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岭南心血管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령남심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7-9688
  • 国内刊号: 44-143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林曙光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徐验;衣为民;龙娟;罗颖;张怡清;胡伟;郭文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他汀组(42例)和非他汀组(144例),收集其PCI治疗前和治疗后48~72 h内的血清肌酐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 186例患者中34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8.3%;他汀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 vs.21.5%,P<0.05).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26.0) μmol/L vs.( 101.5±28.4) μmol/L,P<0.05].术后他汀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2.5±21.1) mL/min vs.(63.9±18.2)mL/min,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I治疗前应用他汀类药物(OR 0.48,95%CI0.11 ~0.89,P<0.05)和肾功能不全(基线内生肌酐清除率<60 mL/min)、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急性AMI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保护肾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提示术前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可能具有预防CIN的作用.

  • 起源于主动脉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陈丽华;卫展扬;黄虔;李大强;熊斌

    目的 报道11例起源于主动脉窦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患者术前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PVC的特点,测量V1或V2导联r波时限和振幅,计算r波与QRS波时限的比值及r波于S波振幅的比值.术中行主动脉窦内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PVC起源部位,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辅助定位后行RFCA.结果 11例均有频发PVC,5例有反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导联呈rs型,胸前导联多移行于V3以前,V6导联多呈Rs型或无S波.V1导联r波时限(84.6±9.8 )ms,占QRS波时限的50%以上;r/S振幅比值0.72±0.31.有效消融靶点局部电图V波较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明显提前(35.6±8.9)ms,有效靶点放电2~8s见PVC减少至消失.结论 起源于主动脉窦的PVC其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或V2导联r波时限宽(>50%同导联QRS波),r波振幅高(>30%同导联S波);主动脉窦内PVC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高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直接PCI治疗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安伟帅;钟震宇;刘峻松;张瑜;陈光辉

    目的 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龄(年龄≥75岁)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90岁以上高龄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在给予IABP支持下,PCI治疗可恢复灌注以纠正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病学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存活良好.结论 在IABP支持下,直接PCI治疗可以拯救高龄患者生命并改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选择.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尿酸特点分析

    作者:陈剑;周典华;张莹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特点,探讨检测血清尿酸浓度在预防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怀疑冠心病的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16例,对照组114例,测定两组的血清尿酸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的冠心病患病率.后,患者按血清尿酸浓度分为4个浓度组,比较4组冠心病的患病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74.42±98.54)μmol· L-1 vs.( 374.42± 98.54) μmol·L-1,P<0.05].高尿酸组中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高尿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不同血清尿酸浓度的4组中,血清尿酸浓度越高,冠心病患病率也越高,与浓度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尿酸浓度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尿酸浓度高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加强血清尿酸浓度检测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忠武;朱立光;李平

    目的 通过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0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选患者治疗前和随访6个月后的IMT、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等指标.结果 (1)IMT从术前(1.13±0.27) mm降至术后的(1.04±0.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阳性率(≥1.00 mm)从术前73.68%(42/57)降至术后54.39%(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分别为(5.43±1.29) mmol/L、( 1.93±1.01 )mmol/L、(3.75± 1.20)mmol/L、(1.03±0.35)mmol/L,术后则分别为(5.08±0.67) mmol/L、( 1.80±0.79)mmol/L、(3.36±0.58)mmol/L、(1.08±0.29) mmol/L;术前、术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PCI治疗联合应用调脂药物能有效改善IMT和控制血脂,改善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病情,提示IMT对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的价值.

  • 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的影响.方法 观察58例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校正的QTcd的变化.结果 难治性心律失常组QTc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1±28.12 vs.41.22±30.45,t=2.903,P<0.01).难治性心律失常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后QTc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8±20.28 vs.86.21±28.12,t=2.327,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能缩小QTcd,可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心力衰竭患者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容永怡;陈林祥;余泽洪;黄振文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浓度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常规测入选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比较不同血糖浓度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在这39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血糖浓度正常者达162例(41.3%),糖调节受损122例(29.4%),高血糖108例(26.0%).高血糖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占76.9%,糖调节受损组占65.6%,与血糖正常组(2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内死亡的17例中,血糖正常组2例(11.8%),糖调节受损组6例(35.3%),高血糖组9例(52.9%);3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糖越高,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越高,住院病死率也越高,提示糖代谢紊乱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庆虎;张恒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CHF患者8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DF15浓度,比较CHF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DF15质量浓度的变化,分析GDF15与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GDF15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840.85±846.18)ng/Lvs.(807.33±355.56)ng/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与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40,P=0.000),GDF15随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方差分析显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间的血清GDF15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CHF组GDF15曲线下面积为0.902,P=0.0001,若取血清GDF15质量浓度为1 105.50 ng/L,其诊断CHF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6.7%.结论 GDF15可能作为CHF患者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客观评价CHF的严重程度.

