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作者:徐琴;陈君贤;俞承忠

    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术患儿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4月行食道超声经胸微创VSD封堵术56例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6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植入封堵器直径4~10 mm。2例(4.9%)术后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在监护室当天拔气管插管,第2天转回普通病房。平均住院时间(6.7±2.3) d。术后41例随访至今,分别在术后1,3个月及每年复查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无死亡,未见伞片移位、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加重,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耐心仔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业务技术、围术期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小儿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的麻醉方式及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曾伟;张春元;饶祖华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收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20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患儿均接受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治疗,在手术中对照组通过静脉滴注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通过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将两组苏醒及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的实施过程中,七氟醚吸入能够使患儿获得更佳的麻醉效果,不但苏醒快,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廖晗静;郑莹;周立;潘佩珍;秦玉萍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13年9月~2014年7月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例,择期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9名患者成功施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术后4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积极呼吸道治疗和围术期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张竹英;陈红;李莹莹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心脏及血管的各种畸形,常见的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1]。以往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唯一方法,随着临床上介入治疗的开展,先心病封堵术成为治疗先心病新的方法,当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经导管封堵术、经胸微创封堵术、完全胸腔镜下修补术等,各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我科2014年6月—2014年7月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术治疗先心病15例,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7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右胸小切口封堵手术体会

    作者:毛志刚;唱宽;舒健;关国印;曲虹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解放军463医院采用右胸小切口封堵治疗的72例 ASD 患者的临床资料,缺损大小6~30 mm,中央型 ASD 32例,混合型 ASD 40例,其中,有6例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结果全组患者均封堵成功。4例术后并发右侧胸腔积液,无死亡患者。术后1、4、10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右胸小切口封堵治疗 ASD 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胸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临床疗效

    作者:符芳永;胡世军;卜海松;赵天力

    目的 通过与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进行比较,评估经胸封堵先天性V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湘雅二医院接受经胸VSD封堵术(经胸组)治疗的328例患儿及接受经皮介入VSD封堵术(经皮组)2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疗效、并发症及封堵失败原因.结果 经胸组手术总成功率高于经皮组[93.6%(307/328)vs86.6%(251/290),P<0.01].封堵失败病例均改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经胸组多于经皮组(P均<0.01);经胸组住院费用与经皮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胸组手术时间低于经皮组(P<0.05);经胸组术后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新发生率明显高于经皮组(P<0.05),左前分支阻滞新发生率经胸组明显低于经皮组(P<0.05),两组完全右束支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新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早期残余分流发生率经胸组(4.23%)和经皮组(3.9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胸VSD封堵术拓宽了经皮VSD封堵术的适应证,且可避免患儿和医护人员X线损害,早中期结果显示该术式治疗有适应证的VSD安全、有效.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奎;张郁林;辜志英;周波;杨卫东;黄烨;张秉宜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经胸及经食管超声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患者共54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行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31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在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伤口大小及心理认可状况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81.13±15.91)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93.67±72.74) min,伤口大小(3.41±1.13) cm,术后住院天数(3.37±0.49) d,心理认可状况54例均良好。对照组手术时间(109.13±18.19)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425.06±40.67) min,伤口大小(10.78±1.37) cm,术后住院天数(9.61±1.69) d。患者心理认可状况:良好8例,一般10例,较差13例。各项对比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既缩短手术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降低术后住院天数和费用,又符合美容要求,患者心理认可状况良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微创经胸封堵术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27例护理体会

    作者:顾爱武;李金珠;王冲

    房间隔缺损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10%~20%[1].当前的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经导管封堵、完全胸腔镜下修补、非体外循环下闭式修补和机器人修补,各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为减少手术创伤,我科2005年3月~2008年7月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应用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7例,因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

    作者:郎秋月;李红;叶媛媛;杨琼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1],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以胸骨正中切口径路体外循环下行房缺修补术为主.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胸非体外循环微创ASD封堵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病的新技术[2],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不需体外循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6至2007年2月顺利进行了11例经胸微创ASD封堵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临床路径在儿童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明;李儒正;吴朝光;张红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童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9例拟行经胸封堵术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临床路径进行诊疗,对照组33例按照常规进行诊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是行之有效并且十分安全的,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

  •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重构的近期影响

    作者:王海永;陈辉;阳玉晶;胡江苇;李安桂;杜振宗;宋剑非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近期心脏几何构型的变化。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1例,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10例和房间隔缺损(ASD)21例,观察患者封堵术前、术后3个月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和右室内径(RVD)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31例患者中封堵成功29例(93.5%),其中单纯性VSD患者10例,单纯性ASD患者19例;失败2例(6.5%)均为单纯性ASD患者。封堵术后3个月,10例VSD患者LAD和LV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RVD及LVEF明显增加(P<0.05);19例ASD患者RAD及RVD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LVD及LVEF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治疗ASD和VSD能有效地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近期心脏重构。

