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중화실험안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160
  • 国内刊号: 11-598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3
  • 曾用名: 眼科研究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丽娅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球后注射8-氯腺苷后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卢海;张惠蓉

    目的观察新型抗代谢药物8-氯腺苷球后注射后眼内的分布情况,以探讨该药物用于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测定单次球后注射及反复多次球后注射8-氯腺苷后,眼内的药物分布情况. 结果单次球后注射8-氯腺苷后,眼后段的各组织中均检测到不同浓度的8-氯腺苷以及其代谢产物8-氯腺嘌呤.反复多次球后注射8-氯腺苷后未见蓄积效应. 结论球后注射8-Cl-A后,该药在眼后段具有良好的分布.多次应用眼内无明显的蓄积作用.

  • bFGF和顺铂、米托蒽醌及阿糖胞苷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作者:彭惠;李平华;罗莉霞;骆云鹏;汤为学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顺铂(PDD)、米托蒽醌(Mit)及阿糖胞苷(Ara-C)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的相互作用. 方法分离兔晶状体囊膜行组织细胞培养,传代的2~3代RLECs在96孔板培养24h,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bFGF,PDD,Mit和Ara-c;以及bFGF合用PDD,Mit及Ara-C作用24h及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对RLECs的影响. 结果 bFGF可明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而PDD和Mit明显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在bFGF存在的情况下此两种药物仍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在本实验条件下Ara-C单用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无明显影响,而在bFGF存在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结论 bFGF是促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重要因子,并不能阻止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药物对其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有增强效果.

  • 雷公藤多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宏伟;李辰;陈建苏;赵松宾;侯励;杨皓庄;张穗梅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Ⅱ)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组为SD大鼠-Wistar大鼠组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0.02% TⅡ滴眼液组、C组为0.03% TⅡ滴眼液组,另设D组为SD大鼠同种间对照组、E组为SD大鼠自体对照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移植排斥指数(RI),包括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程度,并比较角膜排斥发生时间. 结果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和E组两对照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TⅡ滴眼液可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0.03%比0.02%TⅡ滴眼液更有效.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兔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悦;张俊杰;陈祖基

    目的研究0.3%左氧氟沙星局部应用给兔眼后,在泪液和房水中的药动学行为. 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眼准确滴入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取出房水和滤纸片并对其定量(定容及称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定量测定.药动学参数采用非线性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得. 结果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可以将左氧氟沙星同其他杂质很好分离,低定量浓度为0.005μg/ml,测定不同时间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滴眼后,5min时泪液左氧氟沙星浓度高(1108.86μg/g±712.08μg/g;),30min时房水浓度高(1.21μg/ml±0.43μg/ml).测得泪液中的药物浓度半衰期为27.05min,房水中为54.65min. 结论左氧氟沙星能在眼内达到较高的抗菌浓度,可治疗眼内常见感染性疾病.

  •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饲养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作者:张胜;陈家祺;郭琳洁;杨琨

    目的研究人胚肺成纤维饲细胞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 方法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成饲细胞.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消化接种于人胚肺饲细胞瓶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行常规病理形态学检查,角膜上皮细胞行角蛋白、内皮细胞行神经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结果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形态均一,易于分辨,经丝裂霉素处理后失去增殖能力.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原代培养5~7天,细胞密集,经人胚肺饲细胞共培养5代,细胞无衰老现象.检测角膜上皮细胞角蛋白、内皮细胞神经烯醇化酶表达阳性,人胚肺饲细胞表达阴性. 结论人胚肺饲细胞能够明显增强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体外生存能力,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

  • 国产bFGF在鸡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淑华;张金嵩;李晓华;任力

    目的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近视发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出生后第2天的小鸡应用半透明塑料眼罩行右眼单眼遮盖,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鸡,其中3组遮盖眼分别结膜下注射bFGF、阿托品和bFGF联合用药、阿托品.单纯遮盖组(MD)不作任何治疗.14天后测定结果,并衡量药物疗效. 结果单纯遮盖组遮盖眼与阿托品组(AI)、联合用药组(AbI)的遮盖眼相比眼球明显增大,而与bFGF组相比仅略有增大;阿托品组及联合用药组治疗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赤道径与单纯遮盖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bFGF组与单纯遮盖眼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阿托品组及联合用药组与bFG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早期形觉剥夺可导致近视的形成,阿托品可以完全抑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而bFGF抑制近视形成的作用甚微.

