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托吡酯致儿童无汗症2例

    作者:黄志民

    托吡酯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抗癫痫药正逐步应用在儿童各种癫痫发作,特别是在难治性部分性发作[1].本人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发现2例患儿用药后出现出汗障碍,现报道如下.

  • 广泛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抗癫痫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方素珍;李宏;周月玲;陈香元

    目的 探讨广泛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抗癫痫治疗的效果.方法 自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我科确诊为广泛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接受脑营养药物、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添加丙戊酸钠,分别评估患儿在实验开始时和6个月后的认知发育水平,并检查自然睡眠脑电图.结果 47例完成了本研究,于6个月时试验组脑电图改善显著较对照组满意(P<0.001),认知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广泛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经积极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中癫痫样放电得到抑制,认知功能发育显著加快.

  • 抗癫痫药性脑病

    作者:荀坤林;李国良

    抗癫痫药性脑病作为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临床上并不多见,医生往往缺乏足够认识.本文综述了常用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的临床特点、危害、可能发生机制、处理及预后,以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 颅脑损伤后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Meta分析

    作者:张策;范青;尹健;李桂茹;吕慧怡;张宁;范广俊;郝堂娜;罗晓燕;李廷昱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应用抗癫痫药(AEDs)预防创伤后癫痫的疗效.方法 广泛检索PubMed、Ovid、Springer、维普、CNKI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严格评价,终纳入的21篇文献通过Meta分析,研究预防应用AEDs对创伤后早期、晚期癫痫是否有作用,研究颅脑损伤类型(外伤、颅脑手术)对预防用药效果的影响及预防用药后患者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在对预防用药是否有意义评价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6,Z=4.310,P=0.000),故支持给药;在对早期癫痫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8,Z=3.980,P=0.000),苯妥英钠组(OR=0.53)比卡马西平组(OR=0.40)对早期癫痫的预防效果更优;在对晚期癫痫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1.05,Z=0.310,P=0.760);在对不同类型颅脑损伤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中,都具有应用意义(脑外伤OR=0.48,颅脑手术OR=0.69);在预防用药对死亡率影响比较分析中,对患者的死亡率都没有影响(OR=0.82,Z=0.920,P=0.360).结论 在已研究的药物范围内,颅脑损伤后预防性应用AEDs可使癫痫发病率明显降低;苯妥英钠对早期癫痫的预防效果较好;各类AEDs对晚期癫痫的预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外伤后癫痫和颅脑手术后癫痫患者中预防应用AEDs效果无明显差异;预防应用AEDs后对患者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

  • 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

    作者:苏凌璎;狄晴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新诊断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发作次数将患者分为即刻治疗组(≤2次)及延迟治疗组(>2次),给予合理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观察2年.采用Kaplan-Meier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至第1、2次复发的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点(3、6、12、24个月)的累计复发率.结果 共收集162例癫痫患者,其中即刻治疗组65例,延迟治疗组97例,随访2~14年(中位数3年).即刻治疗组治疗后至第1、2次复发时间均明显长于延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4,P=0.020;x2=7.210,P=0.007).至随访终点,即刻治疗组有58.5%患者复发,低于延迟治疗组的72.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289,P=0.070).即刻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治疗后3、6、12、24个月累计癫痫复发率分别为16.9%vs 35.1%、26.2%vs 48.5%、41.5%vs 56.7%、50.8%vs64.9%,仅在3、6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76,P=0.012;x2=8.098,P=0.004).结论 ≤2次癫痫发作后即刻给予合理抗癫痫药治疗可降低癫痫患者早期的复发风险.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复发
  • 273例药疹临床分析

    作者:李腾蛟;林贤娜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药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有65.93%(180/273)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药、青霉素类,药疹类型较轻.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较多, 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大,病程较长.结论:头孢菌素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青霉素类是引起药疹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

