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谢丹;孙莉莉

    目的:探讨胸腔镜用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工作及要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状态良好、恢复快,无须长期住院观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护理配合工作对于安全有效地进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减少患者手术风险.

  • 3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天增;王红岩

    目的 探究3 cm 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孔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SCLC患者应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缩短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术后并发症产生风险较低.

  • 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比较研究

    作者:钟斌;吴奇勇;童继春;张明;张科;袁卫东;袁凯;袁俊强;王烨铭;王勇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诊治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科48例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肺GGN的临床资料,如病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周围型≤2 cm,为纯磨玻璃结节或CT显示磨玻璃样成分≥50%,CT随诊证实肿瘤倍增时间≥400 d,则行肺段切除术,反之则行肺叶切除术。结果行胸腔镜肺段切除23例,胸腔镜肺叶切除25例。肺段、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148.3±25.6)、(110.6±23.1)min(t=5.364,P=0.000),术后住院时间(7.1±1.2)、(9.5±1.7)d(t=-5.605,P=0.000)。术后病理:肺叶切除组恶性23例,良性2例,肺段切除组恶性18例,良性5例。术后1年肺段、肺叶切除术的Karnofsky日常状态评分分别为(93.7±8.5)、(80.3±11.1)分(t=4.665,P=0.000)。41例恶性病例术后随访1~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GGN安全、可行,且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0例

    作者:王俊峰;付玉东;阚强波;侯波;吉红波;黄若山;李明学;贾国华;赵章勇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VATS肺段切除术30例,采用全胸腔镜三切口,用推结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肺段动、静脉,切割缝合器闭合切断支气管,恶性肿瘤后系统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30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切除左上肺舌段8例、尖前段1例、左下肺背段9例、基底段2例、右下肺基底段1例、背段9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ⅠA期肺癌20例,肺转移瘤2例,肺良性疾病8例(其中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2例,炎性假瘤2例)。ⅠA期肺癌手术时间(151.2±31.3)min,术中出血量(139.5±102.4)ml,术后拔胸管时间(4.6±1.3)d,术后住院时间(5.3±1.4)d。肺良性疾病手术时间(143.2±38.3)min,术中出血量(132.5±102.6)ml,术后拔胸管时间(4.1±1.4)d,术后住院时间(5.2±1.3)d。1例结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量136 ml,术后拔胸管时间5 d,术后住院时间6 d。1例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41 min,术中出血量128 ml,术后拔胸管时间4 d,术后住院时间5 d。3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靠,在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

    作者:齐海亮;李明珠;杜秀然;苏宏伟;李姿健;王鹏;徐慧海;梁超;王文帅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014年1月~2018年2月采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46例.采用单操作孔,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腋后线第8肋间,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 无中转开胸,1例中转行肺叶切除,其余45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其中右肺上叶间后段14例,右肺下叶背段6例,右肺下叶基底段2例,左肺上叶固有段15例,左肺上叶舌段2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左肺下叶基底段1例.手术时间100~330 min(中位数135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中位数230 ml);术后引流液总量380~2250 ml(中位数550 ml);术后带管时间4~16 d(中位数5 d);术后住院时间6~18 d(中位数9 d).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漏气3例,肺膨胀不全1例,少量咯血1例.46例随访1~36个月(中位数21个月),86.9%(40/46)症状消失,无复发、死亡.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0例

    作者:李中正;王锦鹏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肺部疾病患者,均接受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同时肿瘤患者给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手术时间7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31.5±45.5)min;术中出血量50~34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50.8±80.3)ml;淋巴结清扫数目4~29枚,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3.5±7.6)枚;住院时间4~13d,平均住院时间(7.2±2.5)d;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包括1例肺部感染、1例肺漏气、1例肺不张、1例心房颤动,均经临床治疗后好转.结论 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6例临床探讨

    作者:陈洪波

    目的 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以及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部患者开展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结果证实:良性病变11例,恶性病变25例.平均出血量为(84.25±5.25)ml.手术时长为(132.54±1.25)min.术后平均引流时间为(3.3±0.4)d,住院时长为(6.5±1.7)d.结论 对于早期肺癌或者不适合进行楔形切除术的肺部良性病变者,开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可取得满意成效,此法安全性强.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临床应用

    作者:方宁;黄健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方式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例早期微小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和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每组1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死亡情况及术后情况(肺部创面漏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患者中转开胸,切除6例左上肺舌段,4例切除左下肺背段,2例切除左上固有段,4例切除右下基底段,4例切除右下肺背段.肺段切除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肺叶切除组患者死亡率为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肺部创面漏气时间(4.86±0.52)d、住院时间(12.05±2.03)d与肺叶切除组的(5.02±0.09)、(13.12±2.0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其能有效地保留患者肺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群体中,值得临床推广.

