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36例疗效分析

    作者:崔晟华;梁日初;廖勇仕;周敏

    目的:分析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均采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夹闭,术前均行腰穿置管引流,术后均行影像学复查。结果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无术中死亡及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应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可行、安全、微创。

  • 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策略

    作者:王立忠;刘洪泉;王洪生;殷尚炯;杜秀玉;王健;王丽丽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9例鞍区肿瘤中垂体腺瘤15例,其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大部分切除;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14例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颅咽管瘤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颅咽管瘤,2例垂体腺瘤.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王一公;薛红娜;闫文涛;刘凯歌;吕慧君

    目的 探讨大型鞍结节脑膜瘤经额外侧入路显微切除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额外侧入路共对21例大型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Simpson Ⅰ、Ⅱ级切除肿瘤18例(85.7%),Simpson Ⅲ级切除肿瘤3例(14.3%),术后视力障碍改善率为86%.结论 额外侧入路显微切除大型鞍结节肿瘤,暴露充分、安全可靠,可获得显著疗效.

  • 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肖泉;梁有明;蓝胜勇;唐秀文;庞刚;钟书;徐柯贝;叶劲

    目的 总结经额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12例,无明显变化3例,视力障碍加重1例.15例患者随访3~4个月,12例恢复正常和生活,3例不能独立生活;1例失访.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能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和空间,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视力和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 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

    作者:甘武;詹升全;郭文龙;林晓风;周东;唐凯;周德祥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的48例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19例,垂体腺瘤10例,颅咽管瘤14例.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可较好暴露并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效果满意.

  •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作者:胡兵兵;李成聪

    总结了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行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术患者视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立忠;刘洪泉;王洪生;殷尚炯;杜秀玉;王健;王丽丽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该手术方式与常规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其中垂体瘤11例(73.3%);颅咽管瘤7例(70%);脑膜瘤14(100%).大部分切除6例,其中垂体瘤3例,颅咽管瘤3例.1例垂体腺瘤因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并侵及海绵窦行大部分切除.术后18例出现不同程度多尿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好转,23例视力较术前好转,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结构,具有刨伤小,脑组织暴露少、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

  • 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与神经内镜解剖

    作者:江晓春;朱风仪;张亚卓;刘庆良;宋明;赵春生;周明卫;陈新城;方兴根;徐善水;刘宁

    目的 对比研究前颅底的显微解剖与神经内镜解剖,为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经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对15具成人尸头进行显微解剖和神经内镜下解剖,比较两种解剖所暴露的范围.结果 显微解剖在嗅沟、鞍区和外侧裂存在一定范围的视野盲区;内镜有充足的照明,可将手术视野放大,无视野盲区,清楚地显示周围的解剖结构,而且看得更远.但内镜的图像为二维图像,缺乏景深.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可以互补各自不足.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前颅底和鞍区的病变安全、微创.

  • 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立华;张洪钿;徐如祥;魏群;李运军;李文德;赵浩;高进宝;张鹏飞

    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及脑神经上,幕上多于幕下,常见于幕上皮质下的深部白质,而单纯累及脑神经的海绵状血管瘤却非常罕见,发生率不到海绵状血管瘤总发病率的1%.文献报道视神经似乎更易受到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响[1],单纯发生于神经叉者十分罕见,笔者在国内数据库中仅见6例报道[2-7].2013年1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1例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

    作者:刘保国;何黎明;肖罡;郭铭;朱飚

    目的 总结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鞍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鞍结节和前床突脑膜瘤8例,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 结果 17例鞍区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5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5例后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手术死亡或重度残疾患者. 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显露并治疗大部分鞍区病变,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

    作者:朱晓锋;李绍山;付强;吴淦春;周庆九;刘波;柳琛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8例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额外侧入路.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 Ⅰ、Ⅱ级)17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分块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可以作为大型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一种选择术式.

  • 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病变

    作者:王立忠;刘洪泉;殷尚炯;杜秀玉;王健;王丽丽

    随着显微外科及内窥镜锁孔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锁孔手术越来越多地被神经外科医师接受和采纳.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成功手术切除鞍区病变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2.临床表现:头痛11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例,癫痫发作3例,多尿2例,突发头痛、呕吐3例.3.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术前行头颅CT或MRI检查,22例鞍区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3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行CTA、DSA检查.其中垂体腺瘤11例,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

  • 微创入路夹闭动脉瘤术中两种处理方式对比

    作者:刘海东;罗斌

    目的:探讨额外侧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中两种扩大手术视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行额外侧入路治疗87例Hunt-Hess分级Ⅰ~Ⅱ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49例)开颅后行Paine s点脑室穿刺,B组(38例)开颅后行甘露醇脱水.对术中动脉瘤破裂和切除直回比例以及未切除直回患者的术后意识状态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A组术中动脉瘤破裂比例、切除直回比例和术后5天深昏迷患者比例均低于B组;随访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患者比例前者高于后者,2~1分患者比例低于后者.结论:脑室穿刺是一种微创、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能有效暴露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和不必要的脑组织切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