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药耐药及相关蛋白基因抗砷作用

    作者:郭淑丽;罗先道;杨丽;狄春红;程建兵;张晓菲;杨磊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I)、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在长期砷暴露的细胞获得对砷的耐受过程中的作用,为抗砷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MK571,在单一水平和联合水平上阻断MDR1和MRP1基因发挥作用,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及半数致死量(IC50);通过原子荧光法(AFS)分别检测给予Vempamil、MK571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抗砷细胞内砷的含量.结果 在2,4,8,16,32,64 μmol/L砷浓度下,给予抑制剂的抗砷细胞生存率分别为(73.5±0.02)%,(54.6±0.07)%,(44.2±0.05)%,(20.5±0.09)%,(13.5±0.1)%,(7.6±0.05)%,明显低于同步对照组的生存率(93.5±0.05)%,(71.5±0.02)%,(49.2±0.03)%,(38.8±0.08)%,(37.6±0.06)%,(19.5±0.04)%.Verapamil作用下IC50为8.8 μmol/L,MK571作用下IC50为6.22 μmol/L;同时给于2种抑制剂时,逆转作用更为明显,IC50为5.23μmol/L;MK571作用下,抗砷细胞内砷含量增加明显,至10 h时砷含量达到大值1.62 ng,明显高出Verapmil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MRP1基因在抗砷细胞获得耐药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儿童食物过敏的口服免疫治疗

    作者:夏尤佳;鲍启萌

    到目前为止,食物过敏治疗尚没有确切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回避过敏原和针对严重过敏反应急诊处理等方法,口服免疫治疗(oral immunotherapy,OIT)作为一种新的食物过敏治疗方法,它能诱导IgE介导的儿童食物过敏的脱敏,但仍不了解诱导耐受的状况能否持续.虽然OIT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并不多见,但不良反应是共同存在的.今后需在严格设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了解OIT治疗后过敏原耐受状况能否维持,并明确耐受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 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青波;徐学武;王宝宁;钟京

    目的 观察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皮质神经元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细胞置常规培养箱内培养;高压氧预处理组(P组),培养细胞行0.35 MPa、2h高压氧预处理,1次/d,连续3d;缺氧处理组(H组),细胞置三气培养箱内培养4h,设置培养条件为95%N2、5% CO2;高压氧预处理加缺氧处理组(PH组),高压氧预处理后行缺氧处理,条件设置同上.四组细胞均在缺氧处理4h后行MTT和彗星(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 C组与H组之间细胞活力和尾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相比,PH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P<0.05),尾矩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复高压氧预处理提高皮质神经元活力,降低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对缺氧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牛血活性肽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李冬利;于洪儒;杨菁;张挺

    目的观察牛血活性肽对小鼠两种不同类型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法和对抗特异性心肌缺氧法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牛血活性肽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和特异性心肌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结论牛血活性肽显著提高缺氧小鼠的耐受力.

  • 小剂量纳洛酮对大鼠吗啡耐受的影响

    作者:郭瑶;孟凌新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大鼠吗啡耐受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纳洛酮组(MN组),每组各10只.M组和MN组每12 h分别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和吗啡10 mg/kg+纳洛酮10 ng/kg,连续7 d,制作大鼠吗啡耐受模型.第1次给药前测定甩尾潜伏期(TFL)作为基础值,以后第1,3,6,9,12,15次给药后30 min测定甩尾潜伏期.以甩尾潜伏期及大镇痛效率(MPE)为指标观察吗啡耐受发生的情况.7 d后取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AG脑组织蛋白激酶A(PKA)染色,比较两组染色情况.结果 反复应用吗啡后,M组和MN组大鼠TFL值和MPE下降的速度不同.MN组与M组比较大鼠TFL值和MPE的下降速度缓慢(P < 0.05).PAG组织PK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组与MN组相比PKA表达增加(P < 0.05).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抑制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

  • 仿生学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朱珉;王璐;谢林;陈刚;陈实

    世界正在进入仿生学时代.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进行仿真学研究,将极大地促进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并揭示其普遍规律.运用仿生学原理在天然模型面前扬其利,避其害,将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崭新的科研思维平台.从仿生角度洞悉并破解移植免疫奥秘将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创新源泉.

