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胎儿后尿道瓣膜畸形的超声诊断

    作者:李燕青;郭和娟

    后尿道瓣膜畸形仅发生于男性,是先天性下尿道梗阻常见的原因,约占胎儿尿路梗阻的9%,其发病率1/5,000~1/8,000[1].本文对5例经尸体解剖证实的胎儿后尿道瓣膜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后尿道瓣膜的诊断价值.

  • 后尿道瓣膜症6例造影诊断及分析

    作者:陈瑞刚;郭振

    目的:分析后尿道瓣膜(PUV)的X线造影检查方法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PUV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减少小儿后尿道瓣膜症的误诊误治.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的PUV患儿的影像学资料6例.结果:6例造影中均直接显示后尿道瓣膜负影.结论:应用逆行性膀胱造影和排泄性尿道造影能够显示后尿道瓣膜典型病理影像,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 膀胱尿道镜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照兰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镜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41例后尿道瓣膜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41例患儿经膀胱尿道镜切除尿道瓣膜后排尿通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后尿道瓣膜切除后患儿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心理、皮肤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导尿管的护理,减轻术后疼痛,加强家长对随诊的重要性的健康宣教等是护理中的重点.

  • 超声在小儿后尿道瓣膜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曼;贾立群;刘青林

    目的 评价超声在诊断小儿后尿道瓣膜中的作用及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尿道膀胱镜证实的后尿道瓣膜患儿34例,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2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膀胱6例,仅诊断泌尿系积水而未提示梗阻或瓣膜的6例.34例均有不同程度肾盂输尿管积水及膀胱壁增厚,成小梁.其中双侧积水30例,占88.2%.12例尿道显示清晰,外径0.3~1.3 cm,其中3例可见清晰的条状强回声膜结构.6例因未疑及后尿道瓣膜而未观察尿道(此6例为漏诊病例).其余则因有插导尿管或不能配合排尿而无法清晰显示后尿道(此部分包括超声诊断正确病例及误诊病例).结论 经会阴部超声简单易行,可以清晰观察儿童尿道,甚至能直接看到瓣膜结构.适用于任何患儿,尤其是新生儿.可以作为后尿道瓣膜的首选检查.上尿路扩张,膀胱壁增厚,成小梁,后尿道扩张,是提示后尿道瓣膜的重要征象.

  • 超声诊断胎儿后尿道瓣膜病1例

    作者:罗朵朵;董刚

    孕妇,28岁,孕17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颅骨光环,脑中线居中,胎儿双顶径32 mm,脊柱连续性好,排列整齐;胎心搏动好,四腔心可见;股骨长22 mm,胎儿腹腔内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4 cm×4.1 cm×7.1 cm,主要位于下腹部,边界清楚,内透声好,可见一直径约7 m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移动.

  • 三维超声在胎儿膀胱增大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彧;丁皞;蔡爱露;王冰;杨泽宇;陈骊珠;孙微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膀胱增大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胎经引产后尸体解剖或出生后随访证实膀胱增大的胎儿临床及声像图资料.结果 20胎中,8胎后尿道瓣膜,2胎尿道闭锁,7胎梅干腹综合征,1胎膀胱输尿管反流,1胎肛门闭锁、尿道下裂,1胎正常.膀胱增大胎儿超声均表现为下腹部巨大无回声区,不同原因所致膀胱增大的声像图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膀胱的解剖形态,有助于诊断膀胱增大相关疾病.