  • 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疗效比较

    作者:马祯凯;薛恒川;王建平;朱宗海;高杰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12例肺部结节患者,根据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肺部结节,且安全性高,但肺段切除术能较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肺段切除术中改良膨胀萎陷法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翟荣;徐心峰;王俊;朱全;陈亮

    目的:探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利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段间平面的有效性和影响其形成快慢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6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各类辅助检查的结果和手术信息,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即79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慢组)和82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快组),寻找影响两组患者段间平面形成快慢的因素及证实改良膨胀-萎陷法的有效性.结果:年龄、肺功能指标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胸腔是否有粘连方面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是一种有效的确定段间平面的方法,但对于一些肺气肿较严重或有胸腔粘连的老年患者,术中采用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相对较差或时间较长.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24例分析

    作者:刘锦源;吴卫兵;陈亮;朱全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胸和中转肺叶切除,手术时间为(162.5±42.4) min,术中出血量为(129.2±44.6) 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5.2±1.1)d,术后住院时间(8.5±4.6)d.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1例肺持续漏气4d,1例少量咯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选择性应用于病变位置较深局部切除困难或局限于肺段的肺良性疾病患者.

  •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GGO中的应用

    作者:麻成方;李绍鹏;李志华;魏春勇;汪礼旭;洪琼川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诊治肺部磨玻璃样阴影( GGO)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39例GGO患者经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切除部位包括左肺上叶尖后段4例、固有段4例、前段1例、舌段6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4例;右肺上叶尖段、前段、后段各1例,右肺下叶背段7例、基底段5例。术中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结束手术;恶性肿瘤患者清扫淋巴结4~7(4.8±0.2)组。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0~310(165±52) min,术中出血量30~200(67.5±12.7) ml,清扫淋巴结4~14(11.7 ± 0.4)枚,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8(3.8±0.5)d。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对肿瘤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内暂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诊治GGO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临床观察

    作者:常国涛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14例肺小结节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FVC%、FEV1%、MVV%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V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小结节病灶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剑雄;陈中书;凌东进;付洪帆;张学钰;施天生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5(19-77)岁。手术切口均选择三孔法,共肺段动脉、静脉使用推结器套线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5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疾病10例,(其中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1例,慢性肺脓肿1例)。平均手术时间155(85-250)min,平均出血量160(40-61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5-11)d。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部分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 胸腔镜肺叶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国玺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叶切除与解剖型肺段切除术对Ⅰ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Ⅰ期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乙组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甲组,乙组FVC、FEV1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胸腔引流量更少,肺功能恢复更佳.

  • XSZ-G系列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在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严磊;马景华;朱冰;陈翔

    目的:探讨XSZ-G系列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XSZ-G系列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采用德国powerCube肺功能仪对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1 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大呼气流量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XSZ-G系列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肺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吴颖猛;黄伟钊;姜海明

    目的 评估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性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纵隔淋巴结采样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安全性及近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下肺楔形或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133.0±42.7)min,出血量(85.0±44.5)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8)d,术后住院时间(5.7±4.3)d,无中转开胸及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获得1~43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1例患者于26个月后出现再发对侧肺浸润性腺癌,全组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对于选择性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是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良好的手术方式.

  •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临床观察

    作者:唐洪均;梅宏;许川;孙勇攀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7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7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为肺段切除组,30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肺叶切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无患者死亡;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平均引流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VC%、FEVl%、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肺段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的(95.42±10.84)%、(95.41±9.64)%、(95.83±11.46)%降低到(85.76±8.27)%、(84.73±8.62)%、(83.07±8.68)%,肺叶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95.13±9.62)%、(94.87±8.29)%、(94.38±10.24)%降低到(78.29±6.27)%、(76.22±8.27)%、(77.5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FVC%、FEVl%、MVV%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近期疗效与肺叶切除术基本相同,但可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晓峰;王安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高,随着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手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作用正引起胸外科医生们的关注.在此,我们将讨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宗武;蒋伟;王群;葛棣;徐正浪;谭黎杰;范虹;徐松涛

    目的 评估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 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0 (14~86)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段动脉、静脉使用Hem-o-lo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10例,肺转移瘤3例,肺良性疾病7例.平均手术时间133.0 (90~240) min,平均出血量85.0(50~200) 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Ⅰ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