  • 眼睑肿瘤p53和ras p21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牛膺筠;王红云;林红;王集江;刘夫玲

    目的探讨p53和ras p21蛋白的表达与眼睑肿瘤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98例眼睑恶性肿瘤组织中p53和ras p21蛋白的表达. 结果在鳞状细胞癌旁正常及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未见p53和ras p21蛋白表达;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p53和ras p21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中基底细胞癌p53和ras p2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2.5%;鳞状细胞癌分别为54.3%,62.9%;睑板腺癌分别为56.5%,65.2%.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p53和ras 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逐渐增高;SCC中p53及ras p21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且与肿瘤淋巴转移有关. 结论 p53和ras p2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眼睑肿瘤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 视网膜脱离状态下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变异

    作者:孙声桃;郭希让;鲍玉洲;王永淑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RD)后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凋亡. 方法制造有色眼家兔的RD模型,以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RD后28天内RPE细胞的凋亡变化. 结果 RD后8h RPE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第7天达顶峰,凋亡细胞平均数由正常的131.67±35.67上升至1196.2±238,凋亡率由正常的0.70%±0.21%上升至5.98%±1.21%,然后缓慢下降,第28天仍显著高于正常. 结论 RD可导致RPE细胞的凋亡.RD后28天内,随时间延长,RPE凋亡增加.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角膜碱烧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华;单清;张杰;王登龙;姜严明;钱焕文

    目的系统观察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LI-1ra)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及Wistar大鼠,制成角膜碱烧伤模型.通过裂隙灯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行角膜OD值与角膜上皮细胞活性测定,烧伤斑图像分析,以及IL-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1 ELISA). 结果应用IL-1ra后兔角膜水肿程度减轻,角膜OD值较大,角膜上皮细胞活性恢复较好.并能明显抑制大鼠角膜中的IL-1水平. 结论 IL-1ra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角膜透明度和上皮细胞活性恢复.

  • 蛇毒制剂对兔眼滤过术的影响

    作者:刘金华;魏厚仁;吕源淑;张明昌

    目的评价蛇毒制剂在兔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效果和眼毒性. 方法对10只兔双眼行巩膜全层咬切术,术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5×10-2U/ml的蛇毒制剂0.5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裂隙灯观察眼前段.术后第21天,用鼠尾胶原作为房水外流示踪剂行前房恒压灌注及原位固定,对手术区组织行功能及组织形态学检查. 结果术后14,21天,实验组有5眼、3眼可见滤过泡,对照组无1眼有滤过泡.滤过泡消失眼的滤过口被瘢痕组织封闭,手术区结膜下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有滤过泡眼的滤过口仍显开放,房水示踪剂经此开口流入滤过泡. 结论蛇毒制剂能抑制兔眼滤过术后结膜下过分瘢痕化,延长滤过泡的存在时间和功能,其眼毒性不明显.

  •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武;董东生;陆爱丽;李凌峰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 方法 24只SD大鼠,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入IL-1β 250U/5μl,对照眼注入等量生理盐水(PSS).注射后4,24h取视网膜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MCP-1mRNA表达. 结果眼内IL-1β注射后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眼明显增加;2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水平与对照眼相近. 结论视网膜MCP-1mRNA可被眼内IL-1β诱导表达,MCP-1可能在IL-1β诱发的眼内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 人眼玻璃体黏度的研究

    作者:陈晶华;黎晓新

    目的了解眼玻璃体的流变学特点. 方法在37℃低剪切条件下用瑞士产的旋转黏度仪测定尸体眼玻璃体黏度. 结果尸体眼玻璃体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黏度随剪切率而变化.上升曲线与下降曲线不重合说明有弹性滞后,存在残余应力.这种性质在低剪切时表现得更明显.年龄与黏度负相关,P=0.005,r=-0.8045. 结论玻璃体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存在着年龄相关的玻璃体液化.

