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30个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的女方因素分析

    作者:许咏乐;张艳;李嵘;李建芬;孟庆霞;王玮;李红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女方因素. 方法 分析423对夫妇1,030个夫精IUI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女性年龄、不育年限、不育类型、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与妊娠率的关系. 结果 (1)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率呈下降趋势.(2)不育年限6~9年组临床妊娠率低于≤2年组(P<0.05).(3)继发性不育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育(P<0.01).(4)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排卵正常的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夫精IUI中,女方的年龄、不育年限、不育类型均可影响妊娠率,促排卵治疗不能改善排卵正常患者的妊娠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

  •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尹敏娜;刘春林;刘俊;梁佩玲;周恒曦;孙玲

    目的 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周期2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 结果 ①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14.69%)显著高于自然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促排卵周期流产率为27.78%,略高于自然周期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促排卵周期活产率为11.02%,略高于自然周期的7.6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新生儿均未发现任何出生缺陷.④按年龄段分组: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5.94%,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患者自然周期的9.09%(P<0.05);而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89%和5.79%,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促排卵治疗能显著提高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IUI临床妊娠率,但对于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治疗并不能改善IUI临床妊娠率.

  •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比较

    作者:许咏乐;陈冰;张艳;孟庆霞;邹琴燕;王玮;李红

    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将男性精液在体外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去除精浆,集中活动力较强的精子,注入女性子宫腔内,从而获得妊娠的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分为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促排卵周期是否较自然周期有更好的妊娠结局尚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中心的1,030个夫精IUI周期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和比较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结局.

  •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研究

    作者:刘馨;张丽

    目的 比较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4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346个,促排卵周期578个.比较两者的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并抽取两组患者中无排卵障碍者进行上述指标的比较. 结果 (1)促排卵组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19.8% vs.10.7%)(P<0.001),而两组流产率(5.4%vs.14.0%)、异位妊娠率(2.7% vs.4.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组无多胎妊娠及中重度OHSS发生,促排卵周期组多胎妊娠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为12.3%及1.8%.(2)无排卵障碍的病例中,促排卵组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18.7% vs.10.9%)(P<0.05),而两组流产率(3.0% vs.11.1%)、异位妊娠率(3.0% vs.5.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促排卵方案中,来曲唑(LE)组妊娠率高于克罗米酚(CC)组(28.6% vs.15.6%)(P<0.05),其他各促排卵方案之间的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促排卵治疗没有增加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但可能增加多胎妊娠和OHSS的发生.

  • 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在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贺方方;朱颖春;王玢

    目的 探讨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在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南京市鼓楼医院生殖中心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89例促排指导同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对照组29例促排卵指导中不给予黄体支持,观察1组30例促排卵同房后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2组30例促排卵同房后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三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3例怀孕单胎,妊娠率为10.34%;观察1组4例怀孕单胎,妊娠率为13.33%;观察2组3例怀孕单胎,1例怀孕双胎,妊娠率为13.33%;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妊娠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x2 =7.23,x2=7.23,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妊娠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x2 =0.34,P>0.05),统计学无意义.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1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x2 =1.21,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应用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均能够提高妊娠率,但二者之间无明显的差异,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研究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容腔内人工受精疗效分析

    作者:孔彦芳

    目的 比较并分析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容腔内人工授精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授精的433对夫妇870个周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促排卵周期容腔内人工授精,对照组为自然周期容腔内人工授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周期容腔内人工授精后的妊娠后果,及探讨其对妊娠的意义.结果 实验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较明显,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流产率及宫外孕率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促排卵周期容腔内人工授精增加了妊娠率,但是妊娠后的流产及宫外孕现象也相应增加,给孕妇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 影响促排卵周期冻胚移植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韩洁;范俊梅;武学清

    目的:探讨促排卵冻胚移植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促排卵冻胚胎移植(FET)周期的230 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职业、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因素、取卵周期方案、受精方式、胚胎冻存时间、移植胚胎或囊胚、促排卵方案、移植日内膜、黄体支持方案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移植囊胚对妊娠结局有影响.结论:在促排卵解冻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囊胚是妊娠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 自然周期及促排卵周期IUI助孕结局比较

