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照麟

    目的 比较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失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疗效肯定,可以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 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邵峰波;佟玉辉

    目的:探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分别选择单纯修补术以及胃部分切除术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10例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急性胃穿孔患者选择抽签分组的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胃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单纯修补术;对比手术后的相关情况以及临床出现切口感染与中毒性休克等疾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后的相关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出现切口感染与中毒性休克等疾病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疾病症状等认真观察,临床选择单纯修补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选择胃部分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比较,前者可以将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将手术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终显著改善疾病预后.

  •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尉金桥

    目的:分析和对比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A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42.92±5.77)分钟和(7.04±1.8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B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165.28±17.72)分钟和(11.34±3.4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两组间上述3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溃疡症状复发情况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选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较胃大部切除术有着明显优势,同时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王智涛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与胃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胃穿孔上的疗效差异。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和采取单纯修补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则要明显短于观察组(P<0.01)。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急性胃穿孔良好的手段,但相比而言胃部分切除术整体疗效甚佳,建议临床在选择术式时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

  • 早期胃癌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论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排空功能、术后60 min胆囊收缩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研究组患者的BM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明显低于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效果。

  • 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的效果

    作者:陆庆庆

    目的 使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效果,并进一步对早期胃癌的优化治疗方案进行探究.方法 平均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部分切除术与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包括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就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试验组比较也相对较高.以上各项对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术后复发概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疗效优异.此术式不仅简化了手术过程,减短了手术所需时间,且患者术后恢复期短,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胃神经鞘瘤二例

    作者:唐广山;胡丽丽;李建东

    例1:患者女,50岁,无明显诱因呕吐咖啡样液体1次,大便隐血试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窦部炎症,急诊胃镜提示胃黏膜多发出血点,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大便隐血试验(-);因再次呕吐咖啡样液体入院,否认有肝炎、肝硬化及特殊用药史。上腹部CT见胃底部胃壁内见39 mm ×30 mm ×28 mm的圆形软组织块影,密度均匀,凸向胃腔内生长,边界清、光滑。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1~4);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33 HU、38 HU、43 HU,CT诊断为胃底部间质瘤。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胃底部隆起型肿块,大小约42 mm ×30 mm ×27 mm,质硬,有包膜,病灶表面胃黏膜散在斑点状出血灶,行肿瘤切除术及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胃神经鞘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瘤细胞S-100(+),SMA散(+),CD34(-),CD117(-),Des (-), Ki67<596+;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消化道出血。

  •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作者:马小山

    目的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分别采取胃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取单纯修补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首次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与胃部分切除术相当,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但复发率较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 胃部分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立人;徐东升;宋雪;全宝库;齐明;禹宏;郑宇;孙备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抽查140例胃部分切除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为Billroth Ⅰ式(40例)和Eiselsberg式(100例)2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动力学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检者空腹和餐后30 min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 Eiselsberg组胆囊空腹体积(BV)和胆囊小体积(RV)明显大于Billroth Ⅰ组,2组比较P<0.05,同时显示胆囊收缩率明显不佳.空腹血浆CCK水平2组无明显差异,餐后Billroth Ⅰ组CCK血浓度的上升梯度明显大于Eiselsbeg组.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导致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机制与胃部分切除术式的选择、CCK的分泌减少,术中易损伤迷走神经前干肝支等因素相关并导致胆囊排空障碍,诱发胆囊结石.

  • 双镜联合胃楔形切除术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20例报告

    作者:张鹏;刘景章;尚培中;李晓武;张金江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的优势.方法 1999~2007年我院共收治胃Dieulafoy病20例,在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应用腔内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胃楔形切除术.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早期活动拔除胃管并进食.20例随访3~36个月,无再次出血.结论 胃镜是胃Dieulafoy病的首选诊断方法,胃镜引导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应是此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降低再次出血率和胃壁溃疡发生率.

  • 腹腔镜下切除胃间质瘤25例报告

    作者:常青;党建锋;吴惠泽;云峰;崔小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个体化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11月对25例胃间质瘤行腹腔镜下个体化切除.1例位于贲门,直径6.5 cm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1例位于胃窦前壁,直径4.5 cm,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16例位于胃底及胃体,直径2.0~5.5 cm,肿瘤充分游离后行腹腔镜下楔形切除术;7例胃后壁腔内型肿瘤,直径2.8~5.0 cm,行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结果 2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平均手术时间84 min(53~16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8 ml(20~140 ml).标本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间质瘤,CD117阳性25例,CD34阳性21例.术后除1例出现胃动力功能障碍,余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无胃出血、狭窄及胃漏.术后平均住院8 d(6~13 d).24例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生存良好,无复发、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个体化的胃部分切除术可行、安全.