  •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视细胞凋亡与视网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时程变化

    作者:李爱军;朱秀安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视细胞凋亡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生后不同鼠龄RCS大鼠和Wistar大鼠的视网膜进行凋亡细胞的TUNEL检测、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 RCS大鼠视网膜视细胞自生后第25天出现凋亡,第30~35天达高峰;视细胞凋亡初期,即生后第25天,视网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达高峰. 结论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视网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可能在视细胞凋亡中起诱导作用.

  • 48株眼科分离真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作者:高长凤;王丽娅;吕雪芳;陈祖基

    目的研究眼科分离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方法测定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克霉唑(CMZ)、咪康唑(MKZ)、酮康唑(KCZ)、氟康唑(FCZ)对4种48株眼科分离真菌:茄病镰孢菌14株、串珠镰孢菌12株、黄曲霉菌12株、烟曲霉菌10株的小抑菌浓度(MIC)范围、MIC50,MIC90,以及不同菌量、不同pH值对MIC值的影响. 结果 AmB抑菌作用居5种药物之首;CMZ,MCZ的作用强度基本相同,次于AmB;KCZ药效比以上3种稍差;FCZ则对4种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不显著.当培养基的pH值在6~8之间时,药物的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改变接种量,CMZ,MCZ,KCZ的MIC值随菌量减少而变小,但AmB,FCZ的抑菌作用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 5种抗真菌药物对4种48株眼科分离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AmB>CMZ,MCZ>KCZ>FCZ.

  • Rescula对无色素兔的降眼压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陆方;赵家良;刘小力

    目的了解前列腺素PGF2αDocosanoide衍生物Rescula滴眼液对正常无色素兔的降眼压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雄性无色素兔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选左眼分别滴用Rescula和0.5%贝特舒,为期4周.2组中对侧眼同期滴用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用药前后眼压、结膜、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的情况. 结果滴用Rescula后1h眼压明显下降,2h眼压达低点,并维持近3h.Rescula和贝特舒分别使眼压降低23%和7%.停用Rescula后6h眼压开始升高,但仍低于正常眼压.大部分兔眼在首次点用Rescula后10~30min即出现结膜和虹膜充血,并有明显畏光,2h后逐渐消退.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充血逐渐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结论 Rescula对正常无色素兔所显示的显著降眼压作用和眼部滴用的安全性表明,它是一种有希望的降眼压药物.

  • 共焦显微镜鉴别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绍伟;Gebhardt BM;史伟云;Beuerman RW;Kaufman SC;Kaufman HE;谢立信

    目的研究利用眼科用共焦显微镜鉴别诊断不同真菌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均分为3组,右眼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和腐皮镰刀菌。接种时,去除角膜中央区5mm直径的上皮,滴新鲜培养的1×107个细胞/ml的白色念珠菌悬浮液,或涂上新鲜培养的烟曲霉菌或腐皮镰刀菌孢子,盖上软性接触镜,行睑裂缝合。在角膜感染后的第5,10和15天时,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真菌涂片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感染早期(1~5天)炎症反应明显,中期(5~10天)炎症逐渐减轻,10~15天角膜形成疤痕而自愈。烟曲霉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病程较迁延,反应较白色念珠菌重。共焦显微镜下,感染的白色念珠菌早期主要呈现芽孢状,成高亮度结构,以后发展成具有大量分支的树枝状结构,再发展成链状结构。感染10天后未见任何真菌结构。烟曲霉菌的菌丝在早期则呈较白色念珠菌菌丝粗但分支相对较少的明亮的树枝状结构。中期以后其分支减少并变长,它在角膜组织中保留的时间较白色念珠菌长。在感染早期,腐皮镰刀菌则表现为蚯蚓状结构,以后发展为分支很少的粗短树枝状结构,其分支在3种真菌中少但直径粗。真菌涂片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与共焦显微镜检查相符。结论共焦显微镜检查对真菌性角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眼球后占位性病变CT与超声影像诊断的对照观察

