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1q43-q44缺失综合征

    作者:胡蓉;杜娜;罗晓辉;卢建;李怡;黄伟伟

    目的 探讨1q43-q44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基因.方法 对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染色体1q43-q44区域存在约3.1Mb大小的缺失,涉及AKT3、ZBTB18及HNRNPU等基因,且与1q43-q44缺失综合征表型高度相关.结论 1q43-q44缺失综合征存在不完全外显及表现度差异,应结合超声检查、羊水染色体核型及CMA检测进一步产前诊断.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作者:李玲;钟燕芳;饶腾子;赵馨

    目的 分析aCGH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的aCGH结果,所有病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且染色体核型正常.结果 87例胎儿aCGH结果中,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5.7%(5/87),VOUS的检出率为3.4%(3/87),良性CNVs的检出率为91%(79/87).单独泌尿系统结构异常aCGH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2.9%(2/70);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泌尿系统外超声结果异常CNVs的检出率为17.6%(3/17).结论 对于产前超声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即使染色体核型正常,aCGH也可能检出异常,对于产前超声提示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建议行aCGH检查.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查因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强;陈宝江;林少宾;陈晓丹;蒋玮莹

    目的:分析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病例中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的发生率,探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 CMA )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查因中的应用。方法对超声诊断为胎儿水肿的46例患者,通过检测母胎 Rh 血型和抗 D 抗体、ABO 血型及其他相关抗体排除了免疫性水肿因素,计算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比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胎儿水肿患者中行脐带血检查的21例(45.65%),羊水检查的16例(34.78%),绒毛检查的9例(19.57%)。 CMA 检测异常的25例(54.35%),其中7例(15.22%)为 X 单体,3例(6.52%)为21三体,2例(4.35%)为18三体,1例(2.17%)为 XXX(47,XXX),12例(26.09%)为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X 单体、21三体和18三体是三大主要因素。对于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病例,应用 CMA 检测可以替代染色体核型分析,且可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技术进展及应用原则

    作者:张月萍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存在形式,是细胞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细胞从间期到分裂期过程中, 染色质 DNA 高度螺旋化, 使几厘米长的DNA 形成几微米长的染色体, 其长度约为原来的万分之一. 这种有效的包装方式,使细胞在分裂过程中能够把携带遗传信息的 DNA 以染色体形式平均分配给子细胞, 在细胞从分裂期到间期的过程中,染色体又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是发育迟缓和先天畸形患者的首选检测——浅谈对“国际标准细胞基因组微阵列协会陈述”的理解

    作者:崔英霞;夏欣一

    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CMA)技术对于临床上原因不明的发育迟缓( developmental delay,DD)、智力低下(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各种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和多发先天畸形(multiple congenital anomalies,MCA)的诊断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国际标准细胞基因组微阵列(International Standard Cytogenomic Array,ISCA)协会两次召开国际会议并形成文件,评估了2003~2008年国际上包括33组共21 698名患者的CMA结果,比较了CMA与传统G-显带技术对于DD/ID和MCA病因学诊断率的差异,结果显示CMA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DD/ID的病因诊断率高达15%~ 20%,而传统的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率却仅有3%.因此提出CMA对于原因不明的DD/ID和MCA的病因诊断是首选试验,可以替代传统的G-显带核型分析.会议提出了对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临床解释.

  • 1例12号环状染色体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许晓清;李芳勇;李育敏;邹莎;熊丹;张秀明

    目的 探讨1例患有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常规G显带技术(chromosome G banding technique)、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流产2次,其他临床体征正常;性激素6项正常;抗苗缪勒管激素0.57 ng/mL,低于参考区间;腹部B超未见异常;该患者核型为mos 46,XX,r(12)(p13q24)[96]/45,XX,-12[3]/46,XX,dic r(12;12)(p13q24)[1];CMA结果显示12号染色体在12q24.33区域存在小片段的缺失,缺失区域为良性CNVs;FISH检查结果显示12号环状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MLPA检查结果显示12号长臂末端亚端粒缺失.结论 本例环状12号染色体临床体征正常,环状染色体的临床表现与核型嵌合比例及12q末端缺失的多少相关,女性流产可能与r(12)的不稳定相关.

