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ecli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明;姚国忠;徐清华;吴醒

    目的:探讨Beclin1(自噬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进行Beclin1检测.然后,观察Beclin1在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eclin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eclin1在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和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肿瘤组织浸润的深浅、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化的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其年龄及肿瘤组织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不具有相关性(P>0.05).Beclin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其总生存期与Beclin1表达为阴性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Beclin1的检测可评估其病情的进展情况及预后.

  • 中药复方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瞿文超;吴雪卿;冯佳梅;高晴倩;邵士珺;万华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方”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的影响.方法:观察2000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的545例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明确ER、PR、HER2表达情况,并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中药组患者均于术后1年内开始服用“乳癌术后方”超过1年;对照组患者未曾服用中药治疗.结果:中药组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虽均高于对照组乳腺癌生存期,但并无统计学差异,但中药可延长luminal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luminal型的死亡风险可降低19.7%,三阴性的死亡风险可降低9.2%.结论:“乳癌术后方”能提高luminal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 Mcl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意义

    作者:王静;张玉海;史皆然;任新玲;许淑娣;李惟捷;陈张琴;王哲;赵一岭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通路蛋白Mcl1和Fbw7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初两个化疗周期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方案的患者,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肿瘤蜡块组织中蛋白Mcl1和Fbw7表达,用H评分系统将蛋白表达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逐步后退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共收集病例144例,其中腺癌69例,鳞癌64例,其它11例.Ⅲ期患者45例(31.25%)Ⅳ期患者99例(68.75%).64例(44.44%)患者Mcl1高表达,80例(55.56%)患者Mcl1低表达.单因素结果提示TNM分期是提示预后的显著因素(P=0.033),Ⅲ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74.20%(中位生存时间为666天),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55.60%(中位生存时间为415天).Mcl1的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联(P=0.042),其中Mcl1高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69.9%(中位生存时间为612天),Mcl1低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55.30%(中位生存时间为406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l1 (OR=1.809,95%CI (1.123-2.912),P=0.015)和TNM分期(OR=0.573,95%CI (0.336-0.978),P=0.041)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Mcl1蛋白表达和TNM分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Mcl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更好的预后,III期患者比Ⅳ期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 基于生存分析的胃肠安方辨证治疗对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影响的双向队列研究

    作者:陶丽;朱莹杰;顾缨;赵爱光;郑坚;杨金坤;王文海;洪庆祥

    目的 观察中药胃肠安方辨证治疗对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 收集131例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队列同期对照方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5例)与西医组(66例).运用Microsoft Excel及SPSS 21.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2、3、4、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OS及PF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将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①西医组中位OS为18.5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OS为23.2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 ≤0.05).②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 vs 87.2%、33.3% vs47.4%、14.5%vs28.4%、1.3% vs23.7%、0% vs 0%,提示中西医结合组5年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③影响本病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是原发灶切除(P =0.003)、化疗(P=o.ooo)、中药辨证治疗(P=0.004);原发灶切除的风险比为0.433(95% CI:0.251 ~0.748),化疗的风险比为0.148(95%CI:0.060~o.365),服用中药的风险比为0.532(95% CI:0.347~0.816).④西医组中位PFS为6.1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PFS为9.2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 ≤0.05).⑤影响本病患者PFS的独立保护因素是原发灶切除(P =0.022)、肝转移灶局部治疗(P =0.020);原发灶切除的风险比为0.466(95%CI:0.242~0.895),肝转移灶局部治疗的风险比为0.576 (95% CI:0.362 ~0.918).结论 胃肠安方为主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OS和PFS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 microRNA-148b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郝余庆;蒋徐维;徐玉振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 microRNA-148b(miR-148b)的表达与 HCC 预后的关系。方法: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冰冻组织样本库中调取2007—2010年手术切除的 HCC 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miR-148b 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资料,分析 miR-148b 表达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CC 组织中 miR-148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miR-148b 低表达与 HCC 血管侵犯及 TNM 分期等恶性临床病理指标相关。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48b 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较低。结论:人 HCC 组织中 miR-148b 表达下降,且与 HCC 不良的临床预后有关。

  • 腹膜转移胃癌腹腔化疗药物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大伟;陈宗祐

    根据 Globocan 统计[1],2008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为46.3万,胃癌死亡人数为35.2万,居癌症死亡率第3位。约10%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存在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癌也是胃癌术后的常见复发症,占复发病例的33%~50%[2-3]。腹膜转移胃癌是肿瘤的终末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 Saito等[4]报告,经手术及全身化疗治疗后,90例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5.3%,64例腹膜转移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0。对于腹膜转移胃癌的治疗,以往常采用全身静脉化疗或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 CRS)。近的临床研究[5]显示,腹腔和(或)静脉化疗联合 CRS 可以延长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杨露璐;刘文超;喻召才;杨静悦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且治疗困难。吉西他滨是治疗胰腺癌相对有效的药物,但其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1年生存率仅为18%,中位总生存期(mOS)为5.4~5.6个月。日前,传统治疗方法联合靶向治疗成为晚期胰腺癌治疗的研究焦点。