    作者:陈传亮;杨振岭;郭;王存丰

    目的研究眼球后占位性病变的CT与超声检查法(USG)表现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结果对照,探索提高球后占位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方法收集45例同一时期内具有眼眶CT和USG检查、穿刺结果者,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球后脓肿、黏液囊肿两者诊断率相似;骨化纤维瘤、颅咽管瘤、纤维增生、软骨肉瘤、沟通性脑膜瘤及恶性肿瘤CT诊断正确率高于USG,血管瘤、神经纤维瘤USG正确诊断率高于CT. 结论 USG可从各个方位了解病变形状、内回声、透声性及可压缩性,易穿刺活检,有助于病变的定性;CT可了解病变的大小、形状和病变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两者互补可更全面诊断病变.

  • 氩激光光凝结合活血化淤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韩萍;王竞

    目的比较氩激光光凝结合活血化淤中药与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观察了68例(12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40例(73眼)光凝结合中药;28例(51眼)单纯光凝.观察2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底变化及血液流变特性. 结果光凝结合中药组达到佳视力的时间,眼底出血、水肿吸收的时间较单纯光凝组明显缩短(P<0.05),其血液的高黏、凝、聚状态明显改善. 结论氩激光光凝结合活血化淤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氩激光光凝.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地形图

    作者:高永峰;李玉军;郭希让;孔众

    目的探讨视网膜地形图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6例CSC患者(26眼)和20例正常人(20眼)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每只眼获得6幅以中心凹为中心的光学切面图像.将6个切面图像转换成伪彩色的视网膜地形图(RM),分析其形态特征. 结果 CSC异常分为4种,RM的变化与CSC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结论 RM在CSC的诊断和随访观察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可以弥补OCT光学切面图像的不足.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间葡萄膜炎性黄斑病变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戴奕娟;段春艳;梁丽;孙秋艳;常华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在中间葡萄膜炎黄斑病变中的诊断应用. 方法用OCT检测中间葡萄膜炎合并黄斑病变患者17例33只眼并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11例22只眼呈现程度不同的黄斑囊样水肿(CME)特征;3只眼可见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增生,同时合并神经上皮层增厚及CME病变;2只眼出现黄斑裂孔;6只眼黄斑区可见玻璃体部分后脱离,并能清晰地显示出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细小牵引. 结论 OCT能客观、精确、有效、方便地对中间葡萄膜炎黄斑病变进行类似病理学的检查.

  • 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初步观察

    作者:董仰曾;杨国华;翟玉峰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滤过手术. 方法从上方角膜缘内1mm处横行切开4mm,深达1/2角膜厚度.再向巩膜方向分离至角膜缘后3mm处,形成一巩膜袋.将袋的底部穿刺至结膜下,并将袋的底部巩膜切开一长约2mm×2mm的缺口,形成滤过道的外口.在角膜缘做常规小梁切除术,作为滤过道的内口.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球结膜滤泡明显,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式,避免了常规手术球结膜损伤所致滤过道瘢痕引起的手术失败.

  • 眼肌肥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潘叶;孙丰源;宋国祥

    目的探讨眼肌肥大的原因. 方法收集1996~2000年收治的眼眶病中肌肉肥大的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分类. 结果导致眼肌肥大的疾病按其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甲状腺相关眼病,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囊虫病. 结论影像学检查包括B型超声和CT扫描能够揭示上述各类疾病的特征,并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范钦华

    作者:门明华;祁燕;徐春海;卞蓉蓉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 方法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05~33.87mm)62例(6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29只眼(44.62%),0.2~0.4者31只眼(47.69%),≤0.1者5只眼(7.69%).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41只眼(63.08%),0.2~0.4者20只眼(30.77%),≤0.1者4只眼(6.15%).并发症为虹膜损伤(1.54%)、后囊破裂(3.07%)及角膜水肿(30.76%).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白内障,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自动平衡灌注摘出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丁相奇

