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超声漏诊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李静;陈明;丁云川;尹帆;余源;刘超;王庆慧

    目的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及房间隔缺损(ASD)并存的超声漏诊的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148例经手术证实的VSD合并ASD患者.常规进行M型与二维、脉冲、连续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就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的VSD合并ASD者53例(ASD1.0±0.61cm),漏诊ASD(0.60±0.38cm)者95例,诊断符合率36%,漏诊率64%.其中,卵圆孔未闭(PFO)(0.5±0.07cm)漏诊80例(54%),占所有漏诊ASD84%.结论检查者的疏忽、ASD较小、压差较小、二维图像差及功能上闭合的PFO是ASD漏诊的原因.而仔细检查、准确测量、联合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方法和中远期随访评价

    作者:朱宪明;姚颖;刘志平;郭俊晓;张玉龙;赵龙;李淑珍

    目的 探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方法和中,远期随访情况.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选择4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在全麻下经口插入食道超声探头,手术开始前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根据VSD的位置,形态和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伞.胸骨下段3~4cm切口暴露右心室,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心室,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室间隔缺损,释放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食道超声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24h、72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48例患者中45例(94%)封堵成功,3例中转开胸,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未出现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2例头痛3天后自愈,1例轻度血红蛋白尿,3天后恢复,2例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心电图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1个月迟发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年后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术后共完成中长期电话及来院随访41例,中位随访时间:32.5个月(1~48个月).所有随访到患者均无封堵器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彩超提示微量残余分流1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1例,新出现三尖瓣微量-少量返流6例,新出现二尖瓣微量-少量返流3例,余患者心功能均正常.随访中,新发各类传导阻滞总共4例(RBBB2例,LAFB 1例,LRBBB+I.AVB 1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文献报道经皮介入治疗先心室缺相比,应用经胸室缺封堵器术后短期及中长期随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经皮介入封堵器.结论 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成功率高,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皮封堵器及外科修补术,是一种疗效可靠,损伤小,安全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特别是术后瓣膜返流和迟发型的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术前对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杉;哈斯;吴晓萍;王晓磊;朱宪明;刘志平;王雅皙

    目的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术前对比观察缺损类型和大小.方法 24例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分别进行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6±4.3岁,体重15~40kg,平均体重20.2±9.8kg.膜周型室间隔缺损18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6例.缺损大小3~9mm,平均大小5.7±3.6mm.术前分别用两种方法观察缺损的大小,部位及缺损与周边组织的关系.结果 二者对于缺损定位及大小的观察没有明显差异.对于缺损分流束的观察经食管超声明显优于经胸超声.结论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前评价室间隔缺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食管超声评价缺损分流束的多少更具优势.

    关键词: TTE TEE 室间隔缺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利荣;谢玉环;陆军;陈巧琼;丁尚伟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外科微创室间隔封堵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实验组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均为26例.结果 实验组2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室间隔缺损大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创伤小,临床应用价值高.

  • 室间隔高位大面积缺损死亡1例

    作者:刘力军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刘某某,男,10月龄婴儿.2012年4月28日“因感冒、发烧、咳嗽,在家曾静脉滴注药物(磷霉素钠半支+ 0.9%G.S 60 ~ 70mL)3天,不见明显好转,伴喘息、口唇发绀”到某卫生院就诊.查体:不发烧,P:120次/min,口唇发绀,重度营养不良貌,胸部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明显哮鸣音及水泡音,心脏Ⅲ级吹风样及滚桶样杂音,诊断为:①重度先天性心脏病,②支气管肺炎.给予门诊输液、对症治疗,10:30患儿哭闹不止,伴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予镇静、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不见好转,后抢救无效死亡.

