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高长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搜集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科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检查,调整参数,静脉团注碘海醇,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及CT成像重建.①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扫描表现;②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CTA表现.结果:所有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15例.CT扫描的特点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常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强化度多为轻中度、无囊变、无淋巴结肿大;而恶性肿瘤则多位于深叶,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强化度多明显、有囊变,可有淋巴结肿大.良恶性肿瘤CT平扫结果中各项特征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T血管成像中发现,良性腮腺肿瘤多无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单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小;恶性腮腺肿瘤则多有血管包埋、破坏,病灶区多为两只或以上血管供血,且供血血管直径较大.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A比较,各项特征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T对腮腺大多数典型的良性和恶性病变可以做出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大保留组织和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腮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陆林国;燕山;徐秋华

    目的:采用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33例腮腺恶性肿瘤进行研究,探讨其超声诊断依据。方法:除按常规方法观察肿瘤外,注重在检查中利用探头按压、推移肿瘤,借此感知其质地和活动度、有无压缩改变。并作同侧颈深上淋巴结检查间接协助诊断。结果:声像图显示肿瘤质地坚硬25例、活动度无或欠佳23例,同侧颈深上淋巴结呈转移灶声像图特点者11例(其中9例经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恶性肿瘤正确率73%。并对9例误诊者进行了分析。结论:超声诊断主要以二维声像图的特点作综合分析,肿瘤质地和活动度以及颈深上淋巴结有无转移在诊断时有一定的价值。CDFI能在声像图上提供肿瘤的血管分布和血流的信息。

  • 腮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误诊为血管瘤1例

    作者:张建强;闫颖;刘斌;黄寒梅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5岁.因右腮腺区肿物生长3月,久治不愈,于2005年1月1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3月前因发现右腮腺区肿物,在当地某县医院就诊,给予局部穿刺检查,见有血性液体抽出,即以"血管瘤"之诊断给于"鱼肝油酸钠"行局部注射治疗,共2次,肿物未见缩小,且伴有疼痛.来我院后,行B超和CT检查,结果显示右腮腺内可见囊实性占位,考虑"腮腺恶性肿瘤"收住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面部两侧不对称,右腮腺区肿大,皮肤无红肿及溃烂,局部可触及约鸡蛋大之肿块,活动,边界清,质中等偏硬,轻压痛.双眼能闭合,嘴无歪斜,鼓气有力.

  • 101例腮腺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分析

    作者:李红卫;张美静;邢晓汾;邢玉容;张秀敏

    腮腺恶性肿瘤为头颈部常见肿瘤.我院从1974年1月-1994年12月术后放疗101例腮腺恶性肿瘤.现对其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男性58例,女性43例,年龄15岁~68岁,中位年龄45岁.主要病理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26例,恶性混合瘤22例,腺样囊腺癌16例,腺癌1 5例,腺泡细胞癌11例,鳞癌7例,未分化癌3例.本组101例中60例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41例为广泛切除术后,包括给予切除全腮腺及直接侵犯的肌肉组织及足够的周围正常组织,对于颈部转移瘤较高的鳞癌和未分化癌行选择性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全部给予放疗.

  •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复发性腮腺癌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晨;刘树铭;石妍;黄明伟;郑磊;吕晓鸣;张杰;张建国

    目的 探讨应用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 CT在诊断腮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魏文洲

    腮腺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少见,它既可起源自于腮腺上皮,也可来自腮腺间叶成份.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且不同类型肿瘤的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部分恶性肿瘤的CT表现与良性者相似,易引起混淆.因此术前仔细分析腮腺CT图像并紧密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 腮腺尤文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双龙;董磊;张彦

    患者男,61岁.因左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2月入院.查体:左耳前下方可见范围约8.0 cm×7.0cm×5.0 cm包块,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触之质硬,界限不清,分叶状,无触痛压痛,左侧鼻唇沟变浅.CT平扫提示:左腮腺区肿物,性质待定.MRI提示:左腮腺区占位,考虑为腮腺恶性肿瘤.

  • 腮腺导管口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薛毅;李风和;李向飞;王戟

    腮腺原发性鳞癌十分少见,发生率占腮腺恶性肿瘤的0.3%~5%,多好发于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为腮腺区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可出现面神经侵犯症状,预后差[1~3].但发生于腮腺导管口的原发性鳞癌更为罕见,现报告1例.

  • 腮腺线虫类寄生虫病误诊1例

    作者:李朝刚;康胜江;喻鹤林

    腮腺线虫类寄生虫病罕见,以在腮腺部位形成包块为主要表现,与腮腺恶性肿瘤在生长方式、包块质地、边界、活动度等方面极为相似.现将误诊1例原因进行分析.

