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甲状腺血管直径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陈云云;尹晶;于秋爽;房超;黄瑛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甲状腺结节内血管直径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超声检出的甲状腺结节105例患者111个病灶,根据其病理结果 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再根据结节的大小将良性组、恶性组分别分为≤2 cm组和>2 cm组,应用SMI软件检测结节内血管直径,比较测量结果.结果结节≤2 cm中良性组、恶性组平均血管直径分别为(0.90±0.13)、(0.61±0.1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诊断阈为≤0.75 mm,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5%;结节>2 cm组中良性组、恶性组平均血管直径分别为(1.12±0.19)、(0.76±0.20)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诊断阈为≤0.95 mm,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3%.结论 SMI技术能有效测量血管直径,有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 SMI与CEUS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尚建军;杨敬英;王淑敏;王金锐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技术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能力,探讨SMI评估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诊断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方法显示斑块内微血流的敏感度。结果 SMI与CEUS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敏感度接近,具有极强的一致性。结论 SMI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便捷、有效的技术,对评估颈动脉斑块具有重要价值。

  • 超微血管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作者:袁惠;陈洪艳;黄月;文薇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48例患者,根据头部C T检查有无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患者75例,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颈动脉行常规超声及SMI检查,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探查并分级.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大的低回声斑、等回声斑、混合回声斑例数多于对照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显示率脑梗死组(77.3%)高于对照组(27.4%);脑梗死组斑块内新生血管以Ⅰ级、Ⅱ级为主,对照组斑块内新生血管以0级、Ⅰ级为主(P<0.05).结论: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观察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为临床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 SM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荣梅;姜紫韵;薛红元;李丽;李佩佩;叶玉泉

    目的 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导管扩张患者(非孕晚期及哺乳期)并进行SMI及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手术的76例患者共76个病灶的图像,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29例为研究对象.评价SMI微血管构筑及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2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经常规超声仅检出21例,SMI检出24例,超声造影检出26例.SMI检出的24例造影均可见增强.造影增强区域病理学特点是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突出物,以纤维血管为轴心,树枝样生长,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造影非增强区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是扩张导管和纤维组织.对SMI与CEUS技术检出结果一致性研究应用Kappa检验,Kappa=0.725,表示SMI和CEUS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结论 SMI技术能够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进展

    作者:谢嘉楠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早期、及时诊断有助于治疗及预后.超声作为乳腺常规检查方法意义重大,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是近年出现的超声血流成像新技术,其采用自适应算法来区分微细血流及正常组织自身运动产生的频谱信号,可更真实地显示低速血流信息;并已应用于乳腺、甲状腺及肝脏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SMI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超微血管成像在胃癌中的应用

    作者:农志伟;康利克;石宛灵;李小溪;郑红雨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胃癌超声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CDFI及SM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DFI与SMI显示血流信号阳性率、有血流信号的胃癌病灶厚度、血流信号分级的差异.结果 CDFI显示血流信号的阳性率为75.36%(52/69),SMI阳性率为95.65%(6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61,P=0.001).CDFI测量有血流信号的胃癌病灶厚度为(19.92±4.54) mm,SMI所测为(16.92±5.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43).CDFI与SMI显示血流信号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4,P<0.001).结论 SMI技术对胃癌病灶低流速微小血管血流信号较CDFI更敏感,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类风湿活动性关节炎:与CDFI和CEUS对比

    作者:李丽;叶玉泉;陈京京;薛红元;许彩娜

    目的 通过与CDFI和CEUS比较,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腕关节滑膜血流信号分级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100例RA患者(左侧或右侧腕关节,共100个腕关节).采用高频超声观察腕关节的滑膜厚度.再分别采用CDFI、SMI和CEUS对滑膜增生严重部位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评估,计算血流信号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I和CEUS的滑膜内血流信号显示率均高于CDFI[92.00%(92/100)、92.00%(92/100)、80.00%(80/100)].CDFI与SMI评价增厚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与SMI评价增厚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高(Kappa=0.76,P<0.05).结论 SMI在观察RA患者增生滑膜血流信号方面优于CDFI,并且与CEU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SMI可评估RA活动性,且安全、简便、高效、经济.

