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腺样囊性癌样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作者:高超;昌红;贾铁文;王文普;廖松林;李竞贤

    患者女,43岁.因右颈部包块1年余,于2001年8月就诊.患者无声嘶、多汗、食欲亢进等症状.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好,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也未见颈动脉搏动,气管居中,右侧甲状腺Ⅲ°肿大,无压痛.可扪及6 cm×3 cm×3 cm肿物,质韧,边界不清,左侧甲状腺未及肿大.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正常.B超:右甲状腺不均匀低回声占位(性质待定),核素扫描:甲状腺"冷结节".临床诊断:甲状腺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术中:右中下极甲状腺明显肿大,质硬、6 cm×3 cm大小,气管内及气管壁未见肿瘤组织.

  • 原发性甲状腺及肾脏多发癌伴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作者:张正样;杜军;马捷;王海;吴渡;石群立

    患者女,35岁.因"左髋部疼痛1年,加剧3个月"于2008年4月入院.患者于2007年3月不慎扭伤后出现左髋部疼痛,左腹股沟处有轻压痛,伴轻微跛行,未重视.2007年12月自觉左髋部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左髋臼上方见鹅蛋大小骨质缺损.边缘欠光整,遂行左髂骨肿瘤活检.病理经外院会诊意见为:左髂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癌组织中度分化,富于血窦,形成多个脉管和腺泡样结构,倾向甲状腺滤泡癌.后行PET/CT检查结果提示左髂骨恶性肿瘤及右侧甲状腺腺瘤可能性.随后患者在当地医院行3次"羟基喜树碱、足叶乙甙及顺铂(HEP方案)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化疗.

  • 肾脏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尿路上皮癌一例

    作者:祁秀敏;张熔熔;万佳艺

    患者女,79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余于2015年3月入院。 B超提示左肾盂占位性病变。 CT检查示左侧肾上极及肾盂内团块状强化灶,大小约5.5 cm ×4.0 cm ×3.5 cm。血管造影示腹主动脉及两侧肾动脉开口管壁见钙化影。泌尿系造影示左侧肾上极及肾盂内见团块状强化灶,大小约5.5 cm ×3.5 cm。右侧肾盂、肾盏、输尿管走行、形态未见异常,膀胱充盈良好。

  • 微管相关蛋白-2在240例活检肺小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冬梅;孙宇;李向红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40例2008至2011年间收集的肺小细胞癌中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CD56、MAP-2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结果 MAP-2在肺小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95.8% (230/240),明显高于突触素、CgA及CD56的阳性率[分别是57.1% (137/240),38.8%(93/240),89.2% (214/240)].其敏感性(99.1%)及准确性(95.4%)明显高于突触素(58.3%,42.5%) 、CgA(39.9%,42.5%)及CD56(91.5%,87.9%).结论 MAP-2是敏感性及准确性高的神经内分泌标志抗体,值得在肺小细胞癌诊断中推广应用.

  •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路军;吕宁;薛丽燕;邹霜梅;刘秀云;温芃

    目的 分析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寻找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适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方法检测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AE1/AE3、CK34βE12及CK10/13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结果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病率占同期浅表食管癌的4.8%(15/312).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23.7个月.1、2和5年生存的分别有10、5和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NSE、突触素、AE1/AE3均为阳性,CD56阳性14例,TTF-1阳性9例,CgA阳性8例,CK34βE12阳性1例,CK10/13均为阴性.结论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速,预后很差.建立在放化疗联合外科切除基础上的系统性治疗或许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NSE、突触素、AE1/AE3、CD56、TTF-1、CgA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高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泌尿道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郭爱桃;陈薇;韦立新

    目的 探讨泌尿道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复习解放军总医院1999至2010年间经病理诊断为泌尿道上皮癌的病例,选取其中的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16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泌尿道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占同期泌尿道上皮癌的0.36% (16/4386),其中发生于膀胱10例,输尿管2例,肾盂3例,输尿管和肾盂多发肿瘤1例.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45~79岁,中位年龄63岁.临床症状11例有血尿,4例有尿路刺激征,4例伴腰腹部疼痛.仅2例有吸烟史.13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仅行活检.肿瘤中位直径为4.5 cm,组织学15例为混合性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其中13例混合有移行细胞癌,2例混合有腺癌,1例为单纯性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10例见脉管内癌栓,1例伴淋巴结转移,2例伴远隔脏器转移.临床分期1例为pT1期,7例为pT2期,6例为pT3期,2例为pT4期.14例获得随访资料,整体生存时间为25个月,6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32.4%.结论 泌尿道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治疗方式,配合化疗和(或)放疗可提高疗效.

