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중화실험안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160
  • 国内刊号: 11-598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3
  • 曾用名: 眼科研究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丽娅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对猪眼角膜表面特征的影响

    作者:魏升升;王雁;王璐;吴迪;祖培培;张慧

    背景 飞秒激光技术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已日渐成熟,其术后角膜基质床表面的形态特点值得关注. 目的 观察并分析飞秒激光光爆破作用对角膜基质表面的影响及特点,探究不同能量的激光脉冲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中对角膜基质床表面显微结构的影响,并与机械性角膜板层刀手术后角膜基质床结构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125、155、195 nJ脉冲能量的Visu Max飞秒激光和Moria-M2角膜板层刀对16只新鲜猪眼球进行光爆破及角膜瓣的制作,每组4只眼.术后用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后角膜基质床表面的显微结构特点,对飞秒激光和Moria-M2角膜板层刀制瓣后角膜基质床表面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发生光爆破作用处的角膜组织被汽化,产生光滑的表面,气泡之间可见残留的组织间桥.125 nJ脉冲能量飞秒激光制瓣组表面光滑,可见散在的组织间桥.155nJ脉冲能量飞秒激光制瓣组角膜表面光滑,无组织间桥和机械性损伤.195 nJ脉冲能量飞秒激光制瓣组角膜表面可见大量组织间桥和机械性划痕,并可见较大气泡引起的圆形和椭圆形凹痕.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的侧切部位组织排列规则,边缘清晰、锐利,周围组织接近正常;机械性角膜板层刀制瓣组角膜基质床表面可见大量翘起的纤维组织,表面组织卷曲,排列不规则,侧切边缘呈钝角,并有纵行划痕.结论 与机械性角膜板层刀制瓣法比较,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角膜基质床表面的结构更规则,角膜表面更光滑,飞秒激光制瓣法选择155 nJ的脉冲能量为适宜.

  • Bevacizumab对兔去上皮瓣微型角膜刀法角膜上皮瓣下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影响

    作者:李婧;沈政伟;李德忠;叶娅;姜黎;尹禾;薛林平

    背景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是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均参与haze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bevacizumab除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外,还可加快角膜上皮基底膜形成,但目前bevacizumab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haze的产生是否有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bevacizumab对兔去上皮瓣微型角膜刀法角膜上皮瓣下原位磨镶术(Off-flap Epi-LASIK)术后术区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普通级健康青紫蓝兔均行右眼Off-flap Epi-LASIK手术,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只.术后10 min,2个组兔眼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 2.5 mg(0.1 ml),其中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兔眼于术后4d再次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 2.5 mg(0.1 ml).生理盐水组兔眼术后以同样的方法给予0.1ml生理盐水;另选2只正常兔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haze程度并参照SundarRayde的标准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4周取4只兔眼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TGF-β1、α-SMA的表达. 结果 术后3个组兔眼角膜上皮均于术后4~5d完全愈合.术后1周、4周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兔眼haze积分值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角膜纤维化反应少,角膜创伤愈合比生理盐水组快.术后1周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角膜基质层TGF-β1的表达量分别为(49.8±2.1)PU和(38.6±4.4) PU,4周时分别为(37.7±4.8) PU和(28.3±3.5)PU,各时间点间TGF-β1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65.1±5.3) PU和(51.6±2.2) 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角膜基质层α-SMA的表达量分别为(67.2±10.0) PU和(32.7±3.1)PU,4周时分别为(34.2±5.7) PU和(22.8±3.0) PU,各时间点间α-SM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87.8±7.7) PU和(59.4±5.6) 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间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角膜基质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碘酸希夫染色表明,术后早期bevacizumab单次注射组和bevacizumab重复注射组角膜基底膜比生理盐水组连续和完整. 结论 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能下调Off-flap Epi-LASIK术后兔眼早期角膜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水平,减少haze的形成.

