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중국심장기박여심전생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7-2659
  • 国内刊号: 42-142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145
  • 曾用名: 起搏与心脏;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从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的应用价值

    作者:戎哲毅;陈颖敏;张文赞;罗章源;李宏松;张方亮;陈霞;许向东;何奔

    目的 探讨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心电图质量:包括记录的实际有效时长百分比,发生干扰的时长,不可读心电图记录时长,探讨患者的医从性及使用后额外检出心律失常事件数.方法 选取患者21例,行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在此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对比其在心律失常上的检出率及安全性、便携性、舒适性/额外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 NS-SP-A-01记录仪在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大于3 s的长间歇)检出患者5例,而Holter在大于3s的长间歇检出患者0例.NS-SP-A-01记录仪检查总时长(359.6±21.3)h,有效时长(305.1±29.3)h,有效时长百分比(84.8±5.9)%,Holter检查总时长(21.7±0.8)h,有效时长(21.1±1.7)h,有效时长百分比(92.2±6.4)%.NS-SP-A-01记录仪记录的心电信号图像清晰,患者佩戴无不适,医从性良好.结论 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操作方便、合理、安全、有效、心律失常检出率高.

  • 卵圆孔未闭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及卒中情况分析

    作者:陈旸;唐艺佳;刘明江;贺涛;赖金川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及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分为卵圆孔未闭组(PFO组)与非卵圆孔未闭组(非PFO组),观察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例数,并观察两组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记录情况.结果 共入选386例,其中PFO组66例,非PFO组320例.术后共发生脑缺血事件8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事件6例,缺血性脑卒中事件2例.PFO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FO组(7/66 vs 1/320,P=0.003).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相关事件且有房颤记录者仅2例,PFO组内有房颤记录者与无房颤记录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比较无差异(1/7 vs 6/59,P=0.562).结论 除房颤心律外,卵圆孔未闭可能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术前应行心脏彩超检查明确.

  • 低X线曝光下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钟常青;广洁丽;张翼

    目的 评价在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调搏筛选出103例AVNRT.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常规组42例.研究组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NavX指导消融,常规组X线透视消融.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中2例经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分别更正为房性心动过速和间隔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剔除出组,其余研究组及常规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减少[(46.5±11.7)min vs(63.4±14.5)min,P<0.01],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192±103)s vs(413±112)s,P<0.01],放电次数显著减少[(3±1)次vs(7±2)次,P<0.01],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84±69)s vs(378±77)s,P<0.01].术中常规组发生1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低频率X线曝光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在缩短X线曝光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

  • 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作者:谢启应;杨天伦;井然;马静;易军;孙泽琳

    目的 总结心电图表现为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导联心电图示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通过查询Medlin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总结该心电图特征ARVC患者的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首发症状均为心悸、头昏.发作时心电图为右室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示右室扩大;右室壁变薄,可见小凹.心电图V1导联QRS呈“M”型;巨大Epsilon波振幅为(0.37±0.16)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20±0.23;持续时间为(90±12.75)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0±0.06.文献报道5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心悸,晕厥发作.心电图V1导联QRS均呈rsR ',Fontain导联、心向量和晚电位证实该R '波为Epsilon波.V1导联Ep-silon波振幅为(0.52±0.35)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18±0.74;持续时间(96.0±11.4)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5±0.08.结论 临床上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少见,右室激动延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 心脏收缩调节器的围手术期程控二例:避免与心脏其他植入器械的相互干扰

    作者:陈学颖;秦胜梅;宿燕岗;葛均波

    病例1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复律除颤器(CRT-D)术后无反应患者,植人心脏收缩调节器(CCM)后,器械间出现干扰,CRT-D程控发现心房远场感知了CCM信号,从而启动自动模式转换,导致双室起搏比例下降.将心室后心房空白期由100 ms延长为200 ms后,CCM信号不再被心房感知,CRT-D和CCM均工作正常,未再发生相互干扰.病例2为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患者,CCM植入术中调试时发现器械间出现干扰.ICD程控发现CCM序列延迟为100 ms时,腔内心电图与原窦性心律模板匹配度为0.将CCM序列延迟调整为40 ms,腔内心电图与原窦性心律模板匹配度为100%,此时ICD和CCM均工作正常,未发现相互干扰.

  • 巨大右房伴大量三尖瓣返流患者植入起搏器一例

    作者:沈下贤;郭俊;徐和平;张必利;赵仙先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伴大量返流,交界性逸搏伴心室夺获,行起搏器植入术,术中见右房非常巨大,导丝无法跨过三尖瓣,改用多功能导管使用右心导管操作手法,成功将导管送入右室,交换导丝,将长J形导丝(2 m)送人左下肺动脉避免操作中导丝脱出,在室间隔部植入3830电极.