  • 索利那新治疗小儿下尿路梗阻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敏;汪良;韩晓敏;李文成

    目的 探讨索利那新治疗小儿下尿路梗阻导致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月6日我院收治下尿路梗阻致OAB患儿l例,男,4岁.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失禁4年.BUN 4.7 mmol/L,SCr 39.3 μmol/L.B超检查示双肾集合系统分离,肾盂前后径分别为左侧3.3 cm,右侧2.3 cm;肾实质厚度为左侧1.0cm,右侧0.4 cm;双侧输尿管内径左侧1.3 cm,右侧1.6 cm,至膀胱壁段管腔变细.IVU检查示左肾中度积水,输尿管明显增粗,迂曲扩张,输尿管末端似存在狭窄,膀胱呈高张状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示膀胱壁不光滑,密布憩室;排尿时膀胱颈部存在狭窄征像,尿道膜部似存在狭窄征像.泌尿系CT检查示双肾积水,双输尿管增粗,膀胱壁增厚,内壁不光滑;膀胱呈高张状态.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示GFR左肾86.6 ml/min,右肾18.5 ml/min;左肾盂、肾盏排泄受阻,右肾血流灌注及肾小球功能严重受损.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6.7 ml/s,储尿期可见膀胱无抑制性收缩,膀胱顺应性下降,排尿期逼尿肌压力为8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呈现梗阻曲线(高压低排).入院诊断为后尿道瓣膜.在全麻下行膀胱镜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术中见后尿道自精阜远端发出瓣膜,瓣膜附着于尿道下壁,在尿道球膜部交界处分为2个帆状突起,沿尿道两侧壁走行,用电切襻切除瓣膜.术后患儿排尿通畅,术后3个月复查B超示肾和输尿管积水无改善,于全麻下行膀胱穿刺造瘘术.造瘘术后6个月,复查B超示肾盂前后径为左侧3.2 cm,右侧2.0 cm;输尿管全程扩张,左侧1.3 cm,右侧1.4 cm.加用索利那新(5 mg/片),1/3片,约1.7 mg,每天1次. 结果 服药1个月后复查B超示输尿管由全程扩张改善为上段扩张;服药2个月后复查B超示肾盂前后径为左侧1.1 cm,右侧1.0 cm;双侧输尿管扩张消失.随访至今共服药13个月,无口干、便秘、视物迷糊等不良反应. 结论 外科治疗后加用索利那新,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下尿路梗阻致OAB患儿的上尿路积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 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作者:田军;孙宁;张潍平;谢向辉;李明磊;宋宏程;黄澄如

    目的 探讨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 1999年至2005年收治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患儿32例,年龄1.2~9.0岁,平均3.5岁.瓣膜切除术后6个月~6年,平均3.2年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5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手术前后行IVU、B超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11例行肾核素检查.比较手术前后膀胱及上尿路功能变化,分析引起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有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加重19例31侧,肾输尿管积水减轻13例19侧,包括积水消失2例4侧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2例3侧.上尿路损害加重占59%.19例上尿路损害加重者膀胱顺应性(6.53±4.34)ml/cm H2O,大膀胱测压容积(75.60±15.30)ml,13例上尿路损害减轻者膀胱顺应性(45.23±8.17)ml/cm H2O,大膀胱测压容积(120.80±19.6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膀胱顺应性和膀胱容积是决定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上尿路损害是否加重的关键因素,可以作为后尿道瓣膜患者术后主要的随访监测指标.良好的膀胱顺应性和大的膀胱容量预示患者预后良好.

  • 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的临床诊断决策

    作者:莫志强;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宋宏程;王文杰;王雨思;黄澄如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前、后尿道瓣膜同时存在时的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3例合并前、后尿道瓣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类似病例的文献资料.3例均为男性,首次就诊时年龄为3个月、5个月、7个月.后尿道瓣膜切开时年龄分别为3个月、7个月、9个月;前尿道瓣膜切开时年龄分别为6个月、11个月、2岁7个月.首次就诊的主要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滴沥、尿频、尿不成线及反复出现发热等.首次手术治疗后2例症状缓解不明显,1例排尿困难稍有减轻.结果 3例患儿均是首先发现并切开后尿道瓣膜,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复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s,VCUG)等检查才发现前尿道瓣膜,经膀胱镜将其切开,完全解除梗阻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尿道瓣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儿及时复查VCUG、尿动力、膀胱镜等检查可避免漏诊合并前、后尿道瓣膜的可能.

