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白附总碱盐抗大鼠房颤作用

    作者:汤依群;尹月淼;黄潞;汪旻晖;于寻莉;徐静

    目的 观察关白附总碱盐抗房颤作用.方法 雄性SD 大鼠,随机分组,CaCl2 10mg/mL+ACh 66μg/mL 混合液iv 诱发大鼠房颤,连续7d,于大鼠造模第4 天起,关白附治疗组po 5、15、45mg/kg,绝奈达隆1mg/kg ip,每天1 次,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7d.心电图监测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及QTc.7d 后,测定大鼠心房肌有效不应期,western-blot 法测定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Cx40 的表达.结果 Ach-CaCl2 连续静脉注射引起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与正常组比,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P < 0.01),心房肌Cx40 含量下降(P < 0.05).关白附能有效抑制房颤持续时间,延长心房ERP,保护心房Cx40 表达.结论 关白附能有效对抗房颤,改善房颤引起的电重构.

  • 缝隙连接蛋白40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王倩;杨奕清

    缝隙连接通道大量分布于心脏组织,介导心肌细胞之间直接通讯,在维持心肌电活动的同步性及冲动在心肌快速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 40的表达量、分布及分子结构变化均与心房颤动有关.该文介绍Cx40的表达、分子变异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以及基于Cx40靶标的抗心律失常治疗进展.

  • 关附甲素抗氧化和抗房颤作用

    作者:郭巧;孙建国;黄潞;张丽;于雪莉;刘静涵;汤依群

    研究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的抗房颤和抗氧化作用.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CaCl210 mg/mL,Ach 66 μg/mL),连续7d建立房颤模型.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FA治疗组(6 mg/kg,12 mg/kg)、胺碘酮(Amiodarone,Ami)治疗组(50 mg/kg)以及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治疗组(10 mg/kg).测定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AERP),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GFA (6 mg/kg,12 mg/kg,po)治疗4d后能缩短房颤持续时间,延长AERP,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心房肌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 phox表达下调,膜Rac-1与胞浆Rac-1比值显著下降,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0)表达升高.提示GFA(6 mg/kg,12 mg,/kg)能有效抑制房颤引起的大鼠心房氧化应激损害,抑制房颤发生.

  • 阵发性房颤诱发大鼠心房肌电重构特征研究

    作者:汤依群;孙书娟;尹月淼;汪旻晖;黄潞;单娇娇

    目的:探讨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引起的房颤大鼠心房电重构特征.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CaCl210 mg/mL+ACh 66 μg/mL混合液尾静脉注射诱发大鼠房颤,连续诱发7d,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7d.心电图监测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复极相关心电图参数变化.7d后,观察正常和房颤大鼠心房肌有效不应期,Western-blot法测定心房肌通道蛋白Kv 1.5、Kv 4.2/4.3,钙稳蛋白FKBP 12.6和缝隙连接蛋白Cx40的表达.结果:Ach-CaCl2连续静脉注射引起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与正常组相比,房颤大鼠P波变宽,Pd增大,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P<0.01),同时心房肌Kv1.5、Kv 4.2/4.3表达下降,FKBP12.6减少,Cx40含量下降(P<0.05).结论: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持续给予7d,大鼠心房发生电重构,特征符合或接近临床房颤基质电重构特征.

  • 缝隙连接蛋白40与心房颤动发生及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卞誉豪;张飞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缝隙连接是将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进行连接的细胞内通道,对相邻细胞间的电传导至关重要,其结构和功能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缝隙连接蛋白40(Cx40)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处,是组成心房及其传导系统缝隙连接的主要成分。 Cx40基因突变、分布和量的改变、磷酸化均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相关。因此未来以Cx40为靶点的药物以及Cx40转基因治疗将会为房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房纤维化及Cx40重构的影响

    作者:张卫泽;邵鹏;陈永清;马凌;张明旭

    目的 采用大鼠肾上腹主动脉部分结扎的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房纤维化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0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腹主动脉结扎组(AB组)、结扎+贝那普利组(B组)、结扎+缬沙坦组(V组).B组给予贝那普利20 mg/kg治疗,V组给予缬沙坦40 mg/kg治疗.喂养8周后处死,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用Masson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及Cx40的分布特征,半定量分析心房纤维组织含量和Cx40的分布密度.结果 与C组相比,AB组和V组血浆、心肌AngⅡ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B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AB组心房纤维组织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而Cx40分布密度减低(P<0.01),且向侧边分布增加;B组和V组纤维组织含量较AB组显著降低(P均<0.01),而两组Cx40含量较AB组增加(P均<0.01),且分布不均一程度减轻.结论 AngⅡ长期升高可能是导致心房纤维化和Cx40重构的重要机制之一;贝那普利及缬沙坦可有效减轻心房纤维化和Cx40的重构.

