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洪增玉;陈广洲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就诊的CEG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每日1次,总疗程2周。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 g,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 g,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每日3次,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100mg每日3次,四联药物治疗,总疗程2周。给药治疗1个月后复查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内镜观察胃黏膜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9,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能够按医嘱完成疗程,定时随访及复查。结论:四联疗法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愈率。

  • 糜烂性胃炎462例分析

    作者:姜岩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EG)在内镜下的形态、分布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经内镜确诊的462例糜烂性胃炎进行分析.结果462例中,男性336例,女性126例,男女之比2.67:1.隆起糜烂型185例,占40.04%;平坦糜烂型277例,占59.96%.胃窦部363例,占总数的78.57%;其中隆起糜烂型173例,占47.66%;平坦糜烂型190例,占52.34%,两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高位99例,占总数的21.43%;其中隆起糜烂型12例,占12.12%;平坦糜烂型87例,占87.88%;胃窦部隆起糜烂型占47.66%(173/363),胃高位隆起糜烂型占12.12%(12/99);隆起糜烂型和平坦糜烂型HP感染率分别为83.78%和27.0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2.68,P<0.01).结论胃窦部与胃高位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均以男性为主,其中隆起糜烂型好发于胃窦部,而胃高位以平坦糜烂型为主.

  •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例

    作者:宣建安;冷小扬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作为一种外科急腹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作为一种并发症出现在流行性出血热则十分罕见。近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  患者男,21岁。因畏寒、发热、伴持续性右中上腹疼痛3日,于1998年2月11日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我院普外科。查体:体温38 ℃,脉搏8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10 kPa(1 kPa=7.5 mmHg)。患者呈痛苦、 热病容,轻度颜面潮红,眼睑充血,球结膜轻度水肿,右眼巩膜见一小片状出血斑,上腭与双腋下、颈胸部皮肤无出血点,心肺听诊无特殊,腹部轻度膨隆,无腹壁静脉充盈怒张,腹壁皮肤无紫色淤斑带。满腹压痛,以右中上腹压痛明显,伴有轻度腹肌紧张与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扪及肿块,肠鸣音活跃,腹水征阳性,双侧肾区叩击痛。急诊B超显示:①肝、胆、脾、胰、左肾未见异常;②右肾结石伴少量积液;③少量腹水。胃镜检查结果:糜烂性胃炎。急查血糖8.4 mmol/L,血淀粉酶110 U,尿淀粉酶460 U,血尿素氮12.5 mmol/L,血肌酐312 μmol/L;尿常规: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0~1);血常规:白细胞36.8×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6;肝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腹水常规:浑浊、李凡他试验(+),白细胞5 800×106/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疑急性胰腺炎并腹膜炎和急性胆囊炎收入普外科治疗观察。经抗炎与对症治疗后腹痛无缓解,病情无好转。 1998年2月14日经传染科会诊后,以流行性出血热并腹膜炎转入传染科,经按出血热治疗1日后,右中上腹痛无缓解,反而加剧,再次请外科会诊后、急作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淡红色粘稠脓性积液、奇臭。抽尽腹水后,见胰腺弥漫性肿胀,上覆有大量草绿色脓苔,剥去脓苔后,见胰腺表面多处渗血、出血、片状皂样坏死,胰腺周围脓性组织与周围脏器、肠管轻度粘连。故确诊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并腹膜炎无疑,同时血液检查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M1∶320阳性,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也成立。对患者紧急进行手术,术后3周痊愈出院。

  • 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意义

    作者:王启之;徐希岳;王志荣

    通过对正常人、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胃、十二指肠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测定,探讨PA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肝硬变并发出血组32例,均为住院确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7~67岁,平均48.5岁.胃、十二指肠疾病并发出血组30例,为住院确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24~66岁,平均45.5岁;胃癌7例,急性糜烂性胃炎7例,消化性溃疡16例.正常对照组34例,为健康献血员,男22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42.5岁.

  • 胃病巧选中成药

    作者:虞永水

    三九胃泰该药具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之功能.适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胃痛、胃胀、胃酸过多、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或酒食过量等症均可使用.

  •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闽光;朱国曙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及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24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总结, 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 同时观察各型Hp感染的情况. 结果: 糜烂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证型中, 脾胃湿热型占61.3%, 肝胃不和型占21%, 脾胃气虚型占17.7%, 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高, 占76.3%, 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由此证明,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Hp感染率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Hp在病因学上是同一种致病原的观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凝血酶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秀芹

    急性胃粘膜病变系主要与应激有关的、以胃粘膜损害为病理特征的急性胃粘膜出血性病变,如出血性胃炎,急性骨粘膜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药物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应激出血,应激性溃疡等.临床上常常出现一次手术后,又再出血,有的胃大部切除后,再行胃全切,病人因多次出血和反复手术,致使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所以常提倡保守治疗.我科对这类病人、除了全身给药外,配合给予局部给药治疗,特别是凝血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 生长抑素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梁克荣

    我院自1998年3月以来对12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生长抑素治疗,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复合性溃疡3例、出血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1例,胃癌1例.1.2 临床表现均有大量呕血和黑便,并有不同程度休克,出血后(或出血前)经胃镜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1.3 急救方法 1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补充液体、扩容、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并用洛赛克、垂体后叶素、凝血酶、立止血等治疗均无效,给生长抑素(商品名施他宁stilamin,瑞士雪兰诺大药厂)治疗,首先用250μg+0.9%NaCl 50ml静脉慢推,以后给250μg/h连续静脉滴注48~72小时.