    作者:雷智;王峰;高永杰;李援东

    目的观察自动平衡灌注系统摘出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 36例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用平衡灌注系统摘出并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并与同期或既往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作对比。结果自动平衡灌注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术式明显减少,尤其是后发障的发生前者仅为30%,后者为57.1%(P<0.01)。结论自动平衡灌注以良好的前房稳定性,较轻的术后反应,及晶状体皮质的彻底清除提高了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 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急性圆锥角膜水肿的效果评价

    作者:谢立信;史伟云;董晓光;黄钰森;蒋华

    目的评价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急性圆锥角膜的屈光增视效果. 方法对急性圆锥角膜水肿共21例21眼,术时行双极电凝处理,与稳定期圆锥角膜18例22眼在同等条件下行PKP术.术后7天、1,3,6,12,15月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等方法测得角膜屈光状态与增视效果. 结果急性圆锥角膜水肿术后7天裸眼视力0.42±0.16,佳矫正视力0.61±0.22,术后15个月裸眼视力0.6±0.15(≥0.5者90.9%),矫正视力0.93±0.18(≥0.5者100%),模拟角膜计读数43.43D±2.53D,角膜非对称指数0.78±0.27,角膜散光2.25D±1.77D,等效球镜-1.76D±3.16D,每个时间点的屈光结果与稳定期圆锥角膜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急性圆锥角膜水肿与稳定期圆锥角膜行PKP术,同样可以获得迅速稳定的屈光增视效果.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生;姜德咏

    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形式,具有不同于细胞坏死的典型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参与了许多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阐述了RPE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化学特征、遗传基因调控以及活性氧自由基在其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间隙连接与先天性白内障

    作者:翟黎;何守志

    近年来对于晶状体细胞间隙连接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发现晶状体细胞的间隙连接蛋白有Cx46和Cx50.在研究中发现人类Cx50的基因突变与一种先天性白内障有关.通过对缺失晶状体间隙连接蛋白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间隙连接的改变在先天性白内障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手术治疗

    作者:于焱;张国明;高汝龙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严重的可致盲眼病,以往的治疗以药物和激光光凝为主.基于对疾病发生机制了解的加深,近几年出现了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用于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视神经鞘减压术、脉络膜视网膜吻合支形成术和用于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动静脉鞘膜切开术,这些手术取得了较为乐观的临床结果,在手术成功病例可提高患者视力,减少继发病变的发生.对手术的方法、结果和并发症作一初步的介绍.

  • 三叉神经封闭致角膜溃疡一例

    作者:李顺利;孙时英;李晋

    患者,男,45岁,因右眼红、流泪、羞明15天于2000年6月15日入院.患者5月16日因持续性牙痛,在口腔医院行"无水酒精三叉神经封闭术”封闭后牙痛消失,半个月后发现右眼红、流泪伴视力下降.查体:颜面对称无畸形,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1.0,双眼睑无外观畸形,右眼上下睑皮肤痛觉消失,右眼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雾状水肿,角膜中央略偏颞下方可见2mm×1.5mm的直径灰白色溃疡灶,深达基质层,角膜反射消失,房闪(+),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直间接对光反应存在,右眼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混浊,眼底窥不清.

    关键词:
  • 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致视网膜穿孔一例

    作者:沈平宇;张皙;陈凤娥

    患者,女,14岁,因左眼下方视物黑影1周入院.入院检查:左眼视力:指数/30cm,矫正0.05(-8.50DS),眼压(非接触眼压计NCT)12mmHg(1mmHg=0.133kPa),眼前节清,玻璃体轻混浊,无玻璃体后脱离,眼底:视网膜全浅脱离,12:30赤道部玻璃体增殖膜下有一1/3PD大小长条孔,下方赤道区格子样变性.入院诊断:左眼视网膜脱离(Ⅱ,PVRB).入院嘱患者平卧位,左眼典必殊1次/h,4天后发现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液吸收,上方孔贴附,呈干性.予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Omni多波长氪绿激光机封闭12:30视网膜裂孔,予氪绿光波,光斑直径200μm,输出功率170mV,曝光时间0.2s,共72点,光凝反应Ⅱ级.