  • 不同临床表型的DiGeorge综合征3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作者:马燕燕;张海燕;宋凤玲;李晓莺;盖中涛;刘毅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分析3例不同临床表型DiGeorge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收集整理3例DiGeor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血液样本,按照美国Affymetrix公司提供的全基因组CytoScan HD芯片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样本DNA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染色体微阵列在3例患儿中均检测到染色体22q11.2的拷贝数变异,3例患儿缺失片段分别为2.5、2.8、2.9 Mb,均涉及13个OMIM基因.2.病例1临床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病例2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和电解质紊乱等;病例3除表现有免疫力低下、电解质紊乱外,还有先天性心脏病等,3例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染色体微阵列结果均确诊为DiGeorge综合征.结论 DiGeorge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是诊断该类疾病的有力工具,不仅可提供精准的遗传学诊断,且有助于理解该综合征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71例自然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周方元;李艳

    目的:评估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对自然流产病因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10-2018-0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自然流产患者71例,收集流产的绒毛或胎儿组织.根据流产时孕龄,将受检者分为早期流产组(n=49)和晚期流产组(n=22);根据受检者此次流产之前是否具有流产史,将受检者分为有流产史组(n=49)和无流产史组(n=22);根据受检者是否为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将受检者分为ART组(n=14)和非ART组(n=57).采用CMA对流产绒毛或胎儿组织进行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分析其结果并比较各组的异常率差异.结果:CAM技术成功获得结果71例,检测成功率为100.00%,染色体异常31例,异常率43.66%;早期流产组中染色体异常率显著高于晚期流产组(57.14% vs 13.64%,P=0.001);有流产史组异常率显著高于无流产史组(55.10% vs 27.27%,P=0.03);ART组染色体异常率与非ART组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42.86%vs45.45%,P=0.94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应用CMA检测技术,可以为自然流产原因的分析提供重要遗传学信息.

  • Alagille综合征患儿1例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一个包含JAG1基因的染色体新中间缺失的识别

    作者:李华;刘佳佳;邓梅;郭丽;程映;宋元宗

    Alagille综合征(ALG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肝脏、心脏、骨骼、眼睛、肾脏、颜面等多个系统.本文报道1例ALGS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患儿为3个月10 d男婴,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示:宽额头,小下颌;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4/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膨隆,肝右肋下3 cm可触及,质地中等.生化结果示肝功能明显异常,胆红素升高,且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伴总胆汁酸和 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二代测序发现该患儿JAG1基因整体杂合缺失,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患儿20号染色体p12.3p12.2处检出约3.0 Mb缺失,该范围包含ALGS致病基因JAG1.该患儿具备特殊面容、心脏畸形和胆汁淤积等临床表现,结合遗传学分析结果,诊断ALGS明确.确诊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现已随访至生后11个月,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总胆汁酸和 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仍明显升高,其远期预后仍有待随访观察.本研究扩展了JAG1基因突变谱,同时为患儿诊断、治疗及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120例的绒毛微阵列芯片结果分析

    作者:向萍霞;张池;胡晞江;汪明

    目的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120例早期自然流产和复发流产的绒毛组织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探讨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optima芯片对120例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的绒毛组织进行基因组CNVs检测,用相应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120例标本均成功获得芯片检测结果,成功率100%.共检测出异常67例(55.8%),其中非整倍体62例(51.7%),单纯性CNVs 4例,非整倍体合并CNVs 2例,单亲二倍体1例.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的染色体及CNVs异常分布的比例及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成功率高,为临床咨询流产原因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地遗传学检测方法,早期流产和复发流产的分子遗传背景无明显差异.

  • 10例伴15q11q13拷贝数重复的自闭症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维鹏;胡昌明;毕欣;袁海明

    目的 分析伴15q11q13拷贝数重复的自闭症患儿的遗传学特点及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方法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联合对患儿及父母进行检测和验证.结果 核型分析提示8例患儿核型均携带标记染色体(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MC),2例患儿核型正常,但CMA结果显示其均在15q11q13区的拷贝数重复(前者为4个重复,后者为3个重复),且均覆盖Prader Willi/Angelman综合征关键区(Prader-Willi/Angelman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PWACR).通过对其父母进行CMA检测,证实患儿在该区域重复均为新生突变,并应用Chromosome Analysis Suite Software软件对患儿及父母该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比对,证实患儿该拷贝数重复片段为母源性,诊断为15q11q13重复综合征.应用该区域特异位点FISH探针对核型分析显示携带SMC的患儿样本进行检测,证实了该SMC即为15q11q13拷贝数重复片段,且为两个拷贝,与CMA检测结果相吻合.结论 联合应用核型分析、CMA和FISH技术对临床10例自闭症患儿做出了诊断,并建立了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联系.