  • 33例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作者:黄芳

    目的:临床分析33例重症药疹并报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3例重症药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治疗总结.结果:致敏药物第一位为抗生素药物,占33.33%,其中头孢类常见,占21.21%,其次为抗癫痫类药,占24.24%,经口服给药比例较高,占39.39%,主要的皮疹类型为重症多型红斑型,占54.55%.结论:抗生素药、抗癫痫药及解热镇痛药是引起重症药疹的主要原因,口服给药(39.39%)所占比例升高,应引起重视,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HPLC方法测定人血清拉莫三嗪浓度及其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朱永坚;黄文灿;倪晓佳;张明;王占璋;卢浩扬;胡晋卿;邓书华;朱秀清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血药浓度,并应用于临床监测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与双向情感障碍血药浓度.方法 以吡非尼酮作内标,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处理血清样本,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与5 mmoL/L甲酸铵水(52∶48,v/v),流速为0.8 mL/min,柱温40.0℃,检测波长:310 nm.临床收集未服用LTG患者血样,并比较LTG给药后在抗癫痫和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有效浓度的范围.结果 LTG在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浓度质控样本的日内精密度均小于6.8%,日间精密度小于13.64%,提取回收率大于91.24%.LTG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血药浓度为(2.16±0.97) μg/mL,剂量校正血药浓度为(18.88±11.86) ng/(mL·mg);抗癫痫血药浓度为(3.63±2.59) μg/mL,剂量校正血药浓度为(25.80±14.97) ng/(mL·mg).结论 使用该方法可准确、灵敏地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可应用于LTG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 英国警示在不同抗癫痫药之间转换使用的潜在风险

    作者: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在2013年11月发布的第4期《药物安全更新》(Drug Safety Update)中称,不同抗癫痫药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厂商产品之间转换使用抗癫痫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癫痫失控。
      当根据相关规定和指南证明一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时,可以认为这两种药物临床上等效。然而,患者和医生提出关于换用不同厂商的口服抗癫痫药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的换用,以及一种特定药物不同仿制产品之间的换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抗癫痫药的治疗指数狭窄,以及治疗失败的潜在严重后果,其他重要的因素为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一些抗癫痫药的溶解度和/或生物利用度相对低。

  • 小儿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梁承玮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癫痫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都显著不同于成人,因此抗癫痫药(AEDs)的应用远较成人复杂,有它的特殊性,近年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更提高了对它们的应用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小贴士: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哪些药物容易出现相互作用?

    作者:编辑部辑录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给药而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如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克拉霉素与地高辛合用,可引起地高辛中毒。治疗窗范围窄的药物(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用即有明显改变的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苷和抗过敏药等。

  • 不同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陈湛愔;陆兵勋;刘中华;林海峰;陈逢俭;王志海;陈文荣

    目的 研究和探讨3种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痫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0例癫痫患者中,智能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90分)259例(80.9%),智能水平明显低下者(IQ值<70分)168例(52.8%).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服药组之间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组认知水平较单药应用低下,3种药物联合用药的认知障碍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以及是否存在脑郎继发性疾病等则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显著.结论 抗癫痫药可造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认知功能损害较轻,联合用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研究提示尽量单药、足量、足疗程、合理用药原则,避免联合用药.

  • 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多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

    作者:韩丽萍;骆科;张延军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多种抗癫痫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清用叔丁基甲醚(MTBE)两次提取, 室温下N2吹干, 残渣用甲醇溶解, 进样分析, 色谱条件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为ψ(甲醇∶乙腈∶水)=40∶13∶47, 检测波长240 nm.结果: 7种药物一次性分离, 血清杂质不干扰测定,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 回收率为92%~105%.结论:方法专属性好,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卡马西平、丙戊酸对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