  • 先后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挽救心脏骤停一例

    作者:李骁;宿燕岗

    一例31岁男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先后两次在晨起锻炼后由具有长短周期现象的室性早搏触发造成心室颤动,并分别被自动体外除颤器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成功终止,避免了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 心房电极导线脱位到心室致反复心室安全起搏一例

    作者:王兴德;陈彬;周丽;胡伟国;陈忠

    患者女性,72岁,因“病窦综合征”行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第4天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心房感知不良,反复出现心房起搏脉冲后宽大QRS波及相隔110ms起搏脉冲,胸片检查提示心房电极导线脱落至心室内,心房起搏脉冲起搏心室,宽大QRS波落在交叉感知窗内触发反复心室安全起搏.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双腔起搏器一例

    作者:刘英明;王丽华;蔡伟萍

    一名70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头晕、黑矇伴有窦性停搏4.5s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无交通支.心室电极经左房侧壁反折后再进入右室,心房电极将钢丝塑形成J形后固定在房间隔.成功植入了心室和心房电极.术后随访2年电极无移位,测试参数良好.

  • 心外科术后周长交替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一例

    作者:黄深;薛玉梅;丁春华;张文昶;詹贤章

    一名56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迷宫消融手术后出现房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关键峡部消融终止二尖瓣环依赖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后诱发出周长长短交替的房性心动过速.应用三维激动标测和基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消融终止了心动过速.

  • 抑郁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孙丽芳;梁锦军;阮兵;石少波;曲川;王腾;向晋涛;黄鹤;杨波

    目的 研究抑郁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抑郁组(10只)、心梗组(15只)、心梗+抑郁组(15只).造模完成后,用酶解法分离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绘制各组心室肌细胞的电流-电压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及失活后恢复曲线.结果 在+ 70 mV电压下,对照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为(13.8±1.4) pA/pF,抑郁组为(11.4±0.8) pA/pF,心梗组为(9.4±0.8) pA/pF,抑郁+心梗组为(7.8±1.1)pA/pF(组间比较P<0.05).各组的恢复时间常数如下:对照组(23.77±6.32) ms,抑郁组(25.52±6.97)ms,心梗组(28.61±4.71)ms,抑郁+心梗组(34.78±7.53)ms.与对照组比较,抑郁+心梗组恢复时间常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抑郁能导致心梗后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显著下降,使失活后恢复减慢.

  • 钠通道蛋白1.5亚型与其互作蛋白

    作者:陈曦;李泱

    钠通道蛋白1.5亚型(Nay 1.5)在心肌细胞膜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多种互作蛋白结合,以大分子复合物形式存在.互作蛋白可调节Nay 1.5通道在细胞内的迁移过程、在细胞膜上的有效表达、通道降解过程以及通道门控动力学等,进而影响Nay 1.5通道的功能.

  • 远程随访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随访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误放电是ICD临床应用中时常困扰的问题,将远程随访技术应用于ICD患者的随访是安全的,而且能够更早发现临床事件,缩短临床决策时间,终起到减少ICD误放电的作用.

  • 冷冻球囊与射频导管消融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谢欣;杨兵

    冷冻球囊消融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射频导管消融相似,且随着技术成熟和设备改进呈下降趋势,但心脏压塞等严重或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减低,膈神经损伤等轻微和可逆性并发症发生率则较高,应加强术中监测予以避免.

  • 心内膜除颤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热点

    作者:薛聪;华伟

    除颤电极导线近年来发展迅速,DF-4接口除颤导线的研发给临床工作带来便利,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地位提高,真双极和集成双极感知各有利弊,非右室心尖部成为除颤电极放置的热点,除颤阈值测试建议放弃常规测试,同期除颤导线的故障发生率值得深思.

  • 心脏钠通道Nav1.5及相关调控分子新进展

    作者:曾山;洪葵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y 1.5负责动作电位0期的快速除极以及冲动在工作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钠通道复合物及相关调节蛋白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综合征.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钠通道复合物蛋白有:心脏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1~β4亚单位;小窝蛋白3、三磷酸甘油醇脱氢酶-1类似物、MOG1和α-1互养蛋白.其它钠通道复合物相关蛋白有Ankyrin-G、β4 Spectrin、SAP-97、钙调素、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Ⅱ、Plakophillin 2、Desmoglein 2、缝隙连接蛋白40和43等18种,这类蛋白能够调控钠离子电流,它们中的部分已在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中被发现存在突变,但在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还未被发现存在突变.

  • 抗心律失常药物:尼非卡兰

    作者:吴肇贵;向晋涛;黄从新

    尼非卡兰是一种单纯的K+通道阻滞剂.有限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以及难治性室速、室颤有良好的疗效.能提高心肺复苏早期效率;能提高心房颤动电复律的成功率,此外,对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风暴也有良好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QT延长,有的会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由于该药运用时间不长,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韩智红;任学军;王云龙;张俊蒙;汪烨

    目的 比较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人选本科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与达比加群酯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栓塞和出血风险.两组患者分别参照指南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抗凝治疗.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出血和栓塞事件、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伴随疾病及栓塞危险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与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组的围手术期出血事件明显多于达比加群酯组[13.3%(4/30) vs 3.3%(1/30),P<0.05],大出血1例,发生于华法林组,为穿刺部位血肿导致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华法林组明显长于达比加群酯组[(4.1±1.7)d vs (2.1±0.3)d,P<0.05].达比加群酯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痛,有5例(16.7%)出现,仅1例不能耐受而改服华法林.结论 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应用达比加群酯,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事件,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胃肠道症状.

