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诊断

    作者:王振虹;刘吉华;聂佩;陈海松;冯卫华;苏衍峰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的MR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阅读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0例骨质疏松和50例脊椎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均伴异常信号)的MRI片,并分析、记录和比较各种征象.结果 105个骨质疏松压缩椎体,10个椎体后缘上或下部尖角状轻度突出.39个椎体角前和(或)后突出.34个椎体T2WI或T2WI FS见前后走行为主或伴有分叉的低信号、高信号或并行的高低信号线.62个转移瘤压缩椎体,54个椎体前和 (或)后缘弧形膨隆,48个椎体中部前后径增大超 过2 mm.15个椎体T2WI或T2WI FS见圆弧状低信号、高信号或并行的高低信号线,25个椎体内T2WI FS伴有多发散在斑点状更高信号.36个为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受累,26个伴受累椎弓根膨大,20个伴椎弓峡部后方附件受累.横轴位图像显示16个椎体前侧缘大厚度超过5 mm异常软组织影.所有所列征象出现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MR上存在多种征象差别,据此可对多数病人进行鉴别.

  • 不同CT检查方法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

    作者:李洪江;夏淦林

    目的 分析不同CT检查方法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5例腰椎峡部裂在CT常规轴位、反角度CT(RGCT)、多层螺旋CT(MSCT)后重组图像的表现特征,比较3种不同CT检查方法对腰椎峡部裂特征性表现的显示差异,并与一组30例正常腰椎、30例腰椎退行性变伴滑脱的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对峡部裂隙征、双关节或多关节征等特征性表现的显示,CT常规轴位各为33例(34个椎体)、11例(11个椎体),分别约占74%、24%;RGCT均为23例(24个椎体),MSCT后重组技术均为33例(37个椎体),显示率均为100%.MSCT后重组技术尚能100%显示"猎狗项圈"征、"蝙蝠折翼"征、"阶梯"征、椎管冗长征及其他伴随征象.对照组中无1例显示峡部裂隙征、双关节或多关节征等.结论 MSCT后重组技术是目前诊断腰椎峡部裂较为理想的成像方法.

  • 低场MRI对椎体骨质疏松急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

    作者:邱书珺;孙海辉;王家强;乔智红;杨越

    目的 探讨低场MRI序列选择在椎体急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0.35T低场磁共振设备对急性椎体骨折患者60例,87个病变椎体行T1WI、T2WI、脂肪抑制T2WI、横断位GRE T2WI、增强T1WI序列扫描.对所观察病变椎体进行病理及临床或影像随访证实.在常规观察病变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态学改变的同时,重点分析其信号特征及T1WI强化特点,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转移瘤性骨折36个,骨质疏松性者51个.经χ2检验,二者在MRI不同序列的信号表现均有各自特点:前者在T1WI上多为广泛性低信号,增强T1WI与脂肪抑制T2WI为广泛或不均匀高信号;后者T1WI多为局灶性低信号,增强T1WI与脂肪抑制T2WI为均匀等信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骨碎片向椎管突出对良性骨折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横断位T2WI硬膜外软组织肿块、增强T1WI椎体呈高或不均匀强化对恶性骨折具有特异性.结论 低场MRI对于椎体急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

  •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前评估及测量价值

    作者:张英华;何杰;李亚洲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脊柱侧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脊柱侧弯患者90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根据侧弯程度确定扫描范围,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重组.螺距0.75、扫描层厚5 mm或10 mm、重组层厚1 mm,间隔0.5 mm.重组方法为MPR法,在SSD或VRT图像上调整重组出每一椎体的佳椎弓根横断位图像.逐一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深度、椎管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棘突纵轴夹角.结果 9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MPR重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并能同时显示椎体本身、椎管、椎旁组织的情况.以上参数均能准确测量.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表现及分析

    作者:刘善平

    目的 探讨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终板骨软骨炎108例,其中男73例,女35例,年龄30~78岁,平均57.5岁,发生于颈椎者26例,胸椎者32例,腰椎者50例.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结果 108例病例中共累及终板416处.MRI表现为沿终板及其邻近椎体内带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灶.伴随改变:所有病例均伴有椎间盘的变性或突出,好发于下腰段,骨质增生96例(88.9%),椎管狭窄45例(41.7%),许莫氏结节89例(82.4%),骨质疏松35例(32.4%),黄韧带肥厚33例(30.6%),脊柱不稳15例(13.9%).按照不同的MRI表现,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3型.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显示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

  • 16层螺旋CT对椎体滑脱的病因学评价

    作者:王清华;岳军艳;吴清武;窦文广;陈杰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椎体滑脱病因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9例疑椎体滑脱患者的颈椎或腰椎的CT横断位图像、VR图像、曲面成像及多平面成像.包括8例外伤,27例28处椎弓峡部裂及15例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结果 8例外伤患者中表现为椎体Ⅰ度滑脱者6例、椎体Ⅱ度滑脱及无滑脱者各1例;27例28处椎弓峡部裂中表现为椎体Ⅰ度滑脱者23处、Ⅱ度滑脱3处及无滑脱者2处;15例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均表现为椎体假性滑脱.结论 16层螺旋CT可明确椎体滑脱程度,同时也能明确滑脱原因.

