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胡震;吴炅;陆劲松;罗建民;韩企夏;沈镇宙;邵志敏

    目的研究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4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应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BRCA1基因全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 41例乳腺癌患者中,3例发生BRCA1疾病相关性突变,其中年龄<35岁的患者2例,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1例.结论中国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突变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而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突变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PCR-SSCP检测子宫内膜癌中nm23-H1基因突变

    作者:杨连卫;任艳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nm23-H1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增生过长内腹35例,内膜腺癌组织30例,以PCR-SSCP技术检测nm23-H1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未发现nm23-H1基因突变,复杂型增生过长内膜中发现1例突变,内膜癌组织中2例中、晚期低分化腺癌发生基因突变.结论nm23-H1基因突变与低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内膜癌转移有关,提示m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组织分化中发挥作用.

  • 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姚勤;戴淑真;车艳辞;罗兵;王言奎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抑癌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异常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和DNA测序技术,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同时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1)52例组织中PTEN外显子5突变率为17.31%,外显子8突变率为7.69%,总突变率为25.00%.统计分析表明,PTEN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组织病理类型和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2)52例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59.62%,蛋白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分类密切相关(P<0.05).3)52例中21例PTEN蛋白表达阳性,31例表达阴性,表达缺失组织中1 3例发生PTEN基因突变.结论:1)PTEN蛋白表达异常与PTEN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是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2)PTEN蛋白表达缺失、PTEN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大肠腺瘤及癌组织APC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刘志贞;李佩珍;韩晓立;梁小波;张悦红;王国栋

    目的探讨腺瘤、大肠癌组织与APC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41例大肠癌与腺瘤组织标本,采用银染单链构相多态性技术分析AP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5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有16例发生APC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5.7%.8例腺瘤组织检出突变3例,突变率为37.5%.APC基因在散发性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均有较高突变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还表明,APC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肿瘤性质、位置、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PC基因突变在大肠腺瘤阶段就出现,属于大肠癌发生的早期阶段.检测APC基因突变能预测腺瘤的癌变倾向,有助于早期发现大肠癌.

  •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潘雪莉;张爱华;黄晓欣;蒋宪瑶;罗鹏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和银染技术对60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癌变组突变率为30%(3/10);癌前组突变率为16.67%(2/12);一般病变组未发现p53基因突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的检出,为砷性肿瘤患者的基因诊断及其易感个体的筛选和监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对分析砷致癌作用机理及开辟砷性肿瘤治疗新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PCR-SSCP及克隆测序法研究燃煤型砷中毒患者p53基因突变与皮肤癌的关系

    作者:潘雪莉;张爱华;黄晓欣;蒋宪瑶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克隆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癌变组p53基因突变率为30%(3/10);癌前组为16.67%(2/12);一般病变组未发现突变(0/38).对筛查出来的5例突变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突变均为G:C→A:T的转换,分别位于密码子143、146及151.[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的检出,对研究砷致癌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rpsL耐药基因

    作者:陆军;叶松;金强

    目的 探索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MT)L型的耐药基因rpsL突变与耐受链霉素(SM)的关系.方法 用PCR-SSCP方法检测rpsL基因,与采用常规SM药敏试验(AST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AST法检测,52株结核分枝杆菌L型临床分离株中共有26株(50.0%)耐SM;PCR-SSCP法检出rpsL基因突变率为40.4%(21/52),2种方法检测耐药株的符合率为80.8%.结论 结核杆菌L型对SM的耐药与rpsL基因突变有关.

  •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郦明芳;范乐明;管晓翔;李崇勇;陈琪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FH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对1家2例临床诊断为FH的患儿及其父母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LDL受体基因突变是位于第6外显子的移框突变.结论:PCR-SSCP可以从基因水平对FH患者明确诊断,并可对先证者家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 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分析胃癌p53基因的点突变

    作者:李乐翔;谢云青;郭福榕;汪相如;郑秋红;力超

    目的分析胃癌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点突变的发生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银染技术,对40例胃良性疾病和30例胃癌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点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40例胃良性疾病均无点突变发生,30例胃癌中有12例发生p53基因的点突变,突变率为40.00%(12/30).结论p53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CR-SSCP银染技术不仅灵敏安全,而且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的基因诊断.

  •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栋梁;侯瑞生;王侃;李辉;杨红毅;高三友

    目的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KatG,rpoB和rpsL)突变,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SM的耐药状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合药物敏感试验,了解74例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情况和耐药情况.结果 药敏实验耐药株52株(70.3%),其中耐INH41株(55.4%);耐RFP40株(54.1%);耐SM45株(60.1%).同时耐3种药物的有36株(48.6%),耐2种药物的25株(33.8%),单耐药株13株(17.6%).PCR-SSCP法对KatG,rpoB和rpsL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7.0%、51.4%、50.7%.耐INH、RFP和SM的katG、rpoB和rpsL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0.0%、89.7%和81.8%.结论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是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有效工具,与药敏试验联合应用可互补不足,提供更为详尽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有效工具.

