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外科治疗初探

    作者:王明华;陶霞;兰明银

    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7月共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138例,均行强的松及甲状腺干制剂进行治疗,其中24例疗效不理想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4例,男5例,女19例.发病年龄30~64岁,平均38岁.病程1月~4 a.1.2 临床表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10例(42%);发热1例(4%);24例均有甲状腺肿大,其中双侧肿大2例,单侧肿大4例,单结节性肿大者18例;颈前自觉疼痛者20例(83%);有触痛者22例(92%);有压迫症状者4例(17%).

  • 湿疹外用方治疗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章洁;方兴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中药外用方治疗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中药外用方溶液外敷,每日3次,无渗出、红肿时再用中药外用方膏剂外涂.对照组50例给予3%硼酸溶液外敷,每日3次,无渗出、红肿时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两组同时口服依巴斯汀片每日10mg,疗程为两周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70.00%,经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院所自制的中药外用方治疗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探讨

    作者:王恒伟;黄海荣

    儿童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人,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2周)亚急性咳嗽(2周---4周)和慢性咳嗽(>4周),慢性咳嗽临床上发病病因复杂,误诊误治现象时有发生.在此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做以下探讨:

  •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胡新亚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是由新型隐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5%~1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此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出现脑疝,甚至死亡.

  • 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伟华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性肺疾病,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治疗上传统的抗炎疗法对IPF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一直以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一大难点.我科2010年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1例,现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CT、肺功能试验等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肝脏损害特点

    作者:方在军;毛平惠;朱朝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或亚急性增生性疾病,临床上除引起常见的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还可损害其他重要脏器,尤其是对肝脏损害,现将我院收治的IM患儿肝脏损害情况报告如下.

  • 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钟治军;段继新

    目的 观察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的临床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需手术患者7例的临床特点,结合其神经影像学、手术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行钻孔引流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5例,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复杂,手术方案选择应结合患者情况、病程、影像学特点综合考虑.

  • 可食用黄酮芹菜素对小鼠精子质量亚急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汪燕妮;何红茹;李芝兰;张晓晶;刘佳微;陈文材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雄性小鼠精子运动参数和活动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0.01 mL/g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2 mg/kg芹菜素)、中剂量组(504mg/kg芹菜素)和高剂量组(1 008mg/kg芹菜素),每组50只.阴性对照组定时给予生理盐水,各剂量组以不同浓度的芹菜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7、14、21、28和35 d,分批处死小鼠,取材,测定精子活动率及运动参数.结果 21d各剂量组a级精子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的VSL低于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BCF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芹菜素28 d高剂量组LIN和STR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芹菜素对小鼠精子活动率影响为明显.

  •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丹钰;袁慧娟;虎子颖;史晓阳;袁倩;任琢琢;王丽敏;张会峰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心悸,甲状腺肿大、触痛,血沉偏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促甲状腺素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甲状腺摄碘率正常或增高.给予强的松片、甲巯咪唑片治疗后,颈部疼痛、甲状腺触痛、心悸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上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伴摄碘率增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升高者,应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可能.

  • 高压氧治疗对亚急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小兵;袁先厚;江普查;赵时雨

    亚急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常规保守治疗或/并钻孔置管引流常常有疗程长,疗效不尽人意等缺点.我院自1998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此类病人73例,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4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分析)

    作者:邓爱民;林延德;许卫国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76例亚甲炎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核素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4.1,年龄30~49岁为主,占76.3%;绝大部分患者有甲状腺肿大和触痛,49例血清T3、T4或FT3、FT4与甲状腺摄碘率呈分离现象;25例口服强的松治疗,23例应用地塞米松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23例应用地塞米松与康宁克通混合后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5例,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激素替代治疗.结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重视病史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核素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必要时可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和诊断性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药物,本病不需手术治疗.

  • 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邓爱民;林延德;王国华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1904年由De Quervain首先描述的,故又称其为De Quervain甲状腺炎,亦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目前认为其是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除适当休息、多饮水、镇痛外,现仍以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治疗为主,也有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的,但多为短效制剂,需反复多次注射,病人依从性差.我们采用长效制剂"曲安奈德"与短效制剂"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亚甲炎,效果较好.同时对预混组与单用地塞米松组及单服强地松组三组间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 亚急性磷酸三邻甲苯酯中毒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秀芹;谭琳;陈甦生;夏丽华;曾子芳;邝守仁

    磷酸三甲苯酯其邻位异构体为磷酸三邻甲苯酯(triorthocresyl phosphate,简称TOCP),TOCP中毒具有周围神经毒作用.鉴于本病的职业中毒报道甚少,故将我院近收治10例TOCP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为TOCP中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 亚急性汞中毒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

