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潘永奎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辽宁省建平县中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行常规抗生素及止血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加用两性霉素B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白细胞介素-12(IL-12)、IL-6、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s-CRP、Lp (a)、IL-12、IL-6、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

  • 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莉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鼻内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分析

    作者:张世涛;赵玉林;苏红霞;张远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致病原因、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无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手术后定期鼻窦窦腔冲洗及鼻内镜检查可防止疾病的复发.

  • 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手术治疗6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作者:杨娜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4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2).对照组给予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手术治疗.术后2周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与术后2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62/62)与对照组95.16% (59/6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4%(3/62)低于对照组19.35%(12/62)(P<0.05);术前两组血清IL-12、IL-6、hs-CRP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血清IL-12、IL-6、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0.00% (0/62)低于对照组9.68% (6/62,P<0.05).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予以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疾病复发.

  • 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文东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择了该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于该院身体检查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选择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炎症指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4(153.1±41.9)pg/mL、IL-12(3.6±0.4)ng/mL、超敏C反应蛋白(3.8±2.4)mg/L均优于对照组IL-4(104.8±19.3)pg/mL、IL-12(3.2±0.3)ng/mL、超敏C反应蛋白(2.1±0.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139.5±30.7)mg/L、IL-17(1.8±0.4)pg/mL、脂蛋白(253.2±125.8)mg/L与对照组IL-6(132.8±21.3)mg/L、IL-17(1.5±0.3)pg/mL、脂蛋白(213.5±105.3)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IgG优于术前,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可充分改善患有此症患者的炎性反应与免疫功能.

  • 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翔

    目的 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鼻内镜治疗

    作者:吴素娟(综述);沈志豪(审校)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依据病理特征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临床上以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为常见,其主要治疗方法为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为了推广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治疗,该文结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就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常见并发症予以综述。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婵媛;刘芊;孙红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5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要点,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35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为5.7%;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较低.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单雅静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紧张的医患对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鼻内镜手术治疗FRS疗效及对鼻通气功能、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晓波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FRS)的疗效及对鼻通气功能、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8例FRS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及对照组(n=44).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1周,采用主观评价量表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SNOT-20),客观评价量表Lund-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评估手术治疗效果;采用鼻阻力仪检测鼻通气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手术后1周,观察组的SNOT-20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鼻腔容积、鼻呼吸量、鼻腔小横截面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通气阻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2、白介素-17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可有效优化FRS患者的疗效,在增加鼻通气、增强免疫功能的同时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徐莉霞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的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别是100.00%、92.00%、8.00%以及100.00%,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围术期个性化护理方式后,可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整个手术治疗过程的认知,加强护理和治疗配合度,提高护理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有效康复。

  • 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作者:邱翠云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围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未发现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经检查,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2.5%;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复发率为12%。所有复发患者,均给予2次手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治疗方案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锡芳;杨一兵;汤勇;丛林海;蔡晶

    目的 探索与研究不同的治疗方案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作对比观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针对对照组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术中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鼻腔内部,针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用抗真菌药物清洗患者鼻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状况.结果 实施鼻内镜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6%.结论 采取鼻内镜联合术中抗真菌药物清洗患者鼻窦腔,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病灶及其病菌感染区域,保持患者鼻腔内部清洁,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值得临床推广.

  • 鼻内镜治疗鼻窦真菌球5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文武

    目的 阐述鼻窦真菌球的概念、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手术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6年至2011年我科56例鼻窦真菌球鼻内镜手术及术后随访.结果 全部采用鼻内镜手术,随访半年至1年,100%痊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球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 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作者:胡跃馨

    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真菌性鼻-鼻窦炎(FRS)的发病率在慢性疾病发病率中居第二位,该病也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FRS分侵袭型和非侵袭型两种,真菌侵袭组织黏膜、免疫抑制剂不规范使用致菌群失调、基础性疾病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 鼻部解剖结构异常致微环境改变等均是诱发FRS的高危因素.治疗方面,以鼻内镜清创术为主,但不同类型FRS在具体手术方案和预后效果方面均有较大差别,一般建议侵袭型患者在鼻内镜清除术基础上辅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进一步认识FRS进而为准确诊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易感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 荧光染色在鼻窦真菌快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王丽赟;王玫;李雪;鲁辛辛

    目的 评价荧光染色在快速诊断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96例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诊断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术中留取少量真菌团块组织,拉片制成薄层涂片,滴适量荧光染料,加盖玻片,室温放置5 min,在荧光显微镜下从低倍至高倍观察真菌结构.常规进行乳酸酚棉蓝染色及1.79 mol/L KOH湿片处理,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真菌培养阴性、镜检阳性的样本提取核酸通过ITS序列扩增,进行真菌成分的分子检测.结果 荧光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1.79 mol/L KOH湿片标本一次镜检阳性率分别为95.83%(92/96),93.75%(90/96)及91.67%(8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涂片阴性标本再次涂片染色镜检,除1.79 mol/L KOH漏检2例外,荧光及乳酸酚棉蓝染色均可捕捉到真菌结构.培养阳性的65例标本,荧光着色理想,可见清晰的真菌结构,尤其对曲霉菌属与暗色真菌属菌丝区分良好,直接荧光染色拟诊与培养结果一致.有3例经乳酸酚棉蓝染色及1.79 mol/L KOH湿片观察到特征性顶囊结构及分生孢子判断为烟曲霉及链格孢属,结果与培养一致,而荧光染色此类结构着色不清.31例镜检阳性、培养阴性的样本分子检测结果显示,黄曲霉9例、烟曲霉3例、杂色曲霉1例、产黄青霉1例、链格孢霉属2例、尖端赛多孢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13例样本为阴性结果.结论 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鼻窦真菌的快速拟诊,但在观察真菌特征性产孢及产色素结构上,与常规方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致巨大鼻中隔穿孔1例

    作者:徐静;邓晶;王勤瑛

    现将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致巨大鼻中隔穿孔1例诊治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左鼻流脓涕,量较多,伴有头痛、头部麻木1年余,于2005年4月8日入院.

  • 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徐林弟;陈寻;刘晴

    目的 探究鼻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15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85)及观察组(n=67),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及抗真菌治疗.检测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2组hs-CRP、IL-4、IL-6及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血浆IgG含量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及两组间IgM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2组流涕、鼻塞、嗅觉障碍及头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袁伟;吴延平;马宁;习国平

    目的 探讨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为侵袭组,同时选取124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为非侵袭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年龄、糖尿病史、长期激素或抗生素使用、嗅觉下降、涕中带血、鼻腔新生物、鼻中隔偏曲、钙化斑、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3)、糖尿病(P=0.003)、鼻腔新生物(P=0.006)、鼻中隔偏曲(P=0.022)、钙化斑(P=0.002)、骨质破坏(P=0.004)为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合并糖尿病、鼻腔新生物、鼻中隔偏曲、钙化斑和骨质破坏是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重点筛查,以提高疾病检出水平.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86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丽;苏志坚;金焕庭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治疗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6例,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及鼻腔冲洗,随访6个月到2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8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84例术后一次性治愈,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2例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结合药物治疗与鼻腔冲洗,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