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青珍

    目的:总结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40例正常健康人士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筛选危险因素,再对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死起病急缓不一、进展快,临床表现主要为三偏征;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脑梗死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治,以减少病发率及死亡率.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阚艳敏;毛俊杰;杨雪茜;李树义;孙玲娟

    目的 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探讨其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145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117例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并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及中年组,分别进行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情况.结果 ①病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青年组、中年组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30%,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应用超声早期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有助于预防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 中青年脑梗死90例临床分析

    作者:隋丽梅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致病因素。方法9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临床特点与致病因素,观察患者转归。结果所有患者中,痊愈32例,好转41例,基本好转9例,恶化5例,死亡3例。结论积极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防止中青年脑梗死。

  • 叶酸、维生素B12对中青年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婷;曹红飞;刘海春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中青年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的中青年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脑梗塞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叶酸片5mg每日1次,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500ug,每日3次治疗,连服3月,第1周、第1、2、3月分别检测一次HCY水平。结果实验组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急性中青年脑梗死患者HCY水平。

  • 氯吡格雷治疗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娆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2年本院中青年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观察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50~75 mg/d,两组连续服用48周,在治疗的第2周、第24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并随访两组的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第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周内随访两组的再发情况,观察组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可靠,效果显著,并具有预防再发脑梗死的作用。

  •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栗兵霞;暴丽华;王芳;杨希帅;潘宁;侯丽英

    目的:评价干预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后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随访,2年后抽取其中的178例患者,根据其生活方式改善与否进行分组研究,90例改善者设为干预组,88例未改善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吸烟、饮酒、运动时间等),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可降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中青年脑梗死1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亚丽

    脑梗塞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远远高于心肌梗塞,并且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临床多见于老年人,但是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且青年脑梗塞发病逐年增多.为及早发现中青年脑梗塞危险因素,并加强防治,现将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963例,其中45岁以下135例,占14.1%,先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作者:白玉海;刘杰;张锦;方宏罡;应红;宋日新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并评价Hcy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6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血浆Hcy水平.结果 试验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越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越大,两者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HH)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而且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越高的急性期脑梗死者梗死灶体积越大,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中青年血浆Hcy可作为常规检查或作为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指标.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静;钟聪敏;田西菊;王秀娟;程华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ELP)技术检测11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126例健康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并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死组ε3等位基因频率及ε3/3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ε4等位基因频率及ε4/4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相关性,ε3可能对中青年脑梗死发病具有抵御作用,而ε4可能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 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的关系分析

    作者:林伟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IMT、血清Hcy、CRP及UA水平,并比较不同IMT值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CRP及UA水平,分析中青年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Hcy、CRP及UA间的关系.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CRP、UA及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IMT值的不断增大,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CRP及UA水平均不断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中青年脑梗死患者IMT与其血清Hcy、CRP、UA间均呈正相关(r=0.912,r=0.571,r=0.667,P<0.05).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Hcy、CRP、UA水平间均呈正相关,血清Hcy、CRP及UA水平在其病情的评估与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中青年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64例分型与护理

    作者:杨鲲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以上.其重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神经局灶体征,部分患者常合并精神障碍.据文献报道[1],我国每年约有130~150万人发生脑梗死,中青年占60%以上.认真做好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尽快恢复其肢体和脑组织功能,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2005年以来,我院经颅脑CT确诊中青年住院脑梗死患者240例,其中合并精神障碍64例,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血尿酸(UA)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习予祥;盛予静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分析仪以酶比色法测定尿酸.结果80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值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稳定斑块组血尿酸高于稳定斑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尿酸是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相关因素,尿酸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 吸烟、饮酒与中青年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敏;孙丽萍;王彦阔;段海平;王志强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相关性及改进生活方式对中青年脑梗死的预防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96例年龄在30~50岁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选择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脑卒中家族史等作为危险因素,观察各因素在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

  • 中青年脑梗死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淑玲;李梅;姜秀云

    近年来脑梗死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2~2006共收治中青年脑梗死患者86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力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中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回顾分析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划分为中青年和中老年两组,其中中青年组患者27例,老年组患者73例,对两组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加以比较.结果: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脑梗死患者在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患病率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患者中男性人数相对较多,恢复状况相对较高.结论:改善患者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和吸烟等生活习惯,并且定期进行体检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中青年出现脑梗死的几率,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

  • 中青年人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付磊;卢祖能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86例为测试组,中青年体检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通过生化分析仪及相关试剂检测血清中HCY、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同时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组成百分比.结果 测试组血清HCY、TCHO、LDL-C、TG水平、IMT厚度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斑块构成类型分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HCY水平、血脂水平可能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有相关.

  •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作者:黄立;龚细礼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LDL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叶酸及Vit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②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VitB12水平、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③不同类型脑梗死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VitB12的降低.

  • 中青年脑梗死36例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钟平

    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以唤起该组人群对脑梗死防治意识.方法 对36例中青年人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6例脑梗死的中青年人治愈26例,好转9例,无变化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青年人脑梗死患者,对该组人群实施健康教育,改善生活行为,针对脑梗死的发病机理,积极预防其原发病,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