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磁共振水冷电机的改装

    作者:张松常;康海荣

    阿尔森核磁共振系统中,给超导磁体冷头液氦机起降温作用的水冷系统是长期运行的设备,为磁体稳定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设备是长时间运转的,水冷电机时常损坏.该电机设计独特,整个电机采用一次成型技术安装,不可拆卸,无法维修,供电系统亦采用380V两相(非通常的三相或单相)电工作,国内无法购到相同或相似的电机,向厂商订货,到货时间长,而且相当昂贵.

  • 磁共振磁体冷头马达故障分析

    作者:刘毅;陈怀亮

    我院Siemens Impact/1.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使用的是英国牛津(Oxford)公司生产的0R421.0T超导磁体,该型磁体磁场强度大,均匀性好,稳定性高,液氦容量为1320L(100%液面表),冷头采用两级致冷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液氦的挥发率,自1994年设备投入使用至故障前,每天只有0.1%(液面表显示)的液氦损耗.

  • 磁共振扫描室电磁屏蔽系统的施工经验

    作者:肖黎明;郑溪园

    磁共振扫描室需要进行电磁屏蔽,以避免磁共振扫描仪(MR)设备产生的高频射频(RF)信号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并防止周围环境杂乱电磁信号对扫描室中MR使用的高频工作信号的干扰,影响MR成像质量.我院1993年引进了德国西门子VISION型(1.0T)超导磁体的磁共振扫描仪,设备经过8年多的运行后,我们又对磁共振扫描室的电磁屏蔽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仍能达到国家颁布的GB12190-99标准.本文对我院磁共振扫描室电磁屏蔽系统的施工进行简单总结.

  • 超高磁场强度及均匀度在磁共振成像(MRI)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李培勇;齐玉宁;程东芹;张义廷;王兆连

    随着超导磁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像区实现了更高的磁场强度,并在磁共振成像领域得到应用和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作了综述,然后从核磁共振信号形成的物理原理出发,论述了超高磁场强度及磁场均匀度在成像中具有的优势。

  • 多种地面失重或模拟失重细胞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作者:赵博伦;李东韬;胡泽兵(综述);张舒(审校)

    空间失重环境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威胁航天员健康,阻碍人类的空间探索。空间飞行实验机会少,耗费巨大,不能满足对失重生物效应深入研究的要求。科学家可在地面进行失重生物效应的模拟实验研究。本文对多种地面失重或模拟失重的细胞学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分析。

  • Siemens Symphony MRI维护及故障排除

    作者:万华军;黄政权

    超导磁共振机装置(MRI)是由电子计算机、射颇系统、梯度电源系统、自动控制部分、超导磁体及冷却系统等组成.是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先进、昂贵的诊断设备之一[1-2].

  • CFDA 批准 uMR 770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疗器械注册

    作者:药品资讯网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网消息,2015年5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uMR 770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疗器械注册,成为我国首个批准注册的国产3.0T 磁共振成像系统。该产品主要由3.0T 超导磁体、梯度功率放大器、梯度线圈、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线圈、检查床、谱仪、计算机、配电系统、对讲系统及生理信号门控单元组成,适用于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人体图像,供医疗单位作临床磁共振( MRI)诊断。

  • 静态强磁场对枯草芽胞杆菌的影响研究

    作者:尹焕才;薛小平;谢玉为;唐蕊华;苏婧;宋凯

    目的:研究静态强磁场下微生物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超导磁体产生的静态强磁场为基础,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生长曲线、芽胞生成率、蛋白酶表达量、蛋白酶活力等研究静态强磁场条件下微生物性状的变化.结果:强磁场可以影响枯草芽胞杆菌的芽胞形成速率,抑制营养体的死亡;测定菌体生长过程中蛋白酶的含量以及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发现磁场处理前后蛋白酶的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处理组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则低于对照组.结论:强磁场可以延长枯草芽孢杆菌的世代周期,降低菌体死亡率,对细菌酶活性的影响因酶的种类不同而异.

  • 第三代磁体——超导磁体

    作者:王明华

    所谓超导是指导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电流阻抗转变为零的特性.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昂尼斯首次发现水银在-269℃(4K)附近时,电阻突变为零呈超导态.尽管实验超导态的温度极低,但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超导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变温度逐渐提高,科学家们还研制成一种新型超导磁体.

