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大陆发现罕见全身性台湾孔头舌虫病一例

    作者:潘存娒;裘明华;汤宏峰

    患者男,13岁,浙江省富阳市人.因"反复腹痛、腹泻,进行性消瘦半年,腹痛加剧二天"于2006年2月8日来我院就诊,拟诊"腹痛待查"收住入院.患者近半年来反复腹痛,呈上腹部阵发性疼痛,能忍受,与进食无关,同时伴有黑糊便,每天5~6 次,无鲜血及黏液,无里急后重.不发热,无呕吐,患病来逐渐出现腹胀,进行性消瘦.患者曾于4个月前生吞尖吻蝮(五步蛇)蛇胆,1个月前初因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拟诊"腹腔淋巴结炎?"予以抗炎处理,因病症无好转,遂于2006年1月18日在我院住院治疗1周后出院.

  • 尖吻蝮蛇咬伤并发脑梗死1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天喜;程云;王树洪;喻安永

    尖吻蝮(学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又称百步蛇、五步蛇,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尖吻蝮蛇咬伤是急诊常见事件,临床表现为局部肿痛、出血坏死、凝血功能异常及内脏器官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但临床尖吻蝮蛇咬伤后脑梗死者罕见,现报道1例男性健康者被尖吻蝮咬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及诊治经过,并分析探讨血栓形成的机制.

  • 早期拔罐疗法对尖吻蝮咬伤患肢肿胀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元华;兰频;陈义;潘锋;杜望

    目的 观察早期拔罐疗法对尖吻蝮咬伤患肢肿胀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尖吻蝮咬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毒蛇咬伤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蛇咬伤患处给予拔罐治疗仪负压吸引拔罐疗法,吸毒排脓.观察两组患肢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臂围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臂围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7例(90.00%),有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46.67%),有效16例.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肿胀消退时间(8.10±1.60)d,对照组为(9.40±1.5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拔罐疗法治疗尖吻蝮咬伤后的患肢肿胀,疗效显著,可以显著促进肿胀的消退,缩短肿胀消退时间.

  • 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孙志勇;黄晓凤;韩卫杰;涂飞云;刘鹏;刘俊

    目的 了解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重尖吻蝮初生幼蛇对不同种类、重量食物的选择性,分析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因素.方法 将刚孵化出的尖吻蝮幼蛇按体重抽样分组,分别投入棘胸蛙幼蛙、多疣壁虎和小白鼠进行饲喂,统计不同体重的幼蛇对不同食物的偏好性、幼蛇对不同特征食物的选择性以及不同食物的损耗率.结果 尖吻蝮幼蛇总开口率达98.33%,不同食物的开口率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食物的分组开口实验中,投喂幼蛙的幼蛇开口率达95.0%,投喂壁虎的幼蛇开口率达60.0%,投喂乳鼠的幼蛇开口率仅15.0%.不同初生体重的幼蛇投喂壁虎、乳鼠的开口率差异显著,而投喂幼蛙的开口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初生体重对幼蛇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食物应以幼蛙为主,壁虎为辅.

  • 尖吻蝮蛇毒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国

    蛇毒是从毒蛇头部毒腺分泌的有毒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动物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现已被应用于溶栓、抗癌、止血、止痛等方面.传统上蛇毒分为神经毒、血循毒与混合毒.尖吻蝮是我国十大剧毒蛇之一,其毒液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引起出血、肿胀与局部组织坏死.已经发现尖吻蝮蛇毒多属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A2家族,部分蛋白质可能属于去整合素家族[1].现就尖吻蝮蛇毒生理活性及药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异氟烷对尖吻蝮的麻醉实验研究

    作者:黄晓娟;祖宇瑶;田书心;程雯;华飞平;丁志山;范永升

    目的 研究异氟烷对尖吻蝮的麻醉保定作用,为尖吻蝮的实验操作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采用窒息实验排除窒息因素;选取24条体重约500 g的尖吻蝮随机均分为Z1组、Z2组、Z3组,每组8条,分别置于0.47% 、0.70% 、0.94% 浓度异氟烷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其失去翻正反射时间(T 1)、完全麻醉时间(T 2)及重新获得翻正反射时间(T 3);将16条体重约1000 g的尖吻蝮随机分为Z4组和Z5组,每组8条,分别置于0.70% 、0.94% 浓度异氟烷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其麻醉时间及反应;选取大、小型王锦蛇及小型尖吻蝮各8条(W1组、W2组、Z6组),比较不同类型的蛇在相同条件下的麻醉效果.结果 处于密闭环境的尖吻蝮在40 min内未出现晕厥现象;浓度为0.47% 的异氟烷不足以麻醉体重为500 g的尖吻蝮;浓度为0.70% 和0.94% 的异氟烷均可麻醉体重为500 g或1000 g的尖吻蝮;不同种类的蛇在相同麻醉条件下的麻醉效果相差较大.结论 异氟烷可以作为尖吻蝮麻醉保定的简单方便麻醉剂.

