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

    作者:毛杨;朱从书

    由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选取了J市600名大学生,对其学习拖延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兴趣度和年级的增长对大学生学习倦怠有着主要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此研究结果对改善大学生学习倦怠行为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

    作者:李德宝;袁橙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终改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并对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发.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并整理文献,分析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成果以及不足,为论文书写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其完整性;②问卷调查法:制定样本含量为500人,具体抽样方法 为分层抽样.具体操作方法 :从大一至大五学生中抽取500名大学生.收集方法 :在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中挑选被调查者,采取现场填答,现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并将调查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 该次研究对齐齐哈尔医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是483份,有效率96.60%.其中:男生233名,女生250名;大一年级98名,大二年级97名,大三年级96名,大四年级99名,大五年级93名: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占18.01%,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50.10%,家庭经济状况贫困的占22.57%,家庭经济状况特困的占9.32%.针对重度倦怠者分析影响因素,从四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自我评价因素.结果 发现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被调查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重度倦怠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其次是家庭因素.结论 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其中倦怠者占被试的44.72%,其中行为不当为严重.在性别上,学习倦怠并无显著差异,只有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大四年级倦怠较为显著,并且在各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家庭经济很好和贫困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差异.另外,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重度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

  • 实施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对护生学习倦怠的干预作用——以《护理教育学》课程为例

    作者:赵美玉

    目的 观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对护生学习倦态的干预效应.方法 抽取护理本科1-2班学生125名作为被试对象,首先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护生学习该课程的现状进行进行入组测评,然后研究组采用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护理教育学》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束(即期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重复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比较实施该教学方法前后,两组护生学习倦怠的改变情况.后的统计指标为调查量表的3个维度分和总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实施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倦怠明显改善,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

  • 医学生学习倦怠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作者:孙红梅;张丽萍;温子栋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5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医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可部分中介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学习倦怠归因于社会支持,还应该注意到学习自我效能感等心理中介机制.

  •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作者:孙丽丽;张晓瑜;张淑华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因子)、自尊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自尊量表以及主现幸福感量表对4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男生在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高于大学女生;②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显著低于大四学生,在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低于大一学生;③自尊在情绪低落与主现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成就感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之间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自尊在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

  •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翠荣

    目的 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受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学习倦怠心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二年级高职学生546名,采用自编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并且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存在极显著相关.结论 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增加其社会支持,可以预防和减轻学习倦怠.

  • 大学生应对效能、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作者:张智;陈镇雄;乔粉;倪安琪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效能、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对效能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261名大学生测查.结果 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效能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倦息中的低成就感、讥诮和耗竭因子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应对效能的维度中,胜任力和自信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应对效能、学习倦怠是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Y=4.46-0.46×低成就感-0.27×讥诮+0.21×胜任力+0.12×自信水平-0.13×耗竭.

  • 大学新生集体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作者:薛松;李永鑫

    目的 检验集体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 对800名大学新生施测集体自尊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结果 ①大学新生轻度倦怠的检出率为29.4%,中度倦怠的检出率为49.5%,高度倦怠的检咄率为7.1%.②除情绪耗竭与身份重要性相关不显著(P>0.05)外,集体自尊各雏度与学习倦怠各维度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成员资格自尊、私密性集体自尊对学习倦怠的各维度预测作用显著(P<0.01).结论 大学新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不容忽视,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并充分考虑集体自尊的影响.

  •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永鑫;谭亚梅

    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5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①大学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23.5%,中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43.0%,高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7%;②性别对学习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有显著的影响;③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及专业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探究以改善其学习心理状况.

  •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作者:段陆生;李永鑫

    目的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3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成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和专业承诺的两个维度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专业承诺、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存在密切的关系.

  • 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应对风格的关系

    作者:许有云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学习倦怠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应对风格问卷》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其中表现突出的是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倦怠总得分、情绪低落因子和行为不当因子,均是男生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的行为不当因子得分显著性地高于大三学生.理科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成就感低因子和倦怠总得分上显著地高于文科.采用控制型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倦怠得分均低于其他应对风格.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不容忽视.

