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睿;卢慧玲

    目的 探讨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42例,分别采取质子泵抑制剂(观察A组)、H2受体抑制剂(观察B组)、止血药物(对照组)进行治疗;留置胃内pH监测仪,连续监测患者24h胃内pH,对比三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24 h胃内pH,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在不同的胃内pH,止血时间、有效率及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与胃内pH呈相关性,维持胃内pH处于较高水平,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综合提高患者的疗效.

  • 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胃内pH的影响

    作者:赵海英;宗晔;王惠吉;梁晓梅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内pH的影响.方法:2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给予舆美拉唑40mg,qd(n=7),80mg,qd(n=13)和40mg,q12h(n=8),静脉输注.持续监测患者24h胃内pH值,观察起效时间、pH持续时间、24h胃内平均pH和高pH.结果:奥美拉唑80mg@d-1使胃内pH>6的时间和平均pH显著提高.奥美拉唑80mg@d-1,分2次间歇输注维持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pH>4和pH>6的时间长,且pH>4的时间较80mg@d-1持续静脉输注者显著延长.结论:奥美拉唑80mg@d-1,分2次间歇输注对于维持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高pH更为有效,并更有利于止血.

  • 雷贝拉唑不同剂量和用法对健康人胃内昼夜pH变化的影响

    作者:郭建强;杨崇美;刘斌;刘吉勇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不同剂量和用法对健康人昼夜胃内pH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4次24h胃内pH监测,即口服雷贝拉唑10mg 1次(A组)、10mg 2次(B组)、20mg 1次(C组)以及空白对照(D组),清洗期2周.结果:观察组(A,B,C)用药后胃内pH值较D组均显著增高(P<0.01);胃内pH>4的时间分别为(11.5±6.2)h,(12.9±6.5)h,(14.5±4.6)h(P>0.05).C组白天胃内pH>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和B组(P<0.05);而B组夜间pH值>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白天(P<0.05).A,B,C组抑酸有效率分别为80%,80%和90%(P>0.05).结论:雷贝拉唑的不同剂量和用法均能提高健康人胃内pH,不同剂量和用法有不同的抑酸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和用药方式提供了依据.

  • 雷贝拉唑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文硕;盛平;容海鹰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l周.于用药前24 h至用药后72 h连续监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和胃内pH的变化.结果 雷贝拉唑组患者无呕血和黑粪出现,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黑粪,发生率为15.4%.用药后,治疗组患者的胃内pH 和pH>3、pH>4、pH>5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 P <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均能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胃内pH,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雷贝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作者:潘雪;张文俊;李兆申;许国铭;尹宁;王东;施新岗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SAP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SAP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雷贝拉唑20 mg每日1次口服(n=20)和法莫替丁4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n=10),疗程1周.于用药前24 h至用药后72 h连续监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和胃内pH的变化.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无呕血和黑粪出现,法莫替丁组有1例患者出现黑粪,发生率为10%.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胃内pH和pH>3、pH>4、pH>5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雷贝拉唑组升高较法莫替丁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均能升高SAP患者的胃内pH,对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雷贝拉唑维持胃内较高pH的时间较法莫替丁更长.

  • 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抑制胃泌酸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湛先保;李兆申;程能能;杜奕奇;邹多武;尹宁;龚燕芳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健康志愿者抑制胃泌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或雷贝拉唑10 mg,每日1次,连续5 d,经过14d的洗脱期后,交叉口服雷贝拉唑10 mg或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连续5 d.分别于服药首日及第5天连续测定24 h胃内pH,并以PCR方法鉴定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型.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服药后首日初4、24 h和第5天24 h胃内pH>4.0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58.9%、73.7%和84.2%,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32.1%、54.8%和76.2%,P<0.001);胃内pH中位值分别为4.29、5.60和6.38,亦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2.88、4.26和5.77,P≤0.001).服药后首日及第5天pH>4.0超过16 h的志愿者埃索美拉唑组百分率分别为63.9%和88.9%,亦显著高于雷贝拉唑(33.3%和61.1%,P<0.05).36名志愿者中28名CYP 2C19基因型为强代谢型,8名为弱代谢型.两药对强代谢型或弱代谢型者胃泌酸的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效应,但在抑酸速度、抑酸强度和维持时间方面,40 mg埃索美拉唑优于10 mg雷贝拉唑.两药在强、弱代谢基因型者中差异均无显著性,两药安全性好.