  • 复合性肝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何偲;尹洪芳;柳萍;张莹;张剑波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共同存在于同一肝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对2例肝肿瘤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详细的组织学观察和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证实其中复合癌的成分,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7.5岁,HBsAg均为阳性.2例肿瘤均明确由以下3种成分混合构成:(1)部分为多边形异型上皮细胞呈条索状或小梁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Hepatocyte和甲胎蛋白均阳性,为肝细胞癌(HCC),其中1例可见胆汁形成;(2)部分区域为椭圆或短梭形小蓝细胞呈巢片状或器官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突触素和(或)嗜铬粒素A和(或)CD56阳性,为神经内分泌癌(NEC);(3)部分区域为卵圆形异型上皮细胞呈弥漫巢团状或腺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CK19和CK7均阳性,为胆管细胞癌(CC).病理诊断:2例均为复合性肝癌,由HCC、NEC和CC成分组成,3种成分所占比例均≥20%.结论 HCC、NEC和CC组成的复合性肝癌非常罕见,可能来源于肝癌干细胞,预后较差.

  • 不同病理分级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明辉;刘艳辉;骆新兰;林兴滔;庄恒国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根据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139例消化系统NEN进行病理分级,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和Ki-67.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139例NEN病例中,1级88例(63.3%),2级9例(6.5%),3级42例(30.2%).不同病理分级的病例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级和2级病例多为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和CgA,而3级病例常为局灶性表达突触素和CgA.生存分析显示3组病例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级的消化系统NEN在临床病理、预后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新标准对消化系统NEN进行命名和分级,以指导临床做出佳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判断.

  • 乳腺神经内分泌型导管内癌

    作者:杨文涛;许越香;张廷璆

    目的 对乳腺神经内分泌型导管内癌(E-DCIS)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行嗜铬素A、突触素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和消化PAS、消化阿辛蓝和嗜银染色,对18例具有E-DCIS特征的乳腺癌进行观察.结果 具有E-DCIS特征的乳腺癌具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l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2)E-DCIS呈导管内肿瘤细胞的膨胀性生长,在肿瘤周边常可见导管内乳头状瘤.(3)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卵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或细颗粒状.细胞核往往只有轻~中度异型,消化PAS或AB染色显示细胞内或细胞外存在黏液,有些肿瘤细胞呈印戒细胞样.(4)>50%的肿瘤细胞表达嗜铬素A、突触素和NSE中的至少两种,部分病例CD56和CD57染色阳性.(5)E-DCIS中常可见到肿瘤细胞向邻近导管的派杰样扩散,且在膨胀性生长的导管内不存在肌上皮成分.这两点有助于E-DCIS与导管上皮增生的鉴别.结论 E-DCIS是一种低度恶性的乳腺导管内癌,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应作为一种独立的导管内癌类型加以认识.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和亚型

