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的食管pH值监测特点

    作者:徐敏;王磊;吴小青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在24h食管pH值监测表现上的特点.方法: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 24h pH值监测有关pH<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反流次数、pH<4总时间、pH<4百分时间(%)及酸反流指数(DeMeester积分).结果:3组不同类型GERD患者24h pH值监测指标:pH<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反流次数、pH<4总时间、pH<4百分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酸反流与食管是否存在糜烂无相关性,食管组织化生与食管酸反流亦无相关性.

  • 无症状贲门松弛患者酸反流食管动力检测及意义

    作者:张定国;崔毅

    目的:探讨无反流症状贲门松弛对胃食管酸反流及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对25例内镜下贲门松弛且无明显反流症状患者及10例内镜检查正常的无症状健康志愿者均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及食管测压检查.结果:内镜下贲门松弛组24 h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其中以pH<4总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差异更明显(38.44±50.89min vs 10.60±7.75 min, 11.98±14.84 vs 5.06±3.19, 均P<0.05). 贲门松弛组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vs 0%, P<0.05). 两组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包括LES静息压、LES长度、食管远近端蠕动波幅、食管体部传导速度、湿咽成功率等较对照组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松弛易于发生酸反流, 部分贲门松驰且酸反流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

  • Barrett's食管、糜烂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生机制的比较

    作者:张峻;徐有青;杨昭徐

    目的:比较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s食管(BE)患者反流发生特点,探讨不同类型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105例GERD患者根据胃镜及病理情况分为:EE组(35例)、BE组(34例)及NERD组(36例),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比较4组受检者食管测压与24 h食管pHT及胆汁反流同步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RD各组LES静息压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以EE组明显(P<0.05).EE与BE组患者远段食管收缩波幅及有效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NERD组与对照组(均P<0.05).DeMeester评分等酸反流指标在EE组高.BE组Abs>0.14时间百分比等长时间胆汁反流指标高.NERD患者中仅52.8%存在病理性反流.各组中混合反流类型占各组病理性反流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57%(EE组)、84.38%(BE组)及63.15%(NERD组).结论:胃酸与胆汁的混合反流是GERD患者中常见病理性反流类型,且对食管黏膜的损害较单纯酸或胆汁反流为重,胆汁反流在BE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作者:陈维顺;罗虹雨;朱宜人;钟燎原;周红兵;张选均

    目的: 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 BRG)的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 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 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 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轻, 0-2级占87.5%,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多伴H pylori 感染, 胃小凹延长者占22.5%、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均为40.0%(肠化生12.5%, 黏膜萎缩20.0%), H pylori 感染者22.5%(除肠化生及H pylori 感染外), 其他黏膜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而且胃窦病变重于胃体.结论: 青年人原发性BRG具有化学性胃炎的部分特征, 而且有向黏膜萎缩与肠化生转变的趋势.

  • 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咽喉反流的临床诊断及分析

    作者:黄璐;王文建;郑跃杰

    目的 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咽喉反流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1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用Dx-pH监测仪记录24 h咽喉部的pH值变化及诊断是否存在咽喉反流.对有反流组和无反流组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3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均完成检查,咽喉反流的检出率为54.8%(17/31).2岁以下咽喉反流的发生率(70.0%)高于2岁以上(27.3%)(P<0.05),性别无差异(P>0.05).对比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与咽喉反流症状,有反流组仅在呕吐症状的发生率(47.1%)高于无返流组(7.1%)(P<0.05).17例存在反流的患者中,直立位反流者9例(52.9%)、平躺位反流者1例(5.9%)、双体位反流者7例(41.2%),经抗酸治疗部分恢复良好.结论 24 h Dx-pH监测可用于儿童咽喉反流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咽喉反流在2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半以上无消化道症状,预后良好.

