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科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作者:邓翠丽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82例.随机分入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早产儿护理路径组,两组各有研究对象41例.在院感发生例数、红臀发生例数、家长早产儿知识掌握度、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早产儿护理路径组家长育儿知识掌握度、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按早产儿护理路径护理能提高家长育儿知识掌握度以及家长满意度,适合我院新生儿科深入开展.

  • 早产儿的综合护理与病情观察

    作者:吴欣;秦孝波;宋辉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不足47cm.早产儿体质软弱,在呼吸、消化、神经、体温调节等方面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快适应环境,因而对体温的调节、吸吮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均低下,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死亡率高.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为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我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采取了综合护理、科学喂养及密切病情观察和治疗.

  •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危重症疾病的应用体会

    作者:黄国盛;廖燕

    随着全国新生儿急救事业的不断发展,NICU的建立,设备的引进,抢救技术的改进,呼吸机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新生儿科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危重儿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抢救患儿的生命,但使用不当可引起致病性的打击和不良的后遗问题.我院2000年初引进新型新生儿专用呼吸机科迪娜抢救各种危重症患儿600例,抢救成功率达95%.现就我院机械通气的几种重症患儿的应用体会归纳如下:

  • 新生儿科产ESBLs菌株基因型分析

    作者:李光梅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菌株基因型情况.方法: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病房分离的非重复的4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进行ESBLs确证.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然后DNA测序.结果:45株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19株,检出率为42.2%.19株ESBLs菌中2株携带TEM-1基因,14株携带SHV-12基因,1株SHV-59型,10株CTX-M14型,并有多基因携带状况,2株TEM、CTX-M基因同时阳性,7株SHV、CTX-M基因同时阳性.结论:SHV-12型ESBLs是新生儿科病房常见的ESBLs,其次为CTX-M14,耐药菌存在严重多重耐药.

  • 分析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

    作者:顾树校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儿1990例作为研究对象,PDCA循环管理前后纳入对象各990例和1000例,分别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对象医生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医生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上的应用效果良好,使新生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获得了更优的医生满意度,有力地保障了小儿住院的安全性.

  •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管理及防范措施

    作者:罗力静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风险环节管理措施,以减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方法 总结新生儿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环节,并针对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结果 通过加强风险环节管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通过环节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患儿安全,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新生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作者:谢春花

    目的 探讨心理资本对新生儿科护士工作投入的作用.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对我省18所医院的216名新生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生儿科不同特征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与工作投入程度不同(P<0.05);新生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均分为(4.33±0.71)分,其工作投入均分为(4.86±0.95)分,均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能预测其工作投入程度,护理管理者要关注心理资本的开发,提高新生儿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以提升其工作投入,以保障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

  • 分析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效果

    作者:李萍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2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实施前后不同阶段做分组前瞻性研究,A组138例,(2015.6~2015.12)新生儿科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B组138例,(2016.1~2016.6)实施细节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在新生儿身份的识别差错、家属投诉、护理差错、新生儿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家属在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细化服务措施同时也增强护理工作者自身责任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减少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新生儿与家属救治期间的舒适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医疗护理纠纷.

  •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林素红

    目的 了解感染性肺炎患儿中施予早期康复干预对于其呼吸功能恢复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患有感染性肺炎而于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患儿6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甲组32例行常规干预,而乙组34例行早期康复干预,客观统计其呼吸功能临床恢复质量.结果 甲组32例呼吸功能临床恢复有效率78.13%(25/32),乙组34例是97.06%(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科对感染性肺炎患儿展开护理时,施予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呼吸功能,推荐应用.

  • 新生儿科身份识别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罗崇华

    目的 研究新生儿科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对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 新生儿科病房各项操作以及护理实施前,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结合规范新生儿识别方法,确认新生儿的身份.结果 加强新生儿的身份识别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李军英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落实早期护理对其疾病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从2010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本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抽选出98例随机分组,常规组48例都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中的50例则予以实施早期护理,对2组患儿病情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组48例的总有效率79.17%,比干预组中50例的96.00%低,(P<0.05);且干预组中的黄疸症状消失时间、胆红素指标的浓度以及胆红素指标的降低程度等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患上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选择早期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价值显著,可推广.

  • 新生儿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作者:祝学新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产生分岐,家属或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与医方发生争执.由于新生儿不具自主能力.因此,新生儿科的医疗纠纷均发生于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我院新生儿科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发生医疗纠纷16起,现将产生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 分析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采取PBL教学带教模式的效果

    作者:刘莹

    目的:探讨PBL教学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实习的4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查房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常规查房模式中应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可是提升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及护理质量,值得在新生儿科推广使用.

  • 人文关怀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郝园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护理技术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尤其是我国的新生儿护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我院新生儿科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采取人文关怀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调查选取的是我院在2018年一年之间收纳的200名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做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0名新生儿.其中的常规组新生儿给予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另外的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情况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研究组的新生儿第一次胎便与胎便发生转黄的时间等肠胃功能相关的指标都要优于常规组新生儿护理情况.另外研究组的新生儿其头围、身高与体质生长情况都要明显的好于常规组新生儿.结论,针对于新生儿科的新生儿护理情况采取的是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增强婴儿的胃肠道功能,同时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机能的增长,从而为新生儿的良好生长提供更好的体质.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 PDCA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作者:萧楚玉

    目的:研究PDCA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12月实施常规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于2018年1月-6月应用PDCA管理到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比PDCA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施PDCA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内容、穿刺技术、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效果评分均比实施前的评分高,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方法,有助于护理人员规范护理流程,发现护理方法的缺陷,并且实施更正与弥补,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而促进了整个科室病房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推广.

  • 加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贾馨怡

    目的 对于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医院新生儿科要严格落实相关的护理的管理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对于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对于新生儿科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仪器的管理,加强对于医院卫生制度的执行与管理,加强对于新生儿科病房环境的管理,对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相关的预防和调控措施,统计分析2014至2017年的8854份新生儿科的住院病例.结果 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明显的下降,由1.95%降低至0.94%.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由96.67%提高至99.02%.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护理管理,严格落实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何亚亚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当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新生儿病区的家长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加强了患者预后效果.

  • 新生儿科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及评价

    作者:卢佑英;曾培元;熊安芳

    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科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名新生儿科护生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探讨分级管理带教的效果。结果:与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前相比,分级管理的方式后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显然更为突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科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使护理带教工作更具有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带教质量。

  • 探讨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

    作者:贾文彬;范雪爱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科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优质护理,对于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上细节管理,然后就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臀红,留置针脱滑的发生率及液体渗漏的发生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患儿的发生率要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过程中有必要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之科学的细节管理,这样能够大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促进护理满意程度的提升,增强患儿的舒适度,不断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婷婷

    本次研究的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科患者11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5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然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于两组患儿的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新生患儿在入院,住院以及出院期间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率,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的时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不断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所以在新生儿科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764 条记录 38/39 页 « 12...31323334353637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