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1例分析

    作者:周淑英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网膜光凝术及疗效. 方法: 对91例151只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全网膜光凝治疗,按技术规定的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行次网膜光凝术(Sub-PRP),标准全网膜光凝术(S-PRP)和超全网膜光凝术(E-PRP).结果:P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27眼(81.8%),早期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55眼(82.9%),而高危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35眼(68.6%). 结论: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不同,要想保存患者的视力和病情的稳定,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作者:翟怡;朱亚楠;姚克

    糖尿病可引起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病理性升高,导致眼内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的发生.抗VEGF药物早被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现也被试验性地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VEGF165选择性拮抗剂Pegaptanib与VEGF-A单抗Ranibizumab被批准玻璃体内注射,且对DR有较好的疗效;VEGF-A全长抗体Bevacizumab被标示外用于玻璃体内注射治疗DR,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重组融合蛋白Aflibercept 针对DR的疗效也得到一些试验的支持.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R已被证实短期有效且安全,但其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有待更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作者:彭晓燕;张永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全球范围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控制其进展的基础;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随着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出现和玻璃体腔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的探索,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但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严格评价.近30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多个重要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高质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回答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矛盾和争议.本文在回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目前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困惑,并探讨未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 糖尿病眼病的防治要重视综合治疗

    作者:黎晓新

    正确认识全身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和糖尿病不同部位眼病的发生机制,才能正确处理糖尿病眼病,维护好糖尿病患者的视功能.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严重非增生期或增生期改变时,及时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控制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措施,对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进行光凝可阻止视力严重下降.在治疗合并青光眼或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应注意到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是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应采取联合手术.眼科各专业医师要整体认识糖尿病对眼部的影响,相互协作,综合治疗.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磊

    目的:对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根据病变的多少、部位和屈光间质的清晰程度,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术、次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和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0.5 a~4 a.结果:显效273眼,占37.0%;有效446眼,占60.4%;无效19眼,占2.6%.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和屈光间质的清晰程度选择不同的波长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保存甚至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氩激光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作者:杨玉珍

    目的 观察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用氩激光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263例患者(486眼)氩激光治疗.治疗前、中、后,对病人实行全程的护理干预.结果 100%患者顺利地接受了氩激光治疗.随访2年,263例486眼,有效454眼占93.5%,无效32眼占6.5%.结论 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及早对视网膜病变采用氩激光治疗,以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氩激光治疗过程中的全程护理干预,对愈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

  • 倍频532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建国;齐世欣

    目的 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倍频532 nm激光对30例(54只眼)增生前期和增生期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部光凝治疗.术前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视力变化及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光凝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 治疗后18只眼(33.3%)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32只眼(59.3%),视力下降4只眼(7.4%),有效45只眼(83.3%),随病变程度加重疗效降低.经FFA检查,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16只眼,经光凝后水肿完全消退者10只眼(62.5% ),部分消退者5只眼(31.3%),不变者1只眼(6.3%).结论 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安全、有效的方法.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卢毅;伍春荣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除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保持全身的良好健康状态外,激光光凝依然是基本的治疗手段,新的Pascal激光器展现了比原本激光器更强大的技术优势.用于治疗DME的激素类玻璃体植入缓释系统虽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处于临床验证阶段.难治性的弥漫性黄斑水肿可考虑光凝与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甚至玻璃体手术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各种新疗法以及联合疗法已经体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依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任何一种疗法或联合疗法比单一的光凝治疗要好,尚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证明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和血明目片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8例

    作者:朱玉强;马宏杰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136眼)诊断为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和血明目片(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67)5片/次,3次/d.两组患者经2~3个月治疗,6个月随访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交疗效确切.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倩;张琰;薄其玉;茹玉莎;杨伟;李筱荣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的微血管变化和炎性改变.研究认为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玻璃体腔注射可对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作用,从而改善血-视网膜屏障(BRB)功能,但缺乏组织学研究的验证.目的 研究α-MSH对视网膜血管渗漏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和α-MSH组,DM模型组和α-MSH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同法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α-MSH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1周和3周玻璃体腔注射3.3 μg/μl α-MSH 3 μl,正常对照组大鼠同法注射生理盐水3μl,DM模型组不行玻璃体腔注射.造模后第5周,按照45 mg/kg的剂量经鼠尾静脉注射30 mg/ml伊文思蓝溶液,注射后2h每组取2只大鼠制备视网膜铺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收集各组8只大鼠内眦部血液,检测BRB渗漏状况;用37℃枸橼酸钠缓冲液行左心室灌流,处死大鼠,分离大鼠视网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合蛋白(occlud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DM模型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饮水量明显增多;造模后3d和5周,DM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分别为(29.69±4.77) mmol/L和(24.64±2.72) mmol/L,DM模型成功建立.视网膜铺片显示,DM模型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走行异常,血管壁大量伊文思蓝渗漏,而α-MSH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接近正常对照组.造模后5周,DM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伊文思蓝的渗漏量为(10.04±8.18) μl/(g·h),明显多于α-MSH组的(2.62±3.73) μl/(g·h)和正常对照组的(3.10±1.13) μl/(g·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41).α-MSH组大鼠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的超微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而DM模型组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空泡样变性.此外,DM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中ICAM-1 mRNA和TNF-αmRNA水平明显高于α-MSH组和正常对照组,而occludin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o-MSH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的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1,P=0.466).结论 在STZ诱导的DM模型大鼠中,玻璃体腔注射α-MSH可通过减少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改善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的超微结构,下调视网膜中促炎因子的表达和上调细胞间紧密连接成分的表达发挥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 复方樟柳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全视网膜光凝后视网膜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张茉莉;田蓓;魏文斌