    关键词: 仿生学 移植 耐受
  • 阻断协同刺激分子对TGF-β1和PAI-1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源源;赵富玺;刘润花;李拴明;崔克;刘丽华

    目的:探讨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TGF-β1和PAI-1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实验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而正常妊娠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测定TGF-β1和PAI-1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2)实验组蜕膜细胞中TGF-β1和PAI-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信号途径可使母胎界面中的TGF-β1和PAI-1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来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且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 抗原负载的免疫缺陷树突状细胞诱导异种胰岛移植耐受

    作者:赵刚;王芳;王春友

    目的:探讨负载异种MHC抗原的免疫缺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预处理受体对异种胰岛移植的耐受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BALB/c小鼠骨髓干细胞分别诱导分化成熟DC及免疫缺陷DC,负载Wistar大鼠MHC抗原.将上述DC通过尾静脉回输糖尿病小鼠体内,7天后分别将Wistar或SD大鼠胰岛移植于受体鼠肾包膜下.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检测T细胞增殖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对照组胰岛存活时间为8.2±1.1天;成熟DC组胰岛存活时间缩短为6.1±1.1天(P<0.05);免疫缺陷DC组胰岛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为42.3±3.5天(P<0.05).SD大鼠胰岛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与正常受体组无差异.与正常受体鼠相比,成熟DC预处理组的T细胞增殖反应强烈,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免疫缺陷DC预处理组的T细胞增殖反应微弱,且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负载异种MHC抗原的免疫缺陷型DC预处理受体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以及Th1/Th2细胞因子的低表达,从而有效延长异种胰岛存活时间.

  • 肝脾细胞输注在异种移植中的耐受诱导

    作者:唐天华;姜国胜;姜枫勤;张玉昆;任海全;李鸿;孙金凤

    目的:观察肝脾细胞输注诱导异种胰岛移植的免疫耐受性.方法:采用STZ制备BALB/C小鼠糖尿病模型,经尾静脉注射供体猪肝细胞和/或脾细胞3次后,腹腔内注射法进行猪胰腺细胞移植.测定血糖浓度变化,观察小鼠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时间.选择常规方法测定小鼠移植后NK细胞活性变化,T细胞亚群和B细胞体外抗体形成实验.结果:肝脾细胞联合胰岛移植组血糖在移植后20d内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与同期其他各实验组的血糖有明显差异(P<0.05).于35~45d内出现移植物功能丧失.NK细胞杀伤活性移植后肝脾细胞联合胰岛移植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其他各实验组的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T细胞亚群亦与NK细胞杀伤活性一样出现同样变化.脾脏B细胞体外溶血功能均增强(P<0.05).结论:少量多次供体肝细胞和脾细胞提前输注可以诱导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免疫耐受性.

    关键词: 诱导 胰岛 耐受
  •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患者留置尿管耐受的影响

    作者:傅玉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在全身麻醉前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宣教,麻醉苏醒期给予人文关怀,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护理.采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麻醉清醒后耐受率、焦虑的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苏醒后耐受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后6h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达97%,对照组满意度89%,干预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尿管留置期间的耐受性和满意度.

