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位心植入主动螺旋电极室间隔起搏1例

    作者:陈光瑞;王朝亮;倪代梅;曹佑德;吴永全

    患者,女,37岁,因心悸气短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心尖搏动点位于右胸第4、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率50次/分,律不齐,余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逸搏心律,I导联P波,QRS波及T波均倒置,aVR和aVL导联波形态与正常相反,右胸前导联图形类似左胸前导联,长R-R间期约3.5 s.

  • 室间隔起搏损伤电流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何浪;沈法荣;金红峰;王志军;陈建明;刘元伟;吴巧元

    目的 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固定导线稳定性关系,为临床判断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室间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按常规方法将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右心室间隔患者193例,在导线螺旋旋出即刻测试COI,同时进行起搏参数测试.结果 按测得COI值分别为<5 mV、5 ~10 mV、>10 mV 3组,COI<5 mV组平均(3.85±1.01) mV,COI 5~10 mV组平均(7.74±1.63) mV,COI>10 mV组平均(10.63±0.55)mV.COI<5 mV组阈值为(0.83±0.16)V,高于COI> 10 mV组阈值(0.69±0.15) V(P< 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I<5 mV组发生心室导线脱位2例,COI表现为“顶天立地”的发生心室导线穿孔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5%.结论 在室间隔起搏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术中应测试COI,测得COI应至少在5 mV以上,但COI过大将增加导线穿孔的风险.

  • 双源CT和DSA对右心室室间隔起搏精确定位的临床对比

    作者:金红峰;沈法荣;何浪;王志军;陈建明;孙国建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起搏器导线植入位点的双源CT、DSA图像特点,探讨改进室间隔起搏器导线的植入方法.方法 入选50例按照传统方法将起搏器导线植入至右心室间隔的病例,行双源CT检查,了解起搏器导线的精确位置,同时对照分析该患者的植入术中DSA图像.结果 50例患者通过双源CT均清晰显示了心脏室间隔的解剖结构以及起搏器导线的位置,成功率达100%.植入游离壁13例,占26%;前间隔31例,占62%;中间隔6例,占12%.根据双源CT显示的起搏器导线位置将患者分成两组:室间隔组和游离壁组.分析左前斜(LAO)45°时,右心室起搏器导线固定于心室的头端和导线跨瓣处的成角角度,室间隔组(26.8°±5.2°)比游离壁组(2.6°±2.6°)明显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源CT可以成功地显示起搏器导线的精确位置,LAO 45°时室间隔组成角角度比游离壁组更大.预测能植入到右心室间隔的临界(cutoff)角度为13.5°,该点的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87.5%.

    关键词: 双源CT 室间隔起搏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定位的心电图研究

    作者:陆敏;周建龙;金骁琦;盛晓东;范韬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电极放射影像定位与心电图特点对确定起搏导线植入位置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常熟医院心内科过去6年间植入DDD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起搏,根据室间隔起搏的部位不同分为高位、中位、低位组.评价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中12导联心电图特征,包括QR,S波形态、时限及振幅.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且完成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共计98例,中间隔起搏QRS波时限短(139±21)ms,较之高位间隔起搏有差异.间隔部起搏位置升高,胸前导联R/S移行越靠前.下壁导联R波振幅与间隔部起搏位置存在相关.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术中心电图分析对室间隔起搏电极定位有实用性意义.

  • 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室间隔起搏电极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魏引;杨雪花;李玉英;尹浩

    目的 探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临床应用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板定位成功率为100%,起搏参数迟到起搏标准.结论 临床应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 不同起搏方式对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心功能及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周建龙;陆敏;朱宗成;朱天哲;盛晓东;范韬;金骁琦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 DDD 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 =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 AF 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 RVA 组新发 AF 患者比例高于 RVS 组(23.40%对16.43%,P =0.03)。术后3年,与 RVA 组相比,RVS 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 <0.05)。结论:对于 DDD 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 RVA 起搏相比,RVS 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 AF 的发生。

  • 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疗效

    作者:吴仙军;李付远;梅益斌

    右室心尖起搏(RVAP),犹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样,由于室间、左室内、房室不同步的电-机械活动,造成二尖瓣返流及室内分流,导致心房、心室扩大,心功能受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VAP使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导致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事件增加[1,2].