  • 急性心肌梗死门诊误治6例教训

    作者:李新民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在门诊并不困难,但以腹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容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胰腺炎.延误了治疗,使患者失去了抢救的机会,现将门诊误诊6例分析如下.

  • 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应付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瑞巴派特,对照组口服硫糖铝,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十二指肠疾病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敖小明

    目的:探索根除率高、价格较低、依从性好的Hp根除方案.方法:经胃镜证实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5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复方雷尼替丁三联疗法组(32例)和B组:奥米拉唑三联疗法组(27例)治疗,疗程7d.抗Hp治疗结束6~8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3%和85.2%;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76.0%和78.9%;糜烂性胃炎愈合率分别为85.7%和87.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和11.1%.结论:复方雷尼替丁三联一周疗法方案具有根除率高,疗效短,价格便宜,副反应少等特点,可考虑优先选用.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1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春芳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性危重病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更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作一概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1例受检患者中男159例,女52例,男女之比为3.0:1,年龄60~69岁,142例,70~79岁例,80岁以上13例。1.2 临床症状:全部病人均表现为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头昏,头晕,昏厥,心悸,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病程短1h,长2h。1.3 内镜检查:胃溃疡60例,占28.4%,胃癌56例,占26.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占22.7%例。糜烂性胃炎32例,占15.1%,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10例,占4.7%,其他如胃息肉,胃平滑肌瘤等5例,占2.3%。1.4 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腺癌51例,轻-重度肠化36例,不典型增生10例,萎缩性胃炎7例。

  • 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作者:吕栋;张丽君

    目的:对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对胃镜下表现及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了解两种方法对糜烂性胃炎诊断的一致性.结果:60例患者胃镜下分级情况:I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17例;分型情况:隆起型21例,平坦型39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中40例伴活动性炎症表现;26例可见肠上皮化生;23例见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消失;5例不典型增生.共48例检出幽门螺旋菌,HP检出率为80.00%.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经病理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两种方法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糜烂性胃炎的内镜下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关系密切,病理胃炎严重程度随着内镜下疣症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但仍有差异,两者结合可提升糜烂性胃炎确诊率.

  • 糜烂性胃炎死亡1例

    作者:张晓瞳;燕利

    1 案例摘要某男,44岁,1988年12月15日行走时突然倒地昏迷,约30min后被路人抬入医院.人院检查四肢厥冷,皮肤粘膜苍白,脉搏不能扪及,血压不能测出.因无亲属在场没能得到及时救治1h后死亡.尸表检验:尸长167cm,发肓正常,营养良好.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死 亡
  • 积雪治糜汤结合西医治疗肝胃郁热型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作者:葛欣;李彤

    糜烂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生活不规律,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较高,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受到临床重视.该病属中医"胃脘痛""血症"范畴.加之广东地区天气湿热,肝胃郁热是其常见的证型.报告如下.

  • 胃镜下氩气刀联合中药治疗糜烂性胃炎

    作者:李亚军

    目的 对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与中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9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A组患者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胃镜下采用氩气刀与中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治疗后不会基本保护会复发,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 香砂六君子汤临证心得

    作者:陈其剑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砂仁、木香)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中医归于呕吐、痞满病范围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上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以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厌食、便溏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一系列病症.

  •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胃炎55例

    作者:江华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在治疗糜烂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糜烂性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先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而后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5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加以对比分析。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7%,远高于对照组的69.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组复发患者较对照组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实用埃索美拉唑的临床效果,联合利用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 关于糜烂性胃炎X线诊断的分析

    作者:王龙江;麻然熙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对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7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胃镜病理确诊为糜烂性胃炎.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35例患者出现糜烂性病灶(占74.47%);12例出现小息肉样冲缺(占25.53%);糜烂性病灶更为常见(P<0.01).25例病灶位于胃窦,8例位于胃体,14例呈弥漫性分布;故而病灶多位于胃窦部(P<0.05或P<0.01).此外,44例为多发病灶,3例为单发病灶;多发病灶更为常见(P<0.01).结论 采用低张性双重造影法结合病理学检验及内窥镜诊断糜烂性胃炎具有操作简便,检出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 X线 诊断 糜烂性胃炎
  •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34例

    作者:孙劲松;李卫青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甲硝唑、泰胃美治疗,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Hp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95%CI=76.2%~99.2%);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0%(95%CI=55.1%~89.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182 7,P=0.029 2).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收益OR=0.29(但95%CI跨过1),NNT=6(95%CI=2.9~51.2).

274 条记录 4/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