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翔

    目的: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80例,研究和探讨他们的资料、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与治疗方法。结果80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经抢救和治疗均度过危险期,临床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呕吐、体虚、恶心、畏寒、低血钠、智力减退等均有所缓解,各项指标也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用替代疗法治疗后,效果显著。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应该被进一步关注,患者应有明确的诊断依据,临床医生应该根据垂体测定、靶腺激素测定和血生化测定等多项检查,并且参考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和性腺激素等水平,选择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从而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作者:袁小强;张献朝;陈伟;张军锋;雷洋洋;廖锋群

    病历资料患者,男,43岁,农民,以间断发热12天,加重伴呕吐腹泻3天为主诉于2010年11月15日入住ICU.入院情况:12天前劳动时出现发热,体温37.5℃左右,按感冒口服药物治疗,可缓解,3天前再次发热,体温38.5℃,在当地诊所输头孢曲松、地塞米松、双黄连治疗,发热无明显改善,夜间出现双下肢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腹泻,稀水样便.5~6次/日,眼睑水肿,并进行性尿量减少,于昨日来院.经急诊科完善检查后以多脏器功能衰竭待查,肾综合症出血热,收入ICU.

  • 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0例分析

    作者:张丽娜

    2010年7-8月,我们对某军队医院内分泌科1990年6月-2007年2月收治的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0例进行了分析.

  • 原发性和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低血糖兴奋生长激素试验中低血糖事件的差异分析

    作者:王南宁;李庆;姜燕妮;刘慧丽;刘宏珍;许心娇;张赛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胰岛素低血糖兴奋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试验中低血糖事件差异,为临床试验中早期发现并治疗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63例,依据发病机制分为原发组(47例)和继发组(16例),分析试验中胰岛素应用剂量、发生低血糖时间、血糖值和不同时段监测GH和皮质醇分泌量等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和并发症;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和继发组试验中胰岛素剂量[(8.3±4.02)U vs(5.6±2.9)U,P=0.0l]、低血糖时间[(22.1±4.8) min vs(25.3±4.5) min,P=0.027]和血糖值[(2.42±0.48) mmol/L vs(2.04±0.59) mmol/L,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发组和继发组0 min、30 min、60 min、90 min时GH分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33±2.558)μg/L vs(0.059±0.024)μg/L;(1.885±3.392)μg/L vs(0.061±0.027)μg/L;(3.08±4.155)μg/L vs(0.056±0.017)μg/L;(1.856±2.94)μg/L vs(0.071±0.042)μg/L];原发组和继发组30 min、60 min、90 min时皮质醇分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55.170±109.087) nmol/L vs (172.013±153.861) nmol/L;(405.780±184.832) nmol/L vs(171.912±154.548) nmol/L;(330.092±147.754)nmol/L vs(128.400±114.567) nmol/L].结论 相对原发性病变,继发性病变患者更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垂体功能较差,可能加重低血糖病程.

  • 从临床病例反思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致低钠血症的危害及治疗

    作者:赵维芝;唐连洲

    临床工作中,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并发低钠血症十分常见,尤其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往由于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或忽视,治疗上易盲目补充钠盐而发生或加重脑水肿.因此症为总体钠正常的低钠血症,治疗中通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而不需补充高渗钠盐,也能使血钠很快上升,并能防止脑水肿出现,效果颇佳,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武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临床表现差异大,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儿童与成人患者特点不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垂体肿瘤、颅脑外伤、头颈部放疗、各种感染、异常出生史、遗传因素等.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觉意识及相关辅助检查.其治疗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关红

    目的 探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0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均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表现症状均有改善,且实验室各项指标复查结果均趋于正常.结论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比较复杂,临床应提高对患者实验室检查的重视,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8例诊疗

    作者:黄绍军

    目的 总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对28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男11例,女17例;病程约6个月~17 年;席汉综合征12例,垂体瘤10例,颅咽管瘤 3例,特发性垂体功能减退2例,空泡蝶鞍 1例;性腺功能低下者2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5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13例;合并2型糖尿病者8例.结论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上较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容易漏诊误诊,需要用相关激素替代治疗.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8例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

    作者:魏茜;杨国庆;李一君;臧丽;裴育;杜锦;谷伟军;巴建明;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陆菊明