  • 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健康成人24小时胃内pH的影响

    作者:李兆申;许国铭;邹多武;尹宁;程能能

    目的奥美拉唑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常用剂量为20 mg.因此,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MUPS,10 mg)对健康成人24 h胃内pH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Digitrap-per MKⅢ动态pH监测仪观察12例健康志愿者24 h胃内pH变化节律,次日晨8时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 mg,并复查24 h胃内pH.经过1周清洗期后,其中11例受试者再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mg,每日1次,连续6 d,并于第6天复查24 h胃内pH.结果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 mg顿服后,24 h胃内pH中位值由1.00升高至1.20,24 h胃内平均pH值、pH>3总时间百分比、pH>4总时间百分比及pH>5总时间百分比分别由1.56±0.34,(18.44±7.55)%,(12.05±6.10)%,(6.89±4.40)%升高至2.18±0.65(P<0.01),(34.40±12.73)%(P<0.01),(23.58±10.59)%(P<0.01)及(13.58±8.36)%(P<0.05).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 mg,每日1次,连续6 d后,24 h胃内pH中位值升高至3.20,24 h胃内平均pH值、pH>3总时间百分比、pH>4总时间百分比及pH>5总时间百分比分别升高至4.30±1.61,(59.21±21.37)%,(48.13±23.24)%及(36.85±22.62)%,均显著高于服药前(P<0.01)及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 mg顿服(P<0.01).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亦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 静脉滴注潘妥拉唑对健康成人24小时胃内pH变化的影响

    作者:邹多武;许国铭;李兆申;尹宁

    目的探讨质子泵阻滞剂潘妥拉唑对健康成人24 h胃内pH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pH监测仪观察10名健康志愿者24 h胃内pH变化节律,1周后,分别于晨8时静脉滴注潘妥拉唑80 mg,连续2 d,并于第2天给药后立即进行24 h胃内pH监测.结果健康成人24 h胃内pH平均值为2.21±0.86,pH>4总时间百分比为(15.75±13.60)%,24 h胃内pH变化曲线下面积为1.90×105±0.80×105.静脉滴注潘妥拉唑后,24 h胃内pH平均值、pH>4总时间百分比、24 h胃内pH变化曲线下面积分别升至7.18±1.06、(93.41±8.43)%及6.20×105±0.90×105(P<0.01).结论正常人24 h胃内pH变化节律证实,潘妥拉唑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 埃索美拉唑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中国人健康志愿者胃内pH的影响

    作者:仲珑瑾;程能能;李兆申;陈斌艳;王永铭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Eso)对胃内pH的影响是否与CYP2C19基因型有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CYP2C19进行基因分型后,予Eso 40mg,po,qd,连服5 d,监测第1,5次给药前15 min及给药后24h胃内pH.结果:27名志愿者分为3种基因型:10名纯合子快代谢型(homEMs),14名杂合子快代谢型(hetEMs)和3名慢代谢型(PMs).在d 1和d 5,口服Eso 40mg后24h胃内pH中位数平均值各基因型间无统计学差异,24 h中胃内pH>4的时间百分比PMs和EMs之间有统计学差异,24h胃内pH>4的持续时间PMs比homEMs和hetEMs约长20%,而homEMs和hetEMs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相同剂量Eso后,对EMs和PMs者的平均抑酸作用强度相似,但对PMs者作用持续时间比EMs长.

  • 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殷新光;杨志宏;顾金森;董莲珠

    目的通过不同抑酸药物的应用,使胃内产生不同的pH值,探讨胃内pH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35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泰胃美、止血药物静滴治疗.持续监测24 h胃内pH动态变化情况,同时临床观察三组治疗的止血效果.结果胃内平均pH值,奥美拉唑80mg/d为6.07±1.09、泰胃美1200mg/d为4.39±1.92、对照组为2.19±1.74.相应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1.6%,57.4%,11.1%.各组在不同pH条件下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胃内pH的变化可影响到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的效果,二者呈正相关,胃内pH持续稳定在较高的数值,止血治疗效果好.