  • M2丙酮酸激酶、Akt、缺氧诱导因子-1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范真;赵桂秋;赵超;高昂;王谦;徐强;林红;孙为荣

    背景 研究发现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已成为多种肿瘤组织的一种新型标志物,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M2-PK的表达及PI3 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C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M2-PK在C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M2-PK、Akt、HIF-1三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1992-2012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的CM标本30例和眼睑色素痣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2-PK、Akt、HIF-1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对M2-PK、Akt、HIF-1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对M2-PK、Akt、HIF-1在不同细胞类型的CM中、不同大小CM中及不同巩膜浸润情况CM组织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M2-PK、Akt、HIF-1在CM与眼睑色素痣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评估M2-PK、Akt、HIF-1在CM中表达的关联性. 结果 M2-PK、Akt在CM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 (22/30)和80%(24/30),在眼睑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 (12/30)和47% (14/30),二者在CM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眼睑色素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87,P=0.009;x2 =7.177,P=0.007);HIF-1在CM中和在眼睑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 (21/30)和50%(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00,P=0.114).M2-PK在梭形细胞型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8/14),在类上皮细胞型CM中为87% (7/8),在混合细胞型CM中为87%(7/8),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7,P=0.172).M2-PK在小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 (4/9),中等CM为85% (11/13),大CM为87% (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08,P=0.064).M2-PK在未浸润巩膜和浸润巩膜的C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14)、94% (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08,P=0.007).在CM中M2-PK与Akt、M2-PK与HIF-1、Akt与HIF-1的阳性表达均有关联(x2=12.315,P=0.000;x2 =17.175,P=0.000;x2=10.159,P=0.001),列联系数分别为0.539、0.603、0.503. 结论 M2-PK在CM细胞的增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和激活可能与PI3K/Akt-HIF-1通路有关.

  • Claudin-23在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的差异表达

    作者:李静;肖伟;李士清;郭凯;蔡萌;陈晓云;黄娟;罗燕

    背景 多种claudin亚型与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密切相关,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导致多种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发生.Claudin-2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claudin亚型,研究其在视网膜中的定位、表达及其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关系对相关病变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的动态表达变化. 方法 将生后第7天(P7)的SPF级C57 BL/6J乳鼠与母鼠放入含氧体积分数为75%±3%的密闭饲养箱中饲养5d建立小鼠OIR模型,用50 g/L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行小鼠眶后注射并行全视网膜铺片,检测成模后缺氧小鼠的视网膜血管情况并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12、P17和P25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laudin-23 mRNA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动态表达;制备P7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claudin-23在正常对照组和OIR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OIR模型组P17小鼠全视网膜铺片可见视网膜大血管迂曲、扩张,后极部视网膜出现无灌注区,周边部血管网状结构紊乱或消失,出现大量病理性新生血管.正常对照组小鼠随着日龄的增加,视网膜中claudin-23 mRNA的表达量增加缓慢,P25时的表达量是P7时的2.3倍,蛋白表达则先增加后减少,在P12出现高峰;OIR模型组小鼠随日龄的增加claudin-2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快速增加,claudin-23mRNA在P25的表达量较P7增加12.5倍.正常P7小鼠与OIR模型组P7小鼠claudin-2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IR模型组P12、P17和P25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5时,claudin-2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claudin-23主要分布于内核层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OIR模型组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表达明显增强,两组claudin-23与血管标志物Isolectin B4均无共定位.结论 OIR模型鼠claudin-23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明显上调,claudin-23的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细胞而不是血管内皮细胞.