    关键词: 异氟烷 尖吻蝮 麻醉
  • 不同地理单元尖吻蝮蛇毒蛋白组分比较研究

    作者:胡晓倩;杨中伟;吴千里;李晓毓;黄锋;黄松

    目的 探讨不同地理单元尖吻蝮蛇毒蛋白组分有无差异性.方法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方法,比较采自安徽黄山(黄山单元)和贵州梵净山(西部单元)尖吻蝮蛇毒组分.结果 梵净山尖吻蝮的蛇毒蛋白表达量和条带数目均高于黄山尖吻蝮.结论 黄山单元和西部单元的尖吻蝮蛇毒蛋白组分具有差异性.

  • 尖吻蝮幼蛇就地和异地人工养殖研究

    作者:胡明行;谭群英;李勇;杨道德

    目的 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探讨尖吻蝮幼蛇生长缓慢的原因,以提高幼蛇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方法 采用湖南省永州市野生尖吻蝮种蛇产卵孵化的幼蛇,在原产地永州与非原产地广西南宁进行幼蛇的人工饲养对比实验,观察在不同地域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的生长速度.结果 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均获得成功,尤其以南宁人工饲养的幼蛇为明显,2010年9月饲养至2011年8月,幼蛇均重从(13.8±1.8)g增长至(198.8±80.6)g,重的个体体重达350 g.两地饲养的幼蛇均可自行捕食中华蟾蜍、老鼠及活小鸡、鸭苗,仅用1年时间将野生尖吻蝮子代幼蛇人工饲养成功.结论 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是可行的.

  • 尖吻蝮蛇毒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冬眠特异蛋白的发现

    作者:黄松;黄锋

    目的 比较冬眠期、冬眠前后、活动期尖吻蝮蛇毒的组分.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发现了冬眠期尖吻蝮蛇毒中有一个特异性增强的蛋白质成分,进入冬眠几天后,该成分就可以检测到,出眠几天后及活动期蛇毒中不可见.结论 该成分应该与尖吻蝮冬眠密切相关,暂且称其为"冬眠特异蛋白".

  • 尖吻蝮仔蛇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试验

    作者:刘军;宾冬梅;钟福生;周剑涛;周小海

    目的 通过建立一个适应于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稳定的多功能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以大限度地降低仔蛇的饲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人工养殖尖吻蝮蛇的成本。方法选取一个室外围墙式养蛇场作为试验基地,设计为适应于蛇、蛙、昆虫、蚯蚓、小杂鱼等动物生长繁衍的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稳定的多功能蛇场生态系统,以尖吻蝮蛇100条,在试验以前随机抽取10条测量其体重和体长,并以活体动物饲料喂养法和科学饲养管理法进行试验养殖,并在进入第一、第二次冬眠前均随机抽取10条蛇仔测其体重的体长。结果本次试验本蛇场室内人工饲养尖吻蝮仔蛇相比,不仅在体重、体长和肥满度方面均相差不大,而且仔蛇的存活率还有所提高。结论 表明该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能够满足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人工室外孵化试验

    作者:钟福生;刘军;周剑涛;陈景辉

    目的研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工孵化尖吻蝮蛇卵的孵化成活率.方法试验于2001年6~9月在湖南永州之野异蛇实业有限公司试验蛇场内进行.试验基地室内外结合室内面积为4m×3m,建成多层立体式蛇窝.室外面积为15m×10m,灌木和杂草覆盖度90%以上,有1个3m×2m的饮水池,供蛇饮水.种蛇15条.孵化湿度75%~85%,温度比场外自然环境温度略低2~3℃.结果尖吻蝮蛇平均产卵数为14.3枚;平均孵化天数为22.5天,孵化率为95%以上.结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以人工孵化尖吻蝮蛇卵,而且受精良好的雌尖吻蝮蛇卵出壳率高.

  • 蛇霉斑病的防治

    作者:顾学玲;顾孝银

    霉斑病是发生在蛇皮肤上的一种霉菌传染病,多发于梅雨季节,是蛇常患的季节性皮肤病.毒蛇中平常不爱活动的蝮蛇、尖吻蝮、金环蛇等更易患此病,其来势汹猛,会导致大批此类幼蛇死亡.