  • 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24小时pH的影响

    作者:潘杰;朱丽明;金捷;王雷

    目的探讨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三联治疗中的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对胃内24小时pH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雷贝拉唑组12例,奥美拉唑组15例,分别口服雷贝拉唑10mg,奥美拉唑20mg,2次/d,连续4天,第5天给药后进行胃内24小时pH监测.结果雷贝拉唑组胃内pH平均值为5.68±0.90,中位值为6.10±1.23,24小时pH>4的总时间及百分比为18.28±3.60小时,(76.18±15.02)%,第5天服药后pH>4所需时间80.83±53.97分钟.奥美拉唑组上述各值分别为5.84±0.65、6.19±0.50、21.28±2.25小时(88.68±9.39)%、70.15±50.30分钟.结论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均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而服药后24小时pH>4的总时间及百分比奥美拉唑组明显强于雷贝拉唑组(P<0.05).

  • 十二指肠溃疡胃内pH昼夜变化

    作者:王瑞勤;徐双成;焦连华;刘伟;侯鹏飞;王振宇

    目的:探讨胃内pH昼夜变化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BioSTAR pH动态检测仪,对32例DU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24h胃内pH监测,观察昼夜胃内pH<1、pH>3及pH>4的时间百分比,pH>4的长持续时间,进餐后胃内pH的变化及持续时间等,并在DU组与对照组间进行比较.结果:DU组胃内pH<1的时间百分比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昼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DU组胃内pH>3所占时间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白天无显著差异,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天胃内pH>4的总持续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夜间胃内pH>4的总持续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夜间胃内pH>4的总持续时间DU组减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餐后胃内的pH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DU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H升高的持续时间DU组缩短,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U惠者昼夜均存在胃酸分泌亢进,且以夜间明显,而夜间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对DU的形成更有意义.提示抑酸治疗对DU患者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夜间胃内pH对DU患者的重要性.

  • 柴枳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酸的影响

    作者:梁雪;何慧;李保良;彭卓嵛;黄古叶;邓嫦;张美花

    目的 观察柴枳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溃疡样型FD患者,治疗组30例,口服柴枳半夏泻心汤治疗,2次/d,疗程2周;对照组30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次,2次/d,联合吗丁啉片,10mg/次,3次/d,疗程2周.治疗后进行总体临床症候疗效评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均进行24 h胃内pH值监测检查.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体临床症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内平均pH值、中位pH值和缩短pH<4时间所占百分比没有明显改善 ( P>0.05).而对照组则改善明显(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胃内中位pH值改善有差异( P<0.05).结论 治疗组治疗溃疡样型FD患者总体临床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 其机理并不同于对照组通过抗酸或抑酸方面达到疗效,而是通过多因素,多层次,整体调节起效,其作用机理是否对胃动力障碍至十二指肠胃反流有一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奥美拉唑对胃粘膜止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影响

    作者:丁祥武;罗和生;余保平;谢忠明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作用后的胃液对胃粘膜止血和对凝血块溶解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8人,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 mg,收集注射前以及注射后的胃液,每0.45ml血浆中加入0.05ml上述胃液.测定正常血浆和上述经过处理的血浆的血小板聚集率、PT、APIT、纤溶酶原活性和抗纤溶酶活性.结果:注射奥美拉唑40 min后胃内pH明显上升(6.5±0.4).注射OME前的胃液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11.4%±3 3%),延长PT、APIT(分别为18.19 s±3 50 s和51 26.26± 8.18 s);注射奥美拉唑40 min的胃液使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47 8%±8 2%),PT、APTT(13 24 s±1.18 s,35.50 s± 6 14 s)恢复正常.注射前后的胃液对纤溶酶原活性和抗纤溶酶活性均无影响.结论:奥美拉唑迅速提高胃内pH接近中性水平,从而促进胃粘膜止血;胃内pH升高对纤溶酶原活性和抗纤溶酶活性并无影响.