  •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P25激酶活性与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张金金;盛迅伦;任英华;容维宁;李慧平;刘雅妮

    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途径,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目的 探讨Cdk5/P25激酶活性在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RCS变性大鼠及RCS-rdy+正常对照大鼠各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亚分至出生后17、25、35 d组,每亚组各6只大鼠.各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直接处死后摘除眼球,并取视网膜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35、P25蛋白的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光谱法测定两组不同日龄大鼠视网膜组织吸光度(A340)峰值的变化,定量分析各组Cdk5/P25激酶的活性. 结果 P3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3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48、1.23±0.1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1.43±0.13和0.9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28,P<0.05);P2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及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但在25日龄和35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340)为0.300±0.003、0.230±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40±0.004和0.07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77.51,P<0.01);Cdk5蛋白在各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RCS-rdy+大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0.19、1.62,P>0.05);17日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25日龄和35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分别为0.0058±0.0005、0.0056±0.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038±0.0003和0.0032±0.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7、5.97,P<0.01);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RCS-rdy+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3.17,P<0.05). 结论 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S/P25激酶活性与P25蛋白表达水平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P25表达增加可能诱导Cdk5/P25激酶活性升高,并通过磷酸化其作用底物引起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

  •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矫正中低度近视对人眼单色光波前像差和对比度视力的影响

    作者:常枫;沈政伟;陈云辉;李梅;周和政

    背景 硬性透氧性(RGP)角膜接触镜作为一种新兴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已广泛使用,但是否会引起眼球光学系统的改变从而对视觉质量产生影响尚不确定. 目的 评价和比较采用RGP角膜接触镜矫正与采用框架眼镜矫正后中低度近视眼视觉质量改善的效果. 方法 纳入35例68眼中低度近视患者,比较配戴框架眼镜和配戴RGP角膜接触镜3个月后受试眼的波阵面像差和明环境、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10%、30%、40%、52%、76%、92%)下视力的差异. 结果 受试眼配戴RGP角膜接触镜后平均佳矫正视力(BCVA)为1.26±0.03,优于配戴框架眼镜的0.9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6,P=0.000).受试眼配戴RGP角膜接触镜后的总高阶像差较配戴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3,P=0.000),其中以3~4阶像差下降为主(RMS3:t=4.656,P=0.000;RMS4:t=3.929,P=0.000),而RGP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受试眼5~6阶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MSS:t=1.766,P=0.083;RMS6:t=1.150,P=0.256).在明环境、暗环境中,受试眼在不同对比度下配戴RGP角膜接触镜的视力均明显好于配戴框架眼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随着视标对比度的下降,视力随之下降,但在相同矫正方式和对比度下,受试眼在明环境下与暗环境下的视力值均非常接近.结论 中低度近视患者配戴RGP角膜接触镜的视觉质量好于配戴框架眼镜.

  • 手法扩张后不同瞳孔直径对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婷;刘军彩;王姝婷;史伟云

    背景 瞳孔闭锁增加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难度,瞳孔扩张不当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探索合适的瞳孔扩张直径和方法对提高手术疗效十分重要. 目的 评价手法扩张瞳孔术对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瞳孔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诊治的陈旧性葡萄膜炎致瞳孔闭锁或膜闭并发性白内障患者30例38眼,对患眼行手法扩张瞳孔术治疗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按照患眼术中瞳孔扩张的大小分为瞳孔扩大≥6.0mm组15眼和瞳孔扩大4.5 ~5.5 mm组23眼,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手术中首先撕除瞳孔区机化膜,然后应用23G眼科显微剪对瞳孔领的机化纤维条带做均匀锯齿状剪开,左右手虹膜拉钩多点扩张瞳孔.手术后局部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局部应用扩张瞳孔药物.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不同瞳孔直径对术眼视力、并发症、畏光症状、眼压等情况的影响. 结果 瞳孔扩大≥6.0 mm组手术中扩张瞳孔至(6.9±0.4) mm,瞳孔扩大4.5 ~5.5 mm组扩张瞳孔至(5.1±0.3)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00,P=0.000).术后3个月瞳孔扩大≥6.0 mm组瞳孔直径为(4.9±0.4) mm,瞳孔缘有不同程度的撕裂口;瞳孔扩大4.5~5.5 mm组瞳孔直径为(3.5±0.5)mm,瞳孔缘撕裂口少见,2个组瞳孔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0,P=0.000).瞳孔扩大≥6.0mm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者11眼,明显高于瞳孔扩大4.5 ~5.5 mm组的6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0,P=0.005).瞳孔扩大≥6.0 mm组主观畏光感为2~3级者12眼,瞳孔扩大4.5~5.Smm组者仅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40,P=0.000).瞳孔扩大≥6.0 mm组术中虹膜出血者7眼,明显高于瞳孔扩大4.5 ~5.5 mm组的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0,P=0.030).术后3个月2个组患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 陈旧性葡萄膜炎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患眼手术中可采用均匀松解、扩张瞳孔的方法,瞳孔扩张直径不超过5.5 mm时可获得满意的近似生理性瞳孔,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对眼表的影响