  • 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树林;胡义杰;陈建明;李志平;沈诚;宋毅;廖祥丽;赵孝英;钟前进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该院在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共53例,平均年龄(7.9±7.4)岁;平均体质量(22.6±14.8)kg。术前利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缺损大小、类型、形态,确定封堵器型号;术中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封堵成功患者定期随访。结果5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51例成功封堵(96.2%),2例转行体外循环手术(3.8%)。封堵器平均型号(7.7±2.0)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有48例获得随访(94.1%),随访时间6~36个月,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主动脉瓣严重反流、三尖瓣严重反流或二尖瓣严重反流。结论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安全可靠;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封堵过程的监测、引导及评估至关重要。

  • 杂交技术治疗婴幼儿及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华西医院经验

    作者:朱达;赁可;冯沅;安琪;唐梦琳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胸封堵杂交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09~2012年行经胸封堵杂交手术治疗MVSD 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个月至7岁,中位年龄3.9岁.包括单发MVSD 10例,多发MVSD 12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6例,外科术后残余MVSD 7例.结果 35例患儿术后即刻MVSD封堵成功28例(80.0%),7例(20.0%)残留少量分流,植入封堵器直径中位数5 mm,其中19例患者避免了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死亡2例(5.7%),均因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心功能不全导致.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患儿全部生存,31例(93.9%)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仅2例(6.1%)存在少量心尖部残余分流.结论 经胸封堵杂交技术治疗婴幼儿MVSD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短期效果满意.

  • 经胸封堵术与直视修补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周洋;刘凌曦;赵飞;唐仕海;彭华利;肖颖彬

    目的 比较经胸微创封堵与开胸直视修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CBM、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ClinicalTrials.gov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7月31日.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0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其中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6篇队列研究,共2 504例患儿.RCT的Meta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 0.96~ 1.03,P=0.70);队列研究发现经胸封堵组的手术成功率低于直视修补组(OR=0.21,95%CI 0.08~ 0.55,P=0.002).RCT和队列研究的结果一致发现经胸微创封堵组相对于开胸直视修补组,手术时间(RCT MD=-79.38,95%CI-95.00 ~-63.76,P<0.000 01;队列研究MD=-66.26,95%CI-71.20~-61.31,P<0.000 01),住院时间(RCT MD=-2.10,95%CI-2.65-1.55,P<0.000 01;队列研究MD=-3.99,95%CI-6.03~-1.94,P=0.000 1)均缩短,且需输血例数也减少(RCT RR=0.04,95%CI0.01 ~ 0.11,P<0.000 01;队列研究OR=0.01,95%CI 0.00~0.13,P=0.001).RCT和队列研究结果均发现经胸封堵术能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RCT RR=0.20,95%CI 0.13~ 0.32,P<0.000 01;队列研究OR=0.46,95%CI 0.31~ 0.67,P<0.000 1).RCT发现经胸封堵术会增加瓣膜反流风险(RR=1.45,95%CI1.07~ 1.96,P=0.02);队列研究提示经胸封堵术能降低瓣膜反流发生率(OR=0.43,95%CI 0.20 ~ 0.92,P=0.03).RCT和队列研究均未发现两组间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T RR=0.96,95%CI 0.57~ 1.62,P=0.89;队列研究OR=0.52,95%CI0.12 ~ 2.25,P=0.38).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术后的输血例数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合适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经胸微创封堵术优于开胸直视修补术.

  •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配合及监护

    作者:金艳;张静;谭红梅;郑霄

    目的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术中配合及监护.方法对采用经胸非体外循环封堵房间隔缺损的110例患者的术中配合及监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因房缺大无法牢固放置封堵器,术中延长小切口侧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其余107例术后3 d复查无残余分流,平均术后住院日期3.2 d.结论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创伤小、适应症广、手术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及监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三种术式比较分析

    作者:唱宽;谷天祥;李峰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术式,探讨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12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资料,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68例(A1组),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39例(A2组),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20例(B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 A1、A2组除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A1及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房间隔缺损治疗已由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发展为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现在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被越来越多心外科医生所采用.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作者:毛志刚;唱宽;舒健;关国印;曲虹

    目的 分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63医院心胸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例单纯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膜部缺损者7例,肌部缺损者3例,均在全麻食管超声引导下行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0例患儿均封堵成功,9例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4个月、10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和其他异常;1例术后即刻复查有2.0 mm分流,术后4个月复查仍有1.5 mm分流,现仍继续随访.结论 剑突下小切口封堵治疗VSD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美观、痛苦少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