  • 胃内pH值对肝硬化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氨的影响

    作者:林秀英;林向飞;朱启槐;张啸

    目的研究胃内pH值对肝硬化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氨的影响.方法对37例Hp阳性的肝硬化患者及40例Hp阴性的肝硬化患者,测定基础血氨后,静脉注奥美拉唑针40 mg,同时动态监测胃内pH值的变化,待胃内pH>6 且持续1 h后,复测血氨.结果Hp阴性与阳性肝硬化患者的基础血氨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内pH升高后,发现Hp阴性的肝硬化患者及Hp阳性的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血氨水平与实验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Hp阳性的肝硬化Child-Pugh B、Child-Pugh C级患者血氨水平较前明显升高,分别由 26.33±6.49 μmol/L、35.30±10.25 μmol/L升高至35.80±6.25 μmol/L、52.20±17.01 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功能状况和胃内pH值是影响Hp感染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

  • 静脉注射抑酸药物对胃内PH控制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瑜元;贾林;戴寿军;黄碧素;赵丽容

    本文采用24小时胃内PH监测仪对确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进行前瞻交叉对照研究,观察胃壁细胞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Tagamet,Cimetidine)和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Losec,Omeprazole)的抑酸效果.结果显示泰胃美1600mg静注抑酸时间为12.2±2.2小时,此期胃内PH为5.6±1.2;而洛赛克40mg分别为13.2±2.6小时和PH5.6±1.4.两药均有明显抑酸作用,使用上述剂量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内pH的影响

    作者:沙卫红;李瑜元;聂玉强;戴寿军;吴惠生;佘庆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及西米替丁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病人胃内pH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40例DU病人随机分为5组,每组8人,分别接受①每天1次静脉注射1600mg西米替丁;②每天1次静脉注射40mg奥美拉唑;③每12h1次静脉注射40mg奥美拉唑共24h;④首剂40mg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然后以8mg/h的滴速持续滴注24h;⑤首剂40mg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然后以4mg/h的滴速持续滴注24h.在用药期间连续24h监测其胃内pH值.结果后4组用法均能迅速提高病人的胃内pH值至6.0,其平均胃内pH值分别为:5.8±1.3,6.91±0.65,6.84±0.45,6.81±0.36;pH≥6.0时间占整个用药全程的百分比分别为35.8%,83.3%,84.5%,85.6%;而西米替丁则需较长时间方能提高胃内pH值至6.0,其平均胃pH值为5.4±1.6,pH≥6.0的时间占整个用药全程的30.6%.结论奥美拉唑能快速提高胃内pH值至6.0,但每天2次静脉注射40mg和持续静脉滴注能维持稳定的较高的胃内pH值.

  •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患者胃内 pH 的影响

    作者:翟丽华;王启仪;沙卫红;布小玲;岑荣英;李子俊;刘婉薇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PUB)高危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19例经胃镜确诊为 PUB 的患者(Forrest 分级 Ib-Ⅱb)分为2组,分别予静脉使用大剂量泮托拉唑(首剂80 mg 静脉注射,然后以8 mg/h 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和常规剂量泮托拉唑(首剂40 mg 静脉注射,然后以4 mg/h 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治疗,并对其进行24 h 动态胃酸监测。其中,大剂量组8例,常规剂量组11例。观察2组患者24 h 胃内 pH 达到6.0的时间,并比较其 pH >6.0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溃疡类型、内镜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患者胃内 pH 达到6.0时间为(30.50±4.84) min,常规剂量组为(57.09±13.5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大剂量组患者胃内 pH >6.0所占时间百分比为95.42%(44.36%),常规剂量组为42.15%(4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结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静脉使用泮托拉唑均能使 PUB 高危患者胃内pH 值达到6.0以上,但大剂量组起效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十二指肠胃反流关系的研究

    作者:戴菲;龚均;罗金燕;朱有玲;王学勤

    目的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十二指肠胃反流(DGR)的关系.方法 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22例FD患者进行胃内pH和Bilitec 2000同步监测,并对FD患者DGR症状进行评分,研究DGR症状与胃内pH≥4及胆红素吸光值(Abs)≥0.14总时间百分比的关系.结果 FD组餐后期pH≥4时间(%)和Abs≥0.14时间(%)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45.78±22.54和23.69±17.26,45.12±25.31和23.97±18.54,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夜间胃内pH≥4和Abs≥0.14出现例数(%)、总持续时间(min)、反流次数、反流>5 min次数及长反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上腹痛症状评分(SS)与胃内pH≥4总时间%存在相关关系,r=0.678,P<0.01;呕吐胆汁SS与胃内Abs≥0.14总时间%存在相关关系,r=0.495,P<0.05.结论 DGR在FD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