    作者:地里夏提

    土方或偏方引起汞中毒时有发生.我科曾收治因使用民间偏方治疗关节炎导致汞中毒而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亚急性 中毒 误诊
  • 1,2-二氯乙烷对NIH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张雅婷;钟怡洲;李国樑;郑杰蔚;吴洁姣;曾丽海;黄曼琪;谢植伟;陆丰荣;梁博萱;江亮;郑倩玲;黄振烈

    目的 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全身动式吸入暴露对NIH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7周龄NIH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雌鼠5只,雄鼠10只.采用全身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分别予剂量为0.00、100.00、350.00 mg/m3的1,2-DCE染毒,6 h/d,连续28 d.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第1~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NIH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3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游泳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第1~4周,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小鼠染毒第1~4周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组染毒前缩短(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随染毒时间增加而延长,在染毒第4周逃避潜伏期较同组染毒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低和高剂量组小鼠染毒第2~4周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吸入暴露可致NIH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高剂量染毒时可致学习能力呈时间-效应性降低.

  • 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救治体会

    作者:赵风玲;李洁雅;王小丽;陈新;张俊尚;傅宝华

    目的 探讨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的救治.方法 对1例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采取以防治"脑水肿"为治疗重点的综合治疗.结果 患者住院第4天由昏迷转为轻度意识障碍,出现头颈部、双上肢不自主的震颤伴构音困难,住院第6天意识清醒,头颈部震颤缓解,双上肢持续性震颤,住院治疗1个月余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及时、恰当的脱水治疗是救治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的关键.

  • ES-生物烯丙菊酯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陈润涛;邓莹玉;宋向荣;黄建勋;陈晓燕;黄振烈

    目的 通过本试验,明确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的大鼠28 d吸入毒性效应,取得该农药28 d吸入的大无作用浓度参数.方法 48只SD大鼠分为4组,在不同浓度(5.0、20.0和96.5 mg/m3)下吸入染毒28 d,试验结束时分别对各浓度组的动物进行血液生化、血常规测定、主要脏器系数测定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中、高浓度组雌雄合计动物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ALT比降低.高浓度组雄性和雌雄合计动物乳酸脱氢酶(LDH)与对照组相比降低.高浓度组雄性动物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中、高浓度组雌性动物肾体比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中、高浓度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较,气管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高浓度组大鼠肺和脑垂体有轻度病理改变.结论 一定浓度的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对SD大鼠有一定的毒作用,在SD大鼠的28 d亚急性吸入大无作用浓度为5.0 mg/m3(4 h/d).

  • 4,4-二甲氧基-2-丁酮对大鼠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作者:杨秀鸿;张丽娜;吴军

    目的 探讨4,4-二甲氧基-2-丁酮的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6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附加组和高剂量附加组共6组.3个剂量组分别以150.0、300.0和600.0 mg/(kg体质量·d)玉米油4,4-二甲氧基-2-丁酮混悬液经口灌胃染毒28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2个附加组动物染毒28 d后停止给药,继续观察14 d后处理.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和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分析染毒末期动物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染毒第8~ 15天后,高剂量组和高剂量附加组动物相继出现少动、精神不振和消瘦等中毒症状,持续至染毒结束.6组大鼠在各时间点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组与时间点均有交互作用(P<0.01).第28天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体质量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第7、21、28、35和42天,高剂量附加组雌性大鼠体质量分别低于同性别对照附加组(P<0.05).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总食物利用率分别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1).高剂量附加组雌性和雄性大鼠总食物利用率分别低于同性别对照附加组(P <0.01,P <0.05).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雌性大鼠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肌酐水平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雄性大鼠TP和Alb水平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肝、肾脏器系数分别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P<0.01);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脏脏器系数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4,4-二甲氧基-2-丁酮对大鼠具有亚急性毒性作用,能抑制其生长发育,损害其肝脏,上述损害在停止染毒后具有可逆性.雌性和雄性大鼠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大无作用剂量均为150.0 mg/kg体质量,小有作用剂量均为300.0 mg/kg体质量.

  • 亚甲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疗效观察

    作者:秦周顺;王俊芳

    目的:观察亚甲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以亚甲散(处方:栀子、牡丹皮、海藻、昆布、陈皮、柴胡、木香、川芎、法半夏、甘草)治疗;对照组以阿斯匹林、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2例;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3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亚甲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与西药相当,且疗程短、无副作用.

  • 三甲复脉汤新用

    作者:刘臣;刘涛

    三甲复脉汤出自<温病条辨>,由炙甘草、生地黄、自芍、麦冬、阿胶、火麻仁、牡蛎、鳖甲、龟板组成,具有滋阴潜阳熄风之功.

825 条记录 32/42 页 « 12...29303132333435...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