  • ERCC1新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铂类用药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静;徐美青;郭明发;魏大中;柳常青;孙翔翔

    背景与目的: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l,ERCC1)的高表达与铂类药物的耐药性相关。以往研究中常采用ERCC1抗体8F1,近来发现其有非特异性。为了检测ERCC1新抗体4F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铂类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2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ERCC1检测,分析患者的ERCC1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72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高表达者占55.5%。ERCC1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低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患者(62.5% vs 37.5%;22.9 vs 18.4个月;46.9%vs 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新抗体4F9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l的表达有助于筛选NSCLC患者辅助化疗方案,指导患者术后铂类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 41例可手术多原发肺癌临床分析

    作者:李营;金波;施建新;张岩巍;吉春宇;韩宝惠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是原发性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但近年临床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41例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参照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对41例MP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三原发肺癌3例,双原发肺癌38例。同时性MPLC13例,异时性MPLC26例,同时性MPLC+异时性MPLC2例。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为主(78.8%,67/85),病灶好发于右上叶(41.2%,35/85),病理以腺癌多见(70.6%,60/85),其次为鳞癌(17.6%,15/85)。腺癌亚组中以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比率较高(50%,30/60)。分期以I期为主(80%,68/85)。组织病理类型相同的MPLC比例(68.3%,28/41)高于不同病理类型(31.7%,13/41),其中腺癌-腺癌多见(82.1%,23/28)。病灶位于同侧不同肺叶者4例(9.8%),位于双侧肺者37例(90.2%)。MPLC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7.8%(36/41),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相同组较不同组预后好(P=0.037),无淋巴结转移的MPLC较有淋巴结转移组预后好(P=0.02)。结论:MPLC病灶好发于右上叶,病理以腺癌常见,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多见。其早期检出率越来越高,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 232例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一二线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连斌;郑楠;迟志宏;周莉;盛锡楠;斯璐;孔燕;崔传亮;郭军

    目的:探讨晚期黏膜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MM)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收治的232例晚期MM患者的临床资料,一二线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并对影响总生存期的多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组晚期MM患者共232例(男101、女131例),中位年龄56.0岁;原发部位:直肠肛管29.3%,鼻腔25.0%,泌尿生殖道20.7%,口腔20.3%,食管4.7%;就诊时M分期:M1a 17.2%,M1b 21.6%,M1c 61.2%;多数患者存在多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50.4%、肝34.9%、骨23.3%.中位PFS:一线治疗方案患者4.5个月,二线治疗方案患者2.5个月.所有患者中位OS为11.0个月,其中M1a期16.0个月、M1b期14.0个月、M1c期10.0个月.预后分析发现,就诊时M分期和血清LDH与OS显著相关(P<0.01),与原发灶部位、性别、年龄、基因突变状态等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鼻腔、口腔是MM的好发部位,就诊时M分期、LDH水平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

  • 72例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进展的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鹏;朱旭;杨仁杰;陈辉;徐海峰;高嵩;朱林忠;王晓东

    目的 对肝动脉灌注化疗为主的介入治疗在胃癌肝转移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作为化疗后进展的二线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实施注意事项及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系统回顾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进展而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收集介入治疗的方法、动脉灌注的化疗方案等具体资料,对定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定性资料则采用X2检验,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并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入组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0个月、中位生存期8.0个月,有效率40.3%(29/72),疾病控制率77.8% (56/72),与治疗效果相关的因素有肿瘤血供及染色情况、是否使用含OXA的化疗方案.在使用相同方案情况下,静脉化疗进展后的患者经介入治疗仍取得CR 1例(3.8%,1/26),PR 12例(46.2%,12/26),SD 9例(34.6%,9/26)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方法安全有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究规范介入治疗的方法,以完善介入治疗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

  • 抗肿瘤药物的腹腔给药

    作者:余自成;叶惠珍

    抗肿瘤药物腹腔给药作为腹腔恶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人们对此已探索了40余年.所幸的是,在过去10年中获得的资料可确定某些病人群体可能适合使用这一局部治疗方法.除此之外,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供的初步证据也证实,腹腔化疗对卵巢癌病变稳定期及总生存期可能有重要影响.