  • 切除食管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对比观察

    作者:赵雍凡;王资斌;蒋光亮;胡建昆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后胃经食管床和经胸作弓上吻合者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别.方法:对25例病人在术后l~3个月间进行了残留食管内的24小时pH监测.结果:(1)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病人的pH总得分、24小时的总反流次数、>5分钟的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和pH<4的总时间均超出正常范围.(2)将食管床组和胸内组相比较,24小时总反流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其余4项指标食管床组明显低于胸内组(P<0.05).结论:(1)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均在存胃食管反流.(2)胃经食管床吻合术后的反流量和反流持续时间明显低于胃经胸弓上吻合术.(3)胃经食管床吻合病人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 婴幼儿食管裂孔滑疝与单纯胃食管反流的食管动力和pH分析

    作者:林茹;江米足;胡劲;朱雄凯;张泽伟

    目的:了解婴幼儿食管裂孔滑疝(SHH组)和单纯胃食管反流(GER组)的食管动力和pH特点.方法:对15例经钡餐造影(GI)和手术证实的SHH和13例单纯GER病儿进行了食管动力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反流参数SHH组和GER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长度(LESL)[(1.31±0.31)cm对(1.90±0.46)cm]、压力(LESP)[(12.15±5.63)mm Hg对(23.85±7.50)mm Hg]、屏障压(BP)[(9.38±5.63)mm Hg对(22.20±7.50)mm Hg],SHH组均明显低于GER组(P<0.01),而胃内压(GP)SHH组高于GER组[(2.18±0.68)mm Hg对(1.50±0.30)mm Hg],P<0.01.两组均有病理性反流,SHH组反流参数除pH<4反流次数外均高于GER组(P<0.01).结论:SHH的食管抗反流功能比单纯GER病儿明显低下,反流更严重.临床应对GER病儿特别是可疑SHH者应定期进行食管动力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

  • 食管癌围手术期胃食管反流pH监测分析及探讨

    作者:史念珂;付国舟

    目的:了解食管癌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手术前食管24小时pH监测,其中6例尚行了手术后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均存在病理性食管反流,其反流液不单纯为酸性胃液,还含有十二指肠碱性反流成分.结论:应重视食管癌围手术期胃食管反流的检查与治疗,食管癌根治术中应设计相应的抗反流措施.

  • 潘妥洛克静脉给药抑酸作用观察

    作者:郭荣斌;程留芳;孙国辉;王永华

    为探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潘妥洛克静脉给药对胃酸的抑制作用,比较其与洛赛克的异同,用pH监测系统,对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内24h连续pH监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潘妥洛克80mg和洛赛克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显示:潘妥洛克组和洛赛克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分别为(25.58±16.00)min、(28.60±21.69)min;中位pH值和高pH值分别为4.5±0.6、4.3±0.7和7.5±0.4、7.9±1.2;用药后pH<2、pH2~4、pH4~6、pH>6各段pH值持续时间在潘妥洛克组分别为:288.2±254.0、235.1±201.0、411.4±269.9、490.4±300.1min,洛赛克组分别为:408.3±265.9、210.7±120.2、298.4±133.7、530.4±339.5min,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提示:潘妥洛克静脉给药起效快,抑酸作用持久,是治疗D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良好药物,在抑制胃酸分泌及药物安全性方面与洛赛克相似.

  • 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24h动态pH监测

    作者:李珍;胡晋红;邹多武;李兆申;许国铭

    目的:本文研究了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 80mg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方法,24h胃内pH监测采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pH监测仪.结果: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8名受试者24h基础胃酸pH平均为2.30±0.74,pH>4总时间百分比为16.67%±11.97%;静脉滴注80mg 奥美拉唑后,24 h胃内pH平均值和pH>4总时间百分比分别升至5.57±0.93和81.07%±15.75%(P<0.01).结论:结果表明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但血药浓度与抑酸作用程度不相关.

  • 胃食管内pH动态监测插管的护理

    作者:连敏玲;陈雅真;施丽丽

    胃食管内24 h pH动态监测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反流与体位、进餐、疼痛等的关系,并可观察药物的疗效.我科自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共对487例患者实施24 h pH动态监测,对插管过程实施热情体贴、细致全面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胃食管反流病中非酸反流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分析

    作者:陈海波;李艳军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 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护理

    作者:王桂香

    24小时食管pH监测被认为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金标准.我科2004年2月起采用瑞典Medtronic公司生产的DigitrapperTM pH400型pH记录仪对17例哮喘患者进行24小时pH检查,以探讨哮喘与GERD的相关性,现将护理与配合问题讨论如下.

