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OS/5系列麻醉监护仪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

    作者:张义威

    D-O S/5系列麻醉监护仪是中高档的临床监护系统,主要用于手术中的麻醉监护,其监护参数除常规的心电、NIBP、SpO2、温度、有创压外,还配有肺功能、呼末二氧化碳、胃粘膜张力、肌电、脑电等参数的监护,能对病人的血液流动学,呼吸功能,神经生理的状况,大脑状态等进行持续检测,并可作为监控特定麻醉药效的辅助手段.

  • 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磊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并行全身麻醉的11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前、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70.9min(s =43.9),监测结果显示,其中13例患者出现异常,7例低氧血症,3例机械通气不足,2例机械通气过度,1例恶性高热.经指标纠正后稳定,在全身麻醉后,PaCO2指标稳定,PETCO2指标则趋于正常,在麻醉120min时,PaCO2指标变化显著,麻醉120min与180min与麻醉前相比,PaCO2与PETCO2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O2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的各类异常,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呼末二氧化碳的影响

    作者:郭建彪

    目的 探究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人流患者呼末二氧化碳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3年1-6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末端二氧化碳水平及麻醉效果、手术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末二氧化碳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对患者术中呼吸末端二氧化碳水平无明显影响,对提高麻醉效果与手术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作者:王明芳

    目的 探讨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手术全麻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就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aCO2)等资料进行监测,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过程中,PETCO2变化较稳定,而全麻后PaCO2呈上升表现,开始全麻120min显著升高,其二氧化碳分压与麻醉前PaCO2比较,升高较明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在多个记录时间点,PaCO2和PETCO2相关性均较好,但120 min和180 min时相对较差.此外,机械通气不足2例,机械通气过度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呼末二氧化碳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有较好相关性,麻醉应用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意义重大,利于病情诊断,但针对危重症等患者,应协同血气分析应用,以免出现不良事件.

  •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赵景祥

    目的:观察通过监测呼末二氧化碳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减少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蓄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A)和对照组( B),各30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时,实验组提高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照组不予调整,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能有效减少体内二氧化碳蓄积,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通过监测PETCO2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能有效减轻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的蓄积。

  • DHR930D型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试验报告

    作者:任凤琢;陈宁;陈希刚;田茂生

    DHR930D型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外观设计美观、便携,全内置模块,流线型把手,内置记录仪,彩色高亮度显示器,6道波形显示(ECG、心率、无创血压、SpO2、体温、呼吸、CO2).仪器具有内置可充免维护电池、交直流两用、可与中央机联网的特点.成人/儿童多种模式.心电:6通道12导联,可抗除颤和高频电刀.测量范围:30~250次/min.无创血压:示波法.测量范围:0~225mmHg.试验范围:ECG、心率、无创血压、SpO2、体温、呼吸、呼末二氧化碳.临床试验的内容和目的:ECG、心率、无创血压、SpO2、体温、呼吸、呼末二氧化碳的波形显示正确性、稳定性、抗干扰的效果;记录仪描记的清晰度及其走纸速率.

  • 潮气量对腹腔镜麻醉气腹时EtCO2的影响

    作者:王双成;李凯

    目的:观察气管内全麻机械通气下不同潮气量对术中患者行气腹时EtCO2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或因异位妊娠行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麻醉后分别以7 ml/kg、8 ml/kg和9 ml/kg的潮气量行机械通气.麻醉25~30 min后气腹.结果:行气腹时9 ml/kg组EtCO2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1);7 ml/kg组和8 ml/kg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麻醉60min后三组间EtCO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先提高机械通气时潮气量,降低行气腹时EtCO2水平,对气腹期间高碳酸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临床麻醉中应用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探讨

    作者:杨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临床麻醉当中应用呼末二氧化碳检测的具体作用.方法:采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手术全麻患者,治疗时间在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之间,分别对50例患者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较为稳定,但是进行麻醉过后,逐渐上升,麻醉100分钟之后上升比较明显.麻醉前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同样具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当中采用呼末二氧化碳检测有着比较大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危重症患者而言,有着及时诊断病情的重大意义,对于手术事故的预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价值

    作者:于宝晶

    目的:探讨呼末二氧化碳监测(ETCO2)在临床麻醉中的价值,为防治手术过程中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50例全麻下实施手术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H)CO2)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呼末二氧化碳具有较好相关性,但术中有4例发生了低氧血症. 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对呼末二氧化碳监测(ETCO2),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血流和通气状况,防止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

  • 一次性输液针头在小儿非插管全麻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求卓利;张利新;吕小平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手术通常以全麻作为首选,同时考虑到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又以非插管氯胺酮全麻应用为广泛.由于受监测器材及方式限制,ETCO2(呼末二氧化碳)并未作为常规监测,而仅以P、R及SPO2或BP作为常规.正是由于缺乏ETCO2监测,失去了对术中CO2值的动态观察---可能对麻醉安全,尤其是气道管理、CO2潴留的早期发现方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此,我们在分析了监测设备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基础上,试探性运用一次性针头作为采气管口,以泵吸型(CO2气体)监护仪作为监测设备,应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术中的ETCO2监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 腹腔镜术中PRVC呼吸模式的应用研究

