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情况对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燕萍

    目的:研究分析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情况对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易损斑块58例,为观察组,非易损斑块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复发与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和高敏 CRP,及纤维蛋白原和空腹血糖,以及高血压的水平或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糖尿病和 HDL -C 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 P <0.05)。观察组入院各阶段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各阶段的复发率和入院30d 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再发性 CAT 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较大程度地影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 TNFSF4基因多态性RS3861950与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易感性研究

    作者:黄清;刘小娟;冯洁;文延斌;贺威;刘运海

    目的 进一步明确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4成员(TNF SF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中的作用,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早期预警的意义.方法 利用颈动脉超声筛选无脑卒中症状和体征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510例(病例组),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无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健康体检人群485例(对照组),采用TAQMAN-PCR方法检测TNFSF4基因SNP rs3850641、rs3861950基因型.结果 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TNFSF4基因rs3861950位点CC/T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1%/57.8%和2.8%/6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8,P<0.000 1);C/T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9.13,P=0.003;OR=1.41,95%CI:1.12~ 1.76).TNFSF4基因rs3850641位点AA/GG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68.7%/3.4%和64.8%/3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P=0.42);A/G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47,P=0.225;OR=1.16,95%CI:0.92 ~ 1.46).结论 TNFSF4基因SNP位点rs3861950可能与中国湖南省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发生密切相关.TNFSF4基因多态性可参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生.

  • 中医药干预颈动脉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作者:马琬越;霍清萍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与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对防治脑血管意外事件意义重大。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本文就颈动脉易损斑块相关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及干预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清热解毒活血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斑块的影响

    作者:马哲河;吴懿;刘景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活血方),治疗周期为4周。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中医证候的变化以及IMT、Crouse积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和90.00%,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0.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MT、Crouse积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法治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并稳定易损斑块,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 超声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应用进展

    作者:皮永前;潘永寿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超声是检测颈动脉斑块的重要且有效手段,具有无创、快捷、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且近年来超声技术发展迅速,使其在颈动脉斑块的早期诊断及随访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作者:袁建新;冯玉婧;杨秀平;元小冬;李丽娜

    目的 通过观察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42例初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为卒中后抑郁组138例和卒中后非抑郁组20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颅内供血动脉、侧支循环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梗死进展的比例及NIHSS评分均高于卒中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卒中后抑郁组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比例分别高于卒中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卒中后抑郁组病灶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侧支循环建立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与卒中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卒中后抑郁组内不同部位梗死之间病灶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侧支循环建立检出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前循环PSD患者存在明显的病灶侧ICA/MCA供血区域血流动力学紊乱,脑梗死病因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为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要责任病变,发病可能以混合机制多见.病灶侧ICA/MCA供血区域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是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易发PSD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前循环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目标.

  • MMP-9基因-1562C/T变异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作者:蒋健刚;兰景良;王晓华;杜晓马

    目的 探讨MMP-9基因-1562C/T位点变异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及基因多态性和吸烟在颈动脉易损斑块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35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易损斑块组(122例)和稳定斑块组(236例).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1562C/T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应用相加模型分析-1562C/T变异与吸烟对易损斑块的交互作用. 结果 易损斑块组携带T等位基因频率(20 90%)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11.65%)(x2=10.91,P<0.01),易损斑块组的吸烟率也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x2=9.74,P<0.01).T等位基因和吸烟对易损斑块交互作用的定性分析显示,相对于不吸烟且携带CC基因型个体,吸烟OR=1.56 (P<0.05),T等位基因OR=1.67 (P<0.05),同时吸烟又携带T等位基因OR=3.60 (P<0.01),吸烟与T等位基因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性别、BMI、血压、HbA1c和LDL-C等因素后,MMP-9基因-1562C/T变异T等位基因与吸烟的协同作用指数为2.12,归因交互效应为1.36,归因效应为37.78%,纯因子间交互作用为52.30%.结论 MMP-9基因-1562C/T变异与吸烟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存在协同交互作用;对于携带T等位基因并吸烟的个体,尽早戒烟可能可以降低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风险.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秀洁;张俊;黄礼传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H MGB1)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44例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IA分为合并TIA组(A组,n=48)及未合并TIA(B组,n=96),另设颈动脉稳定斑块患者(C组,n=60)及正常健康人群组(D组,n=45)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各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结果 A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B组[(8.75±1.46)ng/mL vs (5.12±30.64)ng/mL],B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C组[(5.12±30.64)ng/mLvs (2.35±0.42)ng/mL],上述3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D组的(1.38±0.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HMGB1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合并TIA呈独立相关(优势比2.374,95%可信区间1.264~3.982;P<0.01).结论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发生TIA的风险.

  • 血小板CD26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进展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

    作者:韩悦;宋彦;丁旭萌;李旭

    目的 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血小板活化功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探讨血小板CD26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进展组58例和非进展组62例,58例同期进展性脑梗死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分析各组所占得比率;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组血小板CD26p的水平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比较各组血小板CD26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结果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比率、血小板CD62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比率、血小板CD62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中不稳定斑块患者血小板CD62p、MCP-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结论 颈动脉易损斑块、血小板CD62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脑梗死进展有关;血小板CD62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的高低与斑块性质有关.

