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作者:张金凤;胡夕春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欧美国家发病率高.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环境、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变化,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城市乳腺癌发病率2010年为47.79/10万,农村为27.72/10万[1].

  • 雌激素受体1在生长激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红云;龚磊;刘春晖;张亚卓;高华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1(ESR1)在生长激素(GH)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及成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构建包含24例侵袭性GH腺瘤和52例非侵袭性GH腺瘤的石蜡包埋标本,检测ESR 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76例GH腺瘤患者的临床信息、随访资料.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检测氟维司群和橘皮素对GH3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低年龄组(<40岁)ESR1的阳性率为50%(19/38),高年龄组(≥40岁)ESR1的阳性率为76%(29/38),两者之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侵袭组ESR1的阳性率为79% (19/24),非侵袭组ESR1的阳性率为56% (29/5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氟维司群和橘皮素处理72 h后,GH3细胞活力分别下降了53%和49%.药物处理组凋亡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侵袭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ESR1在GH腺瘤中高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加表达明显上升.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和橘皮素能显著降低GH3细胞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 氟维司群致绝经后乳腺癌血清雌二醇升高1例

    作者:许麾;杨洁;江泽飞

    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患者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药(AI),AI治疗失败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使用氟维司群.该药为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及下调药,其作用机制与他莫昔芬不同,能够使转录激活功能区(AF)1(AF1)和AF2均失活并加速雌激素受体丧失,发挥单纯抗雌激素作用,从而使患者获得病情的持续缓解并延缓耐药发生,对他莫昔芬治疗失败患者仍有效.本文报告1例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使用氟维司群治疗过程中,血清雌二酶(E2)水平异常升高,联合阿那曲唑治疗后血清E2水平稍有下降后又持续升高.这与芳香化酶抑制药的药理机制和以往临床研究结论相悖.考虑到本例子宫及附件MRI检查符合绝经后改变,且未发现卵巢占位及卵泡样生长等特征性改变,经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其血清E2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使用氟维司群有关,而加用阿那曲唑后E2水平稍有下降、之后E2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与药物在体内蓄积有关.建议临床医师高度关注氟维司群可能导致E2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必要时,应重新评估患者的绝经状态及治疗效果,选择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患者E2水平,慎重取舍氟维司群,避免延误治疗.

  • 治疗乳腺癌的新药阿贝环利Ⅲ期临床试验继续进行

    作者:

    礼来公司宣布在Ⅲ期临床MONARCH 2试验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后,数据监查委员会推荐研究可继续,不必修改药物有效标准。此试验比较了阿贝环利(abemaciclib)加用氟维司群(fluvestrant)组和安慰剂加用氟维司群组治疗妇女激素受体阳性(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为双盲试验,全球有132个医疗点参与,入选的669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到该药加用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加用氟维司群组,按连续给药时间表每12 h给药1次,直至疾病加重。患者可伍用内分泌治疗,但不能伍用化疗。主终点是无病情加重存活期。试验将进行到2017年上半年,完成终分析、总存活率和安全性资料。阿贝环利是口服细胞周期抑制剂,通过抑制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4和CDK 6而阻断癌细胞生长。

  • 乳腺癌氟维司群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洁;王涛;张少华;边莉;张会强;周金妹;江泽飞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激素水平变化与氟维司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35例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比较患者氟维司群治疗前后血浆雌激素水平,同时分析雌二醇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为雌激素受体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氟维司群的临床获益率为37.1%,客观缓解率为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1 ~18)个月.氟维司群治疗前、后雌二醇的中位数分别是13.9、72.5 pg·m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的中位数分别是52.6、53.3 IU ·L-1,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患者17例(68%),雌二醇水平升高均值77.92 pg ·ml-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组8例(32%),雌二醇水平升高均值104.95 pg ·ml-1.两组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与疗效不相关.

  • 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的若干问题

    作者:姜航;王涛;江泽飞

    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甾体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可在细胞水平下调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数量,且无激动效应.氟维司群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是一种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本文回顾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若干临床应用关键问题.

  • 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氟维司群的合成

    作者:黄广;张首国;王林;彭涛;温晓雪;颜海燕

    目的:合成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氟维司群.方法:以壬二酸、4,4,5,5,5-五氟戊醇和雌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和ESI-MS得以确证.结论:合成方法简单经济、条件温和,适用于实验性研究的小规模制备.

  • 氟维司群

    作者:郑忠君;刘萍

    [通用名称]fulvestrant,氟维司群[商品名]Faslodex[化学名称]7-α-[9-(4,4,5,5,5-五氟戊亚磺酰基)壬烷基]雌体-1,3,5-(10)-三烯-3,17-β-二醇

  • TGF-β/Smad3信号通路在氟维司群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刘潜;李振业;曹磊;高华;李储忠;张亚卓

    目的 观察氟维司群对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探讨TGF-β/Smad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MTS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 h后细胞上清中TGF-β1和泌乳素的分泌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经氟维司群处理24 h后细胞中磷酸化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 氟维司群能够有效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的增殖,并呈现良好的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可显著提高活性TGF-β1水平、降低泌乳素水平,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作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h后,细胞核和细胞浆中(主要为细胞核中)p-Smad3明显增多.结论 氟维司群可能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分泌.