  • 动态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对扩大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期临床效果的评价

    作者:朱亚彬;朱兵;杨岷;石维平;王宁夫;K.M.Cherian;刘志勇

    目的 通过观察动态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ffective orifice area index,EOAI)的变化,评价两种扩大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方法 总结30例扩大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术后早期和中期动态EOAI变化及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和同期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患者29例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Konno法12例,Manougnian 18例,扩大瓣环组早期病死率3.33%,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76.3%,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34.1%.随访21~109个月,随访率100%.Konno亚组和Manougnian亚组3年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厚度、平均跨瓣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瓣膜组与扩大瓣环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 vs.96.5%,P=0.23;86.2% vs.89.65%,P=0.14).Manouguian亚组与Konno 亚组3年生存率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 vs.88.23%,P>0.05).扩大瓣环组和普通瓣膜组相比,手术时间,传导束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时,Manougnian亚组和Konno亚组EOAI值高于普通换瓣组,其中Konno亚组高于Manougnian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中和Konno亚组Konno亚组和Manougnian亚组相比,延迟性瓣膜不匹配现象(dalated 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DPPM)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0% vs.26.6%,P<0.05).结论 两种扩大瓣环方式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在青少年患者中均获得良好的中期效果.从动态EOAI指标观察,Konno法较改良Manougnian法更能达到扩大瓣环直径的效果,DPPM发生率明显降低.Konno法发生DPPM的比例明显低于Manougnian法,Konno法有较大优势,可以作为青少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首选方法.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的快速康复研究

    作者:曾敏;李守军;王旭;阎军;晏馥霞;李霞

    目的 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risk adjustment for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1,RACHS-1),病种类型、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FT的影响.结果 总体FT比率为42.65%.按年龄分组(0~6个月、6~12个月以及>12个月)3组FT比率分别为19.70%、40.20%、6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4.06)h vs.(58.07±74.81)h,P<0.05;(2.05±1.06)d vs.(7.64±8.7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质量、高RACHS-1分级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T治疗影响因素.结论 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可行FT治疗,高RACHS-1风险分级、疾病类型、年龄<6个月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的影响因素.

  • 非典型心绞痛人群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的创建及冠状动脉CT检查对其的影响

    作者:吴贵军;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李毅;邓捷;张磊;霍勇;张岩

    目的 建立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能性的诊断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3 420例入院疑诊冠心病且具有非典型心绞痛症状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依据比数比(odds ratin,OR)值分别赋予分值,同时计算危险得分,建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分析危险积分和冠心病发病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该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CT)检查行危险因素分析,依据OR值赋值,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评分方案应用效能的变化.结果 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发病率为63.68%.年龄、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原发性高血压史及血脂异常为诊断评分方案(命名为ABCDDS方案)的6个因素.诊断评分方案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标准误为0.010.危险积分范围:0~11分.危险积分越高,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危险积分分值的增加,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冠状动脉CT积分7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ROC曲线下面积增加至0.832.结论 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简单、实用,可有效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冠状动脉CT可提高诊断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

  • 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赵景宏;乔彦;唐红;赵超美

    目的 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测量右心室容积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的可行性,及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TDE)所测量的右心室容积、RVEF、右心室面积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85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集其右心室全容积图像,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相关数值.将超声心动图图像导入Tomtec 4D Cardio View工作站,手动调节图像并描记心内膜边界后,软件分析自动得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RVEF;手动计算右心室搏出容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RVSV).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值与二维超声测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RVEDV、RVESV、RVSV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测得的R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两种方法所测RVEDV、RVESV、RVSV及RVEF相关性良好(r=0.79、0.82、0.68、0.64,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EDV、RVESV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相关性良好(r=0.76、0.79,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EF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FAC也有较好的相关性(r=0.56,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容积、RVEF是可行的,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更好的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作者:胡楝;钟志敏;谢翠贤;刘超;余观水;曹永科;邓元子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1年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46例,重度反流13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成形49例;二尖瓣置换10例.结果 院内死亡3例(5.08%),50例患者随访3~72个月,二尖瓣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1例,余均为轻微或轻度反流,均无再次手术.结论 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应积极处理,其中以二尖瓣成形为首选.

  •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蓉;蔡辉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是内皮细胞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特异性受体,可介导内皮细胞活化、损伤和凋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脂质聚集,活化血小板促进血栓形成,并增加斑块不稳定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而抑制LOX-1表达可减弱AS病变,提示LOX-1可能成为防治AS的分子靶点.本文就LOX-1与AS的关系作一综述.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作者:马虹;汪海宁

    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重要的进展是拮抗神经体液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在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中,心室重构是重要的环节.抑制神经体液过度激活可以抑制心室重构的进展,由此可以抑制慢性心衰的发展.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s blocker,ARB)——患者不耐受ACEI时使用,或代替ACEI作为首选药物,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β受体阻断药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重要的药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也因此得以显著改善.