    作者:张振佳;王丽娅;王静;余晓菲

    背景 射频温控热凝术是目前普遍认同的治疗三叉神经痛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微创伤性神经损毁疗法.眼表的大多数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三叉神经眼支,对维持眼表功能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三叉神经痛患者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后对眼表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术后眼表感觉和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28例28眼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术前1d、术后3d、术后1个月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角膜知觉敏感度检查、泪液分泌试验I(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均以未行手术侧的眼作为对照. 结果 术前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组与对照组的角膜知觉敏感度、泪液分泌量、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11、-1.119、-0.428、-0.378、-0.854,P=0.131、0.263、0.669、0.705、0.393).术后3d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组与对照组相比BUT无明显变化,泪液分泌量稍有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数量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20、-0.315、-1.732,P=0.535、0.753、0.083);角膜知觉敏感度相比下降,上皮下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8、-2.813,P=0.007、0.005).术后1个月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组与对照组的角膜知觉敏感度、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88、-2.373、-3.311、-2.535,P=0.000、0.018、0.001、0.011).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组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与术前相比明显稀疏、纤细、连续性差;部分患者可见树突状细胞浸润.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术后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量下降,可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角膜知觉敏感性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术后应给予干预和治疗.

  •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眼压的影响

    作者:张庆生;王欣;王忠海;张绍忠;王林;许文鑫

    背景 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术眼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其长期应用后对眼压影响的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质量分数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视患者1552例1552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者321眼,行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SBK)者608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者62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1个月.术前及术后1、2、3、4周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根据眼压升高的幅度分为<5 mmHg(1 mmHg=0.133 kPa)、5~15 mmHg和>15 mmHg三种糖皮质激素反应.术后发现眼压升高及眼压恢复正常1个月时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进行视盘参数的检测和观察,并进行比较. 结果 纳入的1552眼中,术后1个月内眼压升高者47眼,其中行LASIK者用药后眼压升高者占3.12%(10/321),行SBK者占3.29%(20/608),行FS-LASIK者占2.73%(17/623),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P>0.05).停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术眼眼压降至正常水平,仅1眼出现轻度反弹,视力无下降.术后眼压升高与眼压恢复后1个月时,受检眼的盘沿面积分别为(1.65±0.44) mm2和(1.66±0.44) mm2,盘沿容积分别为(0.40±0.09) mm3和(0.39±0.08)mm3,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0.28±0.08) mm和(0.29±0.0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1、0.48,P>0.05). 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导致的眼压升高为可逆性,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 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

    作者:孙靖;梁四妥;田芳;张红

    背景 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后恢复良好视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对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 目的 对比分析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两种生物测量方法测算的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结果,并对比不同IOL屈光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28例41眼,术前分别用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患眼的生物参数,并根据SRK-Ⅱ、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 1公式分别计算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的IOL屈光度的结果,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评价预测的精确性.结果 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93=2.4) mm和(28.7±2.4) mm,前房深度分别为(3.3±0.4) mm和(2.9±0.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而IOL Master与手动角膜曲率计测得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7±1.7)D和(44.7±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时,SRK/T、Haigis公式较准确;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时,Holladay 1、Hoffer Q、Haigis公式较准确,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较为接近. 结论 对于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SRK/T、Haigis公式;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Holladay 1、Hoffer Q、Haigis公式.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女性携带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