    作者:皋岚湘;刘光;李琳;蔺会云;金华;程涓;金木兰;丁华野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C)的病理形态学和亚型。方法 收集22例乳腺NE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抗体包括: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K5/6、CK14、p63、E-cadherin、p120、p53和Ki-67。对HER2蛋白表达2+的病例行HER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NEC的判断标准:50%以上的肿瘤至少表达1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同时其他器官没有发现NEC。结果 除1例男性外余均为女性,年龄在31 ~96岁(平均65.2岁)。病变发生在左乳15例(68.2%),右乳7例(31.8%)。肿瘤大小0.5~5.5 cm(平均2.7 cm)。6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包括:实性黏附型9例、黏液型6例、实性乳头状型3例、小细胞型2例、大细胞型1例、腺泡型1例。各种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比例:突触素为100%( 22/22)、NSE为12/13、CgA为54.5% (12/22)、CD56为5/16、ER为90.5% (19/21)、PR为81.0%( 17/21),无一例HER2蛋白过表达(3+),EGFR、CK5/6、CK14和p63均为阴性。所有E-cadherin和(或)p120标记的病例均显示细胞膜阳性(19/19)。p53阳性比例为6/17。Ki-67阳性指数<3%者占9.5%(2/21),3%~20%者占66.7%(14/21),>20%者占23.8% (5/21)。2例HER2蛋白表达2+者,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无基因扩增。免疫分子分型绝大多数为腺腔A型,无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结论 乳腺NEC好发于老年人,发生在左侧乳腺者多于右侧,常见的亚型是实性黏附型,其次为黏液型,免疫表型归属于浸润性导管癌的特殊类型。

  • 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癌

    作者:丁华野;皋岚湘

    目的探讨乳腺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梭形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500例乳腺癌切片,找出以梭形细胞占主要优势(>80%)的癌5例,其中2例梭形细胞型导管内癌和3例梭形细胞型浸润癌.采用HE、阿辛蓝(AB)/PAS和网织染色,以及用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7、34βE12、AE1/A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嗜铬蛋白(Cg)A、Lue-7、波形蛋白,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E-钙黏素、Ki-67、p5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中4例有随访信息.结果患者平均年龄在68岁.镜下:5例癌细胞形态主要为长梭形的上皮样细胞,3例有少数胞质内空泡状细胞,4例可见散在AB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5例均表达AE1/AE3、EMA、CEA、E-钙黏素和突触素,CK7有4例表达,NSE阳性3例,CgA和Lue7阳性2例,ER阳性4例,PR阳性2例,1例表达c-erbB-2,1例有灶状波形蛋白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例梭形细胞型导管内癌和1例梭形细胞型浸润性癌是梭形细胞型的神经内分泌癌,另外2例梭形细胞型浸润性癌是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化生性癌.随访3例存活(24~58个月),1例27个月内死亡.结论上皮样梭形细胞和细胞内黏液的出现是乳腺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癌的一个形态学特点.梭形细胞神经内分泌型导管内癌需要和普通导管增生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梭形细胞型的神经内分泌癌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梭形细胞浸润性癌需要与梭形细胞肌上皮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及某些软组织肿瘤鉴别.

  •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8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冯敏;邹娟;张燕;孙亮

    目的 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6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82例宫颈NE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3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期52例,Ⅱ期10例,Ⅲ期14例,Ⅳ期6例.肿瘤大小0.5~6.5 cm,平均3.6 cm.组织学分类:小细胞NEC 74例,大细胞NEC 7例,不典型类癌仅1例.肿瘤浸润宫颈间质深层52例(63.4%),癌栓73例(89.0%),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8例(3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CD5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及嗜铬素粒A,阳性率分别为93.9%、84.2%、74.4%、64.6%和51.2%.72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其中高危型70例,49例为HPV18阳性.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6~101个月),29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其中死亡23例.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局限于宫体、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宫颈NEC是一组与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相关的高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以小细胞癌常见,明确诊断有赖于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宫颈NEC预后不良,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肾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郭爱桃;黄恒;韦立新

    目的 总结肾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简称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1999年至2010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诊断的肾小细胞癌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病理学观察,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6例为肾原发性小细胞癌,其中2例发生于肾实质,4例发生于肾盂;胸部影像学检查双肺均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肾均为单发肿瘤;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大体检查见4例肿瘤位于肾盂,1例位于肾实质.其余6例为肺小细胞癌肾转移,其中4例为肺小细胞癌治疗过程中检查发现,2例以腰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同时发现肺部与肾的肿瘤;6例均行穿刺活检.显微镜下12例均呈典型的小细胞癌形态,坏死广泛.4例原发于肾盂的病例中可见部分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2例肿瘤细胞均呈CK、突触素、CD56阳性,6例转移性病例和4例原发性病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6例肾原发性小细胞癌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4及9个月死亡,2例失访,2例存活(分别随访25及138个月);6例转移性患者5例死亡(随访3~8个月),1例随访1个月仍存活.结论 肾小细胞癌有原发和转移两种情况,虽然罕见,但肾可以原发小细胞癌,肾盂和肾实质均可发生,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鉴别原发与转移性肿瘤时参考意义不大,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胸部影像学检查和形态学有无合并尿路上皮癌成分等来综合判定.

