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腔内成形术在重度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波;刘一之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成形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对37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5例,颈动脉窦反应17例,未出现严重脑缺血事件、消化道出血及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经皮腔内成形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肯定.

  • 球扩式支架扩张时致限制性股浅动脉破裂1例

    作者:田锦林;李春雷;王海峰;李云松;郭跃辉;王伟;陈硕飞

    患者女,7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2个月,静息痛4天,既往冠心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左侧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左足趾发紫,触痛,左足皮温减低.超声:左股浅、足背动脉闭塞,左腘动脉不完全闭塞,胫前动脉狭窄,血流减低,胫后动脉血流减低.下肢CTA:左股浅动脉中下段闭塞,胫前动脉、腓动脉多发节段性闭塞,胫后动脉上段闭塞>2 cm,远端流出道通畅.Fontaine缺血分级:Ⅲ级,Rutherford缺血分级:Ⅳ级,TASCⅡ:股腘动脉C级,膝下动脉D级(图1).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天后,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翻山行左侧股浅动脉闭塞段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放置术(图2A~2C).

  • 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评估

    作者:刘俊中;王天玉

    目的 探究分析对肾动脉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经皮腔内成形术或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对其肾动脉再狭窄情况以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患者肾功能、临床症状、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肾动脉再狭窄率为8.8%.结论 对肾动脉狭窄患者采取经皮腔内成形术以及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双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盛;王成纲;陆英;刘明;刘海洋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成形术(PTA)联合经皮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PCS)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足患者,行PTA术治疗后,再于皮下植入动脉药盒系统,并经动脉连接导管系统行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14天为l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踝臂指数(ABI).结果:全部糖尿病足患者,治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治疗前ABI为0.32±0.11,治疗后ABI为0.76±0.14,(治疗前后比较P=0.000).结论:PTA联合PCS灌注药物对糖尿病足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维龙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溶栓再灌注治疗是目前在无条件下急诊经皮腔内成形术(PTCA)时公认的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尿激酶(UK)、重组链激酶(r-SK)、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三种溶栓药物.

  • 经腘动脉入路逆行治疗同侧股浅动脉近端狭窄和闭塞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开勤;胡晓钢;何建荣;金红来

    目的 探讨经腘动脉入路逆行治疗同侧股浅动脉近端狭窄和闭塞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集15例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患者,共计17条股浅动脉,右侧10条,左侧7条,病变段长度9 ~ 18 cm,平均(12.5 ± 6.8)cm,经腘动脉穿刺逆行治疗同侧股浅动脉近端狭窄和闭塞,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 ~ 24个月.结果 17条股浅动脉的治疗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缺血引起的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3 ~ 24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为89.47%(17/19),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分别为0.15 ~ 0.48(平均0.28)和0.69 ~ 1.05(平均0.8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腘动脉入路逆行治疗同侧股浅动脉近端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作者:吴安乐;黄求理;宋侃侃;柴小民;施建国;余峰;居洁勤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通过髂-股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5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通过术后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来评价治疗效果.PTA术后病变段血管残余狭窄<30%被认为技术成功;按照Fontaine分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被认为临床成功.结果 经同侧逆行PTA及支架植入术5例,共计6段同侧髂动脉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3枚、3段髂动脉行VFA术;跨主动脉对侧髂.股动脉PTA及支架植入术10例,共计20支病变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5枚、股浅动脉支架5枚、10支股动脉行PTA术.髂股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重复血管造影证实所有病变段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血管夹层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临床随访2~2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臂指数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1).术后6个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和3级的患者分别有7、5和3例,所有患者均未施行截肢(趾)术,随访期间临床有效率为100%.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早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状况,为中长期保肢提供较好途径.

  • 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茂生;洪浪;王洪;尹秋林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冠心病(CHD)年龄≥65岁53例(老年组)和年龄<65岁28例(非老年组)PTCA和/或支架术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行PTCA和或支架植入术的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3.4%vs97.1%,P>0.05);老年组死亡率(1.88%)与非老年组死亡率(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冠脉病变较非老年组重,支架植入率高于非老年组(0.65 VS 0.43).随访6~12月,两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TCA及支架术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差异.PTCA和或支架植入同样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任丽;李丽俐;李明秋;郑红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疗效优良、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但该介入诊疗技术毕竟为有创手术,存在一定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若观察、治疗、护理不及时,影响病人康复.因此,心血管内科护士掌握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开展119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对常见和特殊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 颅内大动脉狭窄及其治疗

    作者:王桂红;王拥军;姜卫剑;黄家星

    颅内大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亚洲更为突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大动脉狭窄已成为可能.但是,到目前为止,颅内大动脉狭窄导致卒中的机制还是不明确的,对其治疗也缺乏确定的指南.本文着重讨论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发生率、主要致病机制、预测因子及其治疗进展.

  • 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冉坤;王超;赵渝;向志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药涂球囊(DCB)对比非药涂球囊(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CB和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晚期管径丢失、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术后1年通畅率、术后1年的死亡率及截肢率.结果 共纳入11个试验,1853名患者共有2150处动脉病变,其中DCB组有1110名患者,1288处动脉病变;UCB组有743名患者,862处动脉病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UCB组相比,DCB成形术明显降低了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15.2% vs 39.0%;OR:0.28;95 %CI:0.17~0.48;P<0.000 01)、晚期管径丢失(-0.05~0.56 vs 0.54~1.7;WMD:-0.57;95%CI:-0.93~-0.21)和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3.0% vs 28.1%;OR:0.39;95%CI:0.23~0.64;P=0.0002),提高了术后1年的通畅率(71.8%vs52.9%;OR:2.32;95%CI:1.21~4.43;P=0.001),而两组的死亡率(4.8%vs5.0%;OR:1.00;95%CI:0.62~1.63;P=0.99)及截肢率(3.4%vs2.9%;OR:1.41;95%CI:0.74~2.70;P=0.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相比,DCB成形术是一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的腔内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