  • 成角角度法指导下的室间隔起搏导线植入的研究

    作者:金红峰;陈建明;刘元伟;王丽娟;唐礼江

    目的 通过成角角度法指导室间隔起搏导线的植入,以期进一步提高起搏导线植入到室间隔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02例,按照笔者前期研究的成角角度法将起搏导线植入至右心室室间隔,术后行双源CT检查,验证起搏导线的精确位置并分析起搏后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102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通过双源CT均清晰显示了心脏室间隔的解剖结构以及起搏导线位置.植入游离壁15例(14.7%),植入室间隔87例,成功率为85.3%,明显高于前期的研究74%(x2=2.85,P<0.05).术后起搏心电图分析提示:游离壁起搏的QRS时间显著于高位间隔起搏的QRS时间(t=5.79,P<0.05),室间隔起搏心电图V4起始波均为向下的q波,游离壁起搏心电图V4的起始波向上.结论 采用成角角度法来指导室间隔起搏导线植入的可靠性及实用性较强,可在常规植入技术上进一步提高起搏器导线植入到室间隔的比例,有临床推广价值.

  • 超声心动图定位右室起搏电极不同部位的影像学及心电图特点

    作者:刘晓罡;吴冬燕;许静

    目的 依据心脏超声对右室起搏电极的定位,分析各部位起搏的影像及12导联心电图特点,以协助提高间隔定位的准确率.方法 对100例在本院行双腔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依据超声定位分为4组:右室流出道(ROVT)间隔部、ROVT前壁、中间隔部及前间隔部(间隔与前壁夹角),记录4组患者左前斜45°(LAO 45°)图像中电极头端平行线与水平线夹角、左侧位(LL)图像中电极头端方向、正位(PA)图像中以0.1个椎体为单位记录电极头端在平静吸气末距心底影的椎体个数及术后心室充分起搏的心电图中Ⅱ导联QRS波时限、心电轴、Ⅱ导联R波振幅、T导联的形态、Ⅲ导联形态、下壁导联切迹、胸前移行导联.分析各部位影像及心电图指标特点.结果 ①LAO 45°时,ROVT前壁及前间隔部电极头段与水平线夹角显著大于ROVT间隔部及中间隔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夹角-56.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大.②LL时,ROVT间隔部及中间隔部电极指向脊柱比例显著大于ROVT前壁及前间隔部.③PA时,ROVT前壁及ROVT间隔部电极高度明显高于中间隔部及前间隔部,电极头端距心底影的椎体个数=1.7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大.④ROVT前壁及前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下壁导联存在切迹比例显著大于ROVT间隔部及中间隔部.ROC曲线显示当起搏QRS波时限=150 ms时,区分间隔与前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大,联合LAO 45°电极头段与水平线夹角及起搏QRS波时限,可提高间隔定位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及80%.结论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在术中影像及心电图上分别表现出一定特点,对间隔定位有协助作用.

  • 双源CT精确判断的室间隔起搏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

    作者:何浪;沈法荣;金红峰;王志军;钟诚;孙国建;陈建明;刘元伟

    目的 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以及双源CT精确判定室间隔起搏部位,分析体表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57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术中经DSA图像定位提示起搏导线植入右室间隔部,术后行双源CT确定导线精确位置,分析明确植入到室间隔不同部位及游离壁的起搏心电图特征.结果 游离壁12例(21.1%);间隔45例(78.9%).游离壁起搏的QRS波时限显著宽于高位间隔起搏( 150±15 msvs 121±26ms,P<0.05);高位间隔起搏Ⅲ导联R波振幅(Rl)明显大于低位间隔起搏(1.10±0.55 mV vs-0.27 ±0.12 mV,P<0.05);高位间隔起搏者44.4%Ⅰ导联出现q波或QS,中位间隔36.8%,低位和游离壁均为0;代表游离壁起搏的肢体导联切迹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室间隔起搏心电图往往表现为窄QRS波,Ⅰ导联形态多变,高位间隔起搏时Rx较高.

  • 75例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临床观察

    作者:陈欣;陈刚;李科

    目的 探讨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动过缓住院患者75例,行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观察术前及术后一周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间隔起搏植入手术,其中LVEF正常者,术后有提高LVEF,缩小LAD和LVEDD趋势(P>0.05); LVEF低于正常非心房颤动者,间隔起搏能提高LVEF(P>0.05),缩小LAD、LVEDD(P<0.05),改善心功能;LVEF低于正常合并心房颤动者,室间隔起搏有明显提高LVEF、缩小LAD、LVEDD趋势(P<0.05).按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结论 对于有安装埋藏式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施行流出道室间隔起搏能改善心功能,是安全可行的,但仍需进行远期观察.

  • 不同起搏部位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潇;陈多学;孙振峰

    目的 研究右室间隔起搏及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曾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63例,其中右室间隔起搏组共32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共31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1年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起搏器植入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右室心尖部起搏组较右心室间隔部组升高(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术后1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小(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更能保证心室正常的电活动顺序,且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