  • 促泌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军;张帆

    1998年Wagner等[1]利用一位32岁男性胰岛素瘤患者的瘤细胞,接种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细胞杂交技术克隆出一种名为D24的鼠抗人胰岛素瘤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该团队通过D24鉴定出一种神经内分泌和胰岛β细胞特异的钙结合蛋白--促泌素(secretagogin)[2].对促泌素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主要对其在正常组织、各类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谈万联;张元庆;胡慧娣

    肺硬化性血管瘤(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局限性实质性损害,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l首先报道[1].40多年来,尽管在形态上已有详尽的描述,但它的性质和组织发生仍在争论中.WHO 1999年对肺肿瘤的新分类中,将SH列为混杂性肿瘤.这意味着SH的性质是一个真性肿瘤,而不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肺内瘤样增生性病变.既不归属于初的血管源性学说,也不归属于神经内分泌(NE)源性学说.我们通过对8例SH的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参阅文献,对其性质及发生进行探讨.

  • 消化道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巧英;张新华;周航波;汪芳裕;马恒辉;陆珍凤;石群立;周晓军

    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都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但两者同时发生于消化道的同一器官却非常少见,国内外仅有少量个例报道.关于消化道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复习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21例消化道混合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激光捕获单细胞PCR在细胞克隆性起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汤绚丽;姚根有;赵仲生;任兴昌

    关于普通腺癌伴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发生机制存在许多不同的假说.目前多数认为NE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来源于内胚层多潜能干细胞[1].

  • 2015年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会议简介

    作者:黄丹;朱雄增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 ENETS )成立于2004年,为修订“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11月ENETS在意大利Frascati 举行了第一次共识会议。与会的63位专家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肿瘤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数据库,就前肠、胃、十二指肠和胰腺原发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NEN)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该共识发表在2007年2月Neuroendocrinology,作为临床工作中重要的治疗指南,为这类临床少见肿瘤患者提供更佳的临床决策。目前,ENETS年会作为NEN诊治领域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已举办了12届。

  • 膀胱神经内分泌癌1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蒋艳霞;于文娟;张伟;李玉军;鲁青;刘燕;李宏;侯峰;李敬敬;庄洁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内分泌癌( 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7例膀胱NEC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并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48~86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者14例。首发症状大多表现为全程或间歇性肉眼血尿,肉眼主要呈息肉状、分叶状、蕈伞状和溃疡状。组织学上,参照肺神经内分泌肿瘤WHO分类的标准,诊断为小细胞癌13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和不典型类癌1例。其中6例伴有尿路上皮癌成分,2例伴有腺癌成分。9例瘤组织浸润至肌层,5例浸润至外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7例膀胱NEC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CD56、突触素和嗜铬粒素 A ( CgA )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6/17、16/17和12/17,同时表达上皮性标志物角蛋白(CK)7和广谱角蛋白(CKpan),分别为12/17和15/17。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的表达比例为11/17。14例获得随访,其中9例术后1~34个月死亡,平均存活11个月,5例术后1~12个月仍健在。结论膀胱NEC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CD56、突触素、CgA、CKpan等免疫标志物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上,膀胱NE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和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本肿瘤的首选方法。

  • 乳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DNA倍体研究

    作者:姚根有;赵仲生;章锁江;顾正康

    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MIPS-Ⅲ型图像分析仪对17例神经内分泌(NE)细胞阳性的乳腺癌和64例NE阴性的乳腺癌癌细胞核DNA含量、核面积等9项参数进行测量,以探讨伴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的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生物学行为。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81例标本取自1989~199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切除标本。组织切片经2位病理医师分别按1990年WHO和1989年《中国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和分级:浸润导管癌53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粘液样癌6例,髓样癌7例,其他类型癌4例,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33例,Ⅲ级38例。

1089 条记录 5/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