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郭亮;邹亚斌;孔祥磊;张成斌;孙逊

    患者男,50岁。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当时无腹痛、腹胀及呕血等症状。去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胃镜示:胃体下段大弯见一约2.0 cm ×2.0 cm溃疡性肿物,覆污秽苔及血痂,周边呈堤样隆起,质韧,易出血。活检病理结果:低分化腺癌。为进一步手术治疗于2014年7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CT检查:胃窦大弯侧局部突向腔内类圆形结节,表面见火山口样溃疡,增强后轻度强化(图1)。手术所见:胃体大弯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 ×3 cm溃疡型肿物。行胃癌根治术(毕Ⅱ式)。

  • 卡培他滨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

    作者:赵进军;宋丽云;孙峻峰;吕亚辉

    患者女,67岁.以胸骨后疼痛40 min入院.该患者2个月前行胃癌根治术,6天前开始服卡培他滨.剂量为第1天1 250 mg/m2每日两次,第2天服用同样剂量后出现房颤,停药3 d,房颤消失.第6天再服该剂量1次,出现剧烈胸骨后闷痛向左肩臂放射,持续不缓解并伴面色苍白、冷汗来本院.患者高血压史15年,规律服洛汀新等药物,无心绞痛史.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鹏;张军;张忠涛;蔡军;王康里;金岚

    目的 前瞻性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应激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 例需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分别于术前、术中(D0)、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5天(D5)测定患者各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组间的差异.结果 分析两组内部各应激指标计数的变化及组间相应应激指标的组间差异,两组患者各应激指标有一种趋势,术后即开始升高,术后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并且腹腔镜组NO、ET、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组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低于开腹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开放手术对机体创伤小,应激反应小.

  •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无瘤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振翼;秦瑞峰;袁增江;孙广新;霍浩然

    目的 探讨并研究腹腔镜下行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疗效、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总结并分析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及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无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共清扫12组淋巴结平均(3.80±1.25)枚,其中癌转移平均为(1.30±0.13)枚,所有患者肿瘤近、远残端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术后随访患者均健康生存,复查增强CT等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等情况.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在术中严格遵守无瘤原则,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手术近期效果,而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宗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抑制肿瘤的药物研制、无瘤技术的改善,腹腔镜下行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会有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

  • 术前30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防低血容的效果观察

    作者:肖向锋;甘亚倩

    目的 观察术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防低血容的疗效.方法 将6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术前30 min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观察并记录稀释前(T0)、稀释后(T1)、稀释后30 min(T2)和术毕(T3)时的HCT和血红蛋白(Hb).结果 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刻两组的HCT和Hb均较T0时刻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3时刻恢复至T0水平,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刻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容的出现,其疗效与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 不同腹腔冲洗方式清除胃癌根治术脱落肿瘤细胞的效果

    作者:洪花;窦红梅;王元杰;赵小军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不同腹腔冲洗方式清除脱落肿瘤细胞的效果,为寻找更有效的冲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9月—2015年9月选择行胃癌标准D2根治术的患者160例,按照简单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将37℃0.9%氯化钠溶液(NS)1000 ml分4次冲洗手术创面,调整体位后再将NS 2000 ml分2次全腹大量冲洗;对照组将NS 3000 ml直接进行3次全腹大量冲洗,两组终再分别追加NS 1000 ml冲洗全腹腔。收集两种方法的腹腔冲洗液,检测其中肿瘤脱落细胞阳性率和CEA mRNA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浸润深度为T3的试验组与对照组3000 ml冲洗水中CEA mRNA表达分别为(18.3±5.74)%,(12.9±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追加1000 ml冲洗水中CEA mRNA表达分别为(2.11±1.06)%,(4.7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22,P<0.01)。肿瘤浸润深度为T4的试验组与对照组3000 ml冲洗水中CEA mRNA表达分别为(23.6±6.17)%,(18.1±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追加1000 ml冲洗水中CEA mRNA表达分别为(4.32±1.71)%,(7.8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P<0.01)。两组方法在肿瘤脱落细胞阳性率的检查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局部少量多次冲洗再整体大量冲洗并结合体位调节能够减少脱落肿瘤细胞残留,预防腹腔、盆腔种植转移。

  • 心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霞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特点及护理

    作者:陈涛;赵丽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特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针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做好手术配合.结果 配合2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均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手术视野清晰,具备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标本袋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鲍洁;凌琳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在临床广泛开展. 由于术中切除的标本体积较大,切口相对较小,因此遵循无瘤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标本袋将标本快速、安全、完整地取出腹腔,成为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专用的腹腔镜标本袋价格普遍较高,我院自2014 年开始在110例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自制标本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选择性留置胃管的循证护理实践

    作者:高辉;秦发伟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选择性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及胃管留置期间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搜索国内外相关护理文献,评价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胃癌根治术后选择性留置胃管的证据,应用证据制定护理计划.选取具有鼻、咽喉部疾病的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留置胃管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记录观察组患者的置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管率、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不适、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口鼻、咽喉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4例因病情需要给予留置胃管,减少了患者术后的鼻、咽喉部不适,降低了留置胃管者的脱管率;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3.0±0.3)d、排便(4.2±0.3)d、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6±0.9)d,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9,-6.28,-5.06;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6例,呕吐5例,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5.6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应用于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可不常规留置胃管,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鼻、咽喉的舒适程度,加快胃肠道的功能恢复.