  • 大鼠颅脑损伤后大脑中动脉形态结构的变化

    作者:马迎辉;刘绍明;邢国祥;修彬华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鼠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形态结构及管壁细胞Cx40、Cx43的改变。方法成年SD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假手术组(9只)及损伤组(27只),损伤组又根据伤后时间分为伤后6 h、24 h、72 h三个亚组(每亚组9只)。利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通过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管壁细胞Cx40、Cx43表达水平改变。结果颅脑损伤后,大鼠损伤侧大脑中动脉随时间进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内弹力膜皱缩、平滑肌细胞水肿变形,进而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损伤对侧大脑中动脉也出现形态结构改变,但发生较晚,程度较轻。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大鼠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壁细胞Cx40、Cx43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伤后24 h达高峰。结论颅脑损伤后不仅损伤区域大血管受损,远隔区域大血管亦可见损伤性改变。

  • 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右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0的分布及表达变化

    作者:蒋春英;凌琳;方春梅;叶家欣;王东进;徐标

    目的 观察非心房颤动者和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0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右心房大小及房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23个右心耳心肌标本,非房颤组5个,阵发性房颤6个,持续性房颤5个及永久性房颤7个.采用彩超体表面积标准化法,比较右心房内径大小;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0定位分布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相对定量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房颤各组心房内径比非房颤组增大(P<0.05或P<0.01);非房颤组缝隙连接蛋白40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闰盘位置,而房颤组表达分布紊乱;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阵发性房颤组缝隙连接蛋白40比正常组表达增高;持续性房颤组缝隙连接蛋白40比正常组表达降低;永久性房颤组缝隙连接蛋白40表达进一步降低(P <0.05或P<0.01),缝隙连接蛋白40表达与右心房大小呈明显负相关(R2=0.1938,P<0.05).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40分布紊乱及表达的变化与心房重构密切相关,可能是不同类型房颤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 缺氧对膀胱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0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作者:林浩;章振保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缝隙连接蛋白(Cx40、Cx43)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研究细胞缺氧和Cx40、Cx43表达变化在不稳定膀胱发病机理上的相关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在细胞缺氧1 h后收集细胞,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Cx40、Cx43.结果:缺氧1 h,Cx40、Cx43在mRNA水平上表达较正常氧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细胞缺氧会引起Cx40、Cx43在mRNA水平上表达的变化,这可能与不稳定膀胱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房Cx40重构的影响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

    作者:邵鹏;张卫泽;陈永清;马凌;张明旭

    目的 采用大鼠肾上腹主动脉部分结扎的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0重构的影响及贝那普利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腹主动脉结扎组(A组)、结扎+贝那普利组(B组).喂养8周后处死,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心房Cx40的分布特征,半定量分析Cx40的含量.结果 与C组相比,A组血浆、心肌Ang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B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A组大鼠心房Cx40含量减少(P《0.01),并向侧边分布增加;而B组Cx40含量较A组增加(P《0.01),且分布不均一程度减轻.结论 AngⅡ升高可导致心房Cx40重新分布和表达减少;贝那普利通过降低AngⅡ水平,可有效减轻心房Cx40的重构.

  • 大鼠心房肌增龄性变化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

    作者:卫月娇;孟恬宇;孙超峰;蒋永荣;马舒婷

    目的:研究大鼠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 Cx40增龄性改变及增龄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率增高及房颤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方法:随机取9~12月龄(青年组)、16~19月龄(中年组)、24~26月龄(老年组)健康雄性 SD 大鼠,每组24只。每组随机取12只通过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 Ach-氯化钙混合液0.1 mL /100 g 诱发房颤,监测其肢体导联心电图,记录各组大鼠房颤发生率及房颤持续时间。每组余下的12只大鼠麻醉后取心房组织,各组心房肌组织分别用苏木素一伊红及马森染色观察心房肌细胞及基质的改变,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 Cx40的分布及量的改变。结果:老年组12只大鼠房颤发生率(83.3%,10只)及房颤持续时间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其心房肌细胞肥大,细胞排列稀疏,心肌纤维化明显。Cx40的表达量随增龄显著减少,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由端端排列为主渐趋杂乱。结论:老年组大鼠心房颤动诱发率较高及房颤持续时间长可能与心房组织形态结构增龄性重构、心房内缝隙连接蛋白 Cx 40的数量减少及分布改变相关。

  • 阿托伐他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房肌细胞肥大及对缝隙连接蛋白40的影响

    作者:张卫泽;宋振华;陈永清;马凌;李丹丹;惠玲玲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肥大及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1周龄左右Wistar大鼠,用于体外心房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设置正常对照组、AngⅡ(1μmol、L)组、AngⅡ+二甲亚砜组和AngⅡ+阿托伐他汀0.1、1.0、10μmol、L共6组.72 h后利用氚标亮氨酸掺人法检测心房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脑钠肽的前体(NPP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Cx40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组氚标亮氨酸掺入量和NPPb mRNA表达呈显著性增加(P<0.05),同时TGF-β1 mRNA高表达而Cx40mRNA低表达,阿托伐他汀逆转上述变化,10 μmol/L组作用强(P<0.05),而作为溶剂的二甲亚砜无明显作用.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PPb mRNA的高表达来逆转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肥大,抑制TGF-β1 mRNA的高表达减轻心房纤维化,同时可能通过增强Cx40 mRNA的表达来逆转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终减低房颤发生率.

  • Cx45、Cx40及TNF-α在梗死心肌中表达及作用

    作者:王祁;毛俊;李连宏;侯震寰;张俊;孙国超

    目的 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5、Cx40及TNF-α 在梗死心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免疫组化染色法)及qRT-PCR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5、Cx40及TNF-α 分别在30例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30例晚期心肌梗死猝死组及20例正常心肌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的作用及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在两个猝死组中,Cx45表达高于正常心肌组,Cx40表达较正常心肌组明显减少,TNF-α呈高表达,三者在三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Cx45、Cx40及TNF-α 三者的mRNΑ 表达与各自蛋白本身表达相一致,在三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Cx45、Cx40、TNF-α 在三组心肌中存在相关性.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Cx45、Cx40及TNF-α 将可能成为心源性猝死死因的辅助诊断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