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患者输血前与无偿供血者输血相关传播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甲进;林碧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与无偿供血者输血相关传播性疾病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输血前患者与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等4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 037例输血前患者HBsAg阳性1019例(9.233%)、抗-HCV阳性61例(0.553%)、抗-HIV1/2阳性2例(0.018%)、梅毒抗体阳性88例(0.797%);57 794例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350例(0.606%)、抗-HCV阳性163例(0.282%)、抗-HIV1/2阳性4例(0.007%)、梅毒抗体阳性347例(0.600%).结论 输血前患者HBsAg阳性率远远高于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无偿献血者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均低于输血前患者;因此开展输血前相关传播性疾病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是否为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任艳丽;李春华;陈金美

    目的 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病毒指标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 对18001例输血前患者的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及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各病毒的阳性率:HBsAg为7.23%,HCV为2.67%,HIV为0.02%,RPR为0.38%.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对医、患双方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 浅谈农村乡镇地区医院的供血管理

    作者:周忠英;徐利强

    输血安全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输血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安全献血者的选择、血液检验、血液制品的制备、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外,还包括血液的运输与保存、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诸多服务性措施等[1].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服务的延伸,输血治疗也在农村地区医院逐步开展起来,而血液的运输与保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如何做好血液的运输与保存呢? 它涉及到人员的管理、血液运输箱的选择、运输过程的控制及血液保存的管理等.我现就供血管理的一些体会作如下探讨:

  • 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付昕;马春玲;陈艳清;李婉葵

    目的 调查分析患者在输血前感染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状况.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12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结果 HBsAg、抗-HCV IgG、抗-HIV Ab和TPPA阳性率依次为13.30%、0.86%、0.42%和2.05%,总阳性率为16.63%(520/3127);2012年与2010年比较,梅毒增长率为1.39%,艾滋病增长率为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2年乙型肝炎首次发现率(25.92%)与2010年乙型肝炎首次发现率(39.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拟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已有16.63%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相关输血感染性疾病,梅毒与艾滋病有上升趋势,乙型肝炎输血前首次发现率有下降趋势.

  • 规范输血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冯支富

    输血作为临床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无论是输血产生的免疫反应,还是输血相关传染病都是医疗过程中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因而必须正确科学、合理规范并依法使用血液,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

  •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赵玉红;刘吉国;赵芳

    当前国内外已知可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二十几种,其中重要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我们应高度重视其危害性.现对由输血引起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介绍如下.

  • 受血者输血前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及其意义

    作者:芮志莲;吴家明;康厚纯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 302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4.6%、2.6%和0.5%,其中5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3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ALT>40 U/L者3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137例.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P-PA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LightCycler(R)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孙秋影;卢长春;魏强;庞淑芬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技术的引进是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的重要一环.应用PCR进行早期筛查主要是因为PER的高灵敏和短的窗口期.

  • 匹基试剂与科华试剂在核酸(NAT)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孙秋影;卢长春;魏强;庞淑芬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技术的引进是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 血源性感染与输血安全

    作者:王学锋;戴菁

    1900年,奥地利生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揭开了人类ABO血型的奥秘,为临床输血提供了科学依据.一个多世纪以来,输血拯救了无数生命.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目前的临床检测手段还不能完全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输血相关传染病屡有发生,因此输血的安全性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 库血HBV、抗-HCV、抗-HIV抽检结果分析

    作者:王华;李代渝;雷丽明;汪世清

    输血具有感染疾病的危险,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为严重.对库血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抽检,将有助于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减少医患纠纷.因此,笔者随机抽检了1998~2000年间900份库血的HBV、抗-HCV、抗-HⅣ等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900份血标本均来源于经泸州市中心血站检验合格,用于临床输注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

  •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红蛋白浓度适宜标准的探讨

    作者:张学亮;仇铭华

    机采单个供体血小板具有止血疗效可靠、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并有利于血小板配型输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等优点[1],目前国内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机采血小板质量的优劣,关键指标是血小板收集量、白细胞混入量和红细胞混入量[2].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选择应符合献全血的条件,并且外周血小板计数≥150×109/L.笔者通过195名献血者及其对应机采血小板的分析,认为献血者的外周血红蛋白浓度是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红蛋白浓度适宜筛选标准进行了探讨.