  • 阵发性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胡文瑛;张凝;凌天佑;潘文麒;金奇;吴立群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107例接受CBA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随访CBA术后早期(3个月内)AF复发和晚期(3个月后)AF复发的情况并分析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24例(22.4%)在术后早期复发AF.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随访(10.32±3.54)个月,19例(17.8%)在术后晚期复发AF,其中18例为早期复发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SUA是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8;95%CI 1.010~1.109,P<0.017).结论 SUA和早期AF复发可作为CBA术后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上腔静脉电隔离在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作者:张其银;张优;林佳;刘玉平;邹操;陈弹;惠杰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在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PAF患者103例,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结果分为:单纯CPVI组和CP-VI+ SVCI组,随访1年以上,观察AF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人选103例患者共消融120人次,其中11例消融2次,3例消融3次.综合电生理检查及RFCA结果进行分组:单纯CPVI组88例、CPVI+ SVCI组15例.随访期间,共计81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8.6%;CPVI+SVCI组13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6.7%;单纯CPVI组68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7.3%.CPVI+ SVCI组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未恢复.结论 SVC是常见的AF触发灶之一,SVCI有助提高行CPVI的PAF患者的消融成功率.

  •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新发心房颤动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熊丹群;陈治松;徐文俊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心内科住院首次诊断为AMI患者共376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和房颤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76例AMI患者中,新发房颤46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更大,脑利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Killip分级更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值:3.429、95% CI:1.384~8.496、P=0.008)、肌钙蛋白峰值(OR值:1.014、95% CI:1.003~1.024、P=0.010)和TIMI评分(OR值:1.251、95% CI:1.020~1.534、P=0.031)与新发房颤相关.结论 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为影响AMI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 缬沙坦与螺内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作者:谭鹏进;商丽华;张涛;徐新华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螺内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房颤复发率及左房大小的变化.结果 三组分别有1、2、7例房颤复发,其中螺内酯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5%vs35%,P<0.05).螺内酯组的左房容积减小幅度较对照组大[(14.1±12.5)ml vs(3.2±8.9)ml,P<0.05].缬沙坦组无类似结果.结论 螺内酯可降低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明显减小左房容积.

  • 校正的QT间期延长独立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作者:闻松男;刘念;宁曼;李新;吴佳惠;阮燕菲;李松南;汤日波;蒋晨曦

    目的 探讨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和炎症的相关性,以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HCM合并房颤患者.收集术前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等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术后复发.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Bazett公式校正QT间期.复发定义为消融后3个月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结果 共人选72例,随访(8.2±4.1)个月,35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复发率48.61%).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的QTc显著延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显著升高.QTc延长与CRP(r=0.355,P=0.004)、NLR(r=0.331,P=0.004)显著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QTc、NLR与房颤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QTc延长是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QTc截断值为447 ms时,其预测房颤复发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2.6%.结论 QTc延长可能与高炎症负荷有关,QTc延长独立预测HCM合并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 双腔起搏器突发起搏AV间期缩短四例

    作者:张茜;何方田

    通过对4例双腔起搏器突发起搏AV间期缩短的心电图分析,阐述了引发起搏AV间期缩短的原因,其中1例因起搏器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心室安全起搏脉冲发放,1例是开启AV间期负滞后搜索功能,1例是开启心室起搏管理功能(MVP),1例是开启心室起搏阈值自动检测功能.

  • 全信息精准心电图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展望

    作者:钟杭美

    美国Physio Sign科学研究团队新研制的全信息精准心电图仪(PHS-A10型),采用无创方法首次在人类体表记录到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与束支的电位变化,故称为“全信息精准心电图”(又称尼沙赫心电图),初步观察发现:正常人在P波、P-R间期和T波范围内均记录到新波形;而对部分常见心律失常的尼沙赫心电图的特征分析发现:房性早搏、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心房颤动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等QRS波群前后均有新小波;但是在大多数联律间期相等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前后均无新小波,由此考虑QRS波群前的新小波可能与房室传导系统的电位有关,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复杂心律失常并探讨其机理可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国产与进口心脏单腔起搏器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吴辉;杨俊;丁家望;李松;杨简;陈勇;彭家芹

    目的 比较国产心脏单腔起搏器(Qinming 2312)与两种进口心脏单腔起搏器(Biotronik PhilosⅡS、St.Jude 5056)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人组在本院植入心脏单腔起搏器的患者74例,根据起搏器型号分为三组:A组(26例),植入Qinming 2312型;B组(25例),植入Biotronik PhilosⅡS型;C组(23例),植入St.Jude 5056型.检测并记录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各项起搏参数变化,采用SF-36量表评价并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各组患者的起搏器费用及医保报销情况.结果 与B、C组相比,A组患者手术即刻和术后3个月的各项起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A组的费用较低,医保报销比例较高.结论 国产心脏单腔起搏器(Qinming 2312)的性能及临床疗效不亚于进口单腔起搏器,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