  • 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干预研究

    作者:王保军;王康琪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他汀组)、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联合组)及对照组.他汀组: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联合组:在他汀组基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2 丸/次, 3次/d.对照组:仅予基础疾病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检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水平,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内三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他汀组、联合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三酰甘油(TG)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TC、LDL-C、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联合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Crouse斑块积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他汀组、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6%、17.0%、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防止或减少老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磁共振特征的关系

    作者: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目的 应用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3名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被分为高HbA1c组(≥6.5%)及低HbA1c组(<6.5%),所有的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MR-BBI及头颅常规MRI,定量分析责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数(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和成分)和相应供血区急性脑梗死(ACI)病灶分布及大小.结果 与低HbA1c组患者比较,高HbA1c组患者具有更大的斑块负荷以及大坏死脂核斑块发生率.高HbA1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坏死脂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R)分别为3.71及7.08.在同时存在颈内动脉供血区ACI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HbA1c水平与ACI大小存在相关性.结论 在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中,高水平HbA1c与责任侧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尤其是大坏死脂核密切相关,可能有助于预测ACI的严重程度.

  • 脑供血动脉病变与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关系

    作者:袁建新;冯玉婧;元小冬;李丽娜;苑杰

    目的 探讨脑供血动脉病变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关系,为卒中后抑郁的防控提供帮助.方法 342例初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138例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SD)组20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脑供血动脉病变、侧支循环、颈动脉易损斑块和微栓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NIHSS评分、梗死部位、病灶侧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检出率、病灶侧颈动脉微栓子检测阳性易损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为前循环早期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与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病灶侧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病理基础.

  • 脑脉通胶囊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苗治国;吕聪枝;赵高峰;刘继民

    目的 探讨脑脉通胶囊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和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2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脉通胶囊,观察1年后中医证候评分、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个数、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分、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个数、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脉通胶囊能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

  • 颈动脉易损斑块影像诊断新进展

    作者:康天保;李小龙;师蔚;李健;徐东宝;马刘佳;魏建强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发生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及早正确诊断易损斑块以及评估其致脑卒中风险,对于防治急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技术综合可以对易损斑块作出较准确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影像学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临床.如创性血管内超声(ⅣUs)、光谱分析法、血管内镜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新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研究在不断深入.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能减少主观差错,提高准确率.

  •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价值

    作者:祝永扬;罗美妹;罗桂业

    目的:分析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1例,均行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病理学迸行比较.结果:本组81例患者,其中均质型斑块患者16例,脂质型斑块患者34例,溃疡斑患者15例,混合型斑块患者16例.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易损斑块诊断准确率95.24%,稳定斑块诊断准确率77.78%,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易损斑块诊断准确率高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性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高海拔地区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特点与血清CXCL16和LP-PLA2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庆欣;吴世政;侯倩;杨晓莉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特点与血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2013年8月-2016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住院的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性别、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128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空腹血清LP-PLA2、CXCL16,并经颈动脉彩超筛查、颈动脉MRI检查记录颈动脉斑块分型.结果:在颈动脉存在斑块的95例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患者71例,其中(Ⅰ~Ⅱ)型斑块52例(52/95,54.7%),Ⅲ型斑块12例(12/95,12.6%),Ⅶ型斑块7例(7/95,7.4%).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24例,其中(Ⅳ~Ⅴ)型斑块9例(9/95,9.5%),Ⅵ型斑块15例(15/95,15.8%).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中,血清CXCL16水平及LP-PLA2水平呈逐渐递升的趋势,且对照组与稳定斑块组、对照组与易损斑块组之间,CXCL16[0.82 (0.58,1.19) vs 1.16(0.69,2.42) vs 1.36(0.79,2.04)]及LP-PLA2[(7.71±2.89 vs 11.59±3.97 vs 13.13±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无斑块组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XCL16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CXCL16及LP-PLA2含量明显上调;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相比:随着斑块易损性的增加,血清CXCL16及LP-PLA2水平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与血清CXCL16、LP-PLA2水平升高相关.高场强MRI目前对颈动脉斑块分型是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在区分稳定斑块及易损斑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颈动脉易损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曲刚成;陈志波;葛东泉

    目的: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CEMRI)在颈动脉易损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本院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且血管狭窄程度>50%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做CEMRI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检查出易损斑块患者38例,所占比例76.00%,中斑块计数为106个.其中脂质坏死核48个,有钙化斑块38个,斑块内出血20个.脂质坏死核Ⅳ-Ⅴ型斑块呈现出管壁局限性或弥散性增厚表现,且伴随新月形异常信号突入官腔.结论: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在易损斑块评估中,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斑块的成分及结构,检查结果 可靠程度较高,且属于无创检测手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