  • 提高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患者对导尿管耐受性的护理研究与效果

    作者:冯锦芳;谭秋华;聂芳;蔡青

    目的 探讨提高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患者对导尿管耐受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手术日单双将116例MPCNL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日手术者,52例)和对照组(双日手术者,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认知行为干预及术后运用分散注意力方法控制尿道刺激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72 h对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及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分值.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72 h对留置尿管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CNL患者对尿管刺激应激是完全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去降低应激水平,提高患者对留置导尿管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子宫颈癌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耐受机制

    作者:张莉;张凡

    目的:探讨调强及盆野放疗对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晚期患者75例,妇科门诊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成实验组37例(调强放疗)和对照组38例(盆野照射放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盆腔 CT、彩色 B 型超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对病理活检标本进行检测 CD133、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放疗3个月实验组完全缓解率(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 CR+部分缓解率(P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并发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②CD133阳性表达率为66.7%(50/75),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外层5~6层细胞(即肿瘤浸润前沿),而中央区阳性细胞较少且分散;Gli1阳性表达率为70.7%(53/75),阳性细胞围绕新生血管周围较为明显,浸润前沿分布较为分散且呈弱表达。 CD133阳性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放疗耐受相关,在中低分化、宫旁浸润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Gli1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盆腔肿大淋巴结、放疗耐受相关,在直径>4 cm、存在盆腔肿大淋巴结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CD133、Gli1阳性表达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存在直线正相关(r =0.5631,P<0.05)。结论①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应用于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盆腔放疗,远期并发症较少。②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存在干细胞标记物 CD133、Gli1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相关,且可能是其放疗耐受的主要因素。

  • 细胞分泌的囊状小体exosomes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亚娜;范华骅;高峰

    有多种细胞都能分泌一种被称为exosomes的小囊泡,这些囊泡由细胞内的内吞小体出泡产生,它包裹着特殊的蛋白质,在信息传递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免疫系统中,exosomes能够将外来抗原传递给T细胞,并且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exosomes作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手段,可以应用在肿瘤治疗和免疫耐受等方面.

  • 不同成熟阶段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功能

    作者:张临友;杨鹏;杨宝峰

    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能够诱导免疫耐受,处于不同成熟阶段不同活化条件下的DC激活T细胞的能力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原性.非成熟DC(i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维持外周耐受,而成熟DC(m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刺激效应性T细胞,因此外染色体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诱导CD4+CD25+自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免疫识别

    作者:刘燕明;罗晶

    CD4+ CD25+ 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对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极为重要,了解其发育途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用价值.近一些证据表明在胸腺内nTreg的发育可能由不同于常规CD4+ T细胞发育的免疫受体刺激类型诱导,存在特殊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这提示CD4+T细胞的不同免疫识别类型或机制在T细胞分化或免疫功能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并为深入理解复杂的免疫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观念.

  • 卡铂和KN-93可抑制胶质瘤和黑色素瘤对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耐受

    作者:杨宝峰;杨世杰

    目的 研究调控肿瘤细胞对Fas诱导细胞凋亡耐受的分子机制,探求神经胶质瘤和黑色素瘤中能克服FasL或CH-11耐受的机制.方法 检测16个肿瘤细胞株对CH-11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然后选取2个敏感的和2个耐受的肿瘤细胞株,分析它们的Fas介导的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用CaMKⅡ抑制物KN-93和化疗药物卡铂处理耐受细胞并检测它们对CH-11耐受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敏感肿瘤细胞中,细胞凋亡起始的caspase-8向DISC募集,caspase-8在DISC中被激活,产生其活性形式,从而激活死亡信号转导途径下游的效应蛋白酶,如caspase-3和DNA断裂因子45.在CH-11耐受细胞中,DISC中发现了c-FLIP蛋白,从而抑制caspase-8裂解.在耐受细胞中,c-FLIP蛋白表达和磷酸化、CaMKⅡ酶的活性均增高.用KN-93和卡铂对耐受细胞处理,减少了c-FLIP蛋白的表达,抑制c-FLIP的磷酸化,恢复了CH-11的敏感性.结论 KN-93和卡铂抑制肿瘤细胞c-FLIP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修复CH-11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组合治疗策略.