    关键词: 食管 pH监测 护理
  •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徐启明;周乃康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的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吻合口上方的静息压高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表明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有异常现象及食管炎征象.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因机械吻合或手工吻合而异.反流的发生与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敏感的观察方法.半卧位睡眠是预防反流的有效方法.反流的治疗主要应用促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

  • 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代国蓉

    目的:探讨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5例胃食管PH监测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导管安置、检查后护理及交待注意事项等措施.结果:35例患者食道PH检查均较好完成,检查前后无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近端胃内酸分布及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

    作者:周震宇;江伟骏;顾怡雯;张楠;刘畅

    目的:探讨餐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人近端胃内酸度的分布状态及其和食管酸暴露的相关性.方法:抽选我院12例GERD患者,应用3级锑电极对定位于LES上缘近侧5 cm(食管)和LES上缘远侧5 cm的贲门下(近端胃内)、LES上缘远侧10cm的近端胃远侧(近端胃内)进行pH监测,监测时间为空腹1h和餐后4h,同期抽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食管酸暴露以及胃内整合酸度(IA).结果:两组空腹时近端胃内IA和食管酸暴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试检者餐后1、2、3、4h贲门下IA均显著低于近端胃远侧部位(P<0.05),但GERD组中IA部位差异不明显(P>0.05);餐后2h,两组近端胃内IA均有所回升,但是对照组未超过基线(P>0.05),而GERD组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5);两组食管酸暴露均主要在餐后2h发生,并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餐后各时段,两组中食管酸暴露与IA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GERD餐后晚期近端胃酸分泌增高,扩大了酸性近端胃池,可部分解释GERD进食后食管过度酸暴露.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进展

    作者:郑林福;王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约10%~40%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抵抗,即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治较为棘手,常因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从而贻误病情.此文对目前常应用于辅助诊断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上消化道内镜、病理诊断、食管pH监测、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技术和食管胆红素监测等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有望为临床选择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 Bravo胶囊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夙璇;廖专;李兆申

    与国外报道相仿,胃食管反流病(gastroc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高.GERD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烧灼感、反酸、胸痛等症状的疾病,传统的24 h食管pH监测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该方法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鼻置入食管,会造成患者咽喉部不适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同时还会减少胃酸的反流,导致检查结果存在潜在的假阴性[1].

  •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研究*

    作者:叶萍;李兆申;许国铭;卢任华;邹多武;尹宁

    目的:探讨滑动型食管裂孔疝(HH)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方法:3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H患者,根据食管炎程度分为HH1(食管炎A~B级,n=18)和HH2组(食管炎C~D级,n=12),行食管钡餐检查证实为滑动型HH.在X线透视下观察食管粘膜增粗、狭窄、痉挛等形态学改变及反流与廓清方式,同时监测24h食管pH、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以及反流期间食管蠕动的频率、幅度等情况.结果:30例HH患者X线透视下均有食管粘膜增粗,反流以抽吸型为主(80.0%),廓清以被动廓清为主(36.7%).24 h食管pH监测中,HH组患者的总反流时间、卧位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HH1和HH2组间无显著差异;HH组患者的LES静息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S长度组间无明显差异.HH组患者反流期间的食管体部蠕动频率和幅度均较对照组低,间期明显延长,HH2组患者的顺行性蠕动百分比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HH患者以抽吸型反流和被动廓清为主.食管酸暴露程度与食管炎严重度无关.LES静息压降低、反流期间食管蠕动频率、幅度降低和间期延长可能在滑动型H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24 h食管pH监测诊断儿童胃食管返流病临床意义

    作者:吴燕;施诚仁;陈其民;沈涤华

    目的总结胃食管返流病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的回溯性检查结果,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收治的150例无消化道梗阻患儿进行24 h食管pH监测,男64例,女86例;年龄小1个月,大7岁,平均年龄3.45岁.按吞钡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将患儿分为4组:A组18例,为不明原因呕吐、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B组80例拟诊为胃食管返流病,C组47例为食管裂孔疝患儿,D组5例,表现为夜间有突然呛咳、胸痛.其中A组和D组食管春钡检查均无异常.结果A组患儿存在明显的胃食管返流;B组有65例存在胃食管返流,15例不符合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标准,检查结果与食管吞钡不一致;C组41例滑疝患儿存在胃食管返流,而6例食管旁疝无返流;D组患儿有胃食管返流病,以睡眠期返流为主,且返流的出现与其症状发生相一致.结论通过24 h食管pH检查可明确症状与返流的关系、返流程度及返流与体位、进食、疼痛的关系;24 h食管pH监测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对检查者无损伤,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与食管吞钡检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