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胚胎干细胞移植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髓鞘碱性蛋白影响

    作者:杨建华;张富运;热吉普;申福国;乔建民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胚胎干细胞诱导的神经前体细胞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的恢复。
      目的:观察胚胎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在脊髓损伤大鼠中的作用。
      方法:14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在椎管内损伤区上下两端注射胚胎干细胞衍生细胞;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PBS;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不做其他处理。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造模后21 d后,对照组脊髓损伤区域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显著高于实验组(P <0.05)。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脊髓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细胞移植后各时间点实验组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胚胎干细胞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后期可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并可以提高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助于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的恢复。

  • 低浓度β-甘油磷酸钠培养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相关因子的表达

    作者:刘明月;胡伟平;王晓芬;李宁;曹潇方;史欣;王晓峰

    背景:以往研究用来诱导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培养基普遍借鉴成骨细胞的诱导浓度,其他浓度的诱导情况尚无相关研究。目的:观察在低浓度β-甘油磷酸钠条件培养下,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诱导液诱导牙髓干细胞分别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证实其多向分化能力。用5 mmol/Lβ-甘油磷酸钠诱导培养牙髓干细胞向牙本质细胞分化,分别在培养第7,14,21,28天提取各组细胞RNA,反转录PCR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的表达情况;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形成的矿化结节用Alizarin Red S法检测。结果与结论:人牙髓干细胞经过诱导可证实其成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反转录 PCR 结果显示,5 mmol/Lβ-甘油磷酸钠培养牙髓干细胞在培养7,14,21 d,各组细胞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蛋白的mRNA表达增加,伴随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表达下调;培养至28 d,行矿化结节检测发现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成功矿化,可见红染的矿化结节。结果证实,5 mmol/Lβ-甘油磷酸钠诱导培养的牙髓干细胞可成功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下调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牙本质基质蛋白1及牙本质涎蛋白mRNA的表达。

  • 金属离子Cu2+、Fe3+对水凝胶RADA16-NBD培养条件下成骨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作者:石金明;赵刚;阮蔷

    背景:在自组装功能性RADA16-NBD水凝胶中进行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培养已较成熟,且骨骼的正常代谢与多种金属离子(如铁、铜、锌、锰等)有关已被证实。
      目的:观察Cu2+和Fe3+对自组装功能性RADA16-NBD水凝胶培养下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等相关方面的影响。
      方法:将成骨细胞与自组装功能性RADA16-NBD水凝胶进行三维培养,分3组干预,分别加入Cu2+、Fe3+、不含血清培养基(对照组),培养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3,5 d,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21 d时,观察细胞钙化结节情况;Transwil小室培养24 h,观察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增殖:Cu2+组、Fe3+组培养24,48 h的细胞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P<0.01);培养72 h时,3组细胞增殖无差异;②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Cu2+组、Fe3+组培养1,3,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Cu2+组培养3,1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Fe3+组(P<0.05);③细胞迁移:Cu2+组迁移细胞数量多于Fe3+组(P<0.05);④结果表明:Cu2+和Fe3+均可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迁移,但Cu2+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要优于Fe3。

  • 颈椎保留椎体后壁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结合钛笼植骨AO钢板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康正阳;王可;刘百峰

    背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标准术式是临床常用颈椎前路减压方法之一.近年来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有学者提出了颈椎前路保留椎体后壁次全切除减压术,其保留了椎体后壁,不仅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还增加了植骨面积,有利于远期融合;同时椎体后壁的保留,可有效防止骨块及植入物误伤脊髓.目的:通过羊颈椎CT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评估行颈椎前路保留椎体后壁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钛笼植骨AO钢板内固定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实验用成年羊颈椎标本进行CT平扫,运用有限元软件将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未行手术组).保留椎体后壁组行C4保留后壁椎体次全切除及钛笼植骨、AO钢板内固定术;不保留椎体后壁组进行传统术式,即不保留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及钛笼植骨加AO钢板内固定术.通过有限元软件测试分析颈椎标本各状态下的应力、位移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虽然保留后壁组颈椎模型较未行手术组以及不保留后壁组位移略小,术后即刻稳定性较好;但保留后壁组与不保留后壁组位移及应力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②综上,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相比,保留椎体后壁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钛笼植骨AO钢板内固定具有较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

  • 纳米级多孔负载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支架对前成骨细胞株分化的影响

    作者:阮蔷;赵刚;郭睿;肖月;李超

    背景:对于骨缺损,通常需要通过骨组织或成骨材料的移植或充填进行修复。切取自体骨组织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和继发畸形,为此,新一代的成骨材料研究迫在眉睫。
      目的:构建含人骨形成蛋白2质粒DNA的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材料,并观察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分化的影响。
      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并负载含人骨形成蛋白2目的基因的质粒DNA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小鼠前成骨细胞细胞株MC3T3-E1与复合支架的体外培养体系。将其分为支架组和平皿组,再根据质粒的浓度每组再分为2个小组。复合培养后取样通过扫描电镜和光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诱导1,3,7,14 d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诱导1,3,7,14 d观察成骨细胞相关基因Ⅰ型胶原αⅠ链基因、锌指结构转录因子、骨唾液酸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含人骨形成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磷酸三钙/Ⅰ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上细胞黏附数、分化数量及材料表面分布都高于单纯含人骨形成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P<0.05);②通过用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支架组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能力的影响优于平皿组;③结果提示,负载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材料将具有骨传导性的支架与具有生物活性的成骨因子复合,形成复合支架同时具备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佳木斯地区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作者:张淑萍;宣兆博;黄作义;刘英芹;刘擎;王翔宇;吴成吉;杨丽敏;Zeeshan Abbas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通过影响P物质降解等机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探讨性别、高血压病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方法:纳入9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年龄、性别等具有可比性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抗凝后进行DNA抽提,用PCR反应进行扩增,2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光下观察结果,分别计算II、DD型纯合子及ID杂合子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性别及血压分层分析。
      结果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组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伴有高血压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分层及血压正常的阿尔茨海默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关,其中 II 基因型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