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夜间呻吟(Catathrenia)症一例

    作者:王巍;鲁宏华;林鹏

    患儿男,14岁。睡眠时发出异常呻吟声2年而就诊。睡眠中深吸气后发出伴随呼气的呻吟声,常常吵醒家人,并非每晚发生。此前未出现过嗜睡或睡眠时癫痫发作的病史。患儿诉自发病以来白天偶有嗜睡,父母发现患儿脾气变得急躁,较以前孤僻。Epworth睡眠量表评分为5分。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指数(BMI)为17.1 kg/m2。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内镜、鼻咽纤维喉镜、上气道CT三维重建等未见上气道阻塞情况,亦无下颌畸形。

  • 急性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导致视力丧失一例

    作者:吴平

    5岁男性患儿,因急性腹痛6 h,于2004年8月11日来本院儿科就诊.体检:患者呈嗜睡状,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上肢湿冷,皮肤呈花纹状,体温高达40.6℃,心率137次/min,心音低钝,血压30/1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下腹稍压痛.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正颌外科及牵引成骨治疗

    作者:卢晓峰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SRBD)是一类常见、多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晨起头痛和疲乏、白日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睡眠呼吸障碍多由上呼吸道狭窄、阻塞所致,频繁出现的睡眠低氧是其病理生理基础,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严重的后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我们就OSAHS的正颌外科及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治疗的进展予以介绍.

  • 军队飞行人员睡眠状况调查

    作者:王莞尔;高和;崔丽;钟方虎;张继东;李嵘;刘欣欣;王扬

    目的 调查军队飞行人员的睡眠习惯、常见睡眠问题、白天嗜睡程度和飞行前夜睡眠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380名军队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132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飞行人员平均夜间睡眠时间6.99h,24h平均睡眠时间8.10h.4.10%的飞行人员24h睡眠时间不足6h.中重度打鼾发生率22.80%,易醒或(和)早醒和入睡困难≥3次/周的发生率为7.65%和5.81%,夜尿患病率4.03%.平均ESS评分5.59±4.40分,以≥11分评估嗜睡发生率为14.99%.飞行中困倦发生率14.20%.62.53%的飞行人员飞行前夜较平时睡眠发生变化.结论 飞行人员中存在着多种睡眠问题,并且飞行前夜睡眠可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应进行研究和干预.

  • 罗红霉素致嗜睡1例

    作者:王宏泽;高琳;谢发先;刘鹏;柏安辉;王宝林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因咳嗽痰多来卫生队就诊.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及银翘解毒片治疗.服药后20 min,患者出现嗜睡,卧床休息2h后恢复正常.第2次服药时,嘱其停服银翘解毒片,只服罗红霉素分散片,结果20 min后再次出现嗜睡,遂改用其他抗生素,未再发生嗜睡症状,考虑为罗红霉素所致不良反应.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嗜睡
  • 作者:

    关键词:
  • 复方地芬诺酯中毒致脑损伤一例

    作者:马晓辉;赖灿;杨兴惠;贾绚

    患儿 男,2岁,误服复方地芬诺酯片约10余片后,面色潮红嗜睡,5 h后出现叫之不应,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4 d.

  • 新生儿枫糖尿病脑病一例

    作者:王宏伟;王晓明;郭启勇;富建华

    患儿男,7 d,因嗜睡4 d抽搐1 d入院,一般状态差,呼吸浅表,四肢肌张力增强,尿液有异味.生长发育正常.心肺未见异常.患儿为第3胎第3产,第1、2胎均因上述症状于出生后7 d内死亡.

  • 酷似脑膜瘤的肺吸虫性肉芽肿一例

    作者:石珍;魏佃生;宋冬梅

    患者女,19岁.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加重伴嗜睡、视物模糊20 d,于1999年3月2日收入我院.体检:未见异常.

