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6年安徽省留守中学生心理幸福感与消极学业情绪的关系及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道阳;周丽

    目的 探讨认知重评在留守中学生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6年1-2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安徽省六安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11~18岁留守中学生434人,运用心理幸福感问卷、消极学业情绪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以及背景问卷进行团体施测,对其心理幸福感、消极学业情绪、情绪调节以及背景变量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 t检验表明,留守中学生中男生心理幸福感低于女生[(111.89±24.339) vs.(117.97±24.292),P<0.05,d=-0.251],男生的焦虑、沮丧高于女生[焦虑:(19.66±4.958) vs.(17.99±5.242),P <0.01,d =0.327;沮丧:(13.72±3.647) vs.(14.96±3.736),P<0.01,d=0.270].相关分析显示,留守中学生心理幸福感与认知重评正相关(r=0.246,P< 0.01),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r=-0.242,P< 0.01);而认知重评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r=-0.112,P<0.01),但相关系数低于0.20.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等背景变量后,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54,t=-3.03,P=0.003),同时认知重评在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62,t=2.10,P<0.05);简单斜率检验表明,认知重评低分组(均分在-1标准差或以下)的消极学业情绪对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有统计学意义(simple slope=-0.368,t=-5.04,P< 0.001);而认知重评高分组(均分在+1标准差或以上)的消极学业情绪对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无统计学意义(simple slope=-0.149,t=-1.71,P=0.089).结论 留守中学生认知重评的提高能降低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幸福感的负向关联.

  • 留守中学生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吴瑞;李建桥;刘琴;王宏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405名留守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SSMHS)、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的调查分析.结果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26.33%.生活事件对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F=447.624,P=0.000);消极应对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且主效应显著(F=263.669,P=0.000);积极应对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显著的主效应(F =2.436,P=0.119);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23.173,P =0.000).结论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而负性生活事件的控制及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留守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 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建桥;吴瑞;刘琴;王宏

    目的 探讨重庆市三峡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重庆市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2247名中学生(留守学生1528人,非留守学生719人)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身心、躯体、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10.73%、8.24%和12.43%)均高于非留守学生(9.46%、7.37%和10.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为亚健康状态保护因素,年级、消极应对方式为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年级、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亚健康主效应作用明显(P<0.05),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交互作用明显(P<0.05).结论 重庆三峡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问题并不突出,消极应对方式对亚健康有重要影响.

  • 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谢华;杨东;冯建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的现状,为学校、家庭、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孤独感同卷和自鳊留守中学生基本情况的调壹问卷对乐山、自贡几所中学共539名中学生(其中留守学生27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中学生在纯孤独感因子上分值均高于非留守中学生,呈现显著差异(P<0.05);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留守女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留守男生(P<0.01);农村留守学生孤独感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在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的纬度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留守高中生高于留守初中生.结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状况不容乐观,主观体验孤独感水平普遍较高.

  • 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状况调查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作者:郭玉琴;郭燕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中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和自编的留守情况问卷对河南省600名县乡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曾留守和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显著;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低于非留守中学生.结论 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成显著正相关.积极关注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 对荆州市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彭俊;王筱贵;张新风

    目的:了解荆州市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某中学具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M HT总分>65分者占15.2%,单项心理问题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EPQ>60分者占17.6%, SCL-90因子分≥2分者占1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 P<0.01),男性大于女性( P<0.01或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焦虑障碍突出,不容忽视,M H T、SCL-90、EPQ-N筛查结果接近(15.2%/18.2%/17.6%),三者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有用工具。

  • 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

    作者:胡芳;马迎华;龚盛根;吕晓静;庄丽丽;李融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市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某市2所初中和1所高中2 330名中学生,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留守学生(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友谊、环境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83±0.88/4.84±0.87)、(3.97±0.99/3.99±1.02)、(4.30±0.68/4.32±0.68)分,低于非留守学生的(4.93±0.88)、(4.12±1.01)、(4.39±0.69)分(P<0.05),双亲外出学生消极情感得分为(2.67±0.89)分,高于非留守学生的(2.55±0.91)分和单亲外出学生的(2.54 ±0.84)分;(2)留守学生(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介入得分分别为(2.31±0.32/2.31±0.30)、(2.21±0.47/2.25±0.44)分,高于非留守学生的(2.27±0.31)、(2.20±0.42)分(P<0.05);(3)除单亲外出学生的消极情感与问题解决无关,其他各维度间均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类型学生而言,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程度不同;(4)不同类型学生总体幸福感模型引进的变量不同,总体幸福感得分均随各引进变量得分的增加而减少,家庭功能水平可以预测总体幸福感水平.结论 留守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部分维度受到负面影响;家庭功能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