  • 一例不典型新生儿猫叫综合征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贺文凤;陈贺;牟海燕;李洁

    目的 对1例仅表现为哭声无力,声音嘶哑,无特殊面容,不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症状或体征的不典型新生儿猫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患儿用应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验证,之后用染色体微阵列法(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进一步精确遗传学分析.结果 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del(5)(p14p15),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FISH结果证实了此缺失的存在.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患儿chr5p15.33p14.1区域存在25.7 Mb片段缺失.结论 猫叫综合征患者个体表型可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易导致漏诊、误诊.应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更加精确地对缺失片段进行定位.

  • 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诊断一例3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

    作者:张开慧;宋风玲;张冬冬;张海燕;王莹;董睿;张玉凤;刘毅;盖中涛

    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伴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寻找其病因。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常规染色体 G 显带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染色体 G 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为3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其父母核型正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存在染色体3q26.3-25.3片段缺失,该区域涉及45个基因的大片段缺失,未发现其他区段存在致病性的基因变异,患儿父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异常。结论3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缺失片段包含的基因。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基因变异信息,但对环状染色体相关疾病的诊断仍需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 一例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YY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刘毅;董睿;张开慧;王莹;张海燕;张艳卿;赵冬梅;盖中涛

    目的:对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常规染色体 G 显带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再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该患儿进行检测,并以定量 PCR 对可疑突变进行检测验证。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确定患儿为47,XYY,未见其他染色体异常,其父母核型正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患儿 X 染色体单拷贝缺失,Y 染色体探针覆盖区呈双拷贝重复,同时发现一可疑致病基因 KYNU 的片段缺失。结论当染色体畸变综合征表型异质性时,应进一步应用精度更高的染色体微阵列进行遗传学检查,以寻找其它可能并存的导致表型变异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2000例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袁海明;朱钧萍;邓小燕;陈梦帆;李欣蔚;李秋丽;吕芬

    目的 讨论出生缺陷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analysis,CMA)在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评估的出生缺陷患儿外周血样本2000例,应用CMA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0例出生缺陷患儿中,522例找出了致病原因,检出率达26.1%.其中24例为非整倍体,11例为嵌合体,11例为单亲二倍体,其余476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这些异常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很难检出.结论 相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可显著提高出生缺陷患儿的检出率.

  •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筛查高风险胎儿染色体亚端粒区变异

    作者:陈向南;胡林;吕姣姣;毛义建;陈冲;李焕铮;林小玲;唐少华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产前大规模筛查染色体亚端粒区变异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050例高风险胎儿,抽取羊水或脐带血,进行核型分析和MLPA检测.染色体亚端粒区变异结果用染色体微阵列验证.结果 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非整倍体23例,末端异常8例.MLPA检出了所有核型分析发现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末端异常,并对4例染色体末端异常提供了更清晰的描述.此外,MLPA发现5例核型分析为正常的样本存在染色体亚端粒区变异,经微阵列验证2例为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为0.19%.MLPA实际检出染色体亚端粒区变异11例,检出率为1.05%.结论 将MLPA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筛查高风险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可以缩短检测周期,发现亚微观染色体变异,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自然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袁海明;陈梦帆;邓小燕;吕芬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自然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样本440例,对其进行 CMA检测。结果在440例流产样本中,成功检测417例,成功率为94.7%。染色体异常的样本为209例(50.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29例(61.7%),结构异常40例(19.1%),嵌合体38例(18.1%),纯合子区域2例(1.0%)。结论相较于染色体核型分析,CMA 可为流产物检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患者的病因诊断和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 不明原因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92例临床特征与染色体分析

    作者:张端秀;彭桂兰;胡恕香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临床与遗传学病因,为遗传咨询、同胞的再发风险评估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GDD患儿92例,采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若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进一步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分析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并分析CNVs与GDD相关性.结果 92例不明原因GDD患儿其染色体结果异常的共有18例(19.6%),其中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的有11例(12.0%),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检测异常的有7例(7.6%);共发现7个pCNVs,涉及4个已知综合征,分别为1p36缺失综合征、2q37微缺失综合征、18q缺失综合征、lq21.1微重复综合征.结论 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能够为不明原因的GDD患者提供明确的病因诊断,为其家庭进行遗传咨询、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