  • 内镜电切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俊杰;杨纪亮;周李;张志崇;徐哲;莫家骢

    目的 探讨内镜电切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0例施行内镜电切治疗的小儿后尿道瓣膜进行回顾分析.本组均为男性,确诊时年龄1个月~14岁,中位年龄2岁3个月.婴幼儿用6/7.5F输尿管镜或9F膀胱尿道镜和针状电极,大龄儿用12F或13F膀胱尿道镜和钩状电极,在5点及7点处电切后尿道瓣膜.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依据Young分型,本组中Ⅰ型29例(96.7%),Ⅲ型1例(3.3%).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排尿通畅度、尿白细胞、尿隐血、血肌酐水平、肾积水程度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程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结论选择合适的内镜、电极和电切部位,内镜电切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是安全、有效的.

  • 经尿道电切治疗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

    作者:郭云飞;马耿;葛征;陆如刚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临床特点和经尿道电切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年至2011 年间14例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资料.年龄3~21 d,平均14 d.产前检查发现肾积水5 例,输尿管扩张4 例.入院后即刻导尿,纠正水电失衡并控制感染后,采用11 F 或8 F 小儿电切镜和钩状电极在12 点处切开12 例,8 F 小儿膀胱镜和BUGBEE 电极12 点切开2 例.术后继续导尿3 周.结果 导尿1~2 周后,患儿感染和水电失衡均可控制.本组患儿全部为Young 分型玉型,瓣膜组织较厚.手术顺利,术后排尿情况改善,肾功能恢复正常.但随访观察发现部分患儿肾积水和膀胱输尿管反流持续存在.结论 产前检查的普及使后尿道瓣膜症的确诊时间提前,经尿道电切治疗是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的佳选择.术前术后的引流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且需要长期随访以了解上尿路恢复情况.

  • 胎儿后尿道瓣膜产前评估与宫内治疗(附1例报道)

    作者:鲁云涯;周祎;陈涌珍;李满超;黄林环;朱云晓;石慧娟;商梅娇;黄爱兰;方群

    后尿道瓣膜(PUV)是胎儿下尿路梗阻常见的病因,产前超声主要表现为羊水过少、膀胱壁进行性增厚和“钥匙孔征”,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确诊胎儿PUV后应评估胎儿的肾功能、膀胱功能,监测羊水量以及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羊水过少而肾功能良好的病例,可考虑宫内治疗,目前可行的方法有膀胱-羊膜腔分流术、胎儿膀胱镜下后尿道瓣膜消融术,但其治疗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症

    作者:韩刚;张军勇;杨斌;连文峰;陈宇东;王领军;王志鹏;王强;史建国;刘同伟;殷晓松;苑海波;白旭青;乔刚;张倩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252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的27例小儿后尿道瓣膜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5.0±2.9)岁。采用F 8/9.8输尿管镜和2μm激光手术系统,在尿道的5点、7点处切开后尿道瓣膜,并将残余瓣膜汽化切除,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治疗期间25例病情明显好转,单次手术成功率92.6%(25/27);1例瓣膜残余,经二次手术病情好转;1例失访。结论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症出血少、围术期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 超声在后尿道瓣膜中的早期诊断价值(附1例报告)

    后尿道瓣膜(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 PUV)是先天性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本病胎儿可合并有多种畸形,包括心脏畸形、肠旋转不良、肛门闭锁合膀胱直肠瘘,并可有染色体畸形。产前超声的主要表现为膀胱明显扩张及膀胱壁进行性增厚,后尿道扩张似“钥匙孔”样与膀胱相通,双侧输尿管扩张及双肾积水,羊水过少等。早期确诊PUV,并对胎儿进行宫内评估,监测胎儿肾功能及羊水量,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选择是否需要进行宫内介入治疗,很有价值。