  •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疗效

    作者:赵永锋;周平;伍晓敏;田双明;刘稳刚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6个结节),进行激光消融治疗.分别采用二维超声、CEUS及SMI检查测量消融灶体积,采用CEUS及SMI判断有无未完全消融结节和二维超声低回声区边缘是否存在残余微血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EUS检出未完全消融结节11个(11/56,19.64%),SMI检出未完全消融结节9个(9/56,1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二维超声、CEUS及SMI测量消融灶体积分别为(2.10±2.13)cm3、(1.75±1.67)cm3和(1.79±1.80)cm3,二维超声测量消融灶的体积大于CEUS及SMI(P均<0.05),CEUS测量消融灶的体积与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 SMI与CEUS对消融后二维超声低回声区边缘存在残余微血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 20个单点消融患者中,CEUS及SMI测量消融灶长度、宽度与消融能量均呈线性正相关(r=0.82、0.78,0.80、0.80,P均<0.05).结论 SMI对未完全消融结节的检出率及对消融灶大小的评估与CEU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作者:程令刚;何文;张红霞;蔡文佳;宁彬;田凤兰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MI,其中33例接受CEUS检查,13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CEA)获得病理结果.评价SMI结果与CEUS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24例.CEUS结果显示新生血管评分0分5例,1分8例,2分20例,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07,P<0.001).病理检查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2例,1分5例,2分6例,与SMI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结论 SMI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瘤

    作者:王希;田洁;刘千琪;吴长君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乳腺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资料完整的乳腺肿瘤患者(91个病灶)进行二维灰阶、CDFI检查,用传统指标构建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评估,并进行SMI检查,比较SMI与CDFI血管检出的差异.结合SMI成像特点对BI-RADS分类重新评估,分析SMI在BI-RADS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CDFI血流检出率78.02%(71/91),SMI血流检出率85.71%(78/91).SMI模式下良恶性肿物Adler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中心血流与穿支血管有助于定性诊断.SMI结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物的敏感度为95.45%(42/44),特异度为89.36%(42/47),准确率为92.31%(84/91).结论 在传统超声表现基础上,SMI有助于对乳腺肿物定性诊断,对BI-RADS分类调整更适用于富血供肿物.

  • 超微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响;康姝;王学梅;李银燕;樊智颖;王健楠

    目的 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两种成像模式[彩色模式超微血管成像(cSMI)和灰阶模式超微血管成像(mSMI)]和CDFI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134例患者的146个乳腺肿块分别行CDFI及SMI检查,对CDFI、cSMI、mSMI图像的血流特点进行分型.比较3种血流检测方法在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DFI和cS-MI图像显示乳腺恶性肿瘤的血流较良性肿瘤丰富;mSMI图像中良恶性肿瘤血流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0,P<0.001);CDFI、cSMI、mSM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分别为74.47%(35/47)、80.85%(38/47)、76.60% (36/47),特异度分别为89.90%(89/99)、86.87% (86/99)、95.96%(95/99),准确率分别为84.93%(124/146)、84.93%(124/146)、89.73 %(131/146),三种血流检测方法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与cSMI、CDFI与mSMI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MI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大于cSMI(x2=5.212,P=o.022).结论 SMI与CDF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可相互补充,但SMI可提供更多低速血流信息,SMI的两种成像模式中mSMI较cSMI诊断价值更高.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物血流

    作者:马燕;李刚;李晶;任卫东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出并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70例78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0个,恶性病灶38个.按照Adler分级标准,采用CDFI和SMI技术分别观察同一肿瘤的血流情况,计算两种血流检测技术对于单个病灶检出血管条数的差值(SMI-CDFI)、单纯使用CDFI及SMI诊断恶性病变的佳诊断阈值及相关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所有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良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CDFI诊断恶性肿物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2,敏感度71.12%,特异度62.50%;SMI诊断恶性肿物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3,敏感度92.11%,特异度62.50%;SMI-CDFI诊断恶性肿物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差值≥3,敏感度84.21%,特异度85.00%.结论 SMI技术可检测乳腺恶性肿物潜在的微血管,可为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超微血流成像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

    作者:张硕;马燕;冯娟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双侧颈动脉SMI评估,并记录发病24h内相关临床数据.将符合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相关诊断标准者分为进展组(18例),其余为非进展组(8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66.7%(12例)比27.4%(23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1.1%(11例)比40.5%(34例),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3.0±1.0)分比(0.8±0.3)分;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OR=1.09,95% CI:1.00 ~1.55,P=0.04)、不稳定颈动脉斑块(OR=1.86,95% CI:1.15 ~4.25,P=0.02)、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OR=4.24,95% CI:1.93~9.77,P<0.01)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MI可通过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有效地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并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越多,缺血性卒中发生进展的风险越大.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预测脑梗死发生的价值