    背景 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疗效确切,但可引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引起黄斑水肿、视功能损害及视野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血管动力促进药物可缓解视网膜的缺血和缺氧状态,从而缓解DR患者PRP后造成的视网膜功能损伤.复方樟柳碱属于此类药物,但其对DR患者视网膜光凝后的作用尚未完全证实.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颞侧浅层皮下注射对视网膜激光性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者62例110眼,术眼均行PRP.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分为复方樟柳碱组64眼和对照组46眼.复方樟柳碱组患者于视网膜光凝后24 h开始行复方樟柳碱颞侧浅层皮下注射,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仅进行视网膜光凝,不给予其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视网膜光凝前1d及光凝后1d、1个月和2个月检查患眼的视力,评价患眼视力改善率;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进行30°~ 60°环形视野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评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视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 视网膜光凝后2个月,复方樟柳碱组视力改善者55眼,占85.94%,而对照组视力改善者11眼,占23.91%,2个组患眼的视力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25,P=0.000).视网膜光凝后1d、1个月和2个月,复方樟柳碱组患眼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分别为(4.15±1.42)、(3.94±1.40)和(4.81±1.41)d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1.52)、(3.53±1.55)和(3.64±1.50)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1.44、1.15,均P<0.05).视网膜光凝后1d、1个月和2个月,复方樟柳碱组F-ERG a波、b波振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PDR患眼行PRP后应用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可减轻激光视网膜光凝造成的视网膜功能损害.

  •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武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也是成人盲的主要原因之一.DR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激光治疗等不能从根本上治疗DR.近年研究发现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R进行细胞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MSCs具有再生潜能并在视网膜的修复中起作用,但移植后MSCs的生存能力及归巢能力差,降低了其治疗效率.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能促进MSCs的增生并抑制MSCs凋亡.本文就MSCs联合他汀类药物在DR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眼内气体填充和硅油填充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李云环

    [目的]探讨眼内气体填充和硅油填充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的PDR患者84例临床资料,气体填充患者36例(气体组),硅油填充患者48例(硅油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气体组治疗后视力提高29例(80.6%)、治疗后发生白内障4例(11.1%)、玻璃体再出血4例(11.1%)、平均虹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6.1±2.6)个月、视网膜成功复位34例(94.4%);硅油组治疗后视力提高29例(60.4%)、治疗后发生白内障14例(29.2%)、玻璃体再出血15例(31.3%)、平均虹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5.8±2.5)个月、视网膜成功复位37例(77.1%),其中视力变化、白内障形成、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复位气体组优于硅油组( P <0.05)。[结论]眼内气体填充治疗 PDR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模块扫描式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作者:蔡克波;朱颖

    [目的]观察应用模块扫描式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性患者39例(45只眼),采用模块扫描式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并一次完成.所有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比较光凝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模块扫描式激光一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模块扫描式激光治疗,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影响.

  • 激光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作者:曾琦;段国平;杨劲松

    [目的]探讨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定位指导下行个性化激光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经前置镜眼底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确诊的中度非增殖期DR患者56例(81只眼).在FFA定位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激光光凝.术后随访48周.主要观察矫正视力、中央区黄斑厚度(CMT)、光敏感度的变化、以及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病变消失情况.[结果]个性化视网膜激光治疗后患者中心视力(0.61±0.25)较治疗前(0.45±0.27)提高、CMT(300.25±64.38)较治疗前(346.63±68.36)下降,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光敏感度(26.21±5.24)较治疗前(26.54±5.00)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5眼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消退;54眼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部分减轻消失;2眼视网膜水肿继续加重,毛细血管闭塞区扩大.[结论]个性化激光对中度非增殖期DR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视网膜光敏感度影响较小.

  •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作者:罗玲慧;段国平;曾琦;胡蓉;李秋霞

    目的 对比观察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与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本院眼科确诊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5例(3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部注射液,1周后行玻璃体切除术,对照组单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视网膜黄斑厚度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减轻手术负担、改善术后视力方面较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疗效好,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指导和便利,值得临床推广.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后对侧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一例

    作者:胡六梅;徐鼎;汪浩;谢春蕾;高新蕊;王方

    患者男,47岁.因右眼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后1个月,发现右眼眼压升高1周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0余年,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否认高血压、高度近视、血液病.2011年1月25日曾以“右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右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院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011年4月25日因“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右眼抗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手术后右眼视力手动/眼前,眼压维持在10.3~18.3 mm Hg(1 mm Hg=0.133 kPa).