  • 试论蛇类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

    作者:李荷超;李有源;李兴华;杨万春

    经济肉用蛇一直走俏市场,价格一再攀高,供不应求,刺激了养蛇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主要养殖的种类有毒蛇中的五步蛇(尖吻蝮)、眼镜蛇、银环蛇(主要是用于孵化仔蛇出售).无毒蛇有王锦蛇、滑鼠蛇(水律蛇)、黑眉锦蛇(锦蛇)、棕黑锦蛇(虎尾蛇)、乌梢蛇、榕蛇等.王锦蛇、黑眉锦蛇和滑鼠蛇适于南北各地养殖,是国内养殖多、效益较高、有发展前途的3种蛇.但是,国内很多蛇场因为不懂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蛇类死亡严重,消瘦不增重,经济效益低.作者从事养蛇多年,现将养殖蛇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报道如下,以与同行彻磋探讨.

  • 食物种类对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金印;张坤;沈勇;徐敏;蒋福升;丁志山;范永升

    目的 观察投喂不同食物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的开口率,研究尖吻蝮幼蛇对食物的选择性,寻找适宜的尖吻蝮幼蛇开口饵料;研究气味对尖吻蝮进食行为的影响,为人工配合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尖吻蝮幼蛇随机分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幼蛇进行饲养,分别使用泽蛙、幼体蟾蜍、SD大鼠的乳鼠、昆明种小鼠幼鼠、大麦虫、蚯蚓、中华蟋蟀、蟑螂对尖吻蝮幼蛇进行投喂,并统计开口率;在黑暗条件下投喂新鲜的死泽蛙和小鼠肉块,减少振感和食物与环境间温差对尖吻蝮的刺激,观察记录尖吻蝮的进食行为.结果 尖吻蝮幼体开口率与食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对蛙类和鼠类的开口率较高,而对昆虫类几乎无捕食.同时存在多种食物时尖吻蝮对食物有一定选择性,对运动较活跃和体温较高的食物选择性高.尖吻蝮可凭借气味寻找到食物并完成进食,对死食的进食率较活食低.结论 (1)泽蛙和幼鼠是尖吻蝮幼蛇的理想开口饵料;(2)尖吻蝮捕食过程中,除依赖视觉、震感、颊窝红外热感等感知食物外,还可通过气味来识别食物.

  • 温度和卵大小对尖吻蝮幼蛇孵化及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金印;蒋福升;张华安;朱学鑫;丁志山;范永升

    目的 研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成活率低的原因,观察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卵大小对尖吻蝮幼蛇的孵化、幼体特征、转化率、幼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窝尖吻蝮蛇卵按产卵日期相差不超过1天分为同一组,每组随机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孵化,采用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进行控温,以常温孵化作为对照试验,幼蛇出壳后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在环境条件、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相同情况下对幼蛇饲养3个月,然后统计各组成活率.结果 尖吻蝮幼体的孵化和幼体特征及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有明显相关性,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期越短,畸形率越高,蛇卵重量转化为幼体体重的转化率越低,3月龄幼蛇存活率越低.较大的尖吻蝮蛇卵孵出的幼蛇个体较大,生存力较强,存活率较高.结论 尖吻蝮幼蛇的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及蛇卵重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较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4~26℃,蛇卵越大幼蛇存活率越高.

  • 尖吻蝮人工养殖灌喂技术研究

    作者:杨文彩

    目的 探讨采用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观察记录随机抽取的30条尖吻蝮幼蛇及30条尖吻蝮成蛇在机器灌喂后每条幼蛇的体重数据,每3个月测量1次,观察12个月统计尖吻蝮的体重增长情况,并与常规灌喂方法饲养的尖吻蝮进行比较.结果 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成活率为86.67%,平均体重达(482.39±40.19)g;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96.67%,平均体重达(1346.13±117.51)g.而同期常规灌喂技术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全部死亡,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76.67%,平均体重(878.56±82.39)g.结论 人工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及成蛇的体重增长快速,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 尖吻蝮咬伤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1例报告

    作者:刘桂成;叶茵;张晏光

    尖吻蝮,当地称五步蛇(贵州黔西),是我国剧毒蛇类中的一种.本文报告1例被尖吻蝮咬伤左前臂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1 病例报告患儿张某某,女,8岁,被尖吻蝮咬伤左前臂,致左前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9h后,于2013年7月26日17时急诊收治入院.患儿于上午8点左右述及被五步蛇咬伤,家长当即用头发捆扎于患儿左肘关节上方1横指处,并送当地医院诊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