  • 胸部刺伤致室间隔缺损存活1例

    作者:吴民;唐立冈;胡传瑞;李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刘某,男,16岁,学生.既往体健.2009年8月1日在学校被人用水果刀刺伤胸部.当时即感觉疼痛剧烈,并伴有流血不止,遂急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2℃,脉搏71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6.1/10.5kPa(121/79mmHg).胸前剑突下见长约2cm出血创口,深达纵隔,武器提出入;左掖下见一长约1cm创口,深达皮下.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脑栓塞1例

    作者:黄燕;张翔;申丽

    1 案例资料李某,女,3岁,在某医院诊治心脏疾患.2012年10月4日超声心动图报告:各房室内径不大;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约4~5mm;室间隔膜部呈瘤样向右室侧膨凸,基底部宽约7 mm,膨凸约8mm,其下缘近室间隔处回声脱失约2mm.10月24日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无心包摩擦感.心率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P2不亢.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 室缺伴房缺致心源性猝死1例

    作者:吴智文;陈雪凌;万洪林

    1 案 例1.1简要案情陆某,男,28岁,某年8月4日感头痛、头昏、恶心,至当地诊所治疗,诊断为感冒,给予抗病毒药物口服,病情好转.8月9日7:35患者感胸闷、心慌、气促、出虚汗、少尿,再次被送至当地诊所治疗.查体:双眼睑水肿,T 37.8℃,P 23次/min,BP 140/90 mmHg(18.67/12.00 kPa),心率107次/min,律齐,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后回家.9:45,患者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急送当地医院抢救,10:40,经抢救无效死亡.

  • 室间隔缺损合并间质性肺炎引起医疗纠纷1例

    作者:王炜煜;宋旭东;秦启生

    1案例1.1案情女婴,6个月,因发烧、咳嗽三天就诊,查体T38.3℃,呼吸平稳,咽部稍红,听诊心前区收缩期杂音Ⅲ级、呼吸音粗糙,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遂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凯帝龙0.6g+利巴韦林50mg+地塞米松2mg,鱼腥草10ml).

  • 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辉;吴志勇;卢荔红;郭延松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封堵器对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48例VSD患者行经皮导管封堵手术.结果 成功封堵146例(98.6%).应用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直径为4~16 mm,偏心型室间隔封堵器直径为6~10 mm,小腰大边型封堵器直径为4~6 mm,另外2例采用动脉导管未闭Amplatzer伞封堵.术后出现并发症有:影响瓣膜启闭1例,封堵器脱落2例,心律失常19例(左束支阻滞8例,间歇性左右束支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左前分支阻滞2例,室性加速性逸搏心律6例),机械性溶血9例.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VSD有效、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研究

    作者:张继珍

    目的 对新生儿室间隔缺损进行随访,探讨其类型及预后.方法 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对2023例新生儿于生后0~7天进行了心脏彩超筛查,共检测出室间隔缺损46例;生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2例.每3个月随访1次,至患儿1~4岁.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前检测出胎儿室间隔缺损8例,其中1例引产,3例生后复查未发现缺损,4例生后复查仍有室间隔缺损.其余新生儿0~7天检出室间隔缺损42例,生后3个月随访时又发现2例.48例患儿中,肌部室间隔缺损37例(77.1%,37/48),膜部10例(20.8%,10/48),干下型1例(2.1%,1/48).1例失访,自然闭合39例(83.0%,39/47),手术5例(10.6%,5/41),未闭合2例(4.3%,2/47),死亡1例(2.1%,1/47).肌部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率高于膜部[94.4%(34/36)与50.0%(5/10),χ2=5.773,P﹤0.05].缺损﹤5 mm者的自然闭合率高于缺损≥5 mm者[90.2%(37/41)与33.3%(2/6),χ2=5.695,P﹤0.05],手术率低于缺损≥5 mm者[4.88%(2/41)与50.0%(3/6),χ2=4.857,P﹤0.05].结论 肌部及小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高,膜部及大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率低,应重视随访,适时手术.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邓紫茸

    近年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广泛,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就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 右腋下切口肺动脉径路治疗干下型室缺

    作者:彭帮田;何强;翟波;王鹏高;陈忠建

    目的回顾总结右腋下切口肺动脉径路干下型室缺的手术治疗.方法1995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右腋下切口肺动脉径路手术修补干下型室缺37例.其中补片34例,直接缝合3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2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1-78min,阻断升主动脉17~51min,心脏全部自动全跳,呼吸机辅助3~4h,术后早期残余分流3例,轻度主动脉瓣反流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两年内无死亡,残余分流均在3个月内自行愈合.结论右腋下切口肺动脉径路修补干下型室缺效果满意.