  • 低场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华山;印隆林;邓建永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MRI资料504例,其中148例共330个终板伴发终板骨软骨炎.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根据其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 结果 148例330个终板中,I型68个(20.6%),Ⅱ型53个(16.1%),Ⅲ型174个(52.7%),Ⅳ型35个(10.6%).仅1个椎间盘的终板异常98例(168个终板),占66.2%,2个椎间盘42例(123个),占28.4%,3个以上椎间盘8例(39个),占5.4%.病变好发于下腰段.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地显示腰椎间盘退变及终板骨软骨炎,有利于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

  • 脊椎肠源性囊肿的MR诊断

    作者:王琦;王颖;郭彦;张雪峰;郭雅茹

    目的 探讨脊椎肠源性囊肿的MR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脊椎肠源性囊肿的MR特征,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与椎管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果 5例脊椎肠源性囊肿中,位于颈椎2例,腰椎1例,腰骶椎1例,另1例位于尾骨末端直肠后方和皮下组织之间.其中4例发生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位于脊髓腹侧3例,背侧1例.病变段脊髓受压移位,1例病变嵌入脊髓内,且同时合并脊髓纵裂畸形.而位于尾骨末端直肠后方和皮下组织之间者,与椎管腔不通.MR平扫见病灶T1WI呈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结论 MRI在脊椎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 多层螺旋CT曲面成像在关节突关节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华;岳军艳;吴清武;陈杰;周凤梅;李强

    目的 探讨MSCT曲面成像对关节突关节的显示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0例患者100组(颈椎28组,胸椎44组及腰椎28组)关节突关节的曲面成像图像及多平面成像图像,并将两者做配对t检验.结果 总体组、退变组及脊柱侧弯或后突组关节突关节在1幅曲面成像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99.30%、100%及98.99%,在MPR图像上显示率为89.30%、81.39%及67.17%(P=0.00).结论 曲面图像是显示关节突关节及椎弓峡部的佳方法,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脊柱单椎体结核与单椎体转移瘤的 CT表现差异探讨

    作者:丁明超;程钢

    目的 探讨单椎体结核与单椎体转移瘤的CT表现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6例单椎体结核与17例单椎体转移瘤的CT表现,拟订出进行鉴别诊断的CT表现差异指标.结果 单椎体结核多发生于椎体的前中部,病灶边缘可见硬化缘,其内可见死骨,椎旁肿块多为脓肿,其内常有钙化,多呈周边强化,累及范围广;单椎体转移瘤多发生于椎体中后部及附件骨,少有死骨及边缘硬化,椎旁肿块内少有钙化,强化明显;单椎体结核与转移瘤都罕有累及椎间盘.结论 根据上述CT表现差异,可较明确地做出二者的鉴别诊断;椎间盘破坏与否不能作为二者的鉴别点.

  •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分析

    作者:程永远;辛玲;于金兰

    目的 分析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变化及特点. 方法 随访11例初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复诊确定为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复诊时采用不同体位行X线摄影,并于透视下观察病变椎体在不同体位下的形态和变化特点,其中8例并同时行螺旋CT扫描.对初诊及复诊的X线及CT图像进行对比观测分析. 结果 11例病例的影像动态变化特点均表现为进行性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萎陷的椎体呈扁平状或薄骨板样(8例)、鱼椎状(3例),萎陷的椎体内均可见真空裂隙征. 结论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椎体良恶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丁庆国;陈振湖;陆永明;周建春;陈珏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椎体良恶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共58个病变椎体均做了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0例32个骨折椎体,恶性组8例18个椎体,结核组3例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31个椎体.b值为600 s/mm2,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并测定ADC值,定量分析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良、恶性组,恶性组与结核组之间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良性组、恶性组、结核组以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1.44±0.41)×10-3mm2/s、(0.94±0.17)×10-3 mm2/s、(0.98±0.13)×10-3 mm2/s、(0.42±0.16)×10-3 mm2/s.病变组AD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良性组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恶性组95%可信区间上界1.02×10-3 mm2/s定为良恶性椎体骨折ADC值界值,诊断敏感性72.2%,特异性90.6%.结论 DWI对脊椎良恶性骨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 椎间盘炎的MRI诊断及临床表现

