54±1.98)mV∶ (6.54±0.81)mV(P<0.001),COI10值为(6.84±1.70)mV∶ (2.47±0.53)mV(P<0.001),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测试结果:起搏阈值(0.61±0.18)V∶(1.40±0.31)V(P<0.001),R波感知(15.40±4.18)mV∶(5.10±0.77) mV(P<0.001),电极阻抗(716.47±150.03)ohms∶(745.00±149.93)ohms,P=0.479.②B组中有9例患者于术中稍用力向后提拉导线后发生起搏导线脱位;15例患者10 min后测得的起搏阈值和(或)R波感知不良而进行重新植入;有2例患者10 min后测得的起搏参数均满意,但分别于术后10 h和24 h发生起搏导线脱位,予重新植入.而A组患者术中提拉导线均未发生导线脱位,10 min测得的起搏参数均满意.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右心室电极起搏阈值、R波感知以及电极阻抗等参数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各参数P>0.05.结论: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即刻测得的COI0值较低(<7.0 mV),COI值迅速下降,COI10值<3.0 mV,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测得的起搏阈值无明显降低,R波感知降低,提示起搏导线固定不良,容易造成起搏导线脱位,需要寻找新的位置进行重新植入.

  • 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术中损伤电流测定的应用

    作者:汤永谦;廖乐琴;刘海;丁星华;任勇;赵惠;刘文卫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术中,测定心腔内损伤电流的意义.方法:2011-01-2013-12,106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应用了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对于电极的可靠固定,除了结合体表心电图和X线影像,常规测试起搏阈值、R波振幅、电极阻抗外,使用了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测定心腔内损伤电流的大小,进一步确定电极固定的可靠性.结果:9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1~7 d、第1、3、6个月,对电极的阈值、电极阻抗、R波振幅、QRS波时限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心脏超声和X线拍片检查,无一例电极脱位.7例患者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未能完成,被迫改为心尖部起搏.结论:对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的定位,除采用传统的起搏参数、起搏心电图和X线影像学方法外,结合术中损伤电流的测定更加可靠.

  • 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时损伤电流特征分析

    作者:徐勋龙;宿燕岗;王帅;葛均波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心肌后急性损伤电流(COI)的特征及持续时间,指导COI在临床上使用.方法 对59例首次植入起搏器患者植入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时,用Medtronic 2290起搏器分析仪测定旋前;旋后1,5,10 min的COI,打印出来并记录.结果 一共尝试66次,59次固定稳定及阈值良好,7次旋后出现高阈值或急性脱位.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稳定且阈值良好时,55例(93.2%)在旋后1 min有COI,54例(91.5%)在旋后5 min有COI,50例(84.7%)旋后10 min仍有COI.而旋后1 min出现高阈值或急性脱位时,旋后1min均无COI (P<0.001),ST80均≤0 mV(P<0.001).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螺旋旋出后固定稳定及阈值良好时,旋后1 min可见到明显COI,并可持续10 min以上,而电极导线急性脱位或阈值较高时,旋后1 min无COI或ST80≤0 mV.

  • 起搏分析仪测定的兔离体心脏损伤电流与主动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沙来买提·沙力;刘恩焘;贾林;姚瑞明;宿燕岗;葛均波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起搏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起搏电极导线固定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兔心,应用起搏分析仪采集并记录电极接触、半旋入及全旋人心内膜时产生的腔内心电图,观察COI变化特征,比较三者的COI持续时间及大小,分析COI与电极固定牢靠度的相关性.结果螺旋电极COI大小,即R波起始后80 ms时的ST段振幅(ST80ms)、ST80ms/R及ICEG时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P<0.01).全旋入电极COI持续时间为30.05±11.38 min,半旋人电极持续5.49±2.41 min,接触电极则在1.04±0.47min内迅速消失(P<0.01).全旋入电极在大部分时点产生的COI大,接触电极小,半旋入电极介于二者之间(P<0.001).COI大小与水平相匀速牵拉导线至脱离心内膜所需拉力呈正相关(n=24,r=0.762 5,P<0.001).结论COI大及持续时间长均提示电极固定良好.

  •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江军

    目的 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 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 右心室主动电极固定后损伤电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杨艳;杨志家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损伤电流(COI)及阈值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Medtronic 2290起搏器分析仪测定62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的COI,分析其规律与特征.结果 59例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稳定时,55例(93.2%)、54例(91.5%)和50例(84.7%)分别在旋后1、5、10 min时均有COI,3例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不稳定时,旋后1 min就一直无COI,而起搏阈值在旋出后各时段均无变化.结论 起搏电极COI可作为预测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植入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起搏阈值感知阈值与旋出后COI大小无相关性.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损伤电流变化

    作者:杨军;金艳;陈英;黄强;徐欣;曹佳宁;杨承健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方法 入选88例右心室植入主动固定电极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测定电极螺旋旋出0、5、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 88例患者中有2例因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ac electrogram,ICEG)振幅过大,其产生的COI无法准确测量.剩余86例患者测定的COI在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逐步降低,5 min测定C0I与0 min相比下降((6.6±1.5)mV vs.(7.6±1.7)mV,P<0.0S],10 min测定COI与5 min相比显著下降[(5.5±1.5)mVvs.(6.6 ±1.5) mV,P<0.05];螺旋旋出10 min后较0min显著降低(P<0.01).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测定的COI在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97,P<0.01.术后2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结论 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COI值逐步降低,心尖组与中位间隔组CO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

  • 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的损伤电流变化

    作者:杨军;曹佳宁;陈英;金艳;黄强;徐欣;杨承健

    目的 探讨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01)的变化特点.方法 入选144例右心室心尖部植入永久起搏电极患者,分为被动电极组及主动电极组.测定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结果 被动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分别测定COI值均明显小于主动电极固定后测定的COI值(P<0.01).两种电极固定后COI随时间均显著逐步下降(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COI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主动电极(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10 min内后5 min COI下降幅度大于前5 min下降幅度(P<0.01),主动电极固定10 min内COI值前后5 min下降幅度未见差异.术后3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植入被动电极产生的COI明显小于主动电极,两种电极产生的COI均随时间逐步减小,被动电极产生的COI下降速度较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