  •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致病基因的排除性定位

    作者:孟秀萍;于海霞;张培因;王万成;申玉芹;张鹏

    目的:对我国现有的2例家族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进行国外已证实的已知基因突变位点--SOS1基因21号外显子的排除性定位.方法:采用PCR-SSCP-银染的方法对2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排除性定位.结果:两家系中均未发现SOS1基因的缺失.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两家系中无典型临床表现者电泳条带无明显的异常,而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发现家系1有4例患者的电泳条带有明显位移,条带离加样孔较正常对照近,家系2有2例患者的电泳条带有明显位移,但条带离加样孔较正常对照远.结论:两家系无典型临床表现者无SOS1基因的突变,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存在有SOS1基因21号外显子的突变,但是,是否所有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其基因突变的位置及涉及的碱基片段都相同还需进一步研究.

  • 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孙屏;郭冬平;李晓宇;陈琪;范乐明

    为分析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基因突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患者及其母亲第10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条带.DNA测序结果证实患者第10外显子的471位密码子由AGA同义突变为AGG,483位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AG,导致在483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报道了一个新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位点.

  • 脂蛋白脂肪酶内含子3C→T突变

    作者:杨宇虹;葛林;赵郁;解用虹

    为筛查中国人群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探讨这些突变对脂蛋白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40例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组51例,正常对照组89例)的脂蛋白脂肪酶基因进行了突变筛查,对可疑突变的扩增样品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外显子4扩增片段(包括内含子-外显子交界区)有2例可疑突变被检出,经测序证实均为内含子3受位剪接位点上游6 bp的C→T转换突变杂合子.由于该突变仅见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者认为我国人群存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内含子3受位剪接位点的C→T突变,该突变可能是我国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遗传易患因子.

  • 子宫内膜癌中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孙丹;范余娟;徐红;范江涛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分别对77例子宫内膜组织BRCA1基因2个位点进行MSI测定.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MSI阳性率分别为34.69%(17/49)、10%(2/20)、7.1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208,P = 0.004). BRCA1 MSI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无关.BRCA1 MSI与BRCA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 0.000).结论:BRCA1基因MSI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以及BRCA1蛋白表达减少的原因之一,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

  •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俞萍;李继承;李瑞峰;张文涛

    目的阐明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 RS or XLRS)的发病机理,为建立基因诊断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6个独立XLRS病例进行了XLRS1基因突变筛选,并对发现的异常泳动带进行DNA测序,以明确突变位点;对发现的缺失突变进行Southern印迹证实。结果在5个病例中发现基因突变。在家系1中发现缺失突变,家系中的4个患者均缺失了1、2和3外显子。在外显子4上检出3种异常泳动带,分别为3种突变:Glu72Lys、Glu72Gln、Gly70Ser。结论 XLRS1基因突变是导致中国人患RS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RS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

  •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家系调查中的应用

    作者:朱大明;陈在嘉;陈保生;陆宗良;吕新跃;寇文镕;徐义枢;孙继良;曾武威;杨跃进;陈纪林;高润霖;杜怀明;马咸成;许海燕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in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c, FH)患者家系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经PCR-SSCP筛查、DNA序列分析证实的4例FH患者(1例纯合子FH外显子7发生点突变,1例杂合子点突变位于外显子14,2例杂合子点突变位于外显子4的3′部分),用PCR-SSCP分析各家系成员共23例,并对基因型和表型进行比较.结果 各家系成员均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23例个体中,除先证者外,还发现1例纯合子,8例杂合子.结论 PCR-SSCP可对FH先证者家系进行分析,并对其家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 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与中国成都地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斌;饶莉;周斌;刘星;黄萍;吴洋;彭瑛;陈宇

    目的 研究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AY044273)突变,及其与中国成都地区IDCM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 从96例IDCM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提取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合DNA测序,分析96例IDCM患者和110例对照者TNNT2基因是否存在Arg131Trp、Arg141Trp、Arg205Leu、ALys210和Asp270Asn突变.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检测未能发现两组样本中TNNT2基因存在上述突变;但在两组中均发现G9005C和C13350T两个多态位点.结论 在小样本中国成都地区IDCM患者中,未发现TNNT2基因存在(Arg131Trp,Arg141Trp,Arg205Leu,ALys210和Asp270Asn)突变.G9005C和C13350T两个多态位点与成都地区IDCM无明显相关性.

  • 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于燕妮;陈杨;胡军;方艺;樊毓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率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银染技术,对30例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率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胃癌石蜡标本中有11例发生p53基因的突变,突变率为36.67%.病理组织学观察胃癌中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分化较好)16例,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分化较差)14例.p53蛋白随胃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阳性表达率递增(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适用于肿瘤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