    作者:张译心;戴艳丽;巩琰;黄厚斌;魏世辉

    背景 研究表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女性基因携带者眼底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有不同程度的增厚,但目前对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却不清楚.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LHON女性携带者RNFLT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的经mtDNA检测确诊的来自5个家系的5例女性LHON患者及来自16个家系的18例女性携带者,并收集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5人25眼.所有入选者均行一般眼科检查和OCT检查,OCT扫描程序选择“视盘容积200×200”和“黄斑容积200×200”.记录视盘360°平均RNFLT、4个象限RNFLT、黄斑容积平均厚度及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栅格9个子区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统计分析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和患者的差别.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HON女性携带者内子区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46、0.024、0.008),而黄斑容积平均厚度,中心子区和外子区颢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象限RNF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2、0.051、0.238、0.663、0.110、0.104、0.419、0.371、0.158、0.063、0.563).与LHON女性携带者相比,LHON女性患者除中心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鼻侧象限RNF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8、0.580)外,黄斑容积平均厚度,内子区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外子区颢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颞侧、上方、下方象限RNFLT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7、0.002、0.002、0.000、0.000、0.040、0.000、0.016、0.000、0.000).结论 LHON女性携带者视盘周围RNFLT正常,但黄斑4个内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中心子区和4个外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正常.本研究首次发现LHON女性基因携带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异常,提示LHON黄斑部病变早于RNFLT的变化.

  • 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调节微波动的对比研究

    作者:刁凯;徐菁菁;郑志利;保金华;陈浩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近视儿童近距离用眼后表现出调节反应减少,调节滞后增加和调节微波动,与近视的形成和发生密切相关,但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的 对比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近距离阅读状态下调节微波动的差异,探讨其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可能联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8 ~12周岁学龄儿童89例,其中正视者47例,近视者42例.应用综合验光仪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小瞳孔下规范主觉验光,并检查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觉,用Grand Seiko WAM5500型红外验光仪测量阅读距离为25 cm及40 cm时两组受试者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而组内不同阅读距离时调节微波动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当阅读距离为25 cm时,正视组受试者的调节反应为(2.67±0.31)D,大于近视组受试者的(2.31±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0,P=0.000);阅读距离为40 cm时,正视组受试者的调节反应为(1.70±0.23)D,也大于近视组的(1.49±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0,P=0.000).阅读距离为25 cm时,近视组的调节微波动明显大于正视组的(0.26±0.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02);阅读距离为40 cm时,近视组的调节微波动为(0.27±0.10)D,大于正视组的(0.24±0.09)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阅读距离为25 cm时近视组受试者的调节微波动明显高于40 cm的调节微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0,P=0.000),而正视组在这2个距离的调节微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结论 随着调节反应的增大,近视儿童较正视儿童的调节滞后量增加,调节微波动增大.