  • 氟维司群多线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令狐锐霞;司文;彭亮;王英哲;张兴洋;杨俊兰

    目的 探讨氟维司群(fulvestrant,FUL)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晚期乳腺癌多线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既往行规范内分泌治疗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FUL疗效、影响因素与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4.5岁,确诊时Ⅰ/Ⅱ期患者23例,Ⅲ/Ⅳ期为18例,47例术后曾行辅助内分泌治疗,50例曾接受晚期化疗.接受氟维司群治疗后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7%,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 rate,CBR;CR+PR+SD≥24周)为3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0.1个月.29例他莫昔芬及芳香化酶抑制剂均耐药的患者FUL治疗的ORR为6.9%,CBR(≥24周)为13.8%,中位TTP为4.0个月,中位OS为19.3个月.FUL的疗效与DFS、既往内分泌治疗与化疗、FUL剂量等因素相关.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不适、头痛、恶心、乏力、潮红等总体发生率较低.结论 氟维司群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良好.

  •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饶彬;吴耀忠;董安慧;黄汶文;卢杰明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重要的分子分型,其预后与激素受体的表达程度以及内分泌治疗选择等密切相关。上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TAM)的研发,使其贯穿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整个过程;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面世,使其长期作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之后氟维司群的问世及研究,使得AI在这一类乳腺癌中的治疗地位受到挑战。结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可以优化选择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每个阶段的治疗方法,提高这一类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 氟维司群治疗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彦;王军华;孙红;张忠新;张星霖;韩真真;袁胜利

    目的:探讨氟维司群(FUL)对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患者接受氟维司群治疗,0、14及28 d各肌内注射250 mg,随后每28天肌内注射250 mg,直至肿瘤进展。主要研究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及临床获益率(CBR)。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位TTP为4.4个月,ORR为8.3%(2/24), CBR为25.0%,其中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超过24周4例。氟维司群的疗效与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及解救治疗线数等因素相关。全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氟维司群是治疗MBC患者的有效内分泌治疗药物,安全性较好。

  • 氟维司群在男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朱雯;张晓琳;李娜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氟维司群在治疗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乳腺外科术后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3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氟维司群治疗均有效,1例截止随访时间2013年3月仍存活,2例死亡。3例患者中2例应用氟维司群出现不良反应(乏力、潮热、瘙痒)。3例患者中2例ER、PR表达呈阳性,1例呈阴性,ER、PR阳性者在TTP、OS上要优于ER、PR阴性者。结论:氟维司群可以作为治疗以ER高表达为主要特征的男性乳腺癌的新型内分泌治疗手段,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

  • 依维莫司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激素受体阳性 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腾;胡蕴慧;刘晶晶;张瑾

    乳腺癌是一种经典的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AI)和氟维司群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局部晚期或转移)绝经后患者.然而,对于这种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在引入靶向药物,如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位点(mTOR)抑制剂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后,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已经扩大,出现了各种靶向药物与内分泌治疗的组合.本文旨在探讨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氟维司群在对AI耐药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 氟维司群在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 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陈辉

    目的 探讨氟维司群在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依西美坦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氟维司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获益率(CBR)为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治疗开始至肿瘤进展时间(TTP)、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OS)均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存活率为23.8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4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理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表达较高且初始治疗的患者反应性良好.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东民

    在第29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SABCS,2006)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会议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现综述如下.EFECT试验表明,氟维司群(fulvestrant)成为非类固醇类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阿那曲唑和来曲唑治疗失败后乳腺癌患者的又一内分泌治疗选择

  • 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人乳腺癌BT-474细胞株协同作用研究

    作者:陈青;吴克瑾;丁龙龙;陆云姝;柏方

    目的 探讨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人乳腺癌BT-474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WST-1、Annexin/PI法分别测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单独与联合对BT-474细胞株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药物对p-Akt、p-MAPK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各组对BT-47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浓度依赖性,CIED50=0.466,联合组较单药组凋亡率增高(P<0.05),氟维司群组p-Akt、p-MAPK蛋白表达增高,联合组较氟维司群组明显降低.结论 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对BT-474细胞作用协同,可能与增强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氟维司群增高p-Akt、p-MAPK蛋白表达有关.

  • 氟维司群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丛佳;冯悦年

    目的 观察氟维司群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维司群治疗,对照组剂量为250mg,观察组剂量为500 mg.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及获益率分别为30.0%、90.0%,均略高于对照组的25.0%、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自行消失.结论 对一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氟维司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自行消失,药物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氟维司群纳米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范迎方;庄波;杨双;徐雪莲;刘堂荣;宋清平;殷加奇;王成

    目的:本文目的是制备氟维司群纳米聚合物胶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D,L-丙交酯(mPEG-b-PDLLA),并用固体分散法制备氟维司群聚合物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胶束的形态与粒径.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定性测试胶束包封性.建立并验证氟维司群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定量测定胶束载药量与包封率.采用透析袋法分析胶束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氟维司群聚合物胶束形态圆整、分散均匀无粘连,粒径为89.97±4.33 nm,多分散指数为0.162±0.023,载药量与包封率达8.95%±0.86%与97.25%±0.86%.胶束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点.结论:成功制备氟维司群胶束并显著提高其水溶性,表现良好的缓释行为,能够开发为氟维司群的新型纳米制剂.

  • 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姜航;张少华;杜萌;王涛;杨婷婷;吴世凯;江泽飞

    目的评价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例复发转移性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给予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的治疗,分为两组:250mg组为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250mg,每28天1次;500mg组为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500mg,每28天1次.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5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8岁(31~54岁),患者治疗线数2~10线(中位7线),其中内分泌治疗线数1~4线(中位线数3线),均为多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所有患者之前均接受过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内分泌治疗,其中67%的患者之前接受过他莫昔芬的内分泌治疗,大部分患者(80%)存在内脏转移.有53%患者达到疾病进展(SD),无进展生存期(PFS)1~8个月(中位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500mg组患者的PFS较250mg组延长(P=0.043).结论 氟维司群联合戈舍瑞林是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