  • 腮腺恶性肿瘤P53、P63表达关联及临床意义

    作者:咏梅;苏秀兰

    目的::探讨P53、P63蛋白的表达与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2016年腮腺恶性肿瘤癌以及癌旁组织存档蜡块标本40例。标本经资深病理专家确诊,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证实术前均未经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P63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P53蛋白在腮腺恶性肿瘤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与恶性度有关,而与病人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2. P63蛋白在腮腺恶性肿瘤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恶性度无关。3.腮腺恶性肿瘤的癌组织中P53、P63蛋白的表达互相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P63蛋白在腮腺恶性肿瘤病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53蛋白表达并与生物学行为有关。 P53、P63蛋白有可能在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刘颖;李家锋;管海虹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腮腺是大的涎腺,色淡黄,质软,其解剖特点[1]:处于颜面部位、耳垂下前方,前界在下颌支、嚼肌面上,后界为乳突,上为外耳道,下为下颌角下方,神经分布复杂,血运比较丰富,给手术本身带来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面神经,同时还须切除受侵皮肤,而采用肌皮瓣修复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也相对比较复杂。腮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者做肿瘤及浅叶切除,位于腮腺深叶需做肿瘤及深叶切除[2]。腮腺良性肿瘤一般采取腮腺部分切除术联合面神经解剖术;腮腺恶性肿瘤根据肿瘤恶性程度不同采取保留或牺牲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部分转移率高的恶性肿瘤可联合应用颈淋巴清扫术[3]。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 腮腺恶性肿瘤5例诊治教训

    作者:柯朝阳;刘泽文;林琪

    首次手术的彻底切除是临床治愈腮腺恶性肿瘤的关键,若因误诊而采取的术式不恰当,再次手术将相当棘手.本文回顾分析了5例腮腺恶性肿瘤误诊误治的原因体会,现报告如下:

  • 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

    作者:赵翚;谢志坚;张超源

    腮腺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通过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44例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加以讨论.

  • 腮腺癌135例临床分析

    作者:赏金标;魏启春;王可敬;郭良;葛明华

    腮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病程长,而且组织学类型繁多,生物学行为亦不相同[1],因此临床治疗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外关于腮腺恶性肿瘤的研究报道也相对较少.

  • 28例腮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分析

    作者:陈其霞;李美光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图像并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8例经 病理 /手术证实的腮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 结果: 28例术前均诊断为腮腺肿瘤,其中诊断为腮腺恶性肿瘤 8 例,恶性肿瘤可能 10例,良性肿瘤 10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正确率 64.3%.结论:以超声二维图像为主要依据,同 时结合彩色多谱血流显像、肿块的质地活动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作综合性判断,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 定的价值.

  • 腮腺肿瘤155例诊治体会

    作者:史劲松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科1998~2008年所有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155例术前辅助检查、各种治疗方法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性高(93%).部分腮腺切除术11例,术后未发现面瘫症状;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0例;全腮腺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5例,永久性面瘫5例;术后涎瘘1例,肿瘤术后复发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保留耳大神经56例均未出现耳垂麻木.结论:CT作为常用术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高.根据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确定原发灶的手术范围、处理面神经以及颈部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确定是否配合术后放疗.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可减少涎瘘.保留耳大神经可防止耳垂麻木.

  • 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李兖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分析特定疾病,无病,转移(区域及远)无瘤生存率。采用对数秩和Wilcoxon 检验来比较存活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特征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腮腺恶性肿瘤,cT4分期是显著的临床预后因素( P=0.0055,对数秩),亦为面部神经受累的临床特征。49例腮腺肿瘤患者2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5%,72%。2年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3%和89%,Ⅶ神经切除和没有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9%)之间的5年生存率没有差异。疾病特异性存活显著因素为阳性/闭合边缘( P=0.01,对数秩)及诊断阶段的cT4分期( P=0.0055,对数秩)。涎腺恶性肿瘤比其他大多数头颈部位肿瘤更易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本研究建议在解剖和手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中保持正常的第七颅神经。

  • 螺旋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云峰;荣文霞;何银;刘永保

    目的:分析腮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MPR后处理图像对提高诊断率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我院于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原发恶性肿瘤22例,包括粘液表皮样癌9例,腺癌及鳞状细胞癌各4例,腺泡细胞癌3例,恶性混合瘤2例.结果:22例中肿物呈圆形及椭圆形8例,不规则形14例,边缘清楚9例(在MPR图像上总能发现边缘毛糙、周围脂肪受侵),边缘不清楚13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向周围组织浸润.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18例明显强化,薄环状强化伴中央大片低密度坏死5例,肿块呈不规则型强化1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1例.临床表现有面神经受累9例,其中6例横断位上下颌后静脉增强扫描显示不清;3例下颌后静脉较清晰可见,但在MPR图像上显示受压变形、移位.结论:面神经受累为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肿块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内部密度不均匀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原发腮腺恶性肿瘤影像学特点.

  • 腮腺恶性肿瘤误诊14例分析

    作者:洪碧波;洪晓波

    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腮腺恶性肿瘤发病的比例较高.腮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又占29%左右,而且容易误诊.我科从1988年至2001年共收治18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在腮腺的恶性肿瘤43例,其中误诊14例.

  • 腮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郭凤云;郭瑞云

    腮腺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由于面神经从腮腺内穿过,手术分离时极易损伤面神经或因肿瘤侵及面神经而必须切除,术后均导致面肌瘫痪,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并影响美观.部分晚期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及面神经,同时还须切除受侵皮肤,而采用肌皮瓣修复缺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极为重要.我科从1996年~2000年共收治58例腮腺肿瘤病人,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