    关键词:
  •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致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一例

    作者:刘苏

    患者,女,2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周,加重2天,于1997年6月12日以右眼球后视神经炎住院治疗.检查:全身无异常发现,双眼眉弓部不对称,右眼外侧及眶外缘稍隆起,扪骨表面欠光滑.右眼视力眼前60cm数指,不能矫正.

    关键词:
  •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秀梅;高翔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治疗结果,观察分析如下.

    关键词:
  • 5-Fu在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中的应用

    作者:王少敏

    我们于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手术治疗儿童白内障40例,术后有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工晶状体前膜(表现为瞳孔区有灰白色纤维素膜),经应用5-Fu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随访视力恢复良好,避免了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单眼白内障摘出术后复视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孜;王介平

    随着现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的发展及日趋完善,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但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融合无力性复视.此类患者长时间不能通过单眼视觉抑制来消除复视,令患者感到困惑和烦恼.通过手术矫正斜视和配戴三棱镜都很难消除症状.本文6例单眼白内障摘出术后出现顽固性复视,现对出现复视的原因及处理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作者:秦毅;吴震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由于过熟期白内障引起的急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与病理研究认为过熟期白内障其囊膜薄和自发性囊膜破裂,使液化分解晶状体皮质碎屑和胆固醇结晶物外溢,被吞噬细胞吞噬,阻塞小梁网,影响房水排出,眼压升高.

    关键词: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曾照年;刘苏冰;冯联兵;聂晓丽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麻醉问题一直在探索中.我们自1996年5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表面麻醉行该手术800眼(760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小儿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观察

    作者:李世莲;叶婴

    1995~1999年间,我科对10例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合并近视的后天性进展性内斜视(附2例报道)

    作者:刘桂香;胡聪;张爱华;杨先

    国内外文献已报道过后天性固定性斜视、外直肌麻痹及内直肌挛缩患者双眼固定于内眦部.但是高度近视患者,在生后的某一年龄可出现内斜视并逐渐加重,体征与后天性固定性斜视、外直肌麻痹及内直肌挛缩极其相似.这种生后出现的与高度近视有关的内斜视,称之为后天性进展性内斜视(acquired progressive esotropia).此病比较少见,回顾近20年我们遇到数例该病患者,现将有病例记载并长期观察的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炳亮;姬亚洲;宋新华;谢晓娟;韩宝军;毋艳君;霍永军

    目前角膜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佳治疗方法.1998年来我院对经抗真菌药物无效的57例真菌性角膜炎施行角膜移植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的再治疗

    作者:金玲;黄勇;唐照福;章洁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因其预测性及稳定性强,为高度近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术后欠矫及屈光回退的发生率较低.我们为18例(29眼)术后患者行再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眼视光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眼视光学杂志 征订
  • 苏州医疗器械总厂改制为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 第八届全国眼病理暨基础与临床诊治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 黄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眼科中青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 <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治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

    作者:

  •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眼科医师进修班”招生

    作者:

  • 泪道探通并选择性"三联”治疗慢性泪道阻塞

    作者:文智伟;楚静;张抗洪;张晓玲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因泪器慢性炎症、肿瘤或外伤所致,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泪道探通、泪道置管、鼻腔泪囊吻合术等,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院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间共治疗68例慢性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并选择性"三联”治疗慢性泪道阻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葡萄膜炎研究新进展--国际眼内炎症专题会议概况

    作者:杨培增;钟华红

    由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组织的国际眼内炎症会议于2001年2月3日至5日在印度的南方港口城市Chennei召开,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美国、德国、荷兰、中国等国家的30多位葡萄膜炎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我国杨培增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中国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概况”的报告.这次会议显示了当今国际上葡萄膜炎研究的水平和趋势,许多专家报道了葡萄膜炎在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现将其归纳整理如下.

    关键词:
中华实验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