  •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Orbscan Ⅱz角膜地形图研究

    作者:赵武校;刘伟民

    背景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眼部形态学特征已成为弱视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此类患者双眼间的角膜形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尚不明确.角膜地形图是角膜无创性活体检查的主要工具,有助于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纳入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0例,按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分为弱视眼组和对侧眼组.使用Orbscan Ⅱz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检测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数据,包括角膜前表面Diff值、后表面Diff值、模拟K值、角膜强屈光力子午线轴向(Kmax)、中央角膜厚度(CCT)、Kappa角等指标,并将所得数据分别归入弱视眼组和对侧眼组.采用配对t检验对弱视眼组与对侧眼组检测指标数据资料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积矩线性相关分析法及一元线性回归法对2个组间各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弱视眼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11±0.006)mm,后表面Diff值为(0.031±0.012) mm,模拟K值为(1.8±1.1)D,JCC轴向为(77±80)°,J0为(-0.17±0.72)D,J45为(-0.16±0.79)D,CCT为(551±37)μm,Kappa角为(6.4±1.4)°;而对侧眼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11±0.017)mm,后表面Diff值为(0.026±0.008) mm,模拟K值为(1.1±0.6)D,JCC轴向为(100±80)°,J0为(0.02±0.41)D,J45为(0.13±0.48)D,CCT为(551±31)μm,Kappa角为(4.9±1.2)°.两组间的角膜后表面Diff值、模拟K值和Kappa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1,P=0.005;t=-4.317,P=0.000;t=-4.571,P=0.000).两组间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r=0.444)和J0值(r=0.383)呈微弱正相关,后表面Diff值(r=0.600)和模拟K值(r=0.479)呈中度正相关,CCT值均呈明显正相关(r=0.948,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弱视眼与对侧眼间角膜前表面Diff值的回归方程为Y=-0.005+1.392X(R2=0.197,F=6.858,P=0.014),后表面Diff值的回归方程为Y=-0.013+0.421x (R2 =0.360,F=15.761,P=0.000),模拟K值的回归方程为Y=0.616+0.27X(R2 =0.230,F=8.348,P=0.007),J0的回归方程为Y=0.060+0.219X(R2 =0.147,F=4.814,P=0.037),CCT的回归方程为Y=108.289+0.804X(R2=0.899,F=250.293,P=0.000).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与对侧眼在角膜形态学参数上存在明显差异.

  • 新型三维眼前节分析仪Sirius和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眼前节参数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真;黄锦海;成拾明;冯一帆;王勤美

    背景 新型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是结合单Scheimpflug成像与Placido盘的原理用于观察眼前节结构的设备,已用于眼科临床,但目前尚缺乏其与Pentacam系统重复性和一致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新型三维眼前节分析仪Sirius与Pentacam系统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ACD)及前房容积(ACV)的重复性、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5-7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LASIK术后的患者35例35眼,分别应用Sirius和Pentacam系统对受试眼的平坦子午线角膜曲率(Kf)值、陡峭子午线角膜曲率(Ks)值,平均SimK(Km)值,角膜薄点厚度(TCT)及位置,中央ACD及ACV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Sirius和Pentacam测量LASIK术后患者眼前节参数具有高度的重复性,除角膜薄点的位置坐标(X,Y)外,其他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和克隆巴赫系数(CoA)均大于0.90.测量角膜曲率Kf、Ks时,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3、-1.750,P>0.05).Sirius测量的Km值为(39.14±1.95)D,高于Pentacam测量的(39.05±1.91)D,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2,P=0.001).Sirius测量的TCT为(457.6±40.9)μm,明显低于Pentacam测量的(465.4±37.5)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9,P<0.001),二者的测量值呈明显正相关(r=0.988,P<0.001),Bland-Altman分析的TCT 95%可信区间(CI)为-21 ~6 μm.两种测量系统测得的角膜薄点定位X、Y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2、-5.696,P<0.001),但二者的相关性均一般(r=0.751、0.775,P<0.001),95%Cl亦较宽(-0.36 ~0.17 mm,-0.35~0.12mm).两种测量方法测量ACD和AC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03、-7.378,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测量的ACD结果一致性较好,95%CI为-0.02 ~0.12 mm,而测量ACV时二者的结果一致性欠佳,95%CI为-27.70~6.20 mm3. 结论 Sirius和Pentacam测量LASIK术后眼前房参数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此外两种方法测量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和ACD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在临床上可以接受,二者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但在测量角膜薄点位置及ACV时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临床上相互替代使用时需谨慎.