  • 胎儿尿道梗阻的宫内诊断和治疗

    作者:熊钰;李笑天

    泌尿道扩张表现为肾孟扩张伴(或不伴)输尿管或膀胱扩张,是产前超声筛查能检测到的比较常见的异常之一.上尿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男性下尿道梗阻常见的原因是后尿道瓣膜,而女性常见的原因是尿道狡窄.产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并结合胎儿MRI和血尿的生化分析.泌尿道梗阻的自然史仍在研究中,因此出生后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 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婴幼儿后尿道瓣膜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宁;邹仁健;傅宏亮;杨淑蓉;李劲松;吴靖川

    目的观察利尿肾动态显像(DR)在婴幼儿后尿道瓣膜中的影像表现,探讨用DR进行术后随访的评价方法.方法患先天性后尿道瓣膜的男性患儿22例,年龄2月~10岁.术前1周内行DR检查,根据DR结果对肾积水进行分度,并对术后随访结果进行评分,负值=恶化;0=无改变;1%~32%=满意;33%~65%=良好;>66%=优.结果所有病例肾盂均有放射性滞留,40只肾累及肾盏(90.9%);输尿管全段扩张显影34根(77.3%);膀胱无充盈8例,扩大1例,缩小9例.随访结果,"恶化"2肾,"无改变"6肾,"满意"3肾,"良好"3肾,"优"1肾.结论DB可观察到先天性后尿道瓣膜中上尿路各个部位较具特征性的改变,可帮助诊治;用于术后结果的评价,较为全面、准确及实用.

  • 采用导引钢丝进行儿童膀胱镜经尿道电切治疗

    作者:谢华;陈方;徐卯升;耿红全;刘国华;李衷初

    目的介绍采用导引钢丝进行膀胱镜经尿道的后尿道瓣膜和输尿管囊肿电切方法.方法 21例后尿道瓣膜和13例输尿管囊肿患儿,应用外套3 Fr输尿管导管的导引钢丝在膀胱镜直视下经尿道进行瓣膜或囊肿电切.结果电切所用时间为15~20 min.21例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复查显示瓣膜完全消失,无尿道狭窄;13例输尿管囊肿患儿术后B超显示囊肿均已消失.结论采用导引钢丝进行膀胱镜经尿道电切手术安全、有效、简便、迅速,适用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后尿道瓣膜或输尿管囊肿的治疗.

  • 经尿道电切治疗15例后尿道瓣膜临床分析

    作者:陈琛君;马耿;郭云飞;陆如纲;葛征

    目的:探讨儿童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表现特点、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8月~2011年6月诊治的19例后尿道瓣膜患者.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合并肾积水18例,膀胱输尿管反流10例.15例行经尿道后尿道瓣膜电切术,于12点处切开至足够口径,术后留置导尿6~30 d,随访1~42个月时间.2例给予留置导尿引流,1例自行好转,1例自动出院.结果:行后尿道瓣膜电切术15例中12例有好转,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排尿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反复尿路感染控制.术后9例随访肌酐、尿素氮恢复明显(P<0.05).结论:早期发现后尿道瓣膜并行切开手术对缓解患者排尿症状,挽救肾功能作用巨大.

  • Ho:YAG激光治疗后尿道瓣膜19例报道

    作者:尚亚峰;孙天平;张艺;霍庆祥

    目的:探讨Ho:YAG激光治疗后尿道瓣膜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后尿道瓣膜患者采用经尿道Ho:YAG激光治疗,观察其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9例患者通过治疗,均获得比较满意疗效,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排尿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Ho:YAG激光对后尿道瓣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安全微创,易于操作.

  • 小儿后尿道瓣膜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文举;范应中;李浩;李泸平;张胜利;崔西春;杜坤峰

    目的:探讨小儿后尿道瓣膜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至2012年15例后尿道瓣膜病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因、症状、体征、超声、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静脉尿路造影、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1个月~3 a的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早期确诊,给予尿道扩张留置尿管4例,经尿道逆行膀胱镜下电灼尿道瓣膜11例,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对患儿肾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内镜下电切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病是目前首选的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法,可明显减少再发尿道狭窄的机率.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