  • 民航飞行人员鼾症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因素调查

    作者:李兴旺;钱效森;刘毅;肖冰;李浩波;刘园园

    目的 调查和分析民航飞行人员鼾症发病率、中重度鼾症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和日间嗜睡的关系.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对1 400名民航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生理参数(身高、体重、颈围、腰围及血压等)、吸烟饮酒史、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对打鼾的认知度、鼾声评分、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s,ESS),以及与睡眠有关的飞行资料(航线、机型、飞行时差、总飞行小时数、年飞行小时数等),计算BMI.对其中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鼾症患病率及中重度鼾症患病率,筛查与鼾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按鼾症程度分为非鼾症组、轻度组和中重度组3组,比较不同程度鼾症组ESS值. 结果 回收问卷1356份,有效问卷1 227份,问卷有效率90.5%.其中男性飞行人员1 206人,女性飞行人员21人.男性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60.0%(723/1 206),中重度鼾症患病率14.8%(179/1 206).女性均不打鼾.30岁以上男性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64.5%(402/623),中重度鼾症患病率19.4%(121/623).随年龄和BMI增加鼾症患病率和中重度鼾症患病率增加(x2=19.714~38.964,P<0.01).随吸烟和饮酒量的增加鼾症患病率和中重度鼾症患病率增加(x2=15.969~58.919,P<0.01).年龄、BMI、颈围、腰围、吸烟、饮酒和鼾症家族史是鼾症的危险因素;飞行因素中飞行时差是鼾症的危险因素.非鼾症组及不同程度鼾症组之间日间嗜睡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26,P<0.01). 结论 民航男性飞行员鼾症发病与年龄、BMI、颈围、腰围、吸烟、饮酒、家族史及飞行时差有关.随打鼾程度加重日间嗜睡评分增加,应予高度重视.

  • 夜尿对飞行人员夜间睡眠时间和白天嗜睡的影响

    作者:王莞尔;崔丽;洪泉;陈同欣;段莹;王建昌

    目的 探讨夜尿对飞行人员夜间睡眠时间、嗜睡评分以及白天精神状态的影响.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1397名男性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392份问卷.排除慢性疾病和其他可能导致睡眠时间变化和嗜睡的因素,研究对象510名飞行人员.根据“每夜因排尿必须醒来≥1次”的夜尿标准,对170名夜尿飞行人员(夜尿组)和340名非夜尿飞行人员(非夜尿组)的夜间睡眠时间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进行分析,并对夜尿与非夜尿组睡眠质量不良、白天困倦、精力不足和焦虑或抑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夜尿组夜间睡眠时间较非夜尿组更短(t=2.745,P<0.01);夜尿组ESS评分(6.23±4.62)明显高于非夜尿组(4.01±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7,P<0.01).夜尿组睡眠质量不良、白天困倦、精力不足和焦虑或抑郁的发生率(23.53%、37.65%、12.35%和40.00%)均高于非夜尿组(10.88%、20.59%、5.59%和2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75~17.026,P<0.01). 结论 夜尿可导致飞行人员夜间睡眠时间减少,白天嗜睡增加,可能对飞行操作和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建议航空卫生部门加强卫生宣教,重视其对飞行操作的影响,积极防治.

    关键词: 夜尿 睡眠 嗜睡
  • 飞行员发作性睡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莞尔;崔丽;徐蜀宣;高和;刘欣欣;王扬;徐先荣

    目的 提高对飞行员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和诊断的认识. 方法 分析1例飞行员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临床表现为白天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幻觉以及夜间睡眠紊乱,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证实其平均睡眠潜伏时间为2.9 min,并出现3次睡眠始发快速眼动睡眠期,完全符合国际睡眠障碍性疾病分类第2版关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并与文献报告一致.确诊后飞行结论为飞行不合格. 结论 发作性睡病在飞行员中极其罕见,诊断应谨慎.招飞体检和航医实践中应重视嗜睡症状,关注猝倒的特殊意义,增强对发作性睡病等少见睡眠疾病的诊断意识.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飞行员睡眠、情绪和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余昳;谭昌金;张瞿璐;武强;濮捷;杨长亮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飞行员白天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情绪状态和主观生活质量(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QOF)的影响.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诊断的54例OSAS飞行员和30例正常飞行员做人体测量、记录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calgary 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 self-rated depression scale,SDS),将所获资料进行描述和均数比较.结果 OSAS飞行员中76.6%超重,20.3%肥胖;28.1%存有白天嗜睡,对日常工作及生活有明显影响;41.7%的患者抑郁,抑郁症状与白天嗜睡及疲劳有明显关系.比较正常飞行员和不同程度OSAS飞行员的体质指数、颈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sleep apnea hypopnea index,AHI)、ESS、SAQLI和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8~270.29,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SAQLI和AHI在正常和轻度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S在正常和轻度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和中重度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12例OSAS歼击机飞行员中9例轻度,3例中度,经减轻体重,复测PSG参数和ESS评分正常,均飞行合格;42例OSAS运输机飞行员中13例轻度,飞行合格;15例中度,经减轻体重,PSG参数和ESS评分正常,飞行合格;14例重度,其中8例经减轻体重症状好转飞行合格,6例尚在治疗中.结论 OSAS飞行员常伴有白天过度嗜睡和抑郁情绪,其主观生活质量较正常者明显下降.中度及重度OSAS飞行员应进行干预治疗.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飞行操控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宝林;龚维熙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在飞行人员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对操控及飞行能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文献. 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26篇. 资料综合 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飞行人员中发病情况及趋势、对操控及飞行能力的影响、对飞行安全的威胁进行了介绍及探讨,为飞行人员体检标准中增设OSAHS条款提供依据.对该病在失重条件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飞行人员中发病率比普通人群中高,严重影响操控能力,使飞行人员飞行寿命缩短,对飞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飞行人员体检标准中增设OSAHS条款很有必要.航天失重时打鼾可能减轻.