    作者:段霞光;黄再青;郝春光;支小军;齐小冰;任玲;栾胜辉;梁成光

    目的:通过在气腹过程中对PC、VC和PRVC 3种呼吸模式进行呼吸力学的监测并、对比、研究,来探讨PRVC呼吸模式临床使用的意义及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压力控制、容量控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3组,每组30例.分别在患者气腹前、气腹后5、10、15、20 min等5个时项段记录:食管压力、气道平均压、气道压峰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潮气量、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VC模式的PES在气腹后明显高于PC和PRVC模式.PC和VC模式气腹后10 min开始PaCO2和ETCO2明显升高(P<0.05);PC不仅会使PaCO2和ETCO2升高,而且气腹后TV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PC和VC组气腹后通过使PaCO2和ETCO2上升,使MAP、HR显著升高(P<0.05).气腹后PRVC组MAP、HR显著低于PC、VC纽(P<0.05).结论:PRVC模式可有效降低气腹引起的PAWM、PAl、PES升高,避免PaCO2和ETCO2在手术期的异常升高,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 合理控制麻醉期间患者PetCO2的研究

    作者:周齐鸣

    目的:合理控制麻醉期间患者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方法:选择30例ASAI~Ⅱ级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静脉诱导插管,静吸复合加肌肉松弛维持麻醉,分别以6 mL·kg-1、8 nL·kg-1、10 mL·kg-1的潮气量控制通气,呼吸比1:1.5,呼吸频率12 min-1,呼末二氧化碳(EtCO2)稳定时记录其值.结果:潮气量为10 mL·kg-1时EtCO2均为过度通气;潮气量为6mL·Kg-1时EtCO2在正常下限附近,但仍在正常范围.潮气量为8 mL·kg1-时EtCO2在正常范围中值区域.结论:PetCO2控制在正常范围时的潮气量为6~8 mL·kg-1.

  • 二氧化碳气腹对高海拔地区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血气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影响

    作者:姚泽宇;王洪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动脉血气及呼末二氧化碳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22例,常规全麻诱导,在患者麻醉前(T1)、插管后5min(T2、气腹30min(T3)、气管拔管后30min(T4)抽取挠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点的MAP、HR及pH、PaCO2、PaO2 、HCO;、SaO2;并记录T2、T3时点的PETCO2,计算D(a-ET) CO2.结果:患者MAP、HR比较T3和T1、T4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血气比较:PaCO2值T3大于T1、T2(P <0.05);PaO2值T3大于T1、T4(P<0.01),T2、T3时点D(a-ET) CO2值均大于5mmHg.结论:高海拔地区腹腔镜CO2气腹可增加PaCO2、使D(a-ET) CO2值增大,PETCO2不能反映PaCO2的准确性,在临床麻醉中应监测动脉血气.

  • 呼末二氧化碳检测在脑干出血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安军

    目的 探讨根据呼末二氧化碳(ETCO2)检测对脑干出血患者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ICU13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等临床资料,测定入ICU时的呼末二氧化碳水平、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患者入ICU 24h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连续检测ETCO2作为调整治疗依据之一,将患者分为72小时内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的呼末二氧化碳水平,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呼末二氧化碳与疗效的相关性,评价呼末二氧化碳在脑干出血患者连续检测中疗效判断的价值.结果 (1)13例脑干出血患者呼末二氧化碳水平12-38(18±3.7),死亡组比存活组低(13±3.5vs25±2.6,P<0.01).(2)相关分析显示,低呼末二氧化碳与APACHE-Ⅱ评分(P<0.05)呈显著正相关.讨论 呼末二氧化碳可以作为预测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重要工具之一.

  • 全麻后精神异常一例

    作者:屈银辉

    患者,女,41岁,体重73 kg。临床诊断宫外孕(有下级医院急诊转到我院),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无明显麻醉禁忌,ASAⅡ级,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2 g及阿托品0.5 mg。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末二氧化碳;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0.1 mg,依托咪酯20mg,丙泊酚(得普利麻)130 mg及顺啊曲库铵10 mg。插入7.5#气管导管,经过顺利。术中设定潮气量550 ml,呼吸频率12次/分,吸∶呼为1∶2,气道压峰值控制在18 cmH2O以下。术中吸入1.0%异氟醚、持续泵入丙泊酚(得普利麻)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共用芬太尼0.1 mg,顺啊曲库铵15 mg,手术历时85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及呼末二氧化碳均在正常范围。术毕病人呼之睁眼后,拔除气管导管,对各种指令反应正确后送回病房,术后未用止痛泵。于术后第5小时病人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多言、兴奋、躁动等,不让护士输液,讲普通话(平日从未讲普通话),见谁说谁漂亮,滔滔不绝,讲其家里家外多辛苦,家里有多少存款,放在那里,回答问题正确无误,家属证实她所讲的所有事情都非常正确,总是不停地说,且自己无法控制,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继之出现多动、骂人咬人等中枢兴奋性改变。经会诊后诊断为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给予氟哌啶醇等治疗后转精神病医院,一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