    作者:刘宝莲;樊桂玲;韩宝生;金晔;张惠娟;宁艳春;赵铭佳

    目的 比较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中自然周期及促排卵周期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16例IUI助孕患者,其中65例为使用促排卵药物组,51例为自然周期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排卵前成熟卵泡数、精液处理前各项参数、临床妊娠率及两组患者不同不孕原因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临床妊娠率比较促排卵周期组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障碍的患者中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盆腔因素、内膜异位、男性因素、不明原因、双方因素等两组间比较,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IUI助孕成功率至关重要.

  • 夫精宫腔内授精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妊娠情况

    作者:王苏梅;吕雪梅;施红;张伟;王克华;董云玲;刘锦云

    目的:比较夫精宫腔内授精(IUI)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官腔内授精的39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372个促排卵周期(分为氯米芬组和尿促性组)的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各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2.44%,流产率为16.33%,活产率为10.15%;氯米芬组(CC)临床妊娠率为11.03%,流产率为22.58%,活产率为7.83%;尿促性素周期组(HMG/CC+HMG)临床妊娠率为20.88%,流产率为10.53%,活产率为18.68%.尿促性素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氯米芬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促排卵可提高IUI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虽不能明显降低流产率,但有使IUI流产率下降的趋势,可酌情在IUI中适当使用HMG促排卵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 排卵后14d血清β-hCG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京顺;陈慧玲;明昊;张静文;付璐璐;刘永正;徐影

    目的 探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指导同房或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术后检测排卵后14 d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该院生殖中心监测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指导同房和IUI术后妊娠的11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排卵后14d血清 β-hCG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排卵后14 d血β-hCG值与早期妊娠结局有关,双胎组>单胎组>胚胎停育组>生化妊娠组(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以血清β-hCG<96 mIU/ml作为不良妊娠预测标准,阳性预测值89.7%,阴性预测值93.1%;以血清β-hCG<74.38 mIU/ml作为生化妊娠预测标准,阳性预测值45.5%,阴性预测值100.0%;以血清β-hCG<111.53 mIU/ml作为胚胎停育流产的预测标准,阳性预测值50.0%,阴性预测值90.4%;当血清β-hCG>337 mIU/ml,对正常妊娠患者多胎妊娠的阳性预测值27.6%,阴性预测值100.0%.结论 排卵后14 d血清β-hCG水平对预测早期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意义.

  • 中药周期疗法对排卵障碍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作者:李莉;彭绍霞;张丽美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排卵性障碍性不孕患者在位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中药周期疗法+枸橼酸氯米芬片)、B组(戊酸雌二醇片+枸橼酸氯米芬片)及C组(中药周期疗法),各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内膜下血流和各组妊娠率。结果:妊娠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方面: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方面:A组、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血流参数比较:C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可通过改善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以提高内膜容受性,是较为合理、安全、有效的促排卵助孕方案。

  • 促排卵汤配合中频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促排卵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芸榕;张嘉男;庄庆煊

    目的:研究促排卵汤配合中频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2月纳入的10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取促排卵汤结合中频,对照组采取枸橼酸氯米芬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4%)较对照组(80.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5,P=0.014);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明显较对照组(15.6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取促排卵汤结合中频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及排卵状况,安全性较高,为患者成功妊娠提供有效保障.

  • 冻融胚胎移植的3种内膜准备方法比较

    作者:肖潇;蔡立义;熊芳;钱莉;张昀;陈洁;杨炜敏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3种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共287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组184例,激素替代周期组57例,促排卵周期组46例.比较周期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结果: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5%、38.6%、47.8%,流产率分别为8.7%、27.3%、18.2%,种植率分别为18.6%、21.8%、28.6%.促排卵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激素替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自然周期组,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显著增加(P<0.05).移植1、2、3枚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分别是27.8%、36.9%、43.9%和0%、6.8%、14.2%.随着移植数目的增加,临床妊娠率有增加趋势.移植3枚胚胎的多胎率较移植l枚胚胎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3种内膜准备的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但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较高.增加移植胚胎数目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显著增加多胎率.