  • 胃癌根治术后康复期患者营养状况和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凌;路潜;张萍;王金星;张袆萌;魏红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康复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症状发生情况,探讨营养状况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2014年4—12月在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胃癌术后门诊复查患者110例。采用人体测量法、实验室检查法和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其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3%~52.7%;在110例患者中,77例(70.0%)存在症状,其中51例(46.4%)有躯体症状,34例(30.9%)有心理症状;发生率居前10位的症状是难以入睡、手/脚麻痹或刺痛、感到肚胀、体质量下降、恶心、腹泻、食欲不振、口干、精力不足、脱发。根据 SGA 评分结果,营养不良患者的 MSAS 各维度(生理症状、心理症状、整体困扰指数)得分及总得分比营养正常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胃癌术后康复期患者营养不良状况较为普遍,患者存在多种症状,用 SGA 评定法得出营养不良的患者,症状更多。因此,在评估营养状况、制定营养措施时应考虑患者存在的症状,给予恰当症状管理,以利于营养状况的改善。

  • 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蔡泽君;谢浩芬;李益萍;徐琴鸿;朱红;费惠;姜建帅

    目的 基于循证护理制定加速康复外科的集束化护理策略,探讨其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宁波市第一医院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专家共识的常规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咨询了解患者需求,对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具体化,确定并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第3天ADL评分、术后24 h及48 h疼痛评分、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66(53,78)h、88(76,100)h、29(24,36)h,均低于对照组[72(60,90)h、96(82,120)h、36(24,4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ADL评分为(65.88±14.37)分,高于对照组的(59.18±1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11(10,12)d,较对照组的12(11,13)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及48 h的疼痛评分、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集束化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 3种镇痛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宋瑞梅;高青;吕桂芬;钱火红

    目的 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间断肌肉注射度冷丁(IM)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探讨镇痛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长海痛尺评分、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不同镇痛方法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果 术后第0,6,12小时长海痛尺评分PCEA组低于PCIA组,PCIA组低于IM组,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IM组

  • 浅谈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患沟通技巧

    作者:汪袁云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本研究对行胃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在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与合理的沟通,总结恰当的方法。结果:在有效的护患沟通的前提下,患者可以很好地适应医院环境,减轻术前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并在术后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胃癌患者配合治疗及康复,而且有利于减少医患及护患之间的矛盾。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强;田力平;毛忠琦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的根治程度、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35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其中胃远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21例,胃体部癌行全胃切除3例,胃底贲门癌行腹腔镜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1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者.术中切除淋巴结个数为(21±5.8);切缘距肿瘤距离近端为(5.2±1.2)cm,远端为(6.0±1.7)cm;手术时间(203±34)min;术中出血(123±22)ml;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时间(42±6.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5 d.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手术对Ⅰ期、Ⅱ期和部分Ⅲ期胃癌具有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并与开腹手术具有相似的根治程度.

  • rhGH对手术前后24小时尿BUN排出量的影响

    作者:王忠裕;金实;巩鹏;赵作伟

    外科手术使病人因应激而处于蛋白质高分解状态,导致病人负氮平衡,这对病人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其利用是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观察了手术前后病人24 h尿BUN排出量以及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对其影响,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本组1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rhGH组,每组6例。常规组男5例,女1例,年龄36~58岁,平均46岁。所患疾病与术式为:门静脉高压症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直肠癌根治术1例、胃癌根治术3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rhGH组均为男性,年龄36~68岁,平均50岁。所患疾病与术式为:门静脉高压症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脾动脉瘤脾切除术1例、胃癌根治术4例。两组病人术前均无营养不良表现,主要营养指标血白蛋白含量、肌酐/身高指数与24 h尿BUN排出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2.术后治疗:所有病人均按本院常规方法进行术前准备与手术。术后当天开始按30 Kcal/kg补充热量,脂肪乳与葡萄糖双能源供热,二者之比为1∶1。复合氨基酸每日输入量为1 000毫升。rhGH组除上述治疗外,术后第一日开始注射rhGH,4 IU/日,共用5日。

  • 一例胃癌术后乳糜漏伴重度营养不足的循证病例报告

    作者:张谋成;方雷;邱江锋

    腹腔乳糜漏是胃癌术后的少见并发症,其危害在于高流量时可丢失大量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迅速出现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足甚至恶病质而致死亡.因此临床上需足够重视并尽早诊断及治疗.本院成功诊治1例胃癌术后6周确诊腹腔乳糜漏合并重度营养不足及腹腔内感染患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复习,对胃癌术后腹腔乳糜漏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证据进行回顾和总结.

  • 疼痛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静

    目的:观察疼痛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79例,随机分为疼痛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疼痛干预组接受专项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留置镇痛泵和相关基础护理等,对照组仅进行胃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胃乏力症、胃肠功能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疼痛干预组的胃乏力症例数、出现胃肠道症状例数、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0.01).结论:疼痛干预可明显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胃乏力症的发生率,改善胃肠功能指标.

  • 早期胃癌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论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排空功能、术后60 min胆囊收缩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研究组患者的BM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明显低于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效果。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观察

    作者:金莉;李朝辉;徐宁;宋楠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两组均随访2年,统计并比较两组1年、2年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会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1757 条记录 4/88 页 « 12345678...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