    目的 总结原发性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确诊的18例LyH的临床数据、诊疗转归.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8例病理诊断为LyH的患者(男5例,女13例),其中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LAH)6例,均为女性,2例在妊娠期起病;淋巴细胞性全垂体炎(LPH)11例,男5例,女6例;淋巴细胞性下丘脑炎1例.11例患者有占位性症状,12例有中枢性尿崩症(CDI),12例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垂体对称性增大伴均匀强化,伴或不伴垂体柄增粗.11例患者术前或术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放疗以减轻占位效应.18例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4~ 204个月,其中有5例复发,给予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再次手术后缓解.6例患者完全缓解,11例患者长期给予靶腺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LyH多有急性占位症状如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CDI和轻度高催乳素血症,伴典型的MRI表现;手术主要用于确诊疾病,多需辅以免疫抑制剂治疗;LyH总体预后良好.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6例回顾分析

    作者:王浩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男性占46%,女性占54%;年龄以50~60岁者多,占47%;病因以垂体瘤手术和放疗多,其次是垂体瘤;临床表现以性欲减退、乏力、怕冷多见。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女性多于男性,病因以垂体瘤手术和放疗多见,主要表现为各靶腺功能减退。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尿崩症的诊治

    作者:王涤非

    本文介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尿崩症的诊治。

  • 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垂体兴奋能力的检测

    作者:何静;李元春;张健;付永丽;李靖波

    目的:探讨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老年患者120例,进行常规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垂体激素兴奋度实验,并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3例老年患者出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分泌不足的症状,79例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状,46例出现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症状,部分老年患者出其他症状,如头痛(21例)、视力下降(14例)、尿崩症(5例)等症状。老年患者垂体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大部分较正常值范围低,其中促性腺激素(Gn),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降低老年患者比例与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VEP)兴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EP)兴奋试验的激素上升延迟平均比例与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垂体激素水平及垂体兴奋能力测试作为垂体功能水平检测,尤其是Gn水平含量,以期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赫;蒋华;曹翠萍;刘国良

    目的 探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至2010年住院及部分门诊117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男性占60.68%,女性39.32%;诊断时年龄13 ~79岁,40岁以上占79.12%;鞍区肿瘤57例(40.17%),发生在手术和(或)放疗后55例(占鞍区肿瘤的96.49%),经额入路手术患者35例(66.04%),经蝶入路手术患者18例(33.96%);首发症状以ACTH缺乏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的低钠血症108例(92.31%)常见;伴中枢性尿崩症23例(19.66%),伴冠心病82例(70.09%).结论 本症由于致病因素的变化,发病人群、首发症状及受累激素均已发生很大变化.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偏高,病因以垂体瘤为主.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

    作者:翁亚丽;蔡洁;董莉;刘源;赵晓玲;孙志坚;刘宁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并结合文献分析探讨HFRS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 氢化可的松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乔高红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8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规律服药甚至停药者设为对照组(32例),规律服药者设为观察组(5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25/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SF-36评分为(84.65±6.32)分,对照组评分为(71.09±7.16)分,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同时间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化可的松长期规律替代治疗可有效提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4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丹;袁高品;梁利波;安振梅;李双庆

    目的:总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情况。方法对31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26例,女188例;其中席汉氏综合征120例,垂体瘤及术后114例,颅咽管瘤28例,生殖细胞瘤2例,空泡蝶鞍13例,垂体囊肿3例,鼻咽癌放化疗术后1例。在能够提供既往诊疗病史的患者中被误诊为甲减者13例,胃炎、肠炎25例,不同类型贫血20例,脑炎6例,精神疾病6例,低血糖7例,低钠血症14例,尚有个别被误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咽炎、美尼尔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肾炎、蛋白尿待诊等。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一些重要的症状、体征易被忽视,误诊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应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早治疗。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2 例

    作者:杨茂梧;孟海红;孙甲君;敬长春;许美凤

    1 临床资料 1996-01/2005-1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诊治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2(男3,女9)例,年龄37~74 (平均56.8)岁,病史1 wk~24 a.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倩;陈晓铭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遗传性因素、肿瘤、血管病变、颅脑手术、颅脑外伤等.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垂体激素缺乏有关;其治疗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