  • 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27、72、73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联系

    作者:王峰;牛丕业;杨晓波;白云;邬堂春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水平与肺癌之间的联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52例肺癌患者和31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72、73的表达水平. [结果] 肺癌患者HSP27、72、7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9±3.5、18.0±3.8、19.5±9.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9±7.4、20.0±8.6、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27与HSP72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为0.6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淋巴细胞HSP27、73表达水平的升高,发生肺癌的风险不断降低(HSP27 OR=0.936,95%CI:0.893~0.982,P=0.006:HSP73 OR=0.969,95%CI:0.947~0.991,P=0.006).[结论]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 乐果亚急性染毒诱导大鼠耐受以及对大鼠脑组织M受体的影响

    作者:孙运光;周志俊;胡云平;陈嘉;金泰廙

    [目的] 通过连续低剂量乐果染毒,建立大鼠对乐果的耐受模型,然后再用高剂量乐果激发染毒,观察激发染毒后大鼠全血胆碱酯酶和脑组织中M受体的变化,以了解耐受的生理病理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首先对各染毒组连续14 d皮下注射25 mg/kg乐果,然后将染毒动物分别给以生理盐水、50 mg/kg、100 mg/kg乐果激发.实验过程中系统记录动物的中毒症状,采集尾静脉血检测胆碱酯酶活性.激发24 h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定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M1、M2亚型密度、亲和力,并作电镜检查.[结果] 低剂量诱导染毒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持续下降,到第12天时接近低值,激发染毒后,大鼠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不明显,生理盐水激发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有一定恢复.不同剂量激发的动物脑组织中M1、M2受体的密度和亲和力差别经检验仅M1受体密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电镜检查发现高剂量激发组动物有典型神经元坏死.[结论] 耐受动物可以抵抗更高剂量的乐果染毒而不出现明显的有机磷急性中毒症状,说明耐受动物有了保护能力.但是电镜下观察到脑神经元的典型坏死,提示耐受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危害.

  • 细菌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

    作者:栾洁;周炳荣;丁惠;戚中田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细胞内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敏感组以LPS(2 μg)合并半乳糖胺(D-GalN)直接攻击;耐受组预先以LPS(0.1 μg)注射,再在不同耐受时间点(3 h、1 d、2 d、7 d)以LPS(2 μg)/D-GalN联合攻击.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GalN或LPS(0.1 μg);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信号分子在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可显著诱导敏感组小鼠肝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4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而在LPS预处理的耐受组,TLR-4 mRNA和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1);耐受组中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比敏感组明显低(P<0.01).但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水平则不受LPS预处理的影响.NF-κB组分分析显示,敏感组IκB的降解明显高于耐受组;耐受组的p65亚基表达显著降低,而p50亚基表达升高.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使NF-κB的p65亚基表达下调、p50亚基表达升高和抑制IκB的降解,而TLR-4和IRAK-I的表达下调是诱导产生内毒素耐受性的重要因素.

  • ICAM-1参与脂多糖刺激引起蜕膜细胞应激状态的机制研究

    作者:姬萌霞;林羿;狄静芳;秦晓黎;赵晓明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参与脂多糖(LPS)刺激引起蜕膜细胞应激状态的机制,本研究采用LPS刺激和联合阻断ICAM-1及其受体LFA-1(CD11a/CD18,α1β1整合素)的策略,观察小鼠蜕膜LFA-1+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相对数量的改变,并检测胚胎吸收率的相应变化.LPS刺激可使小鼠胚胎丢失率显著增高,而采用中和抗体抑制ICAM-1/LFA-1通路则可基本消除这一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LPS可使小鼠蜕膜LFA-1+细胞相对数量显著增多,调节性T细胞相对数量显著减少.相反,抑制ICAM-1/LFA-1可消除上述LPS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提示,LPS刺激可激活ICAM-1/LFA-1信息通路,减少蜕膜Treg细胞的相对数量,并导致小鼠母-胎间免疫耐受失衡而发生流产.

150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