  • 577nm氪激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视野缺失的定量分析

    作者:伍春荣;闫洪欣;郭惠玲;夏丽萍;刘靓;曲丽燕

    目的 观察577nm氪激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后视野缺失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306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增生型DR(PDR)和严重非增生型DR(NPDR)患者26例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NPDR 21只眼,PDR 20只眼;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13只眼(DME组),无DME28只眼(无DME组).所有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FFA、OCT检查;采用Humphrey-7401全自动视野计行中心30°视野检查,记录视野指数(VFI)和视野平均缺损(MD)值.DR患眼BCVA为0.81±0.28;VFI、MD值分别为(89.8±8.4)%和(-7.5±3.85)dB.无DME组与DME组患眼BCVA分别为0.92±0.20、0.57±0.27;VFI分别为(90.86±7.86)%、(87.46±9.41)%;MD值分别为(-6.86±3.43)、(-8.87±4,48)dB.采用577 nm氪激光对患眼进行PRP治疗.观察治疗后1、3、6个月患眼VFI、MD值和BCVA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DR患眼VFI分别下降了12.0%、12.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3、4.549、4.79,P<0.001);MD值分别增加了-4.55、-4.75、-6.07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1、-5.313、-5.783,P<0.001).治疗后1、3、6个月不同时间点DR患眼间VFI(t=1.090、-0.486、P>0.05)、MD值比较(t=-0.560、-0.33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BCVA比较,治疗后1个月,DR患眼BCV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t=2.871,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DME组患眼BCVA均低于无D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2.848、3.608、5.694,P<0.001);两组患眼间VFI(t=1.209、0.449、0.922、0.271,P>0.05)和MD值比较(t=1.582、0.776、0.927、1.09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77 nm氪激光PRP治疗DR后,30°视野缺失范围约12.0%~14.8%;VFI和MD能定量分析PRP治疗后的视野缺失程度和范围.

  • 神经干细胞玻璃体腔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作者:姜鉴洪;孔佳慧;陈松;段红涛;王月欣;董蒙;张惟;王昀;林锦镛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分别为9、31只.糖尿病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10周时,将建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组)、玻璃体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NSC组(D组),各组均为9只大鼠.A、B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后2、4、6周A~D组大鼠均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暗适应条件下记录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Rod-R)b波潜伏期和振幅以及大混合反应(Max-R)a、b波潜伏期和振幅、振荡电位(OPs)总振幅.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干预后2、4周,A~D组大鼠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a、b波潜伏期及振幅、OPs总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b波振幅、OPs总振幅较B、C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x-R b波潜伏期较B、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D组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a、b波振幅、OPs总振幅较B、C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Rod-R、Max-R b波潜伏期较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0周,与A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干预后2周,与A组比较,B、C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连续性破坏,局部增厚;4周,D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较B、C组增多,血管扩张不明显.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hUCMSC体外诱导的NSC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均有改善作用.

  • 不同时间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默;廖欣;谢春蕾;汪浩;王方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性研究.临床确诊为PDR的97例患者97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字母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和未注药组,分别为30例30只眼、32例32只眼、35例35只眼.3组患眼佳矫正视力(BCVA) (F=0.18)及玻璃体积血分级(x2=1.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均进行标准的经睫状体平坦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患眼分别于手术前3~7 d、手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未注药组患眼除玻璃体切割手术外不注射任何药物.手术后1周,1、3、6、9、12个月,所有患眼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BCVA、玻璃体再积血(RVH)发生率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以手术后1周~1个月发生RVH视为早期RVH;手术后1个月以上发生RVH视为晚期RVH.结果 手术后1个月,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和未注药组患眼平均BCVA均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3个月后,手术前注药组和手术中注药组患眼平均BCVA基本趋于稳定,未注药组3只眼平均BCVA有所下降.3组患眼手术后1、3、12个月平均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2、1.17、0.26,P>0.05).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和未注药组患眼手术后早期RVH发生率分别为16.7%、9.4%、28.6%.3组患眼早期RV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P<0.05).手术中注药组患眼手术后早期RVH发生率低于手术前注药组和未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04、4.93,P<0.05).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和未注药组患眼手术后晚期RVH发生率分别为13.3%、9.4%、14.3%.3组患眼手术后晚期RV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手术前注药组、手术中注药组和未注药组患眼手术后1个月平均CFT较手术后1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组患眼平均CFT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0,P<0.05).手术前注药组和手术中注药组患眼平均CFT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手术后3、6、9、12个月,3组患眼平均CFT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3组患眼平均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92、2.86、3.07、3.12,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有助于降低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RVH发生率,降低CFT增厚度,改善BCVA.手术结束时给药的效果略优于手术前给药.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