  • 老年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特异性分析

    作者:高申琴

    目的 分析老年OSAHS临床特异性及PSG特点,提高早期诊治率.方法 连续选择同期经PSG监测确诊为OSAHS患者78例,按年龄分为A组和B组.年龄≥60岁者为A组共46人,年龄<60岁为B组共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低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打鼾及嗜睡程度;统计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结果 AHI:A组(32.6±9.2),B组(30.8±9.9),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饱和度(%):A组(76.2±7.4),B组(85.1±6.9),A组明显低于B组;长呼吸暂停时间(S):A组(54.0±3.6),B组(42.3±3.2),A组明显长于B组;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min);A组(98±45),B组(81±42),A组明显长于B组;中枢性呼吸暂停比例:A组8.6%,B组2.8%,A组明显多于B组,重度嗜睡比例:A组52.2%,B组25%,A组明显重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打鼾比例:A组21.8%,B组62.5%,B组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症:高血压A组合并率58.7%,B组合并率56.3%,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脑卒中、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A组合并率分别为41.3%、30.4%、28.3%、19.6%、17.4%,B组合并率分别为28.1%、15.6%、12.5%、6.3%、3.1%,A组合并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OSAHS虽然重度打鼾不多,但嗜睡、低氧及脏器损害严重,合并症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应提高对老年OASHS的诊断.

  • 充血性心衰严重低钠血症的治疗

    作者:杨雨旺;刘勤;赵丹

    我院1996年9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4例严重低钠血症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42±1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均为Ⅳ级并伴有精神症状,主要为嗜睡、精神不振,2例躁动不安,12例伴高度浮肿.血Na+(120.5±5.8)mmol/L,血Cl-(81.3±8.1)mmol/L,血K+(3.1±0.5)mmol/L,10例伴有GPT、BUN不同程度升高,24h尿量大于700ml,平均(780±90)ml,尿Na+(194±57)mmol/24h,尿K+(51.2±18)mmol/24h,尿Cl-(202±84)mmol/24h,在正常范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

    作者:童朝晖;王巍伟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标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是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此外亦可出现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当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COPD加重的征兆.

  •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引起皮肤瘙痒

    作者:陈志刚;何绥平;梁建华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临床多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出汗,口干,眩晕,嗜睡等,而皮肤反应较少见,现报道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引起皮肤瘙痒1例.

  • 螺内酯致乏力和嗜睡

    作者:王可可;姜明燕;朱鹏里;张琳;李妍

    1例24岁男性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接受螺内酯的诊断性治疗,分别于午餐后、晚餐后、次日清晨口服螺内酯各20 mg.第1次服药后约3h患者突然出现四肢乏力、眩晕、头痛,经卧床休息和吸氧,约30 min后症状缓解.第2次服药后3h出现乏力.第3次服药后约2h上述症状复现并伴嗜睡,2h后自行缓解.停用螺内酯.5d后患者于晚餐后口服螺内酯20 mg,服药后约2h以及次日清晨再现眩晕、乏力及嗜睡,后自行缓解.

    关键词: 螺内酯 乏力 嗜睡
  • 去乙酰毛花苷和胺碘酮及呋塞米联用相关神志不清

    作者:兰安杰;刘丽宏;罗静;王丹;高文静

    1例20岁男性患者因心力衰竭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 mg,2次/d静脉滴注,胺碘酮注射液75 mg缓慢静脉注射后以1 mg/min持续泵入,呋塞米注射液20 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嗜睡,血压78/36 mm Hg(1 mm Hg =0.133 kPa),立即给予多巴胺、尼可刹米、洛贝林,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当日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高达7.3μg/L,停用去乙酰毛花苷、胺碘酮、呋塞米.鼻饲苯妥英钠片0.1g,3次/d,治疗5d后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降至0.82 μg/L.

1362 条记录 12/69 页 « 12...9101112131415...686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