    作者:潘英;董必能;廖卫平;何小诗;杨少青

    目的:分别探讨两种主要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钠(VPA)对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为因药物引起的骨代谢异常提供防治措施.方法:观察了60例年龄在18~40岁间的确诊癫痫患者.30例单独服用丙戊酸钠,30例单独服用卡马西平,时间≥6个月.5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每组男女各半.三组均测定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血清钙(Ca2+)、血清磷(P3+)、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结果:卡马西平组血清Ca2+、P3+及25-(OH)D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低,丙戊酸组血清Ca2+及25-(OH)D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在这两组中血清PTH、CT、ALP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对骨代谢的影响不同.治疗上应有所侧重.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 抗癫痫药对成人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董必能;廖卫平;潘英;何小诗;杨少青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成年病人骨密度的影响,分析引起骨密度降低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成年病人(男32例、女24例)进行了检查和随访.这些病人进行了骨密度测定,以及血清钙离子(Ca2+)、磷离子(P3+)、碱性磷酸酶(ALP)、与骨代谢相关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的测定.结果:56例病中骨密度正常占55.3%(31人)、骨质疏松占12.9%(6人)、骨量减少占31.8%(19人),抗痫药引起骨密度降低以腰椎明显,尤以腰1显著,腰1和腰2-4两值分别为-0.66±0.89和-0.41±0.98.多药比单药更易引起骨密度降低,两者间有差异.酶诱导剂组和非酶诱导剂组间差异无显著.患者的骨密度与服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服用抗痫药是引起骨密度降低重要危险因素,使用单药治疗比多药治疗对骨密度降低的影响小,骨密度降低以腰椎为明显.

  • 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对甲状旁腺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潘英;廖卫平;董必能

    目的:探讨两种主要抗癫痫药(ADEs)卡马西平(CBZ)及丙戊酸钠(VPA)对甲状旁腺功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旨在为预防药物引起的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了60例年龄在18~40岁间确诊的癫痫患者.30例单独服用丙戊酸钠,30例单独服用卡马西平,时间≥6个月.5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每组男女各半.3组均测定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降钙素(CT)、血清钙(Ca2+)、血清磷(P3+)、碱性磷酸酶(ALP);分别进行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卡马西平组血清Ca2+、P3+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低,丙戊酸组血清Ca2+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在这两组中血清PTH、CT、ALP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均可引起血PTH、CT的异常增高和骨密度的降低,终导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骨质疏松.

  • 抗癫痫药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

    作者:公方和;漆松涛;刘承勇;邱炳辉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性研究,选择幕上开颅患者183例,随机分成抗癫痫药预防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预防治疗组在术前、术后分别规则应用苯妥英钠或丙戊酸钠,并注意监测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不用抗癫痫治疗.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颅内压和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预防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癫痫发生率(5.6%)、颅内压显著升高(8%)和重度脑水肿(4%)与对照组(分别为16.5%、22%、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癫痫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预防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升高幅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 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信念;陈涛

    一些癌症(如胰腺癌、头颈部癌、骨肉瘤)在原发部位产生疼痛,而许多常见的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肺癌等常转移到多个骨组织(椎骨、肋骨、髋关节、股骨、胫骨),引起明显的骨癌痛[1]。骨癌痛初期表现为钝痛,并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加强[2],随着骨骼上肿瘤继续生长就会出现第二类癌性疼痛--突破痛,一种像火烧一样的短暂性疼痛,常发生在原本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已稳定的患者身上,由于突破性疼痛发作常常是急性且难以预料的,所以疼痛常剧烈且难以完全控制[3]。目前,骨癌痛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阶梯止痛”的方法治疗。开始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然后过渡到联合使用 NSAIDs 与温和的阿片类药物,后用NSAIDs加强效阿片类药物。此外还有其他辅助疗法帮助控制癌痛,如放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神经阻滞、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和类固醇类等[4]。但是这些疗法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能完全控制癌痛的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开发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新镇痛疗法。本文对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996~2006年我院抗癫痫药的用药状况分析

    作者:邱畅;江帆;王西林

    目的 了解我院1996~2006年抗癫痫药的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计算我院抗癫痫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金额等指标并进行排序.结果 我院抗癫痫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大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并且以传统抗癫痫药物为主,丙戊酸盐,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三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临床使用频度约占95%.结论 我们应该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比较,为合理用药、开发新型抗癫痫药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及耐受性的探讨

    作者:陈自棉

    目的探讨托吡酯(TRM)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本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0月应用TPM添加或单独治疗的患者49例.起始剂量为0.5~1mg/(kg·d),每间隔1~2周递增0.5~1mg/(kg·d),且至目标剂量为4~9mg/(kg·d).结果本组49例患儿完全控制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效差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7%.在各种不同类型发作中以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的效果较佳,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West综合征及LGS的疗效相对较差.结论TPM治疗小儿癫痫全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436 条记录 18/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