  • 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海英;赵堪兴

    背景 正常的双眼视功能有赖于调节、集合等眼动参数的相互协调,屈光参差眼由于物像不等等因素的存在,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相应变化,了解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变化有助于确定屈光参差的合理矫治方案. 目的 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影响. 方法 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和天津职业大学验光配镜中心就诊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70例,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1.0 D,矫正视力≥0.8,排除有各种显性斜视、屈光间质混浊、眼底疾病、眼外伤、眼手术史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受试者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程度的不同分为低度屈光参差组和中高度屈光参差组,低度屈光参差组为1.0D≤双眼等效球镜差<2.5D,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差≥2.5 D.同期选取双眼等效球镜差<1.0D的患者35例作为无屈光参差组.所有受试者完全矫正屈光参差后检查双眼视功能参数,包括综合验光仪检查、Worth四点检查法评价双眼视功能、远近距水平眼位测量检测调节力、融合交叉圆柱镜(FCC)法测量调节功能、旋转棱镜法测量集合功能、立体视检查图测定立体视.结果 所有受试者屈光参差完全矫正后显示,无屈光参差组Worth四点检查的检出率为94.3%,低度屈光参差组为80.0%,中高度屈光参差组为60.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37,P<0.05),其中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四点的检出率低于无屈光参差组和低度屈光参差组,而五点的检出率高于无屈光参差组和低度屈光参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间远距离水平隐斜度的正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89,P=0.344);3个组近距离水平隐斜度的正常检出率分别为65.7%、42.9%及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5,P<0.05).无屈光参差组、低度屈光参差组和中高度屈光参差组立体视的正常检出率分别为91.4%、77.1%和54.3%,呈现出依次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63,P=0.002),其中无屈光参差组与低度屈光参差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96,P>0.05),无屈光参差组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08,P<0.05).与无屈光参差组比较,中高度屈光参差组远距离水平隐斜视、调节集合/调节(AC/A)值、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调节幅度、双眼调节滞后量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光参差全矫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立体视、Worth四点及近距离眼位的正常检出率下降,其余双眼视功能参数正常.

  •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形态的分析

    作者:刘小力;张顺华

    背景 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了解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及视盘形态特征对于鉴别近视与青光眼造成的RNFL与视盘改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近视眼RNFLT和视盘形态特征及其与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纯近视患者168例168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0.25~-2.75 D)、中度近视组(SE:-3.0~-5.75 D)和高度近视组(SE:-6.0~-12.0 D),3个组患者年龄匹配,但SE和眼轴长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E:F=302.630,P=0.000;眼轴长度:F=166.410,JP=0.000).选择OCTOPUS101型自动视野计的tG2程序检查受试眼视野,无视野缺损的眼纳入研究.应用GDxVCC测量受试眼的RNFLT,应用HRT-Ⅱ检测受试眼的视盘形态和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个组间测量参数的差别,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采用多元回归法检测屈光度与RNFL相关参数间及视盘相关参数间的关系. 结果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RNFLT总平均值、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标准差、眼间对称性检测值均逐渐下降,低、中、高度近视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93、7.127、3.874、4.098、3.128,P<0.05),其中高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比较,RNFLT总平均值、颞上方平均值、标准差、眼间对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334、4.526、4.586、20.679、P<0.05),高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以及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比较眼间对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225、10.035,P<0.05).3个组间神经纤维指数(N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9,P=0.17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比较,视杯容积、杯盘直径比值、平均视杯深度和大视杯深度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603,P=0.011;q=2.105,P=0.037;q=2.825,P=0.006;q=2.495,P=0.014).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平均视杯深度和高度变异轮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62,P=0.013;q=2.203,P=0.030).RNFLT总平均值、颞上平均值、颞下平均值、标准差、眼间对称性均随着近视度的增加而变薄(β=0.441,t=6.329,P=0.000;β=0.471,t=6.880,P=0.000;β=0.339,t =4.641,P=0.000;β=0.389,t=5.445,P=0.000;β=0.338,t=4.621,P=0.000).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大视杯深度3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91、4.933、3.357,P<0.05),其中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比较,视杯容积、杯盘直径比、平均视杯深度、大视杯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平均杯深、变异轮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盘沿面积、盘沿容积、高度变异轮廓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β=0.195,t=-2.565,P=0.011;β=0.199,t=-2.611,P=0.010;β=0.177,t=-2.311,P=0.022),平均视杯深度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β=0.153,t=1.997,P=0.047). 结论 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近视眼上方RNFLT、下方RNFLT均变薄,盘沿容积加大,视杯深度减少.对中度、高度近视眼通过GDxVCC获得的RNFL数据以及通过HRTⅡ获得的视盘参数进行分析和对早期青光眼患者进行诊断时均应考虑近视度数的影响.