  •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查必要性分析

    作者:张悦;刘艳

    目的:评价分析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01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检测.结果:共检出抗-HCV阳性15例,Anti-TP阳性6例,ALT异常27例,HBsAg阳性57例.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纳米压电免疫传感芯片联合检测输血传染病四项指标的初步应用研究

    作者:温颖;单桂秋;浦金辉;周谋

    目的:研制联合检测输血传染病四项指标的纳米压电免疫传感芯片.方法:采用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固定技术在石英晶体镀金电极分别固定HIV基因工程抗原,HBsAg基因工程抗体,TP和HCV合成多肽和基因工程抗原,运用构建的输血传染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纳米压电免疫传感芯片,对20例输血四项全阴样品和抗-HIV、HBsAg、TP和抗-HCV各10例单指标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输血传染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纳米压电免疫传感芯片的检测Cutoff值为-27Hz,抗-HIV、HBsAg、梅毒和抗-HCV各10例阳性样品的检测响应值均值分别为-80.3±12.5Hz,-93.4±18.7Hz,-85.9±27.8Hz和-69.8±12.3Hz.TP-HBV问,TP-HCV问有一定弱交叉反应.结论:输血传染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纳米压电免疫传感芯片可对抗-HIV、HBsAg、TP和抗-HCV进行准确定性检测.

  • 3612例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高家良

    目的:对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了解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3612例患者进行输血前的HBsAg、抗- HCV、抗- TP和抗- HIV检测.结果:3612例患者中,HBsAg阳性例数为330例,阳性率为9.14%;抗-HCV阳性例数为39例,阳性率为1.08%;抗- TP阳性例数为41例,阳性率为1.14%.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对于保证输血安全、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2种不同无偿献血模式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的比较

    作者:苏武锦

    目的:比较分析2011-2015年南宁市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为采供血机构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统计学支持.方法:对南宁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588 194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375 023人次,互助献血者213 171人次)的血液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互助献血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尽管互助献者HBsAg(P<0.05)和抗-TP(P<0.01)的阳性率呈下降的趋势,但互助总的阳性率(1.90%)显著高于自愿无偿献血总阳性率(1.11%)(P<0.01),OR=1.709,95%CI=1.640~1.780.结论:过高的互助献血比率,其潜在的输血风险性高于来源自愿无偿献血,采供血机构应该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互助献血管理,严格控制互助献血启动的条件、标准和范围,不断降低互助献血率.

  • 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吴少梅;杨志钊;陈炎英

    目的:了解输血前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预防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本组300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12例,阳性率为13.73%.抗HCV阳性81例,阳性率为2.7%.TP特异性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0.47%,抗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10%.其中HBsAg、抗HCV双重阳性为15例,HBsAg、TP抗体双重阳性为1例.不同科室的患者均有输血相关病原学标志物检出,HBsAg、抗HCV遍布于各科室,检出率较高;HBsAg、抗HCV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消化科和感染病科,抗HCV阳性多为输血次数多,透析患者.抗HIV抗体、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多集中在性乱和吸毒人群.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已感染相关传染性疾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和进一步感染,大限度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王美兰;王淑媛;林琳;林馥嘉;周华友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305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1.58%、1.69%和0.50%,其中9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61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00%.ALT>40 U/L者5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IT升高者207例.抗HIV阳性者1例,TPPA阳性者1例.结论:对患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湖北地区输血相关传染病交叉感染与重叠感染的研究

    作者:李鹏程;吴斌;熊永芬;余忠清;王顺

    目的 对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从而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并为输血相关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及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6年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6057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01-2003年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1980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输血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的血清标志物,比较不同时期输血前患者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传播途径与分布特点.结果 研究组 HIV 阳性44例(0.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1091例(1.80%),HBV阳性7607例(12.56%),HCV阳性1062例(1.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 HIV、T P双重感染8例,HIV、HBV 双重感染10例,HIV、HCV双重感染4例;HIV、TP及HBV三重感染2例,HIV、TP及HCV三重感染4例,HIV、HBV及HCV三重感染1例,与对照组比较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湖北及周边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感染情况仍旧严峻,某些患者在入院前就已感染了 HIV、TP、HBV或HCV,少数患者甚至发生了双重或三重感染.临床应该进一步加强输血相关传染病,尤其是HIV与TP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 3 46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分析

    作者:张忠源;池细弟;胡望平;叶桂云;吴文辉

    目的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南平地区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情况,以防范患者、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3 467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和抗-HIV检测,同时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确证.结果 HBsAg阳性率14.74%(511例),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2.11%(73例),再经TPPA确诊阳性率1.90%(66例).抗-HCV阳性率0.40%(14例)、抗-HIV阳性率0.09%(3例).结论 本地区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性疾病指标有0.09%~14.74%的阳性率;HBV、HCV、TP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HIV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