  • 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瑞;李建桥;刘琴;王宏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重庆市某库区县146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25.8%,检出率高的因子依次是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适应不良.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女生(29.9%)高于男生(21.5%)、高一年级学生(32.4%)高于初一年级(19.3%)、住校生(27.7%)高于非住校生(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压力、睡眠时间、不吃饭减肥、故意伤害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网络成瘾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留守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 三峡库区云阳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作者:郭雪;刘琴;张帆;黄轲;汪洋

    目的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三峡库区云阳县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量表(RYDM)和自编的社会人口学问卷对三峡库区云阳县的1 049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效果较好,所有的路径系数及其他参数估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留守中学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为外部保护因素和内部保护因素,前者受到父母外出打工情况(β=0.024,P=0.024)和内部保护因素(β=1.136,P=0.000)的直接影响;后者受到年级(β=-0.080,P =0.000)、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β=-0.034,P=0.003)以及是否担心父母在外打工会出事(β=0.050,P=0.000)的直接影响;而走读情况间接作用于心理弹性外部及内部保护因素.结论 三峡库区留守中学生心理弹性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留守中学生良好适应.

  • 四川农村留守中学生性健康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王洋;徐晓阳;曹红梅;张雪蕊;王建灵;苏立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学生性健康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西部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多阶段整群随机抽取四川达州3个农村中学,每个中学抽取6个初二班级,再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传统教育组和对照组.分析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检验短期效果(知识),对同伴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干预后6个月再进行随访调查以检验中长期效果(态度和行为).结果 干预后,同伴教育组的性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从49.4%提高到75.3%,知识平均分从(6.77 ±3.14)分提高到(8.61±2.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统教育组的总知晓率从51.0%提高到67.5%,平均分从(6.89±2.91)分提高到(7.41±3.11)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24).对照组干预前后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组干预后即时调查的知识平均分为(8.61±2.88)分,显著高于传统教育组的(7.41±3.11)分(P =0.000),平均分差异为1.19分(95%CI为0.58 ~1.81).6个月后随访调查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同伴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均正性态度率提高、负面行为率降低(P<0.05);且同伴教育组效果优于传统教育组(P<0.05).结论 针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开展性健康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同伴教育方法更适合留守农村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健康态度和行为的长期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 父母文化程度与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作者:杨阳;何成森;马南正;黄先伟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黄山市潜口镇80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不良症状,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显著(t=-4.362,P=0.000);(2)留守中学生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4.362~0.867,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母亲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量表中的敌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得分成负相关(r=-0.111~-0.102).结论 留守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留守女生心理卫生问题多于男生,母亲文化程度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 留守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洁;王世嫘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生活事件、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526名留守中学生、860名非留守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生活事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学习倦怠均低于非留守中学生,并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人际关系(r=0.270,P<0.001)、学习压力(r=0.289,P< 0.001)、受惩罚(r=0.242,P<0.001)、丧失(r=0.193,P<0.001)、健康适应(r=0.301,P<0.001)、其他(r=0.322,P<0.001)与学习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r=-0.334,P<0.01)、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r=-0.157,P<0.001)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r=-0.092,P<0.05)、学习压力(r=-0.123,P<0.01)、受惩罚(r=-0.178,P<0.001)、其他(r=-0.254,P<0.001)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受惩罚(r=-0.109,P<0.05)、其他(r=-0.209,P<0.001)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健康适应、学习压力、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其他均进入回归方程.经路径分析,发现在对学习倦怠发生的影响路径中,有5条为显著.结论 应重视提高留守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和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从而减少并防御学习倦怠.

  • 重庆市某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症状及健康危险行为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桥;吴瑞;刘琴;王宏

    目的:了解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现况及健康危险行为因素,为以学校为基础的亚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自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问卷对某库区3所乡镇中学共1528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某库区留守中学生身心、躯体、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5.0%,23.3%,40.1%。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检出率分别是10.2%、15.1%、12.0%;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人数检出率是25.85%、16.82%、34.29%。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45.79%vs.44.15%,P>0.05);高一学生高于初一学生(51.95%vs.37.38%,P<0.05);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45.18%vs.44.93%,P>0.05);住校学生高于走校学生(48.58%vs.36.68%,P<0.05)。亚健康症状与不健康减肥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杀相关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有关。结论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症状处于一般水平,与多种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健康教育。

  • 留守中学生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明津;万鹏宇;杨新国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问卷对454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A24,P<0.001),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219,P<0.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55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留守中学生的自杀意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