  • 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心钠素与心脏指数及钠排泄关系的探讨

    作者:肖燕芳;张萍;刘瑞;赵方;张双船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心钠素(ANP)、心脏指数(CI)和钠排泄的关系.方法对25例房间隔缺损,29例室间隔缺损儿童进行了血浆心钠素、心脏指数和钠排泄分数(FENa%)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A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7.23±83.04 vs 17.51±6.55,P<0.05),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2±0.35 vs4.06±0.33,P<0.05).FE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37±0.06 vs 0.38±0.07,P>0.05).54例患儿血浆ANP水平与CI呈负相关(r=-0.754,P<0.05).结论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ANP水平可用来估计该类患儿的心功能.本组患儿血浆ANP水平升高,同时FENa%正常,这一现象可能与机体ANP受体的再调节有关.

  • 儿童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脱垂51例精准介入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智;杨舟;肖云彬;王祥;王野峰;左超;王勋;向金星;曾闵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并主动脉瓣脱垂(AVP)经皮介入精准封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VSD并AVP病儿51例,经胸心脏超声及升主动脉造影明确VSD及AVP分度;分别选择对称型封堵器、偏心型封堵器、国产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GA ADOⅡ封堵器对VSD并AVP病儿进行精准封堵.术后行心脏超声、心电图随访.结果 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AVP 4例,未发现中度及以上AVP.术中升主动脉根部造影提示VSD并轻度AVP 38例,中度AVP 6例,重度AVP 7例,其中伴轻微主动脉瓣返流(AR)1例;左心室及升主动脉造影后直接放弃介入治疗5例,试封堵46例,封堵成功39例,国产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植入13例,偏心型封堵器植入8例,对称型封堵器植入8例,AGA ADOⅡ封堵器植入10例.38例VSD并轻度AVP封堵成功32例,6例VSD并中度AVP封堵成功4例,7例VSD并重度AVP封堵成功3例.封堵成功病儿近中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精准选择恰当型号封堵器是介入治疗VSD并AVP的关键,其近中期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作者:孙一鸣;李文静;张兴健;邢泉生;曹倩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一度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案,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封堵VSD方法被广泛采用.此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术后某些致命性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也少有文献系统报道.本文对经导管封堵VSD的术后并发症和目前多中心研究得出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总结归纳了目前降低封堵失败率的新策略.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作者:毛志刚;唱宽;舒健;关国印;曲虹

    目的 分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63医院心胸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例单纯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膜部缺损者7例,肌部缺损者3例,均在全麻食管超声引导下行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0例患儿均封堵成功,9例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4个月、10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和其他异常;1例术后即刻复查有2.0 mm分流,术后4个月复查仍有1.5 mm分流,现仍继续随访.结论 剑突下小切口封堵治疗VSD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美观、痛苦少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郭德庆;夏宏伟;马宪友;祝沪军

    目的:通过研究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治疗经过,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年-2004年9月共为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及时准确闭合窦瘤和矫正合并畸形,采用经升主动脉及破入心腔双切口,应用补片修补,对于合并的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处理,中度及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采用成型或瓣膜替换治疗.结果:本组12例病人术后均效果良好.随诊12-48个月,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NYHA).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该及时手术,同时纠正合并畸形.采用经升主动脉及破入心腔双切口,应用补片修补,效果满意.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及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作者:陆相杨;苏金林;马云帆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0年8月至2004年5月,对85例肺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5例早期小室缺行直接缝合外,其它80例行涤纶片补片修补.术中发现合并主动脉瓣病变31例(36.47%),主动脉瓣脱垂和轻度AI者,仅行室缺修补.6例中到重度AI者,4例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成形,另2例行主动脉瓣替换.合并的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肺动脉瓣狭窄,4例主动脉窦瘤和2例右室双腔心均同期矫治.结果:1例主动脉瓣成形者术后12天再发AI,需二次手术治疗.1例室间隔缺损直接缝合者术后有小的残余分流,其余83例手术效果满意.随访76例3月至23年,12例胸骨左缘2-3肋间仍有2-3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另3例主动脉瓣成形者随访1-12年,超声心动检查示有轻度AI,心前区无杂音,脉压差正常.2例主动脉瓣替换病人,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常继发主动脉瓣膜病变,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可防止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避免主动脉瓣手术,对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 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李晓亮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在小儿各类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中占第一位[1]。传统手术采用前胸正中切口修补术,我院2009年以来,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具有美观、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563 条记录 127/129 页 « 12...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