  • 胃畸胎瘤一例

    作者:蔡光权;王光芳

    患儿男,9岁.反复上腹隐痛、不适3年.排黑色粪便1周,呕鲜血三次而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查体:除上腹有轻压痛外,未见阳性体征.行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胃后壁有充盈缺损,粘膜排列紊乱,诊断胃平滑肌瘤.行腹部手术探查,发现胃体后壁有一包块,大小约8 cm×7 cm.与后腹膜有粘连,包块和胃部不能分离.行胃部分切除术,

  •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Dieulafoy病一例

    作者:苏旭;李滨;陈景煕

    患者男性,42岁.因呕血、黑便4 d于2003年9月10日入院.呕血量约500 ml,鲜红色,伴成形黑便.既往无乙肝病史及溃疡病史等.查体:全身皮肤黏膜苍白.腹平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扪及肿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指检未触及肿块,指套可见柏油样便.血常规: Hb 61 g/L, 红细胞压积 0.184,WBC 4.4×109 g/L,血小板 184×109 g/L.胃镜检查见胃体中下段前壁黏膜一动脉断端隆起、出血,考虑为胃Dieulafoy病.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喷洒止血,动脉出血停止.但患者于2003年9月14日再次呕鲜血400 ml,遂急诊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部分切除术.术中用胃镜确定出血点,并以胃镜光源标志出血部位.利用腹腔镜技术,以抓钳钳夹住出血部位,胃镜下确定出血点已被夹住.以出血点为中心,用直线型腔内切割缝合器切除病灶,同时完成缝合.手术顺利,术后2 d拔除胃管,下床活动.术后3 d能进半流质,术后5 d出院.病理检查报告:胃Dieulafoy病.

  • 胃部分切除患者患胆石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建祥;刘峰;周锐

    目的:研究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的患者64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其他手术后并发胆石症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 Hp感染的相关性,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 Giemsa染色检测 Hp阳性率为93.75%、对照组为48.44%;试验组H p Ig G检测H p阳性率为82.82%、对照组为37.50%;试验组经H p免疫组化检测 H p阳性率为62.50%、对照组为4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体或残胃底部、术后时间在3年内、术后合并反流症状易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 Hp感染是引起术后并发胆石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避免胆石症的发生,需要临床工作者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积极预防控制 Hp感染。

  •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雪东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早期胃癌.方法 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住院的早期胃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3例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93例采用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DG),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只要掌握早期胃癌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艳;刘玲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24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术的62例作为观察组,行常规远端胃切除术的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5、30、60 min的胃排空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0 min胆囊收缩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排空和胆囊收缩功能,保留BMI水平,减少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异位胰腺1例

    作者:褚英豪;冯力强;张国鹏;张鑫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因间歇性右上腹胀痛,伴右肩背部不适10个月入院.1年前因胆结石伴胆囊炎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间歇性右上腹胀痛,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体温36.5℃,脉搏80/min,呼吸18/min,血压14.0/9.0kPa.全身无黄染.腹平软,全腹未触及包块,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功、生化均正常.Χ线胸透、心电图正常.B超示胆总管扩张伴结石,肝、脾、胰无异常.诊断: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时发现胃窦部距幽门管6 cm 处胃壁上有一1.5 cm×1.5cm×1.0 cm 包块,呈淡黄色,质韧,活动度差,无血管搏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胃异位胰腺组织.痊愈出院.

  • 作者:

    关键词:
  •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黎强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采取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实施单纯修补术治疗,B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显示,A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低,但是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B组术后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为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为23.26%,B组复发率为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胃穿孔采取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虽然单纯修补术创伤较小,但是难以根治,胃部分切除术可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探讨

    作者:魏裔伦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的优势。方法选取2001年12月~2010年12月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实验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跟踪随访,统计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对比患者术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3年存活患者28例,生存率93.3%,术后复发及转移1例(占3.3%),术后各类并发症3例(占9.9%);对照组术后3年存活患者28例,生存率93.3%,术后复发及转移2例(占6.6%),术后各类并发症11例(占36%)。2组患者术后3年内生存率、术后转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与传统的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相比,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发生几率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