  • 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作者:曹美兰

    目的:探讨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山西省某地方院校19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39%,有51.81%大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过度造成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196,P<0.05),二年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年级;手机成瘾在专业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t =-2.419,P<0.05);②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7.46%,学习倦怠及其因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方面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③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348,P<0.01).结论:手机成瘾是造成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手机成瘾越严重,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 衡阳地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

    作者:粟丹;凌辉;全宏艳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抽取227名衡阳地区在校大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总分(r =-0.439,P<0.01)及“外向性”(r=-0.347,P<0.01)、“开放性”(r=-0.307,P<0.01)、“顺同性”(r=-0.249,P<0.01)、“严谨性”(r=-0.633,P<0.01)等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r=0.535,P<0.01)存在正相关;②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对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而“开放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结论: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总分及各维度有关.其中“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对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 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作者:余丽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与压力性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3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他均与学习倦怠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9,P<0.001;r=0.13,P<0.05;r=0.14,P<0.05);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均与身心耗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8.P<0.001;r=0.27.P<0.001;r=0.15.P<0.01;r=0.16.P<0.01;r=0.19.P<0.001);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均与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1,P<0.05;r=0.18.P<0.01;r=0.13,P<0.05;r=0.14.P<0.01;r=0.16.P<0.0l);②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β=0.27.P<0.01).结论:压力性生活事件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风险因素.

  • 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作者:李彩超;陈昕;刘慧晨;朱洁玉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抽取51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①学习倦怠总分、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2.872,3.103;P<0.01),情绪低落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1);②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 r=-0.371~-0.116;P<0.05);③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1=-0.201,β2=-0.164;P=0.00),Y(学习倦怠)=79.18-0.52X1(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0.33X2(主观支持)。结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其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作者:宋雨卿;罗增让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陕西省某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身心耗竭得分在不同性别(t=-2.132,P<0.05)、专业(t=3.572,P<0.01)与年级(t=-6.558,P<0.001)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高于理科,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学生的学业疏离得分在不同专业上(t=3.158,P<0.01)存在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大学生的低成就感得分在专业(t=-3.686,P<0.001)与年级(t=7.01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理科高于文科,低年级组学生高于高年级组学生;②大学生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低成就感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

  • 特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作者:徐创;隋红

    目的 研究特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方差分析显示,消极特质应对方式水平显著影响学习倦怠(F=21.54,P<0.001)及其情绪(F=34.11,P<0.001)和行为(F=9.54,P<0.001)维度;积极特质应对方式水平显著影响学习倦怠(F=8.09,P<0.001)及其成就感(F=32.58,P<0.001)维度;②在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中,一般自我效能感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67.0%;③在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不起中介作用.结论 不同水平特质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有显著影响,其中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预测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完成的.

  • 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翟景花;杨海霞;宋爱芹;郭立燕;刘霞;张妍

    目的: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探索其学习倦怠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随机抽取的63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41.65%;②性别方面,男生的总倦怠及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3.030,P=0.003);专业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学习总倦怠得分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355,P=0.010);③学习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r =-0.340,P=0.000)、学习压力(r=0.097,P=0.038)、受惩罚事件(r=0.096,P=0.040)、专业承诺(r=-0.401,P=0.000)均呈相关关系。结论多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需要多方面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 高职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作者:谢姗姗;林荣茂;凌育兵;刘素梅

    目的:探讨高职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取福建省291名高职生,应用学习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职生学习倦怠和社会支持总均分分别为(59.08±7.28)、(36.91±5.58),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不显著;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0.21,P<0.001),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解释了学习倦怠变异的9%,其中,主观支持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13,t=-2.14,P<0.05).结论: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偏高;社会支持越全面,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 社会因素对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

    作者:张洪英;郭亚宁;李瑛

    目的:考察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429名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情况.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检验,探讨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①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0.409,P<0.001),情感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量大;②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3.851,P<0.001),而社会因素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4,P<0.001),专业承诺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项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β=0.971,P<0.05);③在低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β=-0.438,t=-4.250,P<0.001),即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但在高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230,t=-1.622, P=0 .111 ). 结论: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20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