    作者:莎日图;刘婧;王丽娜;朗瑞;孙爱童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预测脑梗死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均使用SMI技术进行检测,根据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进行SMI分级,与CT结果比较(证实有无脑梗死),分析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与脑梗死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例入选者斑块SMI分级:0级17例,CT证实有脑梗死者8例,无脑梗死者9例;Ⅰ级40例,CT证实有脑梗死者24例,无脑梗死者16例;Ⅱ级93例,CT证实有脑梗死者92例,无脑梗死者1例.随着SMI分级的增加,CT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I分级与C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I分级与CT结果呈正相关(r=0.516,P<0.01).结论 利用SMI技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检测分析,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 超微血管成像在肾脏实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怡然;穆洁;赵静;赵利辉;忻晓洁

    目的:通过与能量多普勒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对比,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在肾脏实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47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超声检查发现的肾脏实性肿物并行PDI及SMI检查的患者资料,共48个病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38个.采用Adler法分析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及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评价PDI及SMI对于肾脏实性肿物的诊断效能.结果:PDI检测显示,肾脏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肿物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SMI检测显示,肾脏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及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1.05%、70.00%、0.705;SM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47%、90.00%、0.897.PDI与SMI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SMI较PDI能够更准确评价血流分级、描绘血流分布模式及形态,并且周边环状血流显示率更高,提高肾脏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血管形态分布特征及其诊断效能的初步分析

    作者:肖露;褚雯;王华

    目的 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乳腺肿瘤微血管的差异,探讨微血管形态特征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105个乳腺肿瘤) ,均于术前行SM I及CDFI检测,观察乳腺肿瘤微血管的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诊断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SM I及CDFI模式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形态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21 , 0 .042) .以无血管型、线型及树枝型为诊断良性肿瘤的依据,残根型及蟹足型为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 SM I及CDFI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5 .36%、 93 .75%、 90 .47% 及 63 .41%、 90 .47%、 81 .90%.两者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96 、 0 .786 . Z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2 .265 ,P =0 .037) .结论SM I比CDFI能更有效地检出乳腺肿瘤内的低速微小血管,其形态学分型在诊断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超微血流显像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红燕;陈悦;朱慧;徐卫平;王栋华;刘维燕;杨通辉;陈永其;陈林

    目的:对比研究超微血流显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72例共195个可疑甲状腺癌的微小结节进行SMI和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依据比较两者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结节140个(71.8%),良性结节55个(28.2%);CEUS诊断为恶性结节127个(65.1%),良性结节68个(34.9%);SMI诊断为恶性结节129个(66.2%),良性结节66个(33.8%)。SMI与CE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相似,其敏感性(90.0%对87.9%)、特异性(94.5%对92.7%)、准确性(91.3%对89.2%)、阳性预测值(97.7%对96.9%)和阴性预测值(92.9%对8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MI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穿支血管进行有效观察,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研究价值

    作者:张春征;王芳;红华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4例患者(102枚淋巴结)的超声检查资料.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比较二维灰阶超声分别联合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以及诊断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性 、特异性,并比较4组间准确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二维灰阶超声分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诊断病变淋巴结准确率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分别联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二维灰阶超声分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维灰阶超声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诊断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性 、特异性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结论 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与能量多普勒有更高的微血管显示率,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浅表病变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

  • 超声检查新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吴佳玲;杨光;孙丽鹏;王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影像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近年来出现的超微血管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三维全容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提高了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获得临床的认可,在乳腺疾病诊疗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判断人流后结局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敏君;钟娜

    目的:对比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血流模式对人流后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血流的显示情况,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判断人流后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人流后持续出血的患者的子宫分别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超微血管成像检查。对宫腔内检测出异常回声团块内的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级;并以团块内检测出RI值为0.4~0.5的滋养细胞血流信号作为组织物残留的诊断标准,并与清宫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80例患者中,清宫术后病理结果为变性、坏死或机化的蜕膜、绒毛组织的65例,为血凝块的15例。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宫内异常回声团块血流分布3~4级的患者45例,占56.2%,能检测出滋养细胞血流信号的患者50例,占76.9%;用超微血管成像检查宫内异常回声团块血流分布3~4级的患者60例,占75.0%,能检测出滋养细胞血流信号的患者65例,占100%。两种方法检验结果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微血管成像显示人流后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内血流信号的能力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成像,能显示更微小的血管,对人流后结局的判断更准确。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