  • 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胡庆松;聂如琼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损伤参与多种血管疾病的发生.VEC损伤不仅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等增殖性血管病变的始动因素,而且可能与内皮修复一起构成贯穿其整个病理过程的主要矛盾.内皮的完整可抑制中膜平滑肌过度增殖,同时也可抑制血栓形成及白细胞黏附,这些作用对于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极其关键.目前研究显示,损伤的VEC可通过自身蛋白表型的改变参与以上病理过程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仅促进或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加速或延缓血管再内皮化的进程.所以,对血管损伤后VEC标志物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 新生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护理

    作者:陈娇;余佳媛;汪祎;陈雄英

    目的 总结新生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做好家长的心理支持,密切观察患儿用药情况;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20例均介入治疗成功.超声心动图显示术后肺动脉瓣开放良好,动脉导管未闭较术前缩小.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穿刺口出血,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低氧血症,2例出现心包积血.全组随访1~18个月,大部分动脉导管未闭自然闭合;3例残余中至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术后3个月再次行球囊扩张术,狭窄完全解除;9例残余轻度肺动脉瓣狭窄.所有患儿仅伴随轻度肺动脉瓣反流,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做好新生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对患儿的术后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在心外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作者:程云清;杨满青;戴红霞;肇义娜;蔡美鹏

    目的 总结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在心外科病房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已行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安全管理和健康宣教.患者由心外复苏室转到心外科病房后,责任护士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外,采用评估表评估患者是否急诊手术,术后管道、体位、用药、伤口疼痛、压疮风险、精神状况等,针对评估结果,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和安全管理.结果 175例术后患者发生脱管的有2例(占1.14%);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有2例(占1.14%);1例(占0.57%)患者由于年龄大,手术时间长,术中骶尾部发生水泡,经术后积极处理,水泡结痂愈合;其他患者无发生攻击行为及坠床等意外情况.96.6%患者顺利地渡过术后康复期,痊愈出院.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在心外科病房实施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刘彦梅

    目的 观察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对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分为血管封堵器组100例和人工压迫止血组100例,术后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两组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结果 血管封堵器组卧床制动时间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8)h vs.(22.4±2.4)h,P<0.05].两组患者术后2h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舒适度血管封堵器组高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可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雷雪贞;王亦岚

    目的 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行为的因素.方法 对133例出院的冠心病吸烟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结果 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对戒炯行为有影响(P<0.005).结论 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是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呼吁媒体加大“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医务人员加强戒烟知识的宣传,为社会营造一个美好的控烟环境.

  • 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动态观察

    作者:陈书影;司瑞;张荣庆;郭文怡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正常成年雄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创伤加白藜芦醇(10 μmol/L)组,每组20只.Noble-Collip创伤仪建立非致死性创伤小鼠模型,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分别于创伤前(0 h)及创伤后5个时间点(12h、24 h、36 h、48 h、60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对照组各时间点小鼠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创伤前比较,创伤组小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创伤后12h达低点,较创伤前下降了46.1%(P<0.05);创伤刺激下小鼠心脏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创伤后12 h心率达到高峰,增加幅度达32.9%(P<0.05);心排血量在各时间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16%和20%(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36.8%和29.1%(P<0.05).(3)创伤加白藜芦醇组小鼠回心血量亦明显减少(P<0.05),但较创伤组要轻;创伤后12h,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创伤前下降了30.8%(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8.4%和17.7% (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24.6%和24.1%(P<0.05).结论 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应激性损伤后小鼠心功能,增强小鼠心脏代偿能力.