    作者:刘玉珂;张敏;王锐;郭会利;陈伟;杜兴升

    目的 探讨椎问盘炎的MRI表现.方法 对3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盘炎患者行MRI检查,矢状位及轴位FSE序列T1WI、T2WI及STIR序列,其中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6例中44个椎间盘炎,其中43个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不同程度破坏、碎裂,1个椎间隙变化不明显;39个椎间盘T2WI呈低信号,5个呈等信号;41个椎间盘T2WI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42个椎间盘"髓核征"阳性;44个椎间盘相邻椎体不同程度受累破坏;22个椎间盘炎有椎旁软组织脓肿.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显示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 椎间盘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应作为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X线平片与螺旋CT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陈学;姜永宏;韩华;余建国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X线平片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的40例患者行脊柱CT扫描,经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图像重组(MPR)、表面容积遮盖(SVR)及表现遮盖图像(SSD)后处理,并对照X线平片分析不同的处理后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前X线平片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8例,脊椎分节障碍15例,混合型7例.MSCT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3例,脊椎分节障碍12例,混合型15例,伴有脊柱纵裂6例,肋骨畸形8例,椎管内纵行骨嵴4例.SVR图像可较全面地评价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结论 MSCT的多种后处理图像较X线平片更具优势,能准确和全面判断脊柱畸形的类型和范围.

  • 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MR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MRI组23例,游离髓核7例为T1WI、T2W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楚,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较轻.13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明显.3例T1WI呈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信号,病理上为纤维组织增生.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MR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病理改变.

  • 青年健康志愿者腰椎间盘水扩散:活体、无创测量

    作者:李颖;常英娟;宦怡;张劲松;徐俊卿;任静;韩月东;魏光全

    目的 测量健康青年志愿者腰椎间盘MR扩散加权成像(DWI)平均表观弥散系数值,并观察其解剖学分布特点. 方法受试者为10例健康志愿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36岁,平均28岁.所有受试志愿者均无腰痛和腰椎部手术/外伤病史.10例健康志愿者每一个腰椎间盘(L1~2到L5~S1)均进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并逐一记录ADC值.依据常规MR轴/矢位T1WI与T2WI表现,将腰椎间盘变性与突出者排除.分析正常腰椎间盘mADC与解剖位置是否存在关联.结果 10例志愿者正常腰椎间盘平均ADC值是(1.30±0.31)×10-3 mm2/s.不同解剖位置ADC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越接近骶椎,腰椎间盘ADC值越低(P<0.01).结论 MR DWI可评价腰椎间盘水分子扩散度,可能是在活体、无创研究椎间盘疾病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 多层螺旋CT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

    作者:王之平;钟海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42个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全部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显示(SSD)及椎管仿真内镜(VE)等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PR结合横断位显示骨折的二维形态,作为诊断基础.MIP仅能显示椎板骨折,并对其立体形态显示较好.根据影像特点将椎板断裂形态分为纵向型、横向型、"S"型、"7"字型与反"7"字型及断裂移位型5型.SSD充分显示了骨折椎体的表面立体形态及椎体压缩程度.VE从内窥镜角度显示了椎体后移骨块及局部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以二维图像为基础,结合三维图像能全面反映骨折状况,几种方法提倡联合应用.

  • 腰椎管斜径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CT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唐秀贞

    目的评价腰椎管斜径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0名因外伤行CT检查无任何阳性发现的病例作为正常组,测量其腰椎管斜径以得出正常值.对另外50名经手术证实为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病例的CT资料,进行包括腰椎管斜径在内的6种径线的测量,并分别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u检验,Ρ<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正常组腰椎管斜径平均值为13.62 mm,异常组腰椎管斜径平均值为7.00 mm,两者间有明显差异(u=30.829,Ρ<0.001).异常组6种测量径线中,腰椎管斜径诊断符合率高.结论腰椎管斜径对诊断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有重要价值.

  • 感染性椎间盘炎的MRI诊断

    作者:郭炳伦

    目的探讨MRI对感染性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感染性椎间盘炎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有15个椎间盘感染,其中单纯腰椎间盘感染7例,腰骶椎椎间盘同时感染3例.病变椎间盘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8例,2例表现为等T1、短T2信号.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不同程度受累(6例).6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和椎旁软组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MRI对诊断感染性椎间盘炎有重要作用.

  • 钙化性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症的MRI诊断

    作者:张玉祥;周海峰;霍现英;李永军;刘涛;张贵平;司丽亚;陈国忠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钙化性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及椎管狭窄分级.方法本文收集31例钙化性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症的病例,经手术及CT扫描证实.结果本组31例中,共计63个病变,分布C3~L2水平, 22个病变分布于C4~7椎体水平,27个病变位于T9~12椎体水平,T2WI显示50个病灶为低信号影,13个病灶为低信号区内中等信号影,T1WI显示50个病灶为低信号,13个病灶为低信号区内高信号影.23例伴随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 18例伴随相应椎间盘突出或退变, 28个病变显示脊髓受压,13个病变伴相对应脊髓变性.结论 MRI能直接的无创伤的显示病灶位置和脊髓压迫程度.

975 条记录 44/49 页 « 12...41424344454647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