  • 胃癌R0切除上下切缘距离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勃;蔡慧;康争春;赵昕;冯云洁;马立业

    目的 探讨R0切除且无远处转移胃癌患者上下切缘距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无远处转移、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腺癌且切缘肿瘤无残留、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完整的28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临床病理指标并分析不同上切缘(proximal resection margin,PRM)距离、下切缘(distal resection margin,DRM)距离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胃癌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分析不同PRM、DRM距离与胃癌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PRM距离增大与病灶位于胃下1/3显著相关(P<0.001);DRM距离增大与肿瘤T分期较早(P=0.044 2)、病灶位于胃中1/3 (P=0.008 4)、病灶较小(P=0.024 1)、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P=0.013 2)和全胃切除术(P=0.001 7)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PRM距离(P=0.650)及DRM距离(P=0.095)不是影响胃癌生存的主要因素,PRM距离及DRM距离在局部区域复发与远处复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N分期、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淋巴管侵犯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PRM距离(P=0.650)、DRM距离(P=0.095)对胃癌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提示:PRM距离对N0+N1组内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而DRM距离对于N0 +N1组内生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PRM、DRM距离并非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DRM距离>2 cm在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的胃癌患者中能显著改善R0切除术后预后.

  • 小细胞肺癌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放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树玲;马洁韬;韩琤波

    目的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对术后淋巴结分期为N0、N1、N2(pN0、pN1、pN2期)的SCL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1月55例手术治疗后淋巴结分期为pN0、pN1、pN2期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放疗对SCLC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对比,1、2、3年局部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0 vs 21.7%、56.2% vs 69.6%、87.5% vs 95.7%,P=0.010);中位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差异(35个月vs 36个月,P=0.730);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有统计学差异(26个月vs 18个月,P=0.014).根据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pN1、pN2期中位DFS及pN2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pN0期的中位OS、DFS及pN1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HR =0.504,P=0.044)及淋巴结分期(HR=0.254,P=0.002)是影响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而术后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HR=0.208,P=0.001).结论 放疗能明显降低SCLC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pN1、pN2期患者的DFS,同时延长pN2期患者的OS.对于术后淋巴结阴性SCLC患者,术后放疗对提高患者生存期无益.

  • 不同剂量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黎国栋;杨慧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可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1-2],具有可长期用药、费用较低等优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新型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下调剂,目前临床对绝经后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但很多接受过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易产生交叉耐药[3],复发较快[4].

  • V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侃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是小分子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本文介绍国内外已上市和正处于研发阶段的VEGFR-TKIs,其单药、与化疗药物联用、与靶向药物联用的治疗模式提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缓解率(ORR),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但在延长总生存期(OS)方面未见优势.并且,VEGFR-TKIs的不良反应较大.如何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周振兴;宋军民;陈姬华;吴强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性及抗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尤其是通过与基础化疗结合,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延长肿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综述贝伐珠单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用于肿瘤治疗时机与疗效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和防治.

  • 骨髓微转移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尹婧婧;周礼鲲;李鸿立;巴一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中微转移肿瘤细胞(disseminating tumor cell,DTC)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收集DTC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观察终点,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英文文献包含4091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结果提示D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 HR=1.83(95%CI:1.51~2.22),n=12,I2=75%]和OS[ HR=1.59(95%CI:1.39~1.83),n=12,I2=58%]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1).根据检测时间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术中和术后组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比DTC阴性者预后差;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或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ns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DTC阳性与其阴性者相比,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较DTC阴性者预后差.

  • 晚期胃癌姑息化疗与佳支持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谢锦华;沈预程;刘地发

    目的:比较晚期胃癌姑息化疗与佳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1)A组(化疗组):多西紫杉醇25mg/m2,静脉滴注1小时,第1、8、15天.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2天.每28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期间予佳支持治疗;(2)B组(支持组):单纯予以佳支持治疗.结果:A组总生存期6.1个月,B组总生存期3.4个月.A组近期有效率30%,B组近期有效率0%.A组疼痛改善有效率43.3%,体重改善有效率16.7%.B组疼痛改善率0%,体重改善有效率6.7%.A组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对比佳支持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PECAM-1在Ⅳ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袁梅琴;王增;吕汪霞;史钟;杨云山;赵亚珍;刘碧霞;冯婷婷;钟海均

    [目的]研究血清PECAM-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入组初诊的Ⅳ期胃癌患者56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于入院后未经治疗前采取外周血5ml,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PECAM-1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E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446d.胃癌患者血清PECAM-1中位值为79.5ng/ml,以该值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PECAM-1高浓度组的mOS低于PECAM-1低浓度组(360d vs 558d,P=0.012).PECAM-1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间患者性别、年龄(≥60岁与<60岁)、一线化疗方案(XELOX与SOX)及周期数(≤4周期与>4周期)、是否接受二线以上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ECAM-1低浓度组一线化疗疗效优于高浓度组(P=0.043).[结论]Ⅳ期胃癌患者血清PECAM-1水平与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生存可能相关,PECAM-1水平高者预后差,一线化疗疗效差.

234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