  • 阿托伐他汀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白细胞三烯浓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衡旭华;杨丽霞;郭瑞威;石燕昆;周晓斌;梁星;杨智华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ApoE(-/-)动脉硬化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三烯浓度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硬化机制.方法 将ApoE(-/-)小鼠分为对照组(n=12)、动脉硬化模型组(n=12)、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2).检测3组ApoE(-/-)小鼠血清的白细胞三烯B4和白细胞三烯D4浓度、测量主动脉斑块校正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主动脉未见动脉硬化病变;动脉硬化模型组建模成功,见不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较动脉硬化模型组动脉硬化病变显著减轻,斑块校正面积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24%±3.08%vs.29.08%±6.46%,P<0.001).动脉硬化模型组的血清白细胞三烯B4、白细胞三烯D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79±4.47) ng· mL-1 vs.( 12.07±2.35) ng· mL-1,P<0.001;(2 862.48±48.77)n·L-1vs.(2 357.10±53.57)ng·L-1,P<0.00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白细胞三烯B4、白细胞三烯D4浓度显著低于动脉硬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93±2.19) ng· mL-1 vs.(34.79±4.47 )ng· mL-1,P<0.001;(2 592.06±22.45)ng·L-1vs.(2 862.48±48.77)ng·L-1,P<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白细胞三烯B4和白细胞三烯D4浓度,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 饮食干预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建辉;赵一鸣;张群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观察饮食干预调整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蛋白激酶B蛋白(protein kinase B,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低脂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5周后,分为2组:高脂喂养组10只,继续高脂饮食;低脂喂养组10只,给予低脂饮食.干预6周后,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刺激PKB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1)5周后,高脂喂养组空腹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SI)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了胰岛素抵抗,造模成功.(2)低脂饮食干预6周后,与高脂饮食组比较,低脂喂养组大鼠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及HOMA-IR下降,IS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脂喂养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K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23.5%,两组PKB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4±0.19 vs.8.97±0.20,t=9.335,P<0.001);低脂饮食干预6周后,低脂喂养组PKB蛋白较高脂喂养组增加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0±0.18 vs.7.34±0.19,t=10.102,P<0.001).结论 长期高脂饮食可诱导出胰岛素抵抗,低脂干预后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增加肝脏组织中PKB蛋白表达有关.

  • 抑郁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水通道蛋白-2的影响

    作者:赵兴斌;宁文锋;欧阳劭

    目的 探讨抑郁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水通道蛋白2( aquaporin2,AQP2)的影响,并探讨AQP2在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60只SHR大鼠分为对照组(n=30)和抑郁组(n=30),两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n=15)、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n=15);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n=15)、抑郁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n=15).另外,选取Wistar Kyoto (WKY)大鼠20只作为正常组大鼠.药物治疗亚组大鼠予贝那普利10 mg·d-1 ·kg-1灌胃.抑郁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结合行为学指标建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抑郁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大鼠动物正常饲养.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间血压的变化及血管加压素和肾脏AQP2表达的差异.结果 (1)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血压(175±14) mm Hg高于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160±ll)mm Hg及正常组(11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治疗后,抑郁组治疗亚组血压(136±15) mm Hg、对照组治疗亚组(113±12)mm Hg均低于各自非药物治疗组(P<0.05).(2)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与正常组、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及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均减低(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升高[ (9.31±0.42)pg/mL vs.(1.6±0.67) pg/mL、(3.04±0.97)pg/mL、(2.34±0.91)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增加(0.95±0.12 vs.0.12±0.07、0.44±0.06、0.24±0.06,P<0.05).(3)抑郁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与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均减低(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升高[(4.55±0.69) pg/mL vs.(3.04 ±0.97) pg/mL、(2.34±0.91)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增加(0.62±0.17 vs.0.12±0.07、0.44±0.06,P<0.05).(4)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与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亦增加(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升高(P<0.05),血浆AVP浓度下降[(4.55±0.69)pg/mL vs.(9.31±0.42)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减少(0.62±0.17 vs.0.95±0.12,P<0.05).结论 抑郁可以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及肾脏AQP2的表达.抑郁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及肾脏AQP2的表达影响高血压的发展.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1例

    作者:李捷;谭宁

    1病例资料1.1病史及人院诊断患者,女性,25岁,因“活动后气促发绀6年,停经6个多月”于2006-02-06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2000年登楼梯到4楼出现轻微气促及口唇发绀,休息可缓解,就诊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未予处理.几年来活动时偶有气促及发绀,体力有所下降,但无蹲踞及咯血,咳嗽,昏迷,偏瘫等.2005-08-08末次月经,2006-01-05于当地医院腹部B超示(1)中期妊娠;(2)官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3)胎盘位置较低.2006-01-17我院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

  • 21世纪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概述

    作者:崔鸣;陈凤荣

    近四、五十年来,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病因发生了很大改变.本世纪以来,瓣膜病的常见病因如下:遗传性结缔组织病(马凡氏综合征、埃当综合征、成人多囊性肾病、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瓣畸形);炎症性或免疫性疾病(风湿热、艾滋病、川崎病、梅毒、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心内膜疾病(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肌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其他器官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类癌综合征);老年退行性变(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环钙化);介入治疗后瓣膜病;药物及物理因素.

  • β受体阻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历程

    作者:施仲伟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基石之一,所有心衰患者均必须使用β受体阻断药,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1-3].然而仅在10多年前,心衰还是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从禁用到治疗基石,β受体阻断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不断进取的循证道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价

    作者:吴同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后战场.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认为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室重构中起关键作用,所以RAAS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介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学界对其的认识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岭南心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