  • 活性染色剂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特性

    作者:李涛

    近年来新兴的应用活性染色剂的玻璃体切割术又叫染色玻璃体切割术.染色玻璃体切割术的特点是使用活性染色剂或者结晶使玻璃体切割术中无色或者透明的眼底结构,如内界膜等可视化,使手术过程更为简便.现临床应用的常见染色剂主要有曲安奈德(TA)、吲哚青绿、锥虫蓝、亮蓝等.因各种染色剂基本特性各异,染色性质各有不同,应用范围各异.就活性染色剂的临床应用特性、不良反应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静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可以引起不可逆的严重视力损害.目前对湿性AMD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而对于干性AMD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干性AMD在后期可以进展为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或地图样萎缩(GA),从而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防止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损伤方面,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血浆置换以及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有望对干性AM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就干性AM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合并贫血一例

    作者:谭美华;陈建苏;刘引;招志毅

    患者,女,38岁,左眼视力下降1d就诊.3 d前头部不慎撞至桌角,当时神志清、无视物模糊,未曾处理 入院前1 d自觉左眼视力明显下降,无疼痛、虹视、恶心、呕吐等症状,次日晨起后左眼视物不见.患者有贫血病史30年,曾行胆囊切除术和部分肝切除术,既往有全身多处骨折史、肾结石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眼部外伤史.眼部体征:视力右眼1.0,左眼颞上光感(+),眼压18 mrnHg(1 mmHg=0.133 kPa).右眼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晶状体透明,瞳孔4 mm×4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玻璃体轻度积血、混浊,视盘边界不清,充血、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及其分支高度迂曲、扩张,静脉旁见大量散在点片状出血,全视网膜苍白、水肿,后极部黄斑区见大片视网膜前出血,可见液平面(图1)

    关键词:
  • 进一步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行涛;董子献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术前检查流程、术中操作以及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的逐渐规范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效果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在获得良好视力矫正的基础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也更趋于理想.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与提高医师的手术操作技术、改善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等因素有关.全面分析目前国内角膜屈光手术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对于推动该手术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一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视紫红质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陈雪娟;高翔;赵晨;赵堪兴

    背景 视紫红质(RHO)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常见的致病基因,错误折叠的RHO突变型蛋白积聚在内质网从而引起内质网应激(ERS)是其引起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目的 检测—汉族adRP家系的致病突变基因,探讨其遗传学基础. 方法 对参与研究的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对该家系进行189个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相关基因的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数据经分析滤过,候选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致病性评估.构建视紫红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RHO-pEGFP),包括RHOWr-pEGFP-N1野生型和RHOP53R-pEGFP-N1突变型质粒,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和人肾胚293细胞系(HEK293)培养24 h,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RHO-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采用荧光定量PCR (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RS关键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P1)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该汉族家系共5代,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患病者眼底特征为RP.NGS数据经分析过滤后获得惟一可能致病突变RHO p.P53R,Sanger测序验证该错义突变在该家系中呈共分离,现存的11例患者均呈杂合子.野生型RHO-GFP融合蛋白呈绿色荧光,分布于呈红色荧光的内质网及细胞膜,而突变型RHO-GFP融合蛋白仅积聚在内质网.与转染RHOP53R-pEGFP-N1野生型的细胞相比,转染RHOP53R-pEGFP-Nl突变型的HEK293细胞中XBP1表达上调了(1.28±0.09)倍.表达突变型蛋白的HEK293细胞内XBP1 mRNA中被特异性地剪切了26个碱基的内含子,转染突变型蛋白的HEK293细胞中XBP1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转染空pEGFP-N1质粒细胞及未转染细胞.结论 RHO p.P53R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基因,该突变型RHO蛋白不能有效地从内质网向细胞膜转运,蓄积在内质网,引起蛋白折叠错误,发生ERS.

中华实验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