  • 患者年龄对供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

    作者:李冬兰;杨丽娟;胥杜娟;范荷花

    目的 分析年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生殖医学科2008年12月~2011年1月行AID的患者599例,共计1100个周期,按女方年龄(岁)由小到大分为A组(≤25)、B组(26 ~30)、C组(31 ~35)、D组(36 ~40)及E组(>40)共5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以及各年龄组间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1)各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分别为A组32.1% (107/333)、10.3% (11/107),B组31.6% (97/405)、13.4% (13/97),C组18.7% (49/262)、12.2% (6/49),D组14.9%( 13/87)、30.8% (4/13),E组7.7%( 1/13),0% (0/1);(2)各组自然周期占比依次为71.2%、66.2%、67.9%、56.3%、46.3%;促排卵周期占比依次为28.8%、33.8%、32.1%、43.7%、53.7%;(3)相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之间AID的周期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C组和D组促排卵周期流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患者无论是自然周期还是促排卵周期,30岁以上者周期妊娠率开始降低,流产率明显增加,因排卵异常使用促排卵药物比例增加,35岁以后尤甚.

  •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的分析

    作者:李薇

    目的 探讨并分析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110 对夫妇,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分成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比较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患者的妊娠率以及克罗米芬组(CC 组)和尿促性腺激素组(HMG 组)的妊娠率效果.结果 自然周期组67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5 例,临床妊娠率为7.5%;促排卵周期组196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量30 例,临床妊娠率为15.3%.促排卵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自然周期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米芬(CC)组78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6 例,临床妊娠率为7.7%;尿促性腺激素(HMG)组118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19 例,临床妊娠率为16.1%.尿促性腺激素(HMG)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克罗米芬(CC)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明显优于自然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效果,促排卵药物尿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症的妊娠率较高.

  •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

    作者:夏军燕

    目的:观察分析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对夫妇的90个自然周期和55个促排卵周期为研究内容,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然组流产率明显低于促排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双胎率、异位妊娠率存在的差异则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授精的基础上促排卵周期的流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

  • 不同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邢长英;邵红芳;方璐;边疆;王利红;陶敏芳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 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比较

    作者:丘映;莫凤媚;邓李文

    目的 研究比较在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方法 对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1 01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21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自然排卵组年龄为(30.4±11.4)岁,不孕年限为(5.6±4.5)年;促排卵组年龄为(30.6±12.1)岁,不孕年限为(5.3±4.8)年.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21.89%,流产率为19.82%;促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6.43%,流产率为20%.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治疗下施行供精人工授精,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可以获得与自然排卵周期相同的临床妊娠率,若女方有自然排卵,不必进行促排卵治疗.

  •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慧青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将丈夫精液在体外经过处理去除精浆,集中活动力较强的精子,注入女方子宫腔内,从而获得妊娠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IUI操作简单方便,侵袭性小,无痛苦,易被不孕不育夫妇接受,但妊娠率低是其弊端.笔者分析就诊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的284对夫妇577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不同促排卵方式对IUI结局影响,以期找到佳的个体化促排方式.

  •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供精人工授精治疗方案的比较

    作者:刘宇;付艳霞;陈瑞玲;陆艳华;宋革;钟小英;姜荣华;郑炜炜;李秋华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03周期(168例)无排卵障碍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ID情况,比较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78例,195周期)与促排卵周期(90例,108周期)AID助孕后的周期妊娠率;同时比较在促排卵周期中,单卵泡排卵与多卵泡排卵的周期妊娠率.结果:在所有研究患者中,妊娠47例,其中自然周期妊娠率为16.9%(33/19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13.0%(14/10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2).在促排卵周期中,单卵泡排卵周期妊娠率13.5%(7/52),多卵泡排卵周期妊娠率12.5%(7/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结论:对于排卵正常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助孕方式的选择中,可以优先选择自然周期人工授精.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