  • 飞利浦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液氦的灌注

    作者:曾琼新;谭绍恒;郑君惠

    磁共振成像仪在安装以后,磁体正常使用期间,液氦会不断损耗。为了防止失超现象,保持磁体在超导状态下正常运行,应维持液氦容器中液面的稳定,因此必须定期灌注液氦,具体操作如下。 降流(discharge) 为了安全起见,液氦的灌注好在退磁状态下进行。连接主电源与超导磁体之间的电流引线,合上主电源跳闸开关及瞬息开关,将升流水平置所需电流值,升流方向置“升流”(RAMP)处,当电流升至磁体电流值时,合上主线圈超导开关加热器电源开关(Main heater),停留1min左右,然后将升流方向改置为降流方式,降流速率为25A/s。置B0加热器(B0 heater)为闭合状态,保持主线圈超导开关加热器连续通电工作10min左右,至供电电流降至零为止,再断开各加热器电源,把电流引线从磁体中撤除出来,密封引线入口。 退磁过程应注意:旋开磁体上方电流引线接口时,应迅速将电极引子插入管套内,注意电极极性不能插反,然后再缓慢往深处插并旋紧固定。退磁后,撤离电流引子时,先用电吹风加热电流引子上方,让凝结的冰块熔化,然后再拔出电流引子。降流速度不易过快,防止回路电流过大,产生产热现象。 液氦的灌注安装合适长度的输液管后,调整输液管至杜瓦罐之间的长度,将其正确固定。用氦气流吹洗1min左右,清除管内空气,打开杜瓦罐的球阀顶端,把真空输液管垂直缓慢插入杜瓦液氦罐内。液氦杜瓦管与液氦容器连接好后,可开启液氦容器的放液阀,往杜瓦器中注入少量液氦,这样既起预冷输液杜瓦管的作用,又再一次清洁输液杜瓦管。一旦氦蒸汽从输液管的另一端逸出,则立即将输液管与磁体液氦层的灌注口连接并固定。控制输液管中的压力,使液氦缓慢而均匀地注入到磁体的液氦容器中,输液过程中应随时监视液氦层中的液面状态和内部蒸汽压力的变化。定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差压开关(differential pressure switch, DPS)两端的电阻,让磁体处于正压状态。若R=0欧姆,开关闭合,磁体处于正压。若R≥1千欧姆,磁体压力不够,此时可闭合B0加热器30min再检查,若仍没压力,说明有氦气泄漏,检漏正常后再继续灌注。在灌注液氦的过程中,开启液氦层的排气管阀门,有条件的医院可对蒸发产生的氦蒸汽加以回收,以防灌注时遇热蒸发产生的氦蒸汽在液氦层中聚集起来而导致磁体内部过压。灌注液氦时速度应保持200~250l/h,每15min观察一下液面的检测情况,做好液面读数的记录,及时调整灌注速率。当氦液面检测指示液氦容器已满时,停止灌注液氦,撤除输液管,将磁体的液氦灌注口密封起来。 液氦的灌注应注意:液氦的温度极低,与裸露的皮肤接触后会造成类似烧伤那样的冻伤,灌注液氦操作时须格外小心,配戴保护手套。液氦的灌注速率亦不易过快。灌注完液氦后必须检漏(测压)。若使用“O”型垫圈时,应加温后再使用并密封旋紧。磁体上方的灌注口暴露时间应尽可能短,防止空气进入氦气灌中,产生冻结或结冰现象。 升流(ramp) 磁体的液氦灌注完成后,进入超状态,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给磁体升流。连接磁体供电电源与超导磁体电流引子,接通主线圈超导开关加热器电源,使主线圈超导开关转变为正常态,然后把升流水平设置在所需的电流值,电压调节控制开关置大(3.0V的标记线上),升流速率为25A/s,合上主电源瞬息开关,将升流方向从降流位置转至“升流”处,开始升流。1.0T MRI升流电压为6.5V,1.5T为10V。升流过程中观察主电流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U<4V)。待输出电流稳定时,用数字万用表mv档测量磁体电流引线电极两端的电压,U<20mv,调节电流水平控制旋钮至所需输出电流,锁定此值,当磁体电流上升到预定值后(0.5T 455A,1.0T 413A,1.5T 381A),保持主电源稳流输出10min左右,然后断开主线圈超导开关加热器电源,使超导开关转变为超导态,10s后把升流方向转至“保持”方式再转至降流位置,电流引线上的电流逐渐减小到零,断开主电源瞬息开关和跳阐开关,把电流引线从磁体中撤除出来,密封引线入口,使超导磁体进入持久电源工作状态。 升流过程应注意:磁体升流前应先预冷,撤除检查房内所有磁性金属物品,防止意外事故。电极的连接极性不能接反。升流速度不易过快。充磁电流达到所需磁体电流时应维持一定时间才能稳定。 体会液氦的灌注工作主要由设备厂家工程师及液氦供应商来完成,放射科维修工程师也参与此工作,因此应具备一些液氦灌注的常识。液氦的温度极低,打开磁体灌注口时应格外小心,由于内压大,操作时除配戴防护手套外,脸面部尽量远离出气口,以防高压冷冻气流冻伤颜面部。往磁体的热容器中灌注液氦时,液氦会受热而大量蒸发,如果蒸发产生的氦气从冷却导管中大量泄漏出来,就会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从而引起窒息,因此在液氦灌注过程要开启空调的通风设施,打开门窗,保持磁共振工作室的通风。 为了达到高效的输液效率,输液速度应控制好,尽量降低输液环境温度。输液完后需静置24h后液面才能相对稳定,刚灌注完由于液气关系,测量出的液面值出入较大,此值与稳定后的液面读数相差十几ltr。液面≥30%磁体才能动作,为了防止失超,当液面指示≤50%时应补充液氦。液氦灌注完后每天要记录液氦的蒸发率,蒸发率≥2ltr/d时应更换冷头。 液氦灌注结束后应做一次定期图像质量测试扫描(PIQT),检查一下磁体的稳定性、均匀度以及图像的信噪比、线性度、空间分辨率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 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玉虎

    MRI由于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对比、精确的空间和时间分辨力、任意平面三维成像能力、对流动及温度的敏感性、脑功能成像和无电离辐射等优势,成为影像导引手术的首选.开放式MRI的出现,使术中"实时"(real-time)成像成为可能.经过多年努力,MRIS是目前唯一将1.5T或3.0T超高场强超导磁体利用空中轨道专利技术在手术室内自由移动的系统.并以iMRI为中心,集成建立数字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中心.第三代iMRI的共同特点是无需移动患者,就可进行术中实时成像,引导医生从任意角度实施手术操作,将微侵袭神经外科引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 西门子Expert超导磁体液位校正

    作者:孙建忠;王志康

    超导磁体中的超导线圈是浸在制冷剂液氦中,液氦的沸点为